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空間規劃的路徑、特征與啟示

2018-03-15 10:29荊曉夢董曉峰
關鍵詞:生態城市斯德哥爾摩空間結構

荊曉夢 董曉峰

摘要: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生態城市的建設不斷加快??臻g規劃作為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理應得到更多的重視。斯德哥爾摩在2010年榮膺首個“歐洲綠色之都”稱號,其城市空間結構和規劃策略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斯德哥爾摩的生態城市建設經歷了城市人口增長、居民環境意識覺醒、樹立更新式發展理念和當選生態城市典范四個階段。本文從分析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建設的歷程出發,將其空間規劃特征主要歸納為三點:首先,在保護自然地形格局的基礎上,將城市綠地系統納入規劃,形成了星形綠楔引導的自然開放空間結構,并建立了層次豐富的公園體系,將自然空間滲透至市區,遏制了城市的無序蔓延,改善了生態環境和居民休閑空間;其次,有預見性地規劃了放射狀的交通廊道,城市建成區沿軌道線路有序擴張,促使城郊形成了星座狀的新城組團布局,便利的公交使城市更加適宜步行交通;最后,發展緊湊的更新式生態社區,注重環保技術和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完成了包括世界生態社區典范“哈馬碧生態城”在內的一系列工業棕地改造,保證了城市在有限存量空間內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為保證空間規劃符合民意及各項舉措順利實施,規劃部門采取了先進的規劃方法和政策支持:私人組織、公共機構和公民廣泛參與到城市綜合發展計劃的制定過程中;簡化行政和規劃程序,將規劃與城市的動態發展緊密結合;通過短期目標和長期愿景的結合,實現了對城市和區域規劃的把控。斯德哥爾摩將良好的環境、優質的生活與城市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經驗和啟示,可以作為我國生態城市空間建設的他山之石,持續推進我國生態城市的建設。

關鍵詞: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空間結構

確立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是規劃的首要任務和生態城市建設的重點。在19世紀以前,城市空間大多拘泥于形體化規劃,沒有真正考慮居民需求和環境效益。19世紀后,規劃逐漸與自然要素相融合,這一時期的“帶型城市”理論(1882)、“田園城市”設想(1898)及“有機疏散”理論(1942)都不約而同地提出用綠帶分隔城市空間,將擴張的城市進行有序疏散,以遏制郊區的無規則蔓延,并使城市建設區充分接近自然環境。這些探索及理論方面的突破,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倡導“人文主義”的生態城市空間規劃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如美國生態學家麥克哈格強調將城市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當成一個整體。1971年,他在著作《設計結合自然》中提出,城市開發活動應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開創了城市空間結構在生態學方面的研究。這一時期歐洲開始在新技術革命的沖擊下利用先進的技術處理城市空間與自然的關系。20世紀末,城市生態空間研究表現出區域化、多元化的特點。經典的代表作是美國生態學家雷吉斯特1987年的《生態城市伯克利》。10年后,雷吉斯特領導的國際生態城市組織提出了生態城市建設的十大原則。2002年,他又在其新著作《生態城市:建設與自然平衡生態環境》中全面介紹了生態城市的規劃理念和方法。與此同時,隨著一系列國際生態城市研討會的召開,生態理念開始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城市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真正指導城市空間規劃。西方國家也涌現出諸多實踐案例,例如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和巴西庫里蒂巴(Curitiba)的城市形態均以公共交通為主導,但在沿交通廊道發展的基礎上充分保留了開放的自然空間。

在世界各地建設生態城市的浪潮中,斯德哥爾摩作為首個被評選為“歐洲綠色之都”(European Green Capital)的城市,其生態意識覺醒之早、規劃之超前、市民參與之廣泛、政策及立法支持力度之大,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城市建設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得以協調發展,斯德哥爾摩關于生態城市建設及空間規劃的經驗得到了廣泛認可。

斯德哥爾摩作為首都,促進了生態理念在瑞典的發展傳播,推動了區域的生態化進程。瑞典第三大城市馬爾默也規劃了完善的可持續公園綠地系統,并在2001年將老造船廠區域改造為瑞典第一個“零碳社區”。斯德哥爾摩一馬爾默地區作為瑞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其區域生態空間規劃同樣處于領先水平。梳理斯德哥爾摩及其所輻射地區的生態空間規劃發展的路徑及特色,對我國未來城市空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一、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建設歷程

