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健教師隊伍 振興區域教育

2018-03-26 07:19蒙秀溪張林
廣西教育·D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桂林市名師教師隊伍

蒙秀溪 張林

“我作為一個農村老師,能夠參加市級基本功大賽,已經很榮幸了,沒想到還獲得了評課項目一等獎!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要感謝‘師傅,更要感謝城區為教師成長搭建的平臺?!惫鹆质衅缴降诙W教師廖曉英感慨道。

走上教師崗位才3年的桂林市鐵路西小學教師毛雨晴也有同樣的感受。2015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二年,那年她參加了象山區第一屆數學新教師師徒結對教學技能大賽,獲得了一等獎?!澳谴潍@獎給了我極大的信心,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這幾年,城區很重視教師培養,給我們創造了各種學習的機會?!泵昵缋蠋熣f。

這些教師的成長,是桂林市象山區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結果。近年來,該城區“以點帶面”開展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以培養本地名校長、名師為“點”,以開展全員培訓為“面”,充分發揮名校長、名師的示范輻射作用,“以點帶面”提高城區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力地推動了象山區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種思路:培養名校長,打造名學校

截至2016年,桂林市寧遠小學校長蒙艷已擁有12年校長任職經驗。12年里,她參加過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校長資格提高培訓班,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名合格校長的基本條件?!暗?,真正的成長主要在這兩年?!泵善G校長說,“城區啟動了名校長工程,創造各種條件讓我們參加廣西基礎教育名校長領航工程培訓、桂林市名校長工程培訓,甚至是國家級的校長培訓。經過這兩年的學習,我感覺自己發生了質的改變!”

2016年,對蒙艷、農艷、陳萍等一批象山區的校長來說是一個“校長年”,因為在這一年象山區正式啟動了“名校長工程”和“名校培育工程”,目的是通過一批名校長的培養,帶動一批名校的發展,再由名校長、名校帶動城區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皩τ趯W校來說,校長是‘領頭羊,校長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發展品質。而對于教師隊伍來說,校長是‘領頭雁,關系著學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名校長的培養對于區域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毕笊絽^教育局局長唐華鎂說。

“名校長工程”和“名校培育工程”的啟動,源于象山區教育局開展的一項關于學校辦學和教師隊伍建設的調研。根據象山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2014年象山區教育系統進行了一項全面的調研,結果發現整個城區的教育依然存在“強校不強、弱校很弱”的問題,而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學校缺少真正的領頭人。

2015年12月,象山區教育局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教育局舉行“名校長工程”培訓簽約儀式,標志著象山區“名校長工程”正式啟動。根據協議,象山區教育局負責安排培訓人員,吳江區教育局則委托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負責制定培訓目標、培訓課程,并組織培訓。2016年3月、5月和10月,雙方共舉辦了3次名校長集中培訓,培訓圍繞“學校發展規劃的認識與實踐”“校長的想象力”“名校成長的核心要素”“在文化的進步中邁向自由境界”“媒體看學校:文化建設和課程建設視角”等多項主題展開,參訓人員還實地參觀了江蘇省吳江市實驗小學、吳江經濟開發區天和小學、蘇州市實驗小學、蘇州市第十中學等名校,獲得了直觀、豐富的印象。

“這些培訓很切合我們的工作實際,特別是這種專家報告和實地參觀名校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讓我們對教育發達地區的學校文化建設、學校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惫鹆质衅缴叫W校長陳萍說,“這樣的培訓,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業務能力,還能讓我們近距離地接觸名師、名校長,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p>

與此同時,象山區“名校培育工程”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桂林市民主小學是“名校培育工程”項目學校之一。該校始建于1938年,80年的辦學歷程積淀下深厚的學校文化,使其成為桂林市3所重點小學之一。2016年,該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農艷校長運用“名校長工程”學到的SWOT分析法(從事物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威脅等進行綜合研究,得出一系列具有決策性的結論)對學校的辦學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明確了校園文化建設方向——“儒雅文化”,致力于將學校建設成一所環境優美、師生儒雅的學校。

“如今,我校辦學定位更加明確了,我們很有信心將學校打造成一所優質學校?!鞭r艷校長如是說。

兩條主線:內外發力,培養本土名師

2015年獲象山區“組塊教學”專題研究課堂教學比賽二等獎,2017年受邀在廣西小學語文研究與應用基地校教學成果展示上做題為《復述,讓孩子成為會講故事的人》講座……桂林市回民小學教師劉莉自豪地與記者談起自己近兩年獲得的榮譽?!斑@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教育局組織的培訓,離不開名師工作室的指導和引領。我工作20多年了,近兩年才真正體會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劉莉老師說。

劉莉老師所說的“名師工作室”,是象山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組塊教學工作室”(以下簡稱“薛法根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5月。早在2004年,薛法根老師便與象山區的教師建立了良好的互動交流關系,因此當象山區教育局提出組建“薛法根工作室”的想法時,薛老師愉快地答應了?!把Ψǜぷ魇摇币越M塊教學研究為核心,采取“1+1+N”雙導師培訓機制,通過集中培訓、小組教研、自主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培養一批當地語文名師,再由這批名師帶動當地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

據象山區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張林介紹,“薛法根工作室”首批名師培養成員有25人,目前已組織開展8期集中培訓,包括“單篇閱讀教學”專題培訓、全國“千課萬人”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發展課堂”研討、“組塊教學”主題課堂教學研討、組塊教學專題“同課同構”研討等專題?!皟赡陼r間里,薛老師指導我們研究組塊教學、做課題,我從中不僅學到了系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更從薛老師身上體會到一名優秀教師所應具備的精神氣質。工作室第一期培訓雖已結束,但我深深懷念那段蛻變的日子!”桂林市凱風小學教師袁婷感慨地說。

