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色、底色、亮色、特色
——習近平新聞 論思想開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新境界

2018-03-08 10:01孫志平
中國記者 2018年2期
關鍵詞:輿論思想

□ 文/孫志平 甘 泉

本文結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的發展邏輯,從本色、底色、亮色、特色四個維度表達了對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的理解,論述了學習《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一書的體會。

習近平 新聞輿論思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孫志平

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

新華社課題組編寫的《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出版,是我國新聞理論建設的一件大事。這是國內首次系統全面地梳理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體系的專著;它從歷史與現實、哲學與實踐等多個維度清晰解讀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精髓要義和內在邏輯,尤其是序言部分深刻揭示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的本質、品質、特質,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科學參考、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既有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的傳承深化,也有結合國情世情深刻變化的開拓創新,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辟了新境界。

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一脈相承的真理“本色”

新聞輿論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發揮什么作用?承擔什么樣的職責使命?馬克思主義新聞事業誕生160 多年來,歷代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曾回答這一問題,做出過經典論述。在無產階級革命奪取政權時期,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報紙最大的好處是,“每日都能干預運動,能夠成為運動的喉舌”。毛澤東同志指出:“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备母镩_放以來,新聞輿論的“禍福論”“利誤論”體現了對這一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

隨著我國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總結以往黨在新聞宣傳和輿論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提出“五個事關”“48 字職責使命”的系統論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中國當下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旗幟鮮明地提出“黨媒姓黨”觀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人就明確提出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提出了“政治家辦報”的思想。鄧小平同志也曾強調,黨報黨刊一定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后,黨的歷屆領導人也格外重視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國的新聞媒體業態發生深刻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堅持好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边@是馬克思主義者首次在新聞理論中提出“黨媒姓黨”的理念。黨媒姓黨,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和制度。而且黨管媒體不能說只管黨直接掌握的媒體,而是要把各級各類媒體都置于黨的領導下,確保黨對媒體的主導權、管理權。這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始終增強“四個意識”,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這個生命線。落實到全體新聞輿論工作者身上,都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做到愛黨、護黨、為黨。落實到每一家媒體上,都要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落實到每一篇報道上,都要堅持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推動改革發展,有利于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要聚焦團結穩定鼓勁,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這一基本方針。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新聞輿論聚焦的重點也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同階段而變化。1848 年,馬克思指出,“目前報刊的首要任務是破壞現存政治制度一切基礎”“是針對當權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毙轮袊闪⒑竺珴蓶|也提出“發揚正氣,壓倒邪氣”。改革開放以來,則進一步形成了正面宣傳為主,正確進行輿論監督的基本認識。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帶領人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進一步豐富深化了正面宣傳為主的思想內涵,給出了正面宣傳提高質量和水平的路徑,提出了正面宣傳輿論監督統一論。

新聞輿論處于意識形態斗爭的最前線。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還鮮明提出宣傳戰線“戰士論”,即宣傳思想戰線的共產黨人要當戰士、不當紳士,不做“騎墻派”和“看風派”,不能搞愛惜羽毛那一套,要“以戰斗的姿態、戰士的擔當,積極投身宣傳思想領域斗爭一線”??梢哉f這些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提供了航標與方向。

二、心系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深沉“底色”

要理解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中蘊含的為民情懷這一深沉底色,可以從三個基本問題出發:

黨性和人民性有怎樣的關系?馬克思指出,人民報刊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它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沿襲這一觀點,各個時期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新聞輿論要正確宣傳黨的方針主張,忠實反映群眾意愿,做黨和人民的喉舌。

習近平總書記將黨性和人民性進一步深化為黨性與人民性辯證關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精辟論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我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體現黨的意志就是體現人民的意志,宣傳黨的主張就是宣傳人民的主張,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由此可見,在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中,黨性是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黨性人民性統一論是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的重要觀點,這為我們廓清了一些長期存在的模糊認識,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也為新聞輿論更好地體現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新聞輿論工作“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立場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新聞輿論工作者要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就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明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歷史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時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更要明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聞輿論工作要始終聚焦人民群眾偉大實踐,反映人民群眾偉大精神,展示人民群眾偉大創造。

新聞工作者要有怎樣的作風?

“深入實際、聯系群眾、貼近生活、調查研究”是各個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者獲得歷史真知、贏得人民信賴的一大法寶。為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本質,1842年恩格斯到英國發達的紡織工業城市曼徹斯特調查,經常住在工人的家里,與工人們進行交談,從而寫成著名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毛澤東也曾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近年來,新聞輿論界堅持“三貼近”、踐行“走轉改”,都是發揚深入社會生活、扎根人民群眾工作作風的具體體現。

針對新的社會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信息發達、信息繁雜,越要把基層當做最好的課堂,把群眾當做最好的老師,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要堅持百姓情懷、人民本色,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感動著人民的感動,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在此基礎上,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還進一步提出“四力”說,為年輕新聞記者的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這些論述無不體現了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中蘊含著的始終心系人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如果說“本色”“底色”體現的是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經典觀點的傳承和深化,那么“亮色”“特色”則體現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傾聽時代聲音,把握歷史規律,在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未抵達領域,做出的具有“拓荒”性質的思想創造。

三、面向未來,勇于創新融合發展的鮮明“亮色”

縱觀近現代人類文明史,經歷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再到信息革命的演進歷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誕生于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當下信息革命正驅動著包括傳媒業在內的人類社會處于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今天的輿論場所顯示的復雜性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難度和挑戰也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新聞輿論工作要立于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唯有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新聞輿論工作創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創新為要論、媒體融合發展論、網上輿論引導論、時度效標尺論等,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發展指明了道路,也為信息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展填補了理論真空。