斯德哥爾摩始建于公元13世紀中葉,是北歐最大的城市。它瀕臨波羅的海,地處梅拉倫湖的人??冢▓D1),擁有曲折的海岸線和良好的水環境;所在地島嶼密布,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由70余座橋相連,算上郊區的范圍,城市共有24000多個島嶼,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獨特的地理環境使斯德哥爾摩的城市用地被水域分割阻隔,市內擁有天然的大片開放水面和綠色空間。

由于產業重心從農業向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斯德哥爾摩在20世紀初經歷了持續快速的人口增長,1950年市區人口達到74.4萬,區域人口超過100萬。伴隨著用地的急速擴張和交通擁堵,城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斯德哥爾摩采取了合理的規劃應對措施,特別是通過確立生態化的城市空間結構,抓住了發展歷程中的契機,形成了先進的綠色空間格局,從根本上保障了城市長遠發展,使其成為世界生態城市空間規劃的先驅。斯德哥爾摩城市發展和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人口增長推動公共交通建設

20世紀初,隨著城市增長蔓延,居民的交通需求不斷上升。斯德哥爾摩開始重新考慮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和土地利用規劃,并于20世紀30年代確立了由星形綠楔引導的放射狀城市發展模式。

規劃部門認識到,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對城市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1945年,城市未來20年的總體規劃草案問世,并在1947年得到通過成為法案后,又進一步制定了重點區域的詳細發展概念規劃。1952年,斯德哥爾摩開始進行地鐵規劃??紤]到市內主要道路交通擁擠的情況,城市具有先見之明地修建了超出當時需求的大容量地鐵系統。自此,新的社區開始在公共交通網絡的引導下有序擴張。

(二)第二階段:可持續發展會議促使居民環境意識覺醒

20世紀60年代開始,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普及。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提出“生態城市”概念,并在“人與生物圈”研究計劃中,把對人類居住地的生態環境研究當作重點研究項目。1972年,第一次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使得公眾和當地政府部門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在里約熱內盧舉行后,斯德哥爾摩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由此催生出一系列與城市規劃、建筑、能源和交通相關的新政策。此外,里約會議還影響了斯德哥爾摩的長期發展戰略,在一定程度上指導了1999年的城市規劃中“內向發展”的空間發展戰略。1987年,瑞典修訂了《城市規劃和修建法》(Urban Planning and Building Act),要求城市制定完善的綜合規劃。這成為斯德哥爾摩城市規劃領域重要的法律依托。

(三)第三階段:申奧弘揚更新式發展理念

1997年,斯德哥爾摩以綠色生態的現代化城市形象申辦2004年奧運會,并將環保作為重要的申奧理念。這是世界級大型活動首次明確關注自身帶來的環境影響。雖然斯德哥爾摩最終沒有獲得舉辦權,但作為候選城市,這次申奧活動成功地喚起了管理者對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重新關注,為了打造環保形象而進行升級改造的哈馬碧港口也成為世界創新生態社區的標桿。

1998年,斯德哥爾摩的密集區詳細發展規劃被賦予法律效力。1999年,《99城市規劃》(City Plan 99)的出臺推動了城市的更新式發展,這成為斯德哥爾摩城市建設重要的里程碑。2001年,斯德哥爾摩議會首次提議開展斯德哥爾摩大都市區域空間發展規劃。2010年,《區域發展規劃》和《斯德哥爾摩城市規劃》頒布,從宏觀上確立了斯德哥爾摩大都市地區的當代空間發展格局。

(四)第四階段:當選首個“歐洲綠色之都”

斯德哥爾摩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多輪城市規劃的修訂,確定了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空間結構,制定了節能減排目標和環保愿景,并利用規劃和技術手段將哈馬碧生態城建設成世界生態社區的典范。2010年,斯德哥爾摩榮膺首個“歐洲綠色之都”。這個獎項的設立是為了遏制歐洲城市持續的環境惡化,鼓勵城市發揮地區優勢,以創新的方式和手段解決當前面臨的環境問題。評選標準主要從候選城市對氣候及環境的改善、交通及開放空間可達性、資源利用和地方管理等方面出發,評估其環境質量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歐洲綠色之都的本質是生態城市的實踐。斯德哥爾摩的空間結構生態化為城市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其在眾多候選城市中脫穎而出,對歐洲其他城市的生態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5年,城市制定了以綠地空間為導向的《綠色步行城市》計劃,強調文化和生活空間的價值,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的開放空間保護和步行交通發展。

