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文化建設應該確立四個意識

2018-02-26 13:38鐘曉
中國德育 2018年23期
關鍵詞:價值觀意識傳統

學校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學校中的人來展開,真心傾聽學校全體成員的期望、心愿,以學校全體成員的生命成長與人格完善為最終目的,而非壓制學校全體成員的個性和能動性,將學校全體成員視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局外人、服從者,甚至是學校文化的被動接受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盵1]同樣,學校文化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學校文化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應該建設什么樣的學校文化以實現育人的目的,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建設學校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我們所建設的學校文化具有育人的價值與功能?我們認為,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樹立方向意識、繼承意識、開放意識和主體意識,從而保證學校文化的育人價值。

一、堅定的方向意識

學校文化建設的方向意識所關注的是學校文化建設應該堅持的方向問題,決定著學校文化去往何處。新時代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愈發高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視覺享受,而更追求‘心靈感受,不僅追求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而且追求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熏陶;不僅追求身體愉悅方面的文化娛樂,而且追求心智愉悅方面的文化娛樂”[2]。然而,當前社會正處于急劇發展的過程中,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民族與國家等多重文化相互激蕩、并存。多元、豐富、復雜的社會文化為人們提供了多重的選擇,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了更加豐厚的資源和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同時,也使得學校文化建設面臨更多的壓力與挑戰。面對現代社會文化的多元性、豐富性和復雜性,堅持何種方向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

文化是價值分類、判斷與選擇的過程,選擇一種文化,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3]文化作為人們對于社會生活樣態的選擇,堅持何種方向的文化,從根本上講便是走何種道路的問題。學校文化建設必須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堅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在文化建設中自覺樹立文化自信,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堅持正確的方向意識,這也就要求學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自覺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謂的自覺堅持和弘揚并非是口頭上的響應和表面上的功夫,而是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真正落地。要切實杜絕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掛在嘴邊、粘在墻上的行為,真正從學校文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師生自覺、自為的價值選擇。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首先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的認識、認同和踐行,才能去開啟學生的價值觀。[4]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為教師與學生自覺的價值取向與行動選擇,“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5],學校文化建設才能真正堅持正確的方向。

二、自覺的承繼意識

學校文化建設的繼承意識關注的是學校文化從何而來的問題。學校文化并非憑空出現,也非學校文化建設者的主觀臆造。學校文化是在對民族、國家歷史的深刻認識與反思,對學校傳統繼承與開拓的基礎上形成的。自覺的繼承意識內在地要求學校文化建設一要植根于我國的傳統文化,二要立足于學校的辦學傳統。

植根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就是要求學校文化建設從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出發,從中找尋學校文化的根基?!皻v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盵6]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綿延不斷的文明史,有著悠久、獨特的歷史傳統和豐厚的文化積淀,這注定了我國學校文化建設有別于他者。學校文化建設要根植于中華民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從中汲取學校文化建設的養料。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養再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都是學校文化建設寶貴的資源。當然,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并不都是正向的,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我們要對傳統文化進行甄別和選擇,通過對傳統文化育人價值的發掘,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

立足于學校的辦學傳統,就是要求學校文化建設要從學校自身辦學傳統出發,從學校文化傳統、人才培養傳統等多方面對學校文化進行梳理與反思。一方面,學校文化建設要植根于學校的文化傳統。每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建立的初衷與宗旨,在歷史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傳統。學校文化的建設也要立足于學校建設、發展的歷史,對學校的歷史與傳統、優勢與不足、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從中汲取學校文化建設的養料。當前,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忽視,甚至舍棄學校文化傳統的問題,換一個校長提出一種新的學校文化,不同時期為響應不同的號召建設不同的學校文化,這都是不可取的行為。背離學校文化傳統的文化建設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不得長久。另一方面,學校文化建設要立足于學校的人才培養傳統,深入了解學校的真實學情。在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調查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家庭社會經濟情況以及真實發展訴求,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建設適合本校學生的學校文化,“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這既是學校文化建設所必需,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

