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中國”:競逐世界科技制高點

2018-03-03 22:16張旭東
今日中國·中文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領域戰略數字

張旭東

中共十九大結束之后,中央政治局在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目標。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赝@場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騰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國上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從國際格局演變的角度看,在過去的40年時間里,中國緊緊抓住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加速發展,不僅經濟總量攀升至世界第二位,而且不斷拉近與美國的距離。與此同時,中國的科學技術也徹底改變了落后的面貌,全面加速追趕甚至在部分高精尖技術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的決策者又做出了一項重大判斷:中國目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歷史性判斷將對中國未來數十年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中國將如何在當前的戰略機遇期中,抓住機遇、施展作為?在眾多可能的答案中,有一項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那便是:加速發展高新技術,在國際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將“科學技術現代化”推向另一個高峰,從而有力地塑造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國際格局。

高科技競爭顯著影響國際格局塑造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逐漸意識到全球經濟與國際貿易的一個增長周期可能已經結束,如果沒有新的高新技術突破帶來的產業革命,恐怕難以帶動世界經濟迅速回到健康的增長軌道。在當時,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學等領域的進展雖然呈現出一定的科技革命萌芽,但是無法迅速轉化為大規模市場化應用的產品,也無力支撐起急劇下滑的全球經濟。

過去10年,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貨幣和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引發的虛擬經濟泡沫和債務危機令全球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實體經濟的發展依然相對緩慢。美國在經歷了長期的高失業率和經濟衰退的困擾之后,目前終于恢復到了較為穩定的增長狀態,各項經濟指標也呈現出10年來最好的情況。中國大力推進經濟轉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于2017年交出了經濟增長6.9%的亮眼成績單,經濟增速較前一年增加0.2%,逐步進入穩定的中高增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增長新常態。

相較之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依然受限于債務、勞動力、全球貿易等各方面的制約,在全球經濟的競逐中與中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新興經濟體除了中國之外,也面臨越來越多“成長的煩惱”。如何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依靠內生性的力量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甚至實現趕超,成為各新興市場的共同挑戰。

經過10年的孕育發展,昔日的世界科學技術水平已經完全不能與當今同日而語。世界各國都充分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由此帶動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形態和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并隨著中國游客與中國企業的雙重“走出去”,也依托“一帶一路”等重大倡議,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如今,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無人駕駛、云計算等在10年前幾乎從未聽聞的詞匯,已經愈發被全世界所熟悉,而中國科技工作者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扮演著時代弄潮兒的角色。搶占世界科技的制高點意味著在全球經濟的競逐中占據領先地位,這已成為世界主要大國的共識。在和平年代,經濟實力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排名,經濟的角逐也顯著影響國家間的戰略關系。從這個角度說,高科技領域的競逐勢必對國際戰略格局的塑造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數字中國”的提出與規劃構想

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奮斗,在一代代知識分子的辛勤耕耘下,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終于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如今,站在下一代通信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競爭最前排的,當屬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中國已經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一份份國家戰略和規劃,清晰繪就了一幅“數字經濟”的發展藍圖。

早在2013年,國務院就印發了“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大互聯網基礎設施投入,提高網絡速度和普及度,為互聯網經濟的騰飛進一步夯實基礎。2015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積極促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強調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與“物聯網”整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挖掘傳統經濟的潛力。2016年,“十三五”規劃在制定過程中尤其注重科技創新與互聯網經濟。國家信息化“十三五”重點規劃中強調,中國要在關系到戰略競爭的核心技術領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對關鍵電子設備、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下一代互聯網寬帶通信、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等領域的重大項目要優先推進。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中,確立了未來10年中國通信技術行業發展的路線圖。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了要發展包括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在內的下一代通信技術,使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與國家強盛的標志。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也與互聯網相銜接,并提出了建設21世紀信息絲綢之路的目標,旨在通過電子商務、智慧城市、數字貿易等促進全球互聯互通。

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經濟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推動力。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笨梢钥闯?,“數字經濟”對于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經濟增長拉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報告還強調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中國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睋Q言之,中國的強國夢和復興夢,將根基于科學技術的創新,而“數字經濟”是重大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endprint

中共十九大結束之后,中央政治局在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目標。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在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享、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中國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該“深入了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我國大數據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边@一次集體學習,更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

中美在數字經濟與高科技領域的“巔峰對決”

如今,美國行政部門、國會、智庫和商界已經充分意識到高尖端技術產業是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核心,關系到大量高薪的優質就業崗位,同時高尖端技術也與國家安全和國防工業緊密相關。對美國國會對華政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在2017年的年度報告中,就中美在經濟領域的競爭與合作進行了重點分析,其中詳細談到了中美在數字經濟和高尖端科技中的角逐。

根據這份報告,中國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已經占據了主導優勢。2011年時,美國的電子商務零售額還是中國的2倍左右,到了2013年兩國已經持平,2016年中國已經實現反超,并達到了美國的2倍。換言之,在5年時間里,美國電商銷售額增長了2倍,約4000億美元,而中國則增長7倍,接近8000億美元。中國的數字經濟生態高度聚合,很多企業將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社交媒體、網絡搜索等功能高度整合在一起,而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受到監管和用戶習慣等因素制約,難以實現高度一體化,從而在同中國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報告還提及中美兩國政府在對新興戰略產業的支持上的差異。相較于中國政府大量投入研發經費,美國政府受限于預算和債務,對高科技領域的支持愈發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研發經費的對比上,2005年中國的投入僅是美國的26.5%,到2015年時已經達到美國的75.1%。另外,中國還通過各種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從世界頂尖的大學和科技機構大量引進人才,一場“人才爭奪戰”在中美之間也悄然展開。