二、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空間結構特征的形成

斯德哥爾摩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城市內部島嶼密布、水道縱橫,被譽為“島嶼、水面和綠地組成的城市”。斯德哥爾摩的規劃強調維持自然的地形格局,保護原生環境,營造包括島嶼、水面、綠地的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的和諧關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竭力營造有利于人類健康的城市環境。在幾次重要規劃的指導下,斯德哥爾摩最終形成了星形綠楔控制的自然開放空間、放射狀交通引導的城市骨架,城市布局緊湊、更新有序,生態社區的規劃建設更是成為全世界爭相學習的典范。

(一)星形綠楔控制的自然開放空間

早在1900年,規劃部門就充分認識到了保護自然空間的重要性,并積極地將城市綠地系統納入城市規劃。起初,城市內未開發的自然綠地多為皇家公園、貴族家產或軍事練習場。隨著城市化區域的不斷擴大,自然空間開始穿插在公共交通軌道引導的城市建設區域之間。在規劃政策的合理引導下,斯德哥爾摩最終形成了星形綠楔引導的自然開放空間結構。該網絡中包括10條生態走廊,每條的寬度不超過500 ft(約152 m),從市區的城市公園一直延伸至郊區。這是綠地空間與城市空間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圖2)。

除了市郊的生態走廊,斯德哥爾摩還通過建立層次豐富的公園體系將自然空間滲透至市區(表1)。在已出臺的規劃文件中,《斯德哥爾摩城市規劃》(2010)和《斯德哥爾摩區域規劃》(2010)都提出了保護城市內外綠地的目標,這對公園體系規劃具有重要意義?!皡^域規劃”還主張公園應確保足夠的面積,且相互之間有通暢的連接,以達到環境保護和市民娛樂的雙重目的;綠色建筑應作為城市公園和開放空間的補充。斯德哥爾摩公園體系的建設,保障了居民“在公園附近生活”的權利。所有的居民只要步行5-10 min,就可以到達一個5.8x10(約為0.05 k㎡)的公園。

這些不同規模的城市公園和海岸線以其特有的風貌承載著斯德哥爾摩的悠久歷史。國立城市公園(Stockholm National City Park)建立于1994年,占地面積27 k㎡,是世界上首個國立城市公園,每年接待的游客超過150萬。該公園縱貫斯德哥爾摩城區(圖3),保存著當地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公園擁有歐洲最大規模的古橡樹群之一,棲息著大量珍稀昆蟲和鳥類。園內有4座皇家宮殿和20多座博物館,繼承和發揚了鮮明的皇家特色,還設有碼頭、科技館和眾多的運動休閑設施。以國立城市公園為代表的大型公園保護了斯德哥爾摩優秀的歷史及社會遺產,提高了城市的獨特文化品質。

盡管經歷了近百年的擴張和發展,在穩定的城市開放空間和公園體系的控制和約束下,斯德哥爾摩仍只有47%的城市地區為建成區,其余皆以自然綠地和水面為主。這種土地利用節奏及空間布局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這樣的布局模式遏制了城市的無序蔓延,為城市今后的發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保障了大都市的可持續發展。其次,雖然斯德哥爾摩的楔形綠地起初只作為公共交通規劃的衍生品出現,但如今已成為城市重要的生態走廊,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空氣和水源的質量,能夠調節地區溫度和濕度、匯集建成區的暴雨徑流,對維持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平衡和物種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最后,分布在居住區和交通用地之間的綠地空間結構,意味著大多數城市居民擁有便捷的公共交通及高度可達的休閑開放空間,能夠與自然自由接觸;城市得到了美化,居民生活品質也得到了提升。

(二)放射狀交通引導的城市骨架

對于斯德哥爾摩而言,公共交通設施、自然地形和土地使用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公共交通設施的布局是依據自然地形和用地空間決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結構的骨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政府制定了“串珠狀”的未來城市聚落模式,在規劃早期就確立了用于引導城市中心發展蔓延的交通走廊(圖4)。

由于城市中心人口密度較高,且可利用的空間有限,斯德哥爾摩一直致力于在TOD模式的指導下緊湊發展。規劃部門希望借助完善的交通規劃高效地連接分散的各個島嶼,合理連接各島之間的用地,緩解主干道的擁堵。隨著交通設施的不斷完善,城市逐漸形成了一個由地鐵、輕軌和市郊火車組成的放射狀高質量公共交通系統(圖5),建立了由公共交通系統連接的城市中心和副中心網絡,引導了建成區的有序擴張,確保了城市的“精明增長”。

