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推銷員之死》中的表現主義技巧

2018-03-10 21:45劉芳考
現代交際 2018年3期
關鍵詞:阿瑟表現主義米勒

劉芳考

摘要:作為一部揭露美國虛假夢想的代表作品,《推銷員之死》的表現主義技巧,將該部作品的虛構空間和現實情境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本文嘗試探討《推銷員之死》的表現主義技巧。

關鍵詞:《推銷員之死》 阿瑟·米勒 表現主義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086-03

作為上個世紀美國最為著名的劇作家之一,阿瑟·米勒,以作品《推銷員之死》在世界劇壇上享有盛譽。本文嘗試探討《推銷員之死》所呈現出來的表現主義技巧,對于促進該部作品表現主義相關內容的研究有著一定的現實借鑒意義。

一、表現主義的內涵

在探討《推銷員之死》所呈現出來的表現主義技巧之前,有必要從理論層面對表現主義所具有的內涵進行解析,從而為其后續的探討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從起源上來看,表現主義最早起源于繪畫領域。隨著其影響的不斷深入,后來延伸到文學領域。在表現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相關的藝術創造者開始追求再現事物本質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外在的表現。他們的口號是“表現而不是再現”。到了上個世紀初期,表現主義思潮開始影響到美國,作為受表現主義影響深遠的劇作家阿瑟·米勒,在進行劇作創作的過程當中,特別注重人物內心的刻畫,重視對人物內心情感感受的表達,關注每個個體命運,關注命運背后的社會現狀的寫照。從《推銷員之死》中可以感受到阿瑟·米勒高超的表現主義技巧。

二、《推銷員之死》的表現主義技巧分析

作為美國表現主義戲劇的代表,《推銷員之死》在結構上,比較注重使用表現主義模式。在進行敘述的過程當中,將倒敘和插敘融合在一起。在情節方面突破了現實想象,將過去、現在、幻想、現實等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些都充分地彰顯出作品所具有的表現主義特征。

(一)心靈外化手法

在《推銷員之死》中表現主義最大的體現或者說表現主義戲劇和以往的戲劇根本的區別在于:不再將客觀生活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是更加注重對作品中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達,更加注重對內在真實的呈現。阿瑟·米勒在《推銷員之死》中通過大量的表現主義技巧進行了主人公內心的刻畫,尤其是對在生活壓力面前的人的心理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表達。

在米勒看來,進行主人公內在思想的表達是藝術創造的一個重要落腳點。為了更好地顯示出主人公威利的精神狀態,米勒通過心靈外化的手法將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來進行表達。例如,為了更好地呈現出主人公威利在面對周遭壓力中所呈現出來的一些心理壓力,作者通過一種幻覺或者說幻象的方式來引發觀眾的共鳴。

威利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會產生幻覺,這種幻覺會讓他想象到曾經去世的哥哥,哥哥的形象直接呈現在舞臺上,讓觀眾立體地感受到主人公此刻的內心掙扎。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暗示出威利面對挫折、面對生活壓力所產生的內心掙扎以及面對自己未來時所呈現出來的彷徨。例如,在第二幕中,威利和老板進行談判的時候,他希望老板能夠給他一個工資相對較低但是輕松的工作,結果老板竟意外地將他解雇。他開始失控,他開始暴躁,當他開口說話的時候,他的幻想又開始出現。

在經歷了長期的思想掙扎之后,威利似乎已經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但是他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家庭還充滿了希望,甚至充滿了一點幻想。他覺得自己應該還有機會去爭取更多生命的可能?;孟胫?,他會對過往的事情進行反復的回憶。阿瑟·米勒通過使用倒敘的方法讓觀眾更加直接地了解米勒在他的前半生所經歷的一切。

所有的內容都和主人公威利的內心世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無論是通過往事再現的方式,還是通過口敘的方式,都將整個故事情節不斷向前發展。從整個劇作發展的結果來看,阿瑟·米勒用幻想和往事再現的方式來進行主人公心理的刻畫所達到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不僅將整個故事情節往前推進,同時作為一種重要的表現主義手段,更加豐富地展現出主人公此刻的掙扎與內心的彷徨,這也為主人公之死埋下了伏筆。

(二)巧妙的舞臺設計

在表現主義戲劇中,通過舞臺的設計可以更好地呈現出良好的舞臺效果。無論是演員的表現,還是布景,都需要通過舞臺設計來體現。阿瑟·米勒從舞臺的氣氛和整個舞臺的節奏方面對表現主義戲劇進行了充分的發揮。

