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采寫中的倫理困境及突圍之道

2018-03-27 08:47卜俊成
傳播與版權 2018年12期
關鍵詞:知情權真實性職業道德

卜俊成

當媒體步入市場化運作階段,追求經濟利益就成為其賴以生存的目標之一。媒體不僅要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引導正確社會輿論,而且要為自身發展謀求出路,不斷擴大收視率和閱讀量,以滿足自身運行的資金需求。在此背景下,新聞從業者經常陷入“求真”與“求利”的兩難境地,導致新聞采寫面臨著倫理困境。實際工作中,由于個別新聞從業者迷失了理性判斷,受利益的驅使報道不實新聞,對媒體的社會公信力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強化新聞采寫的道德規范,探尋出一條破解新聞倫理困境的實踐路徑。

一、新聞采寫中的倫理困境

(一)知情權與隱私權的博弈

知情權是民主制度的基礎,是公民享有的自由知悉和獲取信息的權利。隱私權是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的權利。在新聞采寫中,一直存在著知情權與隱私權相對抗的矛盾,正是由于知情權和隱私權的博弈,從而造成個別新聞從業者在道德選擇時經常搖擺不定,導致新聞倫理混亂。在報道某一關于公眾利益的重大事件時,應保護公民的知情權,如曝光高官在職位上的貪污腐敗行為,這是媒體履行輿論監督職能的正確做法,此時不需要保護違法高官的隱私。但是,隨著媒體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媒體濫用知情權報道新聞事件,對新聞當事人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這些媒體以侵犯當事人隱私權為代價以博取受眾的關注度,滿足受眾的獵奇或偷窺欲望,損害了媒體的社會形象,降低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比如,2014年3月28日,《南方娛樂周刊》爆出文某與姚某婚外戀的猛料,在娛樂圈甚至是整個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這種新聞報道方式引來爭議,支持娛樂周刊的一方認為文某是公眾人物,他的行為會起到社會示范作用,所以必須滿足公眾的知情權據實報道。反對一方則認為,婚外戀是文某的私生活,媒體不應以侵犯個人的隱私以博取社會關注。類似這種知情權與隱私權之間的博弈現象,在娛樂新聞采寫報道中屢見不鮮。

(二)人道主義與新聞真實性的沖突

真實性是新聞采寫的第一原則,也是實現新聞價值的根基。人道主義是對人類生命權的尊重,在道德層面上推崇人人平等,每個人都享有同等的權利。在實際的新聞采寫中,人道主義與新聞真實性卻時常站在對立面,難以兼而有之。比如,某一新聞記者在暴雨天氣進行新聞采寫,記錄下了一位行人推著自行車在雨水中穿行時,不慎跌入水坑的事件。在新聞報道之后,水坑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快速進行了填平處理。但是,這一新聞事件的報道卻引起了正反兩方面的不同評論,支持新聞記者做法的一方認為,這樣的新聞采寫富有真實性、沖擊力,能夠促進社會問題的快速解決。反對新聞記者做法的一方則認為,記者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拍攝行人跌入水坑的畫面,卻沒有提前告知水坑危險,導致行人受到了身體傷害,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這一案例充分體現了新聞真實性與人道主義之間的矛盾,將新聞記者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三)新聞自由與媒體審判的混淆

新聞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益,公民有權參與公共事務,并且享有公民知情權。但是,在實際新聞采寫中經常出現新聞媒體越位,對新聞自由和媒體審判沒有做出正確取舍,從而導致一些新聞采寫發生了倫理混亂現象。社會公眾在遇到司法不公的情況時,大部分人通常會去找媒體曝光事件,對當事人施加輿論壓力,而不是去走正規司法程序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媒體充當了審判者的角色,由于媒體在新聞采寫時過于傾向求助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的公平和公正,所以使得媒體起到鼓噪者的作用,對社會公眾形成了誤導。更有甚者,一些媒體的角色定位錯誤,打著為人民辦事的旗號開辦新聞欄目,將自己化身為“正義使者”,實則卻是在未經深入調查的情況下,僅聽從訴求者的一面之詞就大肆宣傳報道事件,違背新聞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操守。

