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規?;B殖場母豬年生產能力的綜合技術措施

2018-03-25 09:59宋順強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2期
關鍵詞:粗蛋白質產仔數種豬

宋順強

1選擇優秀的后備種豬

優秀的種公豬是提高母豬繁殖力的最關鍵因素。在選擇時,要選擇系譜記錄中無隱睪、臍疝等遺傳缺憾公豬,如果在系譜中存在這種記錄,其后代中也會出現相似的疾病。因此,要選擇初生重大,并且四肢粗壯,腮肉小,臀部豐滿的小種豬。第一,在選擇種母豬的時候,要選擇14乳頭的母豬,這樣的母豬產仔能力強,分泌乳力較高;第二,也要查看母豬的體貌特征,以無瞎乳頭、四肢有力、膘情良好,后背寬大,步伐開闊的母豬,并且下垂的無上翹者;第四,要禁止選擇產下自公豬較多母豬來做為后備公豬。有研究顯示,同胞中的公豬小于11%,在61-70%或大于70%時,同胞后備母豬的受胎率分別為97.67%、97.5%、72.16%,因此,說明同胎公豬比例大于60%不宜作為種用。

2保證母豬良好的胎次結構

如果母豬群的胎次結構缺乏合理性,成年或后備的種豬過多,會影響養殖效果,因此,要定期淘汰成年母豬,及時補充優秀的后備母豬,來調整現有種豬群的胎次結構,比如產下4胎以上的母豬應占種豬群27-30%;而產一胎的種豬應占種豬群的30%左右;產下2-3胎的母豬應占30-40%左右,通過這樣的分配方法,才能最大化的提升種豬群的生育能力。

3加強母豬妊娠期飼養管理

第一,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在飼養70kg以上的母豬時,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投食為12.9兆焦每公斤,粗蛋白質大于16%);體重在70公斤以上的母豬要減少喂食,(消化能大于12.5兆焦每公斤,粗蛋白質大于13%),日喂量占體重的2.5~3%;在母豬長到90kg后,要使用公豬誘情兩次,時間為15min,3次發情期后可配種;在第二個情期時,喂養母豬的飼料中,粗蛋白質要高于16%,來增加母豬的排卵數,提高初產仔數;

第二,妊娠飼養管理。在種豬配種后一個月內,要喂養低蛋白飼料,粗蛋白質大于13%。同時,建議在母豬懷孕10天時,要在喂養飼料中,加入維生素A、D,來降低仔豬的死亡率,減少死胎的發生。在懷孕25天時,可以采用湖南農大生產的血維素肌注,用量2—4ML,減少應激的發生(因為血維素實現了一針三補,補維生素A等)。此外,還可以在配種一周內,對母豬肌注黃體酮30mg或者在飼料中投喂孕酮制劑,同時應用抗生素,減少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可以降低胚胎的死亡率,如氟苯黃芪多效康(祈福)300g/T+健力源(溫毒力克)400g/T,連喂一個星期。

4增加產仔數量的方法

第一,養殖戶要對公豬的飼料進行優化管理,已提高其產出精液的質量和數量。據此,養殖戶首先應保證飼料產生的表觀消化能大于12兆焦/公斤,粗蛋白含量大于飼料總量的15%,鈣、磷元素含量大于飼料總量的0.6%,以提高飼料的營養標準和能量轉化效率;其次,要按照每頭種公豬每日3公斤、每日三次的標準添加飼料,并及時清理掉食槽中的余料,以防止公豬誤食發霉變質的劣質料;最后,還要加強公豬的運動量,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為宜,以此保持公豬的興奮性,提升公豬的性欲以及精子活性;

第二,應適當提早仔豬的斷奶時間。通常來講,在飼養科學、仔豬生長狀態好的情況下,21天左右便可實施斷奶行為;如豬只狀態正常,但并未達到較高水準,可適當將斷奶時間調整為28至35天左右。這樣以來,就可以在保證仔豬健康生長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母豬的胎次,實現仔豬的增產。

5淘汰低產的種豬

第一,種豬淘汰是養殖者保證豬只產量、提升養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具體來講:首先,公豬的淘汰原則:從年限上講。一般來說,種公豬的合理使用年限在兩年左右,最長不應超過五年;其次,從配重品質上講。當發現公豬有性欲低下,并在人為調教以及藥物干預后無明顯變化時,應將其淘汰。此外,精液質量不高、受胎率低于平均水平以及既往產仔量少的公豬,也應按養殖能力列于淘汰范圍之內;最后,從疾病情況上講。對于帶有偽狂犬病、乙型腦炎等遺傳性疾病的公豬,以及因患肢蹄疾病而無法自如行走活動的公豬,養殖者應盡早將其淘汰,以免影響到整體豬群的產仔數量和仔豬質量。

第二,母豬的淘汰原則:首先,從產次上講。一般來說,種母豬的可利用產次在六到七胎左右,最多不應超過八胎;其次,從產能上講。青年母種豬達到適宜的配種年齡卻并未出現發情行為,并在認為雌激素干預后依然無效的,應被淘汰。同時,仔豬斷奶三周后,未出現再次發情的母豬,以及連續兩、三胎產仔數均低于8頭以下的,也應列在淘汰范圍內;最后,從疾病情況上講?;加辛晳T性流產、子宮內膜炎、乏情等產科疾病以及食仔、食胎等異食癖的母種豬,應被淘汰。

6預防繁殖障礙性疾病

第一,為了防止外來病豬攜帶致病基因,而影響到母豬的健康情況,并導致死胎、畸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礙問題的產生,養殖者應盡量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第二,受到條件限制,必須從其他區域進行種豬引入時,養殖者必須要對外來種豬進行全方位的疾病排查和檢疫,以實現對PRRS(豬藍耳?。?、PP(豬細小病毒?。?、RR(布氏桿菌?。?、豬瘟、偽狂犬病等疾病的預防。檢疫結束后,還應對外來種豬進行一個月左右的養殖隔離,當發現無上述病癥現象時,才可將其引入到原豬欄當中進行配種生產。

(作者單位:150300 哈爾濱市阿城區動物衛生防疫站)

猜你喜歡
粗蛋白質產仔數種豬
提高妊娠母豬產仔數的技術措施
2022年中國種豬信息網全年計劃
不同性別竹絲雞育肥期飼糧粗蛋白質需要量研究
部分地區種豬跌破2000元/頭
天邦股份種豬事業部
影響母豬產仔數的因素和解決措施
2020年種豬進口或創歷史新高
胎次與公豬對巴馬香豬產仔數影響及產仔數統計對樣本量要求的研究
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對羊養分瘤胃降解率的影響
通過第1胎母豬的活產仔數預測母豬的生產性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