一般來說,舞臺氛圍營造,主要是借助燈光以及音樂來進行。阿瑟·米勒非常重視燈光在整個舞臺氣氛中的作用。不同的心理活動借助不同的燈光來靈活搭配。在《推銷員之死》中,主人公風塵仆仆地回到家中的時候,舞臺的燈光慢慢亮起。隨著燈光的變化,也暗示著主人公內心的起伏。當威利和老板進行對話的時候,當他受到贊美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喜慶悠揚的音樂??墒钱敵臣苈曧懫鸬臅r候,音樂開始變得狂躁與壓抑。在這部作品中阿瑟·米勒借助燈光來進行分層表演,尤其是在主人公威利自言自語的時候,就是通過燈光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很好地實現了劇作中所呈現出來的內心世界的表達。還通過燈光來進行情感的轉換。在主人公內心矛盾最為激烈的時候,也是用燈光來體現,先是灰暗,然后是明亮,最后是寂滅。生動地刻畫了主人公的內心。為了更好地實現整個舞臺氣氛的營造,在燈光顏色的選擇方面,阿瑟·米勒也是苦心孤詣。

在舞臺氛圍的營造中,作者使用大量的背景音樂。因為音樂作為整個舞臺氣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依據主人公內心的變化以及故事情節的走向來選擇不同的音樂。在《推銷員之死》這部作品中,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會有自己的音樂背景來對他們自身的內心情感進行表達。有的音樂是高昂的,有的音樂是陰沉的,有的音樂充滿夢想與追求,有的音樂反映更多的是一種人物的內心與性格。所以,在情節變化的時候音樂響起;在情節起承轉折時,音樂又逐漸走向高潮。當威利自殺完成以后所有的音樂戛然而止。米勒通過音樂和燈光的有機融合,更好地渲染了作品所具有的氣氛。

(三)典型的人物塑造

作為一個失敗者,威利是一個普通的人物。他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父親??墒菬o論是作為父親,還是作為一個丈夫,他都是失敗的。作品用了大量的筆觸對他三十幾年的生命光陰進行了描述。他的傷心、落魄,他的絕望,他的無可奈何與忍讓等等。雖然,威利在心中似乎還有希望,對自己的未來還有些僥幸,他希望兒子能夠實現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他希望自己的死亡能夠給兒子的未來發展與成功帶來一些幫助??墒?,他的夢想難以實現,因為他的兒子讓他失望。他自己所謂的堅強,只不過是一個虛假面具之后的彷徨。一方面,他對自己的家庭充滿了愛??墒?,另一方面他也有認識不足的時候。他的愛是自私的。他對自己的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他誤入歧途,他的人生最終變成悲劇,而悲劇的始作俑者正是他自己。他的出軌,他的辜負,最終讓家庭離崩潰散。endprint

作為一個失敗的推銷員,或者說作為一個追夢失敗的個體,威利在很大層面上表現出了美國夢想的虛假或者說美國夢想的虛偽。因為美國夢一直以來是美國所以宣稱的驕傲和自豪,可是當像威利一樣的推銷員最后選擇了離開人間這樣的結局之后,整個夢想的虛榮暴露無遺。沒有人希望像老狗一樣死去,他們在精神恍惚之間,只能回想過去曾經取得的成就和已經難以達到的未來。威利作為一個類型化的人物,也曾經好高騖遠或者說也曾經志向遠大,可是在現實面前,在殘酷的命運面前,他也只活在一個自我欺騙的世界里面。他從來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是誰,自己能干什么。他一直在做那種不切實際的發財夢。威利始終沒有明白在殘酷競爭的商業社會,狡詐和虛偽有可能是獲勝的唯一法寶,可是威利還沒有學會。他不具備發財的本事,他只具備發財的沖動,甚至為了獲取死亡保險金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他被欲望或者說被金錢遮蓋了雙眼。

(四)舞臺節奏

在整個《推銷員之死》的劇作呈現過程當中,舞臺節奏在某種層面上和戲劇結構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整個作品表現出的主人公的心理沖突,通過主人公的自言自語以及燈光和音樂的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命運的悲劇。阿瑟·米勒特別善于使用電影的蒙太奇手法,以此將作品中主人公的現實和夢想結合在一起,仿佛時光倒轉,仿佛人物重新再來。例如,在《推銷員之死》的舞臺實踐中通過大量的情景轉換,從起初的威利疲憊回家到回憶,到幻想到最后的破滅。這種類似于意識流的方法讓整個作品在舞臺藝術和表現張力方面得到更大水平的提高。觀眾也似乎被帶進這種場景,感受到主人公威利內心所經歷的忐忑。作為戲劇的一種,無論是傳統戲劇還是表現主義戲劇,都是以整個故事的情節和人物關系的塑造作為主要的落腳點。在表現主義方面,通過場面的轉換來更好地進行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自由表達。通過使用閃回的方式,雖然看似沒有邏輯,可是在閃回背后,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場景寬度、深度、時間、空間的周轉與融合。在整個空間的表達中,作者對整個家庭的氣氛以及情節的鋪展在一開始就奠定了悲劇的基調。表現主義劇作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通過使用具體化、具象化的表達,將整個作品中所具有的人物心理和真實場景、虛幻場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在某種角度上可以說,阿瑟·米勒是通過《推銷員之死》這部戲劇中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來進一步地解釋所謂的美國夢的虛假。例如,國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匱乏,面對現實和夢想之間的落差,面對人生和虛偽之間的批判,面對自我和幻想之間的虛榮,如何更有效地平衡以及所有真實的情感表達。

