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

2018-03-04 06:47敬謝攀王森崗新疆巴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新疆巴州841000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8年12期
關鍵詞:致殘率蛛網膜造影

敬謝攀,王森崗,徐 彬 (新疆巴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新疆巴州841000)

0 引言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危重急癥,在臨床中有著較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有相關研究中表明,在腦動脈瘤患者中有70%會因動脈瘤破裂出血而引發死亡[1];因而給予有效的手術治療對于預防腦動脈的再次破裂出血,進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有著積極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對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臨床效果展開更進一步的探討。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新疆巴州人民醫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伴有激動、咳嗽等發病誘因,并以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方式急性發??;伴有冷汗、嘔吐及頭痛等癥狀,甚至部分患者出現視力受損、情緒焦躁及意識障礙情況,嚴重者有昏迷癥狀,均行全腦血管造影后確診,經影像學檢查顯示皆為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9~62(平均45.5±16.5)歲;Hunt-Hess分級,I級 4例、II級 7例、III級10例、IV級8例、V級1例;行早期介入治療。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 28~62(平均 45.0±17.0)歲;Hunt-Hess分級,I級 3例、II級 7例、III級11例、IV級7例、V級2例;行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所有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組間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出血后72 h內進行治療;對照組行早期介入治療,協助患者呈仰臥位狀,并行氣管插管全麻,以股動脈為穿刺點,使其充分暴露并行穿刺,然后置入6F動脈鞘,應用DSA造影確認動脈瘤部位、大??;然后替換導絲,并拔出造影管,插入引導管;再經引導管與動脈瘤1/3部位穿入塑性微導管,在透視下在動脈腔內塞入電解可脫性彈簧圈。

觀察組患者行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以患者患側翼點為手術入路點,使瘤頸與瘤體充分暴露,并應用手術顯微鏡仔細分離患側裂蛛網膜與血管,打開患者腦底腦池,使大腦動脈環顯露,將其動脈瘤瘤頸分離,然后行瘤頸夾閉術。術中在手術顯微鏡下依次將頸動脈池、終池與視交叉池解剖開始[2],以方便腦脊液釋放與回流,讓瘤頸與瘤體顯現;然后用動脈瘤夾夾閉瘤頸,同時要確保瘤體動脈被完全夾閉,且載瘤動脈流通性無障礙;對手術視野內的血塊進行清除,并放置引流管,將創口縫合;術后均行腦血管造影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手術治療后的恢復情況;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方式,以1~5分為準,1分為死亡,2~3分表示恢復效果較差,4~5分表示恢復效果良好。

1.4 統計學處理 組間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兩組觀察數據分析,對照組患者治療后恢復良好率為76.7%,觀察組為93.3%,對照組恢復效果低于觀察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所有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n=30,n(%)]

3 討論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作為常見的外科疾病,當患者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后會導致其顱內壓升高,進而使其在臨床中出現體溫升高、大汗或是頸強直等癥狀,且隨著病情的快速發展,還會致使患者出現昏迷或意識障礙;若不能及時給予對癥治療或干預,則會對患者的腦組織造成嚴重損傷。有研究報道中表明,當患者在首次出血后2周內發生再出血的幾率在25%左右,而一旦患者出現再出血,其死亡率則會提高到40%[3];因而在針對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手術時機、方式或其它因素都會對患者的預后產生直接影響;做好對治療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排除對促進患者術后盡早恢復尤為關鍵。早期血管內介入術治療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的優勢,且能夠一次處理多個動脈瘤,但在術后一年再出血風險高,且術中存在動脈瘤破裂風險,容易導致臨床致殘率與致死率的增高。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用顯微鏡在臨床中的應用使得顯微外科手術被廣泛普及,該手術方式具有創傷小,短時間控制病變部位,減少并發癥的優勢。而早期展開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則能有效緩解患者腦組織損傷,并提高手術安全性;它通過對破裂血管的動脈瘤進行夾閉,以避免其再次破裂出血,從而確?;颊叩纳踩?。同時在術中還能將其蛛網膜下腔的血塊清除,使血液分泌物減少,有效預防發生遲發性腦血管痙攣等并發癥;這對于降低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有著重要作用。在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患者展開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后,其術后恢復良好率達93.3%,臨床治療效果理想。因此在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發病早期展開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對于改善患者預后,促進其盡早恢復健康有著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對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患者行早期顯微手術夾閉瘤頸治療,其臨床治療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殘率與死亡率,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猜你喜歡
致殘率蛛網膜造影
綜合護理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腦損傷的臨床干預分析
共沉淀法制備YOF:Yb3+,Er3+造影顆粒的發光性能及正交優化
分析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
輸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腸超聲造影對胃十二指腸占位性病變的診斷研究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貫法測定蛛網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中的半數有效劑量
超聲結合宮腔造影在診斷宮腔粘連中的應用探討
急診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