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報道的背后

2018-03-08 10:01王卓倫
中國記者 2018年2期
關鍵詞:大西洋科考深海

□ 文/王卓倫

2017年10月8日至11月19日,我隨“向陽紅01”船進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大西洋航段的報道,在茫茫大洋上“漂泊”了40余天。

在非洲最南端的開普敦港登船前,每每與身邊的人談起這趟遠航,對方往往都會先愣個幾秒——南大西洋在哪兒?的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片海域遙遠而陌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四大洋中,太平洋和印度洋因近而讓人親切,北冰洋因冷而讓人好奇,相比之下,大西洋在國人心中的“存在感”恐怕并不高。那么,中國海洋科考為何探秘人類認知相對薄弱的南大西洋?懷揣著許多疑問,帶著一顆敬畏之心,我踏上了這場解碼、解惑、解密之旅。

一、解碼專業詞匯 轉換晦澀表達

在海洋科考報道中,如果連記者都看不懂自己在寫什么,那么讀者更會一頭霧水。于是在采訪時,我盡量引導科學家拋棄冰冷晦澀的說教,代之以接地氣的解釋型語言。

例如,探查“海底熱液硫化物”是大西洋航段的核心科考任務,在稿件中僅呈現如此專業的表達不僅會讓讀者感到不知所云,還會因望而生畏而興致索然。通過查找資料和隨船采訪,我得知熱液硫化物在海底冷卻沉淀后形似“黑煙囪”、噴出時猶如“黑煙”,于是在凡是提到熱液硫化物的多篇稿件中,常常使用這一形象比喻,讓讀者因能夠“腦補”海底黑煙滾滾的畫面,而形成深刻印象、興味盎然。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深海需有下潛神器。怎樣讓科考設備在深達4000米的海底工作的狀態更有“畫面感”?在稿件《特寫:環球科考船上的“深海神器”》中,可直播的“千里眼” 、深海里的“抓娃娃機” 、干細活兒的“大力士”這樣生動的表述,分別用來比喻深海光學攝像拖體、深海電視抓斗、深海巖芯鉆機這幾種設備。將冰冷的機器賦予人的感官,便有了貼近人心的溫度,不再讓不熟悉這一領域的讀者心生畏懼。稿件播發后,船上首席科學家多次表示了高度認可。他興奮地說:“我經常用抓娃娃機給女兒抓娃娃,沒想到還能用它比喻深海電視抓斗!”

再比如關于海洋污染物“微塑料”的表述,雖然單從字面能感知它是體積微小的塑料物質,但如果用“海洋里的PM2.5”來類比,就將其“微小”和“污染”兩個特征都體現出來了。畢竟,人們對陸地上PM2.5的污染威力既印象深刻、又深惡痛絕。

二、解惑知識盲區 敲開科普之門

與岸上快節奏的工作相比,海洋科學發現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因而在隨船的大多時間里,其實并沒有太多新聞能夠報道。于是,科普選題可以成為理想的發稿素材。我的日常報道工作并不涉及科技領域,算是個海洋知識“小白”。我想,自己所一知半解、饒有興趣探索的部分,想必也是很多普通讀者的知識盲區。

例如,由于受西風帶等多重因素影響,船舶作業區域風大浪高,我曾和很多人一樣嘔吐嚴重。但身體好轉之后不禁好奇:風和浪究竟是怎樣的關系?真的是風越大浪就越高嗎?于是《科普:大海并非“無風不起浪”》應運而生,我通過采訪隨船氣象員,詳細闡明了“風浪”和“涌浪”的異同,以“無風三尺浪”的涌浪為論據,反駁“無風不起浪”這一固有認知。

類似地,在《科普:南大西洋的“瘋狂生物城”》一稿中,介紹了在無光、無氧、高壓的深海,竟然孕育有多達10個門類500多個種屬的繁盛熱液生物圈,從而指出“萬物生長靠太陽”這一“常識”并不完全正確,通過在讀者心理制造反差感而起到“腦洞大開”的科普效果。

科考工作單調而重復,要想尋找到有趣的科普素材,就要時刻用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察、用一種勤于探索的思維去揣摩。在采訪過程中不難發現,科研工作者對很多普通人所不知道的“冷知識”早就習以為常、不覺其“妙”處之所在。因此,將那些他們已司空見慣的科學常識轉化為新聞點,不僅要堅持詞嚴義密的表達,還要有巧妙轉換語言的能力,而比喻、類比、擬人這些修辭手法往往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科普稿件錦上添花。

三、解密日常生活 還原科考之苦

“向陽紅01”船是目前我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通過海事衛星通信手段可實現WiFi覆蓋,雖然網速較慢,但為新聞報道提供了一定便利。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這一技術優勢,圖文融合的同時,制作剪輯了多個視頻稿專供新媒體平臺,在新華社客戶端和新華視點微信開設了“海和遠方”專欄,在新華視點微博開設了#首次環球海洋科考#話題。

