?

縣域教育如何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

2018-02-26 13:38李英渠
中國德育 2018年23期
關鍵詞:縣域中心群眾

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的奠基工程,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最大的德政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也就是說,教育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積極主動回應人民的關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古語道“郡縣治,天下安”,在我國“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下,抓好縣域教育工作對提高我國基礎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意義重大。

一、堅持育人為本,深刻理解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關切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關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承載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著千家萬戶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對政府而言,辦好教育是改善民生、促進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對家庭和社會而言,教育是百姓的頭等大事,教育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強烈,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突出,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個性化教育的需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迫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直接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二、超前謀篇布局,以人民便利為前提作好教育規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就要以群眾便利為前提作好教育統籌規劃,做到基礎教育在縣域內無空白、無死角,全方位、全覆蓋??茖W制定縣域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并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充分考慮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狀況、學校資源等多種因素,并根據今后一個時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人口變化趨勢,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滿足公共教育服務需求。同時,統籌作好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專項規劃,增加教育有效供給,促進教育科學、持續、協調發展。

三、實施人才強教戰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教育事業成敗,人是決定的因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教育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辦好基礎教育,根本在教師,關鍵在教師。要從戰略高度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因需定編、由編設崗、按崗聘人,配齊配強教職人員。要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真正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四、注重教育均衡,讓人民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要重視群眾的獲得感,讓群眾共享教育發展成果。當前來說,要深入推進教育公平,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均衡配置師資、經費等教育資源,推進城鄉、城區、校際均衡發展,努力實現公共教育均等化、均衡化、優質化。特別是要著力改善鄉村偏遠、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制訂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在化解城區學?!按蟀囝~”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老少邊窮”地區“小學?!薄靶“囝~”問題。完善貧困家庭學生、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上學保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公平教育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孩子,讓每一棵小草都有開花的機會。

五、確保校園安全,辦“滿意教育”先辦“放心教育”

學校安全重于泰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要把師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校園安全作為教育的底線要求。要進一步整合力量,按照職責分工,健全政府、政法、教育齊抓共管“三個安全體系”建設,構筑校園安全管理無縫隙全覆蓋網絡,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牽頭、部門盡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科學系統、全面規范、職責明確的學校安全風險預防、管控與處置體系,確保校園和諧穩定。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人民幸福、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就要把教育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把教育發展成果普惠于全體人民。從這一點上說,縣域教育責任在肩,使命光榮,應該砥礪奮進,大有作為。

【李英渠,山東省金鄉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教育體育局局長】

責任編輯︱李 敏

猜你喜歡
縣域中心群眾
論提升縣域環境質量的現狀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體環境的縣域媒體技術創新
縣域高中文科數學生態課堂的“三味”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熔巖燈
磁懸浮初探
吃瓜群眾的真相,你怎么懂
先定中心后搭配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5
國家十項舉措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