和袁婷老師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參加象山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朱樂平工作室”(以下簡稱“朱樂平工作室”)的數學教師們?!爸鞓菲焦ぷ魇摇背闪⒂?015年12月,與“薛法根工作室”一樣采用“1+1+N”雙導師培訓機制,同樣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和集中研訓、小組教研相配合的方式,旨在培養一批當地數學名師。不同的是,“朱樂平工作室”以“一課研究”為核心,首先由朱樂平老師和象山區的數學教研員根據教師需求確定課例,參訓學員按年級分組后進行組內試教、磨課,設計出本小組的教案,最后由朱樂平老師組織匯報課活動,對各小組的設計進行深度研討。

“‘一課研究的一個好處是一課一得,每個課例研究都能讓所有老師參與其中,真正經歷研究的全過程。不僅如此,朱老師還經常對我們進行面對面指導,讓我們有更大更多的收獲?!惫鹆质忻裰餍W教師劉麗說。通過“朱樂平工作室”的培訓指導,劉麗老師的教學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6年她的《1 0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在全國錄像課比賽中獲一等獎,這兩年她還多次獲得自治區級、市級賽課一等獎。

在向外借力的同時,象山區也注重由內發力。隨著“薛法根工作室”“朱樂平工作室”效用的逐步凸顯,象山區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名師引領在教師培養中的重要性,于是相繼成立了7個由城區模范教師主持的工作室,覆蓋了英語、音樂、美術等學科,與“薛”“朱”兩個名師工作室共同構成象山區名師培養體系。

“今后,我們除了要進一步創新外力引進機制,還要不斷發揮本地名師的榜樣力量和示范作用,培養更多本土名師?!碧迫A鎂局長表示。

一種創新:“草根名師”的帶頭作用

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高低決定區域教育發展的好壞。象山區深知“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因此在大力培養名校長、名師的同時,并沒有放松普通教師的培養工作。2015年,象山區提出“草根名師”的概念。所謂“草根名師”,其實是象山區給予教師的一種榮譽稱號,要想成為“草根名師”首先要師德過硬、堅守教學第一線且業務能力強,還要通過市區統一考核,被城區教育局確定有做“師傅”的資格。

“草根名師”都是教學經驗豐富且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他們當中有的是名師工作室的成員,有的是長久深耕于一線的優秀教師?!安莞麕煛笔窍笊絽^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負責對所在學校年輕教師和農村學校教師進行指導培養。

桂林市寧遠小學侯玲是象山區首批“草根名師”之一,所承擔的是“跟崗帶教”任務,即由象山區教育局教研室安排幾名邊遠薄弱學校的青年教師做她的“徒弟”,她和“徒弟”一起開展為期兩周的跟崗學習?!皠偝蔀椤莞麕煏r,我既感到榮幸又感到忐忑,很擔心自己帶不好他們。但后來我發現,這是一項雙贏的工作?!焙盍崂蠋熣f,“在我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徒弟,幫助他們成長的同時,我也從‘徒弟身上學到了新思維,發展了自己的綜合能力?!?/p>

象山區二塘中心校教師唐麗薇從“師傅”身上學到的更多是課堂教學的設計技巧和把控能力。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師傅”上的《黃帝》一課?!叭绻俏疑?,可能會直接給學生答案,然后再進行分析。但‘師傅的課不是這樣,她根據每個段落的具體內容,給學生一組詞語,用詞串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概括,這種方法很巧妙?!畮煾到探o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碧汽愞崩蠋熣f。

“草根名師”還承擔“送教下鄉”的任務。目前,象山區的27位“草根名師”已全部行動起來,開展了10多場“送教下鄉”活動,為農村教師送去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很好地發揮了“傳、幫、帶”作用?!啊莞麕熆梢哉f是我們的獨創,是一種投入少、收益高的培訓方式,使得象山區的教師培訓工作得以全面、深度地鋪開?!碧迫A鎂局長自豪地說。

由于城區教育發展的需要,象山區近年招聘了大批新教師,加強新教師的培養成為象山區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為此,象山區教育局制定了《新教師三年適崗培訓方案》,明確了新教師培養思路:城區層面,象山區教育局根據新教師入職的需求,安排了書畫、普通話、學科教學法等培訓,并開展學科新教師優質課比賽、學科“師徒結對”教學技能比賽、教壇新秀評選和集中培訓活動;學校層面,各校積極開展“師徒結對”“青藍工程”等活動,由“師傅”帶領新教師成長,幫助新教師做到“會教學、教好學”。據相關數據顯示,僅2016—2017學年,象山區新教師參加中國書畫等級書法四級考試,就有3位獲得良好等級證書,47位獲得合格等級證書。

十二年探索積累、三年跨越騰飛。15年時間里,象山區始終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近3年,象山區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的有200多人次,其中有60人獲自治區級以上賽課獎;教師主持或參與市級以上課題共72項,多項課題取得優良等級;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有300多篇論文獲自治區級、國家級一等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學科比賽,獲市級以上獎勵1 300多人次。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其光輝之處在于育人。要想做好育人工作,打造一支優質教師隊伍是不可或缺的。這是象山區大力建設教師隊伍的初心,也是我們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碧迫A鎂局長總結道。

(責編 謝宗軍)

猜你喜歡
桂林市名師教師隊伍
六點一百分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中學
桂林市供水管網在線水力模型的建立與應用初探
務實求真的長春高新第二實驗教師隊伍
尚德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珍稀瀕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區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加強民辦高校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