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防滅火技術在綜采工作面應用研究

2018-03-20 00:35陸海濤
山東煤炭科技 2018年7期
關鍵詞:漏風采空區通風

陸海濤

(大同煤礦集團燕子山礦,山西 大同 037037)

山西大同礦區忻州窯煤礦煤層開采厚度大,工作面頂板垮落后,容易與相鄰工作面采空區、上部煤層采空區貫通,形成工作面漏風通道,工作面在抽出式負壓通風的作用下,相鄰工作面和上部工作面采空區內的CO等大量有害氣體涌進回采工作面,導致工作面CO濃度超限。通過采取注氮、黃泥灌漿、地面裂縫充填、均壓通風等一系列防火技術措施,CO氣體濃度降為1ppm,防滅火效果顯著。

1 工作面地質概況

忻州窯煤礦8516下回采工作面位于東三盤區,所開采煤層為11-2#~12-1#合并煤層,合并煤層的平均厚度為7.8m,采用分層開采方法,8516下回采工作面為其下分層工作面,該工作面西部為8514上工作面采空區,東部為8518工作面采空區,北鄰8515工作面采空區,南部為東二盤區保護煤柱,頂部為8516上工作面采空區(工作面示意圖為圖1所示),8516下工作面采用“U”型負壓通風方式,其配風量為660m3/min,工作面的絕對瓦斯涌出量為3.51m3/min,開采煤層為易自燃煤層,煤層自然發火期為97d。

2 工作面CO超限原因

2016年11月11日在8516下回采工作面回風巷65~110m漏頂段首先涌出CO,起初CO的濃度為20ppm,11日八點班時CO濃度已經上升至28ppm,通過對回風巷漏頂段采取一系列堵漏措施,CO的濃度下降到8ppm。工作面回采至450m處時,受區域內地質構造的影響,工作面推進速度較慢,為防止CO濃度超限,采取了注氮、充填等技術措施,但CO濃度仍然上升到110ppm。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分析CO超限原因主要有:(1)由于東三盤區沖擊地壓頻繁發生,導致8516下工作面頂煤與臨近8518工作面采空區之間的保護煤柱壓裂,8516下工作面頂煤與8516上工作面采空區頂板壓裂,形成較大的漏風通道,造成臨近采空區遺煤氧化加速;(2)由于工作面推進過程中遇到地質構造,推進速度放緩,導致采空區自燃帶的最大寬帶ΔL存在時間過長,加速采空區留煤氧化。

3 工作面防止CO超限技術

3.1 回采期間治理技術

(1)巷道漏頂處充填

對8516下工作面兩巷利用羅克休進行充填,對漏風通道進行封堵,防止采空區CO涌入工作面,回采期間共消耗羅克休34t。在8516下工作面回風巷施工鉆孔,向8516上工作面及8518工作面采空區注入粉煤灰,抑制采空區遺煤自燃,期間共向采空區注入粉煤灰315t。

(2)注氯化鎂阻化劑

回采期間,在8516下工作面巷道高溫頂板區域打設鉆孔向8516上工作面采空區注入氯化鎂阻化劑防止留煤自燃,期間共注入氯化鎂33t。

(3)注氮

回采期間,利用移動注氮系統向鄰近的8518工作面采空區注入氮氣,抑制8518工作面采空區煤層自燃,期間共注入氮氣1.2×106m3。

自2016年11月11日工作面CO超限以來,通過采取一系列技術措施,有效抑制工作面CO濃度,成功將工作面回采至550m。由于期間采空區自然發火問題得不到根治,決定對8516下工作面停產,并采用均壓通風技術進行撤架及工作面封閉。

3.2 回撤期間治理技術

在8516下工作面利用兩臺75kW風機構筑均壓通風系統,均壓通風技術實施后,均壓風門內外壓差為110mmH2O,配風量為320m3/min,工作面上隅角CO濃度由均壓技術實施前的110ppm左右降低至2ppm,經調試及現場分析,壓差為45mmH2O左右時,通風效果最好。

3.3 封閉工作面技術

工作面設備回撤后,在8516上工作面、8518工作面停采線處設兩道永久密閉墻,在8516下工作面回風巷口及繞道處設置兩道防火密閉門。

4 永久封閉后防滅火治理措施及效果

(1)加強發火區監測力度。每日安排固定人員對8516下工作面密閉門內、8516下工作面觀測管、東三盤區14#皮帶運輸巷鉆孔進行巡檢,并取樣進行化驗分析。

(2)注惰性氣體。通過對上述幾個地點的取樣化驗分析結果可知,一旦停止向8518下工作面采空區注氮,CO濃度就會迅速上升,因此,密閉期間,在東三盤區14#皮帶運輸巷施工鉆孔向8518下工作面采空區連續注入氮氣,防止CO濃度上升。

(3)對密閉設施及時進行維修。受沖擊地壓影響,東三盤區回風巷、軌道巷、8511、8513、8514、8515、8516及8518工作面采空區密閉設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漏風量大,因此,安排專門的維修隊伍從2017年5月開始對上述各個地點的閉門設施進行維修加固,在對老的密閉設施維修的同時,在東三盤區回風巷道尾防火密閉門外,重新利用磚石進行全斷面加固,對東三盤區軌道巷道尾、8516工作面采空區巷道及密閉設施進行全斷面噴漿加固處理,盡可能降低漏風量及CO氣體外泄。

(4)地表裂縫封堵。封閉期間,期間在8516、8518工作面采空區對應的地面位置處發現寬為0.5m左右的地表裂縫10余條,總長度為190m,組織相關人員對裂縫進行封堵。

(5)為徹底消除東三盤區自然發火事故的發生,由8516、8518采空區對應的地面向下打設三個黃泥灌漿鉆孔,對采空區進行灌漿處理。

采取取樣化驗、密閉維修、注氮、黃泥灌漿、地面裂縫充填等一系列防火技術措施,東三盤區的火災隱患得到消除,通過取樣化驗結果分析,CO氣體濃度為1ppm,防滅火效果顯著。

5 結論

針對東三盤區因沖擊地壓頻繁發生及遇到地質構造后, 8516下工作面CO濃度超限的情況,認真分析原因,分別對8516下工作面回采期間、設備回撤期間、封閉期間采取不同的防滅火措施,徹底消除了東三盤區火災隱患。

猜你喜歡
漏風采空區通風
淺埋煤層采空區密閉漏風量測定研究
老采空區建設場地采空塌陷地質災害及防治
瞬變電磁法在煤礦采空區探測中的應用
一例育雛室通風不良造成雞苗慢性死亡的調查報告
漏風的小棉襖
燒結漏風率對利用系數影響關系的探討
穩定釋放SF6條件下孤島面漏風規律試驗研究
室內變電站通風散熱、降噪在工程中的應用
淺圓倉智能通風系統在冬季通風中的應用分析
立筒倉通風效果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