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驢的悲劇及其他

2018-03-23 02:24陸春祥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驢肉酒館鍋蓋

○陸春祥

山西,省城外有晉祠,這里,人煙稠密,商賈云集。

此地有酒館,所烹驢肉最香美,遠近聞名,來酒館喝酒的人日以千計,大家都稱酒館為“鱸香館”,借“鱸”為“驢”也。

這驢肉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用草驢一頭,養得極肥,先醉以酒,滿身拍打。再將驢腳捆在四根樁上,驢背上用一根橫木穿過,將驢頭和尾捆結實,驢便不能動彈了。然后用沸騰的開水,澆遍驢身,將毛刮凈,再用快刀割肉,吃多少割多少,客人如果要吃驢的前后腿,或者背脊肉,或者頭尾肉,或者肚子里的下水,隨便點。

往往客人下箸時,驢都還沒有咽氣,一直在掙扎。

這個館,一直開了十多年。

一直到乾隆辛丑年,長白巴公延三做山西方伯,聽說這樣的事后,立即命令地方官查處,從業的十余人,都按謀財害命論罪,將店老板斬首,其余的都充軍,政府刻石碑,永遠禁止。

上面的情節,出自清代作家錢泳的筆記《履園叢話·卷十七·報應·殘忍》。

驢的悲劇,在古代中國大地繼續上演。

我們將鏡頭轉向陜西。陜西有“湯驢”,拿驢肉當特產送人,據說味道極鮮美。那“湯驢”又是怎么制作的呢?

先用厚厚的木板鋪地上,要稍高出地面一些;再用釘子將木板逐一釘牢固;然后,在木板上鑿四個洞,洞的大小,要和驢四個蹄一樣。做完這一切,再將驢子拉上板,驢蹄被固定在木板洞中,這樣驢身便轉動不得。接下來,屠夫要做的是,站在高處,將滾燙的開水,從驢頭開始澆,一直澆到尾。無論驢怎么掙扎,木板都像鐵板一樣堅固,不一會兒,驢毛脫盡,驢身雪白,再看驢,早已氣絕,驢肉也已燙熟。

接下來,屠夫將驢從木板上解下,開膛,剖去腸臟,分割其肉,割成大大小小的塊狀,掛在有風的地方,風干。

如若此時的驢肉還太松,屠夫就將肉用蘆篾上下夾好,放在四通八達的大道上,任車馬往來踐踏,久之才將肉收回。

這樣做出來的驢肉,異常珍貴,不是重要筵席不輕易上,陜西本地人將它當作重要特產以饋贈朋友。

清朝初年,扈申忠巡按陜西,得知“湯驢”一事,嚴厲加以禁止,如有犯者,處以重法。此后,這種吃法才慢慢止息。

描述“湯驢”的作者,也是清代作家,叫劉廷璣。在《在園雜志·卷四》中,他不僅寫了驢,還寫了鐵腳、鵝掌、炮鱉,其狀也極為慘烈。

鐵腳。天津衛有小鳥,生著一雙黑爪,人們叫它“鐵腳”。用來烹炒作為下酒物,味鮮爽口。

看人們怎么拔毛的:這種鳥過著群居生活,群飛時,用網羅之,一網可得好多只。把鳥抓到后,在地上掘一個坑,用火燒紅,將鳥從網中倒入坑,用東西蓋嚴實。鐵腳們在坑里橫沖直撞,互相撲打,鳥毛很快脫落。

鵝掌。明朝太監極喜歡吃鵝掌,但嫌鵝掌不夠肥,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他們先用磚頭砌一個火坑,把磚燒得通紅,然后將鵝趕到火坑里。磚燙,鵝站不住腳,只有在火坑里不斷地跳來跳去,跳就是逃命,周身血液都集中到掌上,跳得越快,掌越肥厚,不久,鵝就被燙死了。

對這種吃法,有一個叫謙光的和尚曾經發愿:老僧無他愿,鵝增四腳,鱉著兩裙,足矣。

熱坑中的鵝,如果有四只腳,是不是可以跑得快些,以至于飛走?顯然不可能,如生四腳,說不定更激發了太監們內心涌動的欲望。鱉穿兩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劉廷璣繼續描寫。

江淮一帶的僧人,喜歡吃鱉,他們的方法遠過于俗家:

用鐵鍋將水燒一下,微溫,將鱉放進鍋內。鍋蓋頂上,預先鑿出洞,洞的大小剛好夠鱉頭伸出,幾只鱉幾個洞。鍋蓋四周,再用重物壓住。然后,在灶下不斷添柴,水慢慢熱起來,越來越熱,鍋中鱉覺得熱了,受不了,就沿鍋蓋邊緣游動,發現上有亮光,便將頭從洞口迅速伸出。鱉頭伸出,四下一瞧,看到什么場景呢?上面有匙,匙上有汁滴下,這個汁,是和尚們事先準備好的,用姜汁、椒末、醬油、酒、醋和勻調好,乘鱉憋不住熱,用匙挑而灌之,五味盡入腑臟,鱉遍身骨肉皆香而死。臨死前,鱉們異常痛苦,和尚們合著掌祈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再忍片刻,就不痛啦!

我家附近有中國刀剪博物館。有次,我進去參觀了一下,一圈下來,什么也沒記住,只在一把標有“猴腦剪”的展柜前停下了腳步。

該剪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形體并不大,中等偏小,只是刀口部位略尖而已,如果沒有文字說明,絕對不會有人想到它是專門用來取猴腦的。而剪刀的歷史已經有百來年了,但并沒標明產地。

剪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經作為一種普通產品而存在,重要的是許多地方曾經有活吃猴腦這道菜。

冰冷的猴腦剪,沒有任何表情,靜靜地躺在大運河畔的博物館里。

例子不舉了,有好些讓人看得心驚肉跳。

只要不是素食主義者,或者職業限制,人都得吃肉,但活吃驢肉,活吃鵝掌,活吃鐵腳,活吃鱉,一系列的活吃,真讓人毛骨悚然。

為什么要活吃?圖的只是鮮活,血是鮮的,肉是活的。

那大批涌到“鱸香館”的食客,將“湯驢”當作寶貝的吃貨,沖的就是驢肉的鮮、柔、嫩、滑,他們對掙扎的驢視而不見,只顧滿足口腹之欲。

而醉酒的驢子,一刀一刀被割著,生不如死。被木板禁錮的驢子,被開水從頭燙到尾,生不如死。

動物保護主義者,痛斥這種慘無人道的吃法。劉廷璣,也在文字里譴責和憐憫——“其死甚于一刀,慟楚為何如耶!”“適于口,忍于心矣?!薄拔岵恢涫呛涡囊??!?/p>

現代,餐館里還有家常菜——醉蝦,即用白酒將蝦灌醉,然后放進各種調料,當食客將箸伸進蝦盆時,那蝦間或還要跳動幾下,不管蝦如何跳,食客們卻是一邊品味著,一邊吐出蝦殼,還不忘贊揚醉蝦的鮮美。

鱸香館、制湯驢者謀大量錢財,害活驢性命。清朝這樣的判罰,絕對尊重生命。

哀驢,就是一面歷史折射鏡。

吃得奢侈,往往是道德上的作死,無論古今。

猜你喜歡
驢肉酒館鍋蓋
介休市郝家堡牛驢肉食品有限公司
三道河酒館
牛仔酒館的失竊案
傷心肴驢肉
驢肉火燒
多功能鍋蓋支架
不燙手的鍋蓋
驢肉火燒走了,西少爺來了
淘金酒館
淘金酒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