(四)新聞從業者道德失范

新聞采寫倫理是新聞從業者的職業道德規范,然而從當前媒體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受市場經濟、個人主義、經濟利益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新聞從業者出現了職業道德失范現象,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個別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水準下滑,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下,違背職業道德操守報道不實事件,或者將采寫內容作為“商品”進行交易,造成“有償新聞”“有償不聞”的現象時有發生。比如,2015年2月,21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原總裁沈某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他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與上百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企業支付一定費用,由傳媒公司網站進行輿論宣傳,為企業上市、融資等經濟活動的順利實施造勢。同時,該傳媒公司的記者在采寫到企業的負面新聞時,該公司會對企業進行新聞敲詐,當收取費用后取消負面新聞報道。

二、新聞采寫倫理困境的突圍之道

(一)明確以人為本的價值指向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思想,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各行各業改革發展的價值指向。對于媒體行業而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突破新聞采寫的倫理困境,避免出現傳播思想扭曲,杜絕媒體從業者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而侵犯他人權益。新聞從業者要站在為廣大受眾發聲的角度,更多地去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在新聞采寫時盡量滿足社會弱勢群體的知情權、監督權和表達權。同時,媒體在新聞采寫時要秉承敬畏、謹慎的采寫態度,不要用低俗內容博取受眾關注,而是要尊重每個公民的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履行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權。此外,新聞從業者在采寫有爭議的新聞事件時,要慎重發表個人評論,以免誤導社會公眾的價值判斷。

(二)新聞采寫堅持內容真實性

新聞采寫要堅持真實性的原則,在采寫過程中既要做到準確采寫新聞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等基本事實,又要做到全面還原事實真相,科學分析和解釋事實,切忌以偏概全。媒體可信度和公信力是媒體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新聞從業者在面對新聞倫理困境時,要處理好新聞真實性與人道主義的關系,建立起良好的社會公德,并以此為基礎,以“忠實記錄者”的身份去采寫真實新聞內容。新聞從業者要將公眾利益放在首位,當面對無法避免的多重角色選擇時,可對職業角度和社會角色進行排序,確定自己作為一名新聞從業者應當履行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準則。此外,建議各大新聞媒體共同建立起新聞倫理委員會,對新聞采寫中的復雜倫理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從多個層面出發周密權衡新聞報道中的道德沖突問題,爭取在理論研究層面和理性論證層面達成共識,幫助新聞從業者走出倫理困境。

(三)新聞采寫公平公正

新聞采寫要傳達正義,正確引導輿論,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風氣,避免陷入違背公正的新聞采寫倫理困境中。公平公正的新聞采寫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全面采寫新聞事件,使新聞報道可以反映事物全貌,并在報道中將事實與意見區分開,以免對受眾產生誤導。二是從多個角度出發進行新聞采寫,確保新聞報道能夠如實反映民情民意;面對存在雙方爭議的新聞事件時,要給予雙方平等表達意見的機會,始終堅持平衡原則對矛盾雙方進行新聞采寫,做到不拉偏架、正本清源,保證新聞采寫內容客觀公正。三是新聞采寫要尊重受眾的心理感受,平等對待廣大受眾群體。同時,新聞采寫的公正公平也要考慮媒體的職能作用,媒體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平臺,必須承擔起引導正確社會輿論的重任,所以媒體新聞采寫必須站在正確的立場上,保證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四)提高新聞從業者的職業修養

新聞采寫中的倫理困境不僅要依靠外在規則的完善來減少困境的產生,更要依靠內在根基的穩固來徹底消除困境。新聞從業者的職業修養是重要的內在根基,作為新時代下的新聞傳播人,必須提高自身應對道德困境的能力,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端正對待困境的態度,在遇到倫理考驗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理性的道德認知和豐富的道德實踐判斷新聞事件。新聞從業者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提升自身職業修養:一是要深層次地認識倫理困境,提高新聞從業者的道德思維能力、道德水平、倫理智慧以及道德識別能力;二是要積極參與行業內的道德難題討論交流,提升自己的理性判斷能力,與其他業內人士達成道德共識,避免自己陷入新聞采寫倫理困境;三是要積累道德實踐經驗,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約束自己的道德行為,提高職業道德水準,使其在倫理困境中能夠明確正確的方向。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聞采寫中的倫理困境是對每一位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的有力拷問,只有突圍新聞倫理困境,才能幫助新聞從業者做出正確的道德選擇,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全面性和引導性。因此,新聞從業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指向,以真實、公平、公正為道德準繩開展新聞采寫工作,不斷提高自身職業修養,從而穩步擴大媒體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力,促進媒體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知情權真實性職業道德
股東知情權的法律保護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廣告的真實性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中的誠信問題
“致命”隱瞞的背后——艾滋病患者隱私權及其伴侶的知情權如何兼顧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為維護公眾知情權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