“海和遠方”的靈感來源于網上流行的“詩和遠方”,“?!蓖怀隽藞蟮赖攸c的特殊性,“遠方”強調了距離,將二者結合起來既有神秘色彩,又富浪漫氣息。#首次環球海洋科考#這一話題的設置則更側重新聞性,將之嵌入在每一篇播發的微博稿中,能夠在話題下進一步引發網友的延續關注和延伸反饋,兼顧微博互動性更強的特點。

靈感來源之一:自身體驗、推己及人

▲ 本文作者王卓倫在“向陽紅01”科考船上工作。

作為首次長時間出海進行科考報道的記者,我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不僅在于船舶駕駛、科研工作這些“硬”領域,還有船上工作人員的日常生活。遠離陸地上的親友,他們的內心是冷清的,而船上時不時組織的有人情味兒的活動,以及大家抱團取暖、相濡以沫的場景,又往往是溫暖的。

在南非開普敦起航首日,便趕上了5米的高浪,我在第一時間完成了起航通稿,以及圖文并茂、動圖穿插的新媒體稿件《4800噸重的大家伙,為什么成了“小搖籃”?》。劇烈搖晃的船體中,伴著窗外的驚濤聲,我獨自坐在廁所門口寫稿的場景歷歷在目——因為每每寫幾行字便要沖進廁所扶著把手、對著馬桶嘔吐不止。完成稿件后,我已不記得吐了多少次,只記得最后胃已空空,只??嗨?。

在這樣的體感中堅持工作的,并不是我一個人,而是船上大多數隊員。我的一生中恐怕不會有幾次隨船報道,而這些人日常的工作狀態就是在一艘艘如此搖搖擺擺的船上堅守。對此,我特地制作了幾篇新媒體稿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他們的不易。

例如,在視頻稿《日日夜夜看海,沒有想象中浪漫!》中,我先是展現了自己的房間內能夠體現船晃的幾個場景:洗漱臺上的牙缸來會晃動、不一會兒就掉到了地上,掛在墻上的衣服像是個鐘擺、隨時翩翩“起舞”;隨后的鏡頭中,是在甲板、駕駛臺、實驗室不同工種的隊員辛勤工作的場景,時不時以波濤洶涌的大海畫面相切入;在視頻最后,是對科學家的簡短采訪,解釋船舶作業一帶的海況為何會如此兇險。

靈感來源之二:重要節日、特殊時刻

重陽節當天,船上組織了小型的健步走活動。與這一傳統佳節登高望遠的習俗形成反差的是,船上的人只能“登船望?!?。于是,我制作了視頻稿《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海上健步走!》,突出了顛簸的小小甲板是船上唯一的散步場所。同時,我抓住重陽節與敬老愛老掛鉤這一特征,采訪了幾名隊員,他們因掛念家中老人、幾度感慨哽咽的畫面屢屢出現。

臨下船幾天,恰逢“雙十一”。與國內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周六搶購熱潮相比,由于網絡條件有限、科考任務繁重,這只不過是船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天。我利用這一反差,巧妙抓取新聞點,采寫了新媒體稿件《雙十一,這些人在大西洋“淘寶”》。由于科研人員每天都要在4000多米的海底抓取巖石、礦物、生物等珍稀樣本,我將之類比為“淘寶”,生動刻畫了在風大浪高、網絡不暢、生活單調的環境中科研人員忘我工作的真實場景。希望以小見大,以海洋從業者的專業和敬業、海洋科考技術的精準和精湛、海洋作業設備的優質和先進,突出我國海洋強國事業的蒸蒸日上。

稿件播發后,得到大量網友和海洋從業者的關注,“探索海底世界,離不開中國這些偉大的科研人員。致敬!”“只想為他們點個贊!”等好評如潮。雖然只在新華視點微信一個平臺播發,卻被新浪、澎湃、搜狐、網易等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多家市場化媒體紛紛轉發。

另外,作為新華社國內部中央新聞采訪中心的一名記者,在出海期間與十九大報道“完美錯身”,實在有些遺憾,但反響極佳的視頻作品《和海洋科學家一起關注十九大》算是給了我一些慰藉。在視頻中,6名科學家代表身著工作服,在搖搖晃晃的甲板上齊聲祝福十九大、點贊祖國成就,雖然只有寥寥幾句話、時長不到30秒,卻因道出半個地球之外的茫茫大海上科學家對祖國母親的心聲,在新浪微博點擊量超過1500萬,轉發、評論、點贊逾5000,在“熱搜”欄長時間停留……網友們的真誠互動,讓我在感動之余,也反思“距離產生美”的互動效果。

總之,海闊不僅憑魚躍,浪高也可寫稿忙。隨船40余天時間內,我播發各類稿件近50條,累計采用4000余家,努力做到讓新聞性和科普性相得益彰,以豐富的融媒體手段強化視覺表達。在一個并不熟悉但充滿新鮮感的報道領域,將自己置身于受眾,或許,創作的靈感火花不難迸發。(作者是新華社國內部記者)

猜你喜歡
大西洋科考深海
進軍“世界第三極”的科考
“科學”號科考船完成今年首個科考
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科考延期為哪般
深海特“潛”隊
大西洋海雀,你真倔
飛越大西洋
暢游于大西洋彼岸
隱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大西洋底來的人·第二集 不速之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