三、適度的開放意識

學校文化建設解決了“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之后,還要解決文化建設的格局與視野的問題。學校文化建設不能閉門造車,要具有開放的意識與格局,應該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學校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做法。學校文化建設的開放意識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文化建設要善于借鑒國內外其他學校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以及國外的先進文化;二是借鑒其他學校文化建設的經驗時要把握好度的問題。

借鑒國內外先進學校的文化建設經驗是有效促進自身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不同的學校在建設學校文化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驗和做法,學會吸收借鑒其他的學校的先進經驗可以有效幫助學校自身開展文化建設。除了借鑒國內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更需要對國外的先進文化懷有開放的態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系不斷密切,特別是近年來,伴隨互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的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愈發密切,文化交流與交融也在不斷加深?!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7]這便要求學校在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與格局,不斷增強學校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借鑒國外先進文化并為我所用,以此來豐富學校文化的內涵。

當然,開放的視野與格局并非意味著要將其他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切照搬、照抄。對于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物質性的、外在的技術層面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學校文化建設最終是要從學校內部生發出來的,并非是簡單地移植,要學會找尋學校文化建設的內核和訣竅。無論是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還是國外優秀文化,都有其產生與存在的基礎。當文化脫離其民族的社會生活根基,便失去其存續的基礎。

四、明晰的主體意識

學校文化建設不僅要解決方向問題、歷史問題、中西問題,還需要解決主體問題,即學校文化建設應該由誰來建設、為了誰來建設的問題,這便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意識。人是文化生成、傳播與保存的主要力量,這也就決定了人在文化生成、傳播與保存中的主體地位,學校文化也不例外。處于學校文化中的人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最終受益者。

一方面,人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學校的文化建設應該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參與的活動。學校全體成員既包括學校管理者、教師,也包括全體學生,不同成員雖然在學校內具體分工不同,但學校文化的建設卻是大家共同參與的結果。一般來說,以價值觀為核心的學校文化是學校師生代代相傳、共同呵護和堅守、共同承載和不斷升華的群體意識,這種群體意識是表明學校作為組織、群體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共同體、成為一個積極地追求真理、個體完善和社會擔當的機構所具有的靈魂和精神自我。[8]而當前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部分學?;蛞劳行M鈾C構進行學校文化建設,這本無可厚非,但將學校文化建設全部依托于校外機構,放棄學校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則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學校全體成員作為學校文化的主體性存在,學校文化建設的最終實現需要調動學校全體成員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參與到學校文化建設中來,如此才能實現學校文化建設的任務。

另一方面,學校全體成員作為學校文化的主人也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最終享用者和受益者。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人,學校文化的根本目的也是實現人的發展。因此,學校文化建設必須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其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個體生命的成長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學校是學校中的人的生活場所,生活在學校中人無不在點滴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學校文化的浸染,無時無刻不在受到學校文化的影響?!安慌c化為人,安能化人”,學校全體成員通過參與學校文化建設從而形成文化認同,最終將學校文化內化為個體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因此,學校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學校中的人來展開,真心傾聽學校全體成員的期望、心愿,以學校全體成員的生命成長與人格完善為最終目的,而非壓制學校全體成員的個性和能動性,將學校全體成員視為學校文化建設的局外人、服從者,甚至是學校文化的被動接受者。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1).

[2]潘小剛.為什么說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N].湖南日報,2017-11-23(8).

[3]張祥蘭.班級文化場域建構:價值選擇與關系調適[J].中國教育學刊,2016(8):51-54.

[4]唐漢衛.學校德育改革應該確立的四種意識[J].教育研究,2017(6):27-31.

[5]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5-7.

[6]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DB/OL].(2013-12-26)[2018-11-01].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27/c64094-23954162.html.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8-11-01].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唐漢衛.關于學校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兼論當前學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12(Z2):84-89.

【鐘曉,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張楚然

猜你喜歡
價值觀意識傳統
我的價值觀
如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
例談概率統計備考的五個意識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初一學生符號意識的培養應從“理解”入手
少年力斗傳統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消防意識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