令美國倍感憂慮的一個例證是,在超級計算機研發這樣一個對信息通信技術和數字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基礎領域,中國已經逐漸在同美國的競爭中顯露優勢。在世界前500強超級計算機中,中國所占份額大幅提升,在總量上已經影響到美國的領先地位,在單機性能較量中已開始獨占鰲頭。在下一代計算機的研發上,美國的計劃進度已經落后于中國。美國不得不限制部分超級計算機零部件對華出口,試圖延緩中國超級計算機的研發。而在人工智能、無人機等領域,中國也在大幅縮小同美國的差距,并在局部實現反超,給美國政府和企業帶來了不小壓力。

2017年12月末,特朗普政府發布了任內首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中美之間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做出了更為直接的判斷。特朗普政府明確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者,并指責中國通過強行技術轉讓,使得美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損失慘重,而且數十萬高薪工作機會被轉移至中國及新興經濟體。在描述和形容中國的競爭戰略方面,美國政府用了很多不實的夸大指控,污蔑中國“竊取”美國的高科技,并批評中國沒有對美國的高技術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同等市場開放。一貫奉行“美國優先”理念的特朗普政府,在高科技與互聯網經濟領域也要求中美進行“公平與互惠”貿易。

為了守住美國的優勢地位,在同中國的競爭中,特朗普政府欲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美國將數據科學、加密技術、無人駕駛、基因編輯、新材料、納米科技、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列為最優先的尖端科技,聯邦和地方政府給予大力支持,在人才招聘、國防工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資助;另一方面,美國要動用情報部門力量,堅決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強化美國外資審查委員會的監管,并將同國會配合出臺新的更嚴厲的監管措施,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高科技領域企業投資、收購等行為施加限制,同時確保數據安全,甚至要限制特定國家學生赴美進行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學科的高等教育。特朗普政府視經濟安全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近期以國家安全為名義,阻撓了多筆中資企業在互聯網金融、移動通信等領域的資本收購和戰略合作,凸顯出中美之間正常的企業合作行為正越來越受到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使命與重任

雖然存在來自美國方面的政治干擾,中美之間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依然在不斷拓展。根據美國一家智庫的研究統計,從2010-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從46億美元飛速增至462億美元,增長了10倍。其中在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中國的投資額從2.2億美元增至33億美元,增長了14倍。而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2012-2017年年中,中國投資者共計與美國的科技公司達成了641項協議,總投資額達到了190億美元,尤其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和虛擬現實技術等領域。中國的許多互聯網企業都在美國硅谷開設實驗室或研發中心,與美國的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廣泛吸納人才。與之相應,美國的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也在中國紛紛建立研發和數據中心,并招募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科研人才。

有美國智庫用“技術糾纏”來形容中美之間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的這種競爭與合作相交織的狀態,也有學者貿然提出“科技冷戰”的概念,悲觀地預期中美高技術的競爭將導致市場被割裂,甚至造成地緣政治風險。這樣的看法屬于一家之言,實際上中美兩國的企業依然有著非常廣泛的合作空間,并且可以共同拓展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以云計算為例,根據貝恩資產的一項估計,中國云計算的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15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130-190億美元,即在7年時間里增加15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規模。而在同期,美國的云計算市場將從650億美元增至2200億美元,增加1500億美元的規模。再比如人工智能領域,根據美國銀行的估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530億美元,其中機器人領域830億美元,人工智能分析領域700億美元。到2030年,中國自身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擴張至1萬億元人民幣。如此廣闊的市場機遇,中美企業應當共同做大做好合作的蛋糕,實現合作共贏。

當然,中國的企業如何能夠在國際競爭中獨占鰲頭是極具挑戰性的。美國知名的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將中國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分成三類,分別貼上“顛覆性創新者”“微創新者”和“剽竊者”的標簽。

對于顛覆性創新,該報告主要認為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企業在互聯網金融創新領域,尤其是移動支付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的一些直播平臺在社交媒體互動領域打開了海外市場,吸引了眾多國際用戶;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戰略管理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有目共睹,引發了世界關注。對于微創新,這份報告主要聚焦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利用技術聚合,將眾多功能匯聚在同一平臺,發展超級手機應用,例如騰訊公司整合了社交媒體、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多重功能,使消費者擁有了一站式平臺。第二,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對一些源自于外國企業的既有創意和技術進行微型創新,尤其是注重本土化調整與改造。這份報告還將中國一些互聯網企業貼上了“剽竊”標簽,并指出這是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的通病,還列舉了團購網站和移動出行領域的公司,認為中國企業主要是在復制美國企業的成功商業模式和現有技術路線。

中國經濟已經一次次打破了西方政客、學者和媒體所預言的“崩潰論”“硬著陸論”“全盤西化論”等,如今也到了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打破西方國家拋出的種種奇談怪論時候。在爭議中成長,在非議中崛起,甚至在敵意中讓競爭者信服,是中國企業在漫長的國際化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也是在世界尖端技術研發和競賽中無法回避的現實。擺在中國互聯網企業面前的現實挑戰是,如何能用不斷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改變外界對中國企業的固有偏見,并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可以推動產業革命和拉動經濟增長的現實生產力。同時,中國的企業還需要在相對陌生的政策環境中,克服重重障礙,將“技術國際化、運營本土化的策略”運用成功,這也是中國“數字經濟”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新技術與互聯網企業正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不斷發展壯大,“數字中國”的建設未來可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領域戰略數字
強國戰略下的企業管理創新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2020 IT領域大事記
領域·對峙
答數字
2018年熱門領域趨勢展望
多式聯運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戰略的里子與面子
數字看G20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