斯德哥爾摩的放射狀空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參照了哥本哈根于1947年制定的“首都地區規劃”。這一規劃由于軌道交通引導的城市結構呈手指狀,所以被稱為“手指規劃”(圖6)。哥本哈根作為北歐的重要城市,也經歷了二戰后快速的城市擴張。當時的規劃者們在哥本哈根及其相鄰地區范圍內,充分預測了未來一段時間人口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參考自身及歐洲其他大城市的歷史演變經驗,提出了這份規劃遠景:將以哥本哈根為中心,以向外放射的鐵路網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笆种敢巹潯钡囊巹澰瓌t為:一是停止市區“攤大餅”向外蔓延的模式,建設新型郊區;二是依托鐵路干線,形成“手指城市”(Finger city)的結構;三是避免侵占良田,改造荒野,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四是保留綠色空間,美化與保護環境并舉。

哥本哈根的手指規劃理念,反映在斯德哥爾摩的規劃中就是公共交通不僅起到了引領城市空間結構的作用,其作為交通基礎設施也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它引導了城市的放射狀結構的骨架,促使城郊形成了星座狀的新城組團布局,有序疏散了擁擠的市區。早期新城規劃是為了實現人口與就業的平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規劃的重點轉變為新城規劃與公共交通系統的融合。新城建在連接中心區和郊區的軌道交通站點附近,規劃有高密度的住房及獨立的商業區,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和土地利用效率。未來斯德哥爾摩大都市區也將借助公共交通向東疏散。其次,斯德哥爾摩從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出行路線規劃、交通工具選擇等方面出發,一定程度上去改變居民的通勤模式。城市變得更適宜步行交通,環保的出行方式得到了推廣。特別是在老城區,越來越多的市民由駕駛私家車改為乘坐公共交通或騎自行車。因此,斯德哥爾摩雖然是瑞典首都,但全市的機動化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更新式生態社區發展

在斯德哥爾摩大都市區內,雖然制定實施了約束性的發展規劃,但城市仍不斷蔓延,導致發展增長的需要和保護自然綠地的愿望相互矛盾??少F的是,斯德哥爾摩在舊城改造升級的過程中,仍舊堅持生態城市的正確發展道路。生態城市的可持續空間規劃理念主張用足存量空間以避免盲目擴張,通過重新開發廢棄、污染工業用地的更新式發展保證城市內部的可持續建設。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1999年城市規劃基于斯德哥爾摩城市形態基本確定的前提,提出了將沿城市外環路12處空置的工業棕地更新為商住功能混合的社區。世界生態社區典范哈馬碧湖城和歷史悠久的皇家海港區都是這一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先后完成了可持續、創新式的社區改造。

哈馬碧生態城的改造依據1996年環境規劃而展開,是實施城市空間“更新式發展”戰略的主要項目之一。在這次更新中,內向發展策略與環境目標融為一體。社區圍繞開闊的湖面而建,水成為組織和控制周邊空間格局的核心要素,濱湖休閑岸線和西岸區的中央綠帶構成綠地系統的基本骨架。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首先考慮節約土地資源的“內向發展”,避免城市蔓延侵擾與破壞土地資源,形成格網布局下的緊湊用地模式;其次,內部用地功能混合,構成住宅、辦公、輕工業、零售服務建筑等功能兼備的綜合新城,形成更加綜合、有活力的城市環境,減少居民交通出行的需求;再次,將哈馬碧湖城定位為生態健康和環境友好型的城市新區,規劃部門分別從土地利用、交通、建筑材料、能源消耗、給排水、垃圾回收等方面為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嚴格的減碳目標;最后,鼓勵公共交通出行,限制私人小汽車的使用。

哈馬碧生態城聚焦社區環境和基礎設施,其規劃建設成為人居環境生態建構的先鋒案例。而皇家海港區則是第一個《C40氣候正影響計劃》的城區試點項目,也是一個政府主導的高標準示范區。它有意識地在哈馬碧生態城的成功經驗上更進一步,保持和強化了斯德哥爾摩在開發、應用和推廣新能源和環保技術方面的世界領先水準。這樣的“更新式發展”,注重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保證了城市在有限的用地空間內擴張,是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對策。

三、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空間結構的規劃方法與政策支持

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的蓬勃發展得益于規劃確立的合理空間結構,這一城市形態在近百年的建設中逐漸完善。但空間規劃的各項舉措要想順利實施并取得實際效果,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創造有利的“人和”條件。規劃部門需要建立科學而廣泛的機制確保各方的充分參與,特別是居民的積極配合,并且還要在立法方面保證政策與規劃相輔相成。斯德哥爾摩先進的規劃方法和政策支持無疑是其空間結構生態化的重要推手。