改進創新新聞輿論工作的目的,在于牢牢掌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全方位創新的思想,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改革創新,講求實效,創新理念、內容、題材、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要把握全方位創新思想,重點可以從兩個方面著力:

一是堅持內容創新這個根本,提高有價值新聞的供給能力。不管傳播手段如何變革,優質內容始終是稀缺資源。傳播手段創新的著力點,是對內容生產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有價值新聞的供給能力。

如何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首先,讓新聞內容與不斷流變的傳播形式保持對應。在受眾已經轉向移動媒介和社交網絡的今天,媒體必須了解如何達到受眾,如何留住他們,以及如何使每一篇新聞穿越由各種網站和應用程序構成的復雜迷宮。其次,不斷推出有時代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溫度的作品。第三,改變話語方式,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在一套話語滿足不了所有人、一個腔調難以唱遍天下的格局下,媒體既要有旗幟鮮明的導向,又要有委婉曲折的表達;既要有響鼓重錘的擔當,又要有點到為止的技巧,善于通過生動形式、多樣手段表達抵達受眾內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是樹立互聯網思維,加速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要盡快實現從相‘加’到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這就要求我們:

首先,要以互聯網思維求觀念之變。通過對市場、用戶、產品、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媒體生態的重新審視,樹立用戶思維、大數據思維、跨界思維、社交思維,把生產可互動、可分享、可體驗的新聞產品作為努力方向。

其次,要以技術先行求平臺之變。找到傳統媒體內容優勢與新興媒體技術優勢的結合點,借力新技術、開發新平臺、拓展新領域,不斷提升新聞的采集力、表現力。

第三,要以制度創新求模式之變。盡快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發布、多渠道融合、多平臺互動的新型采編及發布流程,以體制機制變革帶動系統化創新,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第四,要以管理革新求效率之變。融合發展是目標,體系和能力建設是保障。而人才則是體系和能力建設這一基礎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尤其重視人的作用,他指出:“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關鍵在人?!币ε囵B會使“十八般武器”的全媒型、專家型新聞輿論工作者。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以人為核心,讓內容、平臺、技術共融互通、形成合力,才能在融合發展中領跑到底、沖刺到位。

四、面向世界,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特色”

早在無產階級革命之初,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世界交往”的理念就超越了國家的界限。在《共產黨宣言》中更是響亮地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口號。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從國際力量格局變化看,我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立場、中國觀點、中國聲音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從社會主義事業在世界的發展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道路、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具有越來越廣泛的世界影響。但與此同時,一些西方敵對勢力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強大,不斷進行歪曲抹黑;“西強我弱”的輿論格局中,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塑”而非“自塑”。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在國際傳播新任務、新目標、新方式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論述。

“新任務” 即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落后就要挨打、失語就要挨罵。我們之所以失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限的中國話語還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釋中國道路,甚至部分陷于用西方概念套解中國實踐的“話語陷阱”之中。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在“2·19”講話中,還系統地闡述了構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的任務、方法、策略、手段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正確義利觀等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中國話語”,這給我們很大啟迪。一方面,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好、闡釋好、傳播好,將其作為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重點;另一方面,新聞輿論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方式,不斷豐富我們的概念、范疇、表述,在更廣泛的領域里構建起既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又能與國際社會有效對話的話語。

“新目標”即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馬克思指出,真正的報刊“是根據事實來描寫事實”,而不是“根據希望來描寫事實”。展現真實的中國,要善于挖掘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質。尤其是在對比中發現本質,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和平發展的邏輯對比資本主義資本至上、剝削被剝削、對外擴張的邏輯,運用有力事實,體現中國道路的優越性。展現立體的中國,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文明大國形象”“東方大國形象”“負責任大國形象”和“社會主義大國形象”這四個維度的大國畫像找準方向,著力塑造。展現全面的中國,既要講歷史性成就,也要講我們仍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既要講中國制度,也要結合中國獨特的歷史命運、文化傳統、基本國情,向國際社會深刻闡釋中國道路是歷史的選擇、實踐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新方式”即講好中國故事并寓道其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故事是國際傳播的最佳方式。他本人就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如在《俄羅斯報》發的文章中引用衛國戰爭中兩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故事,在哈薩克斯坦演講中講述美麗姑娘瓦蓮金娜的故事,很好地詮釋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拉近了中外民眾的心。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傳播中國,找準了中西方在傳受方式上的重要差異。一般來說,中國人長于歸納概括,喜歡談宏觀理論、談抽象概念,外國受眾則對具體真實個案、生動有趣的故事、戲劇性沖突性的情節更感興趣。用講故事的方式開展對外宣傳,是一種更加國際化的表述方式。講什么故事?習近平指出,就是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國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如何講故事?就是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通過精彩的故事,把中國道路、中國理念、中國精神寓于其中,使人想聽愛聽,且聽有所思,聽有所得。這也體現了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一貫的風格,注重“道”“術”的結合,不僅使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知道如何然。

新華社社長蔡名照同志在《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要論》序言中指出,“對真理最大的尊重就是遵循真理、踐行真理”。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習近平新聞輿論思想,在投身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征程中,不斷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匯聚起磅礴力量。(作者孫志平是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甘泉是河南分社記者)

猜你喜歡
輿論思想
轉化思想的應用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新聞報道在輿論引導中的作用
西方輿論觀的歷史沿革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談“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積極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