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2018-03-03 20:51楊攀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51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8年14期
關鍵詞:院校人才高職

□ 楊攀(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51)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于人才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更加需要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對此,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對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育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求高校體育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質量與素質的雙提升,尤其是建立適應市場需求導向,創新體育教學的模式與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培育實踐性人才,推動素質教育的有力發展。

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戰略,高職院校的發展就是為人才興國夯實基礎,尤其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加,對此,高職院校必須要轉變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要緊緊依托本校的發展定位,堅持以打造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導向、以實現全面就業為目標,不斷強化體育課程的投入力度,探索互動型、參與型、實踐型課堂的建立,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棟梁專業人才。

1、湖南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展現狀

經濟社會的發展為高職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對于體育課程而言也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尤其要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完善,推進體育教育的深化改革。

1.1、體育教育定位不準

雖然教育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然而部分高職院校仍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尤其是對于體育教育而言,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新形勢的需要,主要是在教學模式上缺乏準確的定位。一方面,缺乏科學體系。傳統的教學體系大多是完成大綱中規定的內容,不能滿足實用型人才的需要,如:傳統的教學模式僅僅依靠老師教授,缺乏學生的參與性,導致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在教學方式上沒有積極運用網絡新媒體,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足,沒有真正打造個性化、創新化教學,影響了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缺乏社會導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精神需求也有了很大改變,然而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設置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學生的新要求,也無法滿足社會對于體育發展的現實需求。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與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存在斷層,培養的人才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實踐性與創新性,導致就業后發展空間有限,甚至是擇業范圍受限。

1.2、體育教育硬件投入不足

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要求學生要在實踐中進行學習和提升,可以說場地、設施和資金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基礎。然而部分高職院校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過于追求熱門專業的招生,忽視了對體育課堂的投入。一方面,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場地場館設施不滿足教學需求,籃球、足球、游泳等體育設備無法滿足學生需要,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體育資源不足,教師隊伍缺乏專業性,沒有及時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與資源,使得學生參與體育的渠道受阻,造成許多學生“被動”放棄體育鍛煉。

1.3、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單一

在當前新形勢新要求下,傳統的體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日益變化的需求,沒有及時進行創新改革,導致教學模式固化老套、缺乏活力,出現不對等、不均衡的問題。一方面,教學方式還停留在“教”,沒有激發“學”。對于體育課程單純以大綱任務為要求,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力與探索力,單純傳授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缺乏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自然無法吸引學生的關注;另一方面,過于追求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發展。部分老師過于追求競技場上的名次與成績,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重復性的訓練為主,雖然可能取得了一定表面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也打擊到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影響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1.4、師資隊伍水平有待提升

優質的教師隊伍是教學效果的有力保障,然而部分高職院校還缺乏對師資力量的建設投入,導致教師隊伍缺乏專業性、教學模式落后單一、教學方法追不上形勢所需等。一方面,師資力量薄弱。部分高職院校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體育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師資力量,甚至還存在后勤老師兼任的現象,師資建設與教學需求形成脫節。另一方面,專業素質不高。部分體育老師雖然經驗較為豐富,但是教育背景僅停留在中專、大專,對于當前教學新形勢掌握的不深不透,導致師資力量參差不齊,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會讓體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1.5、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傳統的教學方法僅僅停留在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這自然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能動性,究其原因是高職院校沒有充分把握學生的成長特點,對于學生追求新穎事物的需求缺乏準確把握,導致在教學方法上還過于落后。如:高職體育課程在教授足球項目時,還沿用老師講課學生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反復訓練后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果換成互動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反而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習效果。

2、湖南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開展的有效對策分析

對于當前存在的問題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通過多措并舉大力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2.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創新高職體育教學理念

高職院校與其他普通高校不同,更加注重打造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對此,高職院校必須要堅持社會需求為導向,面對新的市場人才形勢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大力推進教育模式的改革。對傳統教課的教育模式進行改良,融入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引入互聯網教學的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動員學生參與到團隊活動中來,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挑戰的意識,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夯實基礎。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實踐性強、專業性強的優勢,通過體育教學不斷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綜合型、復合型的優秀人才。

2.2、加大體育場館設施與教學器材投入

體育教學需要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學習效果,必要的場地設施與配套設備是不可或缺的,對此,高職院校應該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大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通過整合資源的方式騰退出場地用來興建體育場館,同時根據教學與學生需求配備相應的體育設備,為體育教學夯實設備基礎。此外,動員社會多元參與,開展校企聯合、校校聯合等方式,不斷拓展資金與資源渠道,吸引企業冠名投資,為體育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在購買設備時應充分考慮利用率問題,定期進行維護投入,確保安全性。

2.3、積極構建開放型體育教學形態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期,渴望接觸多元化新鮮事物,對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需求與社會需求對接,建立一套科學、開放、系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一方面,創新教學體系。建立開放型、互動型的教學體系,不斷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廣泛征求學生的需求意見,在大綱基礎上創新設置自選內容,拓展新媒體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進行體育項目的自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創新體育活動。迎合學生成長需求,鼓勵開展各類健康體育活動,以體育社團為載體,以體育賽事為窗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平臺。

2.4、打造穩定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優質的師資力量可以為高效教學保駕護航,也可以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一方面,拓展人才渠道。聘請專業體育院校畢業的人才到高職院校任教,根據學校教學實際需求,針對不同體育方向搭建師資隊伍。同時,完善晉升渠道,鼓勵體育教師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并提供獎勵措施,從而提升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強化培訓提升。通過集中學習、技能培訓、實地學習等方式,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再教育培訓,不斷強化思想建設、專業水平。同時,也要設立獎勵措施,鼓勵教師開展對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對于創新型教學項目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這樣才能動員教師加大對教學的精力投入,不斷提升素質教育的質量與水平。

2.5、基于學生個性和心理需求創新教學方法

高等院校具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對此,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融入互動式、新媒體等創新性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中成長。一方面,堅持寓教于樂、快樂教學。體育課堂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可以創新方式方法,比如在教授網球時采取“對戰”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習體育知識,不斷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堅持開放教學、互動教學。單純的依靠老師講課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老師可以“放權”給學生,開設學生上講堂的形式,比如在講授羽毛球內容時,可以讓喜愛羽毛球的學生為大家講解和演示。此外,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大膽使用3D、影像等方式,觀看各類體育賽事,開拓學生視野。

3、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需求也愈發豐富,而我國作為一個體育大國,尤其注重體育事業的發展。高等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不僅涉及到人才的培養,更加關系到國民素質的提升。對此,高職院校應該更加重視體育課程的設置,對存在的問題積極面對,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拓展師資力量、加大設備投入等,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采取互動式、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院校人才高職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