(一)參與式規劃

瑞典具有參與式民主規劃的傳統。在斯德哥爾摩的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充分協調了城市空間規劃與公眾參與、管理、教育等其他活動的關系,私人組織、公共機構和公民廣泛參與到城市綜合發展計劃的制定過程中。這種方法達成的規劃基于市民的共識達成,聽取并反映了不同觀點,即使在斯德哥爾摩城市增長的最快時期仍得到了良好的遵循。在皇家海港區的更新式重建過程中,社區成立了居民協會,相關部門為居民舉辦了多場介紹會及開放的主題討論會,并通過大眾媒體發布動態與社會互動,使生態社區的建設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梢?,生態城市的規劃需要政府部門、私營業者及廣大市民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采取政策、技術和教育等多種手段共同應對挑戰。

(二)政策與規劃動態結合

在高速動態的城市發展進程中,城市規劃需要結合新的情況,與時俱進。斯德哥爾摩從立法人手,簡化行政和規劃程序,在規劃體系內建立了高效運作的制度。城市密集地區作為規劃增長的首要對象和目標,具有專門的詳細發展計劃,規定了該地區的發展類型、形式和時間安排。在此類地區的開發過程中,只要提出的計劃符合既定的規劃標準,就會得到批準。

斯德哥爾摩通過出臺多項政策和計劃,實現了對生態城市空間規劃的把控和導向。在短期規劃目標上,斯德哥爾摩市議會通過了指導城市發展結構的《區域發展規劃》和《斯德哥爾摩城市規劃》,二者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的空間規劃的基礎上,確定了斯德哥爾摩大都市地區的空間發展格局;作為規劃重要訴求的城市綠地空間結構計劃——《綠色步行城市》,將城市綠地開放空間作為基本的生態基礎設施。在長期愿景方面,斯德哥爾摩進行了大都市區域空間發展規劃,在2030年愿景中提出了建設“世界級斯德哥爾摩”的長期目標;《區域發展規劃》將指導城市到2050年的長期發展,涵蓋了瑞典東部及中部的廣大地區??梢?,斯德哥爾摩在發展過程中將政策與規劃很好地結合,使城市規劃涵蓋了從短期目標到長期愿景的多維計劃,全方位地打造以生態城市為核心的未來城市形象,引領了世界城市建設的潮流。

四、斯德哥爾摩生態城市空間結構規劃與經營對中國的啟示

斯德哥爾摩城市空間規劃與經營的實踐,是世界范圍內生態城市建設的一個范本。它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了如何將良好的環境、優質的生活和城市發展結合在一起的經驗和啟示,使我們對生態城市的空間結構有了新的認識。結合我國的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實踐,其可資借鑒的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空間規劃應尊重區域自然環境本底,注重與自然的融合發展,盡量避免采用圍湖、填海等破壞地理環境的開發手段,保持城市的自然格局,最大限度地保留當地的自然風貌。

(2)注重城市結構的自然性,例如在交通走廊的間隙營造綠地空間,在城市中形成獨特形態的綠地系統,注重自然環境在城市環境中的滲透,以滿足現代城市生態系統的需要;建立人與生物和諧相處的城市環境,使城市發展呈現科學、高效、可持續的良性狀態,為保護城市歷史、培育城市文化提供充足的空間。

(3)交通系統作為城市空間的骨架,應在遵循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充分引導城市向合理的空間結構發展;交通系統還應指導土地利用規劃,以公共交通可達性水平來確定開發強度。

(4)城市擴張不能繼續“攤大餅”,而應有秩序地緊湊發展,鼓勵用地的有效混合,推動用地集約的“精明式增長”,實現以短路徑出行為目標的土地混合使用,形成以骨干交通為基礎、適合行人和自行車使用的地塊尺度。

(5)推動參與式規劃發展,在規劃的決策過程中充分利用社區和媒體力量加強市民參與,在規劃方案中充分反映民意,建立高效的審批制度,保證規劃的動態發展,在確立新的發展目標時,兼具近期和長遠發展的眼光。

總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要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生態需要,為城市規劃一個符合當地自然格局的空間結構,適當限制城市規模,打造合理的交通格局及形式,有機疏解城市人口和功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及共贏,達到生態城市的理想訴求。斯德哥爾摩的城市發展方式可以作為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他山之石,持續推進我國生態城市的建設。

[作者簡介:荊曉夢,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董曉峰,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月紅)

猜你喜歡
生態城市斯德哥爾摩空間結構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斯德哥爾摩六點酒店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與中國城市發展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
淺析生態城市法制建設的思路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基于社會空間結構流變的統戰工作組織策略研究
回溯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應用聯鎖軟件
自由曲面空間結構形態創建的若干關鍵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