三、《推銷員之死》表現主義因素形成的原因及意義

上文主要探討了《推銷員之死》這部作品中表現主義因素的主要體現。本節主要分析《推銷員之死》表現主義因素的形成原因。

(一)表現主義思潮的影響

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由于受到表現主義思潮的影響,西方戲劇更加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或者說更好地展現人物在舞臺上的心理變化,這是表現主義戲劇和傳統戲劇最大的區別。表現主義創作者更加注重自我的表達、自我本質的彰顯,注重主觀和客觀思考的呈現。作品更加注重形象地刻畫出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每個人所經歷的內心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瑟·米勒在表現主義的使用過程當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他不斷地進行倒敘、插敘,讓情節和幻覺融合在一起,拓寬了舞臺空間的表達,讓整個戲劇的張力得到很大限度的彰顯。同樣,阿瑟·米勒也特別善于使用悲劇,整個作品的悲劇氣氛非常強烈,主人公的內心掙扎與體驗和觀眾實現了良好的共鳴。

(二)《推銷員之死》中表現主義體現的意義

作為一部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品,這部作品批判了美國經濟危機時期人心的變化以及整個社會的動蕩。劇作家米勒表現主義的使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首先,在內容上的意義?!锻其N員之死》本身就是一面鏡子,它折射出美國夢想的虛假,也為更多追逐美國夢想的人打了一劑清醒劑,引導他們更好地去面對今后的人生。作為相信美國夢想的主人公威利,他在向往美好未來的過程當中不注重腳踏實地,也沒有把握夢想的本質,而是抱著一夜暴富的幻想。作為一個普通的推銷員,他認為只要通過努力就可以獲得尊重,可是這套人生哲學并沒有讓威利得到更多的實現夢想的機會?!锻其N員之死》應該是一個悲劇,辛辛苦苦幾十年并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一類人在美國隨處可見,尤其是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美國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后,所有的美國夢想就如同泡影一般煙消云散。阿瑟·米勒希望通過《推銷員之死》這部作品喚醒那些對所謂的夢想充滿幻想的美國民眾。所以,從表現主義手法來看,這是對現實主義最好的呈現。應該講,主人公威利的一生是一個美國夢幻滅的一生。他是痛苦的,猶豫的,他并不愿意面對這個無比殘酷的現實,他還存在幻想。他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樣所謂的心靈雞湯,可是在某種層面上,這樣的雞湯已經成為一種心靈毒藥。他的幻想,他的美夢,在現實面前都變成一種射向自己心口的劍。他認為只要自己對孩子好,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而這些僅僅是自己的一廂情愿。這部作品在很大層面上揭示了在個人與現實之間、個人和他人之間的矛盾,也為未來敲響了警鐘。一個人如何能夠在這個社會中得到認可,不僅需要在夢想的實現中獲得力量,更需要清楚地認識自己。威利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他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他認為推銷就可以創造出未來??墒?,虛假的夢想只會讓威利在未來崩潰的路上走得更遠。

其次,形式上的意義。阿瑟·米勒在整個作品中使用的表現主義技巧對今后的劇作創作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他通過現在與過去的對接,創造出了不同凡響的舞臺表現意境。例如,在整個作品呈現過程當中,阿瑟·米勒通過時空的轉換,將主人公內心的獨白和舞臺呈現結合在一起,讓觀眾可以更加直截了當地了解主人公此刻的心理。因此,這部作品在很大層面上具有的獨特的表現主義價值。

四、結語

《推銷員之死》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劇作品,阿瑟·米勒在這部作品中把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手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本文在研究過程當中主要介紹了這部作品的表現主義元素以及形成的原因和意義。無論通過心靈外化的方式,還是通過典型化人物的塑造,都在很大層面上助推了整個作品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洪增流,張玉紅.評《推銷員之死》中的表現主義[J].外國文學,1999(6):83-86.

[2]盧焱.《推銷員之死》——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的完美結合[D].安徽大學,2006.

[3]郭榮.《推銷員之死》中的陌生化效果研究[J].長江叢刊,2016(27):28-28.

[4]張軼.《推銷員之死》的創傷解讀[J].文教資料,2017(14):12-13.

[5]吳耀芝.心理外化技巧在《推銷員之死》中的運用[J].多元文化與多種視點的交匯,2013(1):305-309.

責任編輯:劉 健endprint

猜你喜歡
阿瑟表現主義米勒
七月恒星
大偵探福爾摩斯
大偵探福爾摩斯4
溫暖的邂逅
沒有秘密的樹洞
美國死刑犯:七次躲過行刑,續命33年
淺析表現主義舞臺的特點
淺析德國表現主義的藝術特征
試析希區柯克與表現主義
為什么接電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