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性能比較

2018-03-29 01:47
現代鹽化工 2018年1期
關鍵詞:葡萄籽植物油脂肪酸

蔣 蕻

當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傳統肥皂的越來越少了,使用透明皂、手工皂的卻越來越多了。透明皂不僅具備了普通肥皂洗滌、去污的功能,其晶瑩剔透的外觀,還能夠讓消費者直觀地感受到皂的品質。皂體內添加的多元醇等物質不僅增加了皂的透明度,還大大提高了皂的保濕性能。透明皂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研壓法”和“加入物法”兩種。不論哪一種方法,影響透明皂性能最重要的因素都是制皂用油脂。目前,國內用于生產透明皂常用的油脂有精制牛羊油、椰子油、棕櫚油、棕櫚仁油和蓖麻油。一些天然植物油脂在透明皂配方中的添加很少有文獻報道。這與天然植物油脂在護膚化妝品配方中的研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吳狄等[1]在傳統透明皂配方中加入了橄欖油、玉米油,開發了油橄欖透明皂。本文選用了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及多重功效的天然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鱷梨油、甜杏仁油、月見草油、玫瑰果油和霍霍巴油來制備透明皂。比較了不同種類植物油透明皂在成型效果、透明度、水分和揮發物含量、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等方面的差別。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和儀器

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鱷梨油、玫瑰果油、甜杏仁油、月見草油、霍霍巴油、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氫氧化鈉、乙醇、甘油、砂糖、丙二醇、山梨醇。

DF-101S型恒溫磁力攪拌器;W205B型數控恒溫浴鍋;DHG-9140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BS224S型電子天平;DN-B型白度儀;具塞量筒;其他儀器均為常規。

1.2 實驗內容

1.2.1 純植物油皂的制備

將20 g精制葡萄籽油與12 mL乙醇在250 mL三口燒瓶中加熱至85 ℃,攪拌下滴入9 mL30% 氫氧化鈉水溶液,皂化反應1 h,期間監控體系的pH,維持在8~9之間。皂化完全后,加入透明劑13 g(熱的透明糖液、甘油、丙二醇、山梨醇),攪拌5 min后停止加熱。待瓶內溫度降至60 ℃,加入香精,攪拌后倒入模具冷卻,即得純葡萄籽油皂。

用以上方法和配比制備純小麥胚芽油皂、純鱷梨油皂、純玫瑰果油皂、純甜杏仁油皂、純月見草油皂、純霍霍巴油皂。其中,堿液的用量先由各種植物油的皂化值估算而得,并最終以將皂化體系的pH控制在8~9的使用量為準。

1.2.2 植物油透明皂的制備

將3 g月桂酸、5 g肉豆蔻酸、5 g棕櫚酸、2 g硬脂酸和15 g精制葡萄籽油與25 mL乙醇在250 mL三口燒瓶中加熱至85 ℃,攪拌下滴入15.3 mL30% 氫氧化鈉水溶液(4.58 g NaOH,10.7 mL去離子水),皂化反應1 h,期間監控體系的pH,維持在8~9之間。皂化完全后,加入透明劑33 g(熱的透明糖液、甘油、丙二醇、山梨醇),攪拌5 min后停止加熱。待瓶內溫度降至60 ℃,加入香精,攪拌后倒入模具冷卻即得葡萄籽油皂。

用以上方法和配比制備小麥胚芽油皂、鱷梨油皂、玫瑰果油皂、甜杏仁油皂、月見草油皂、霍霍巴油皂。其中,堿液的用量先由各種植物油的皂化值及混合脂肪酸的加入量估算而得,并最終以將皂化體系的pH控制在8~9的使用量為準。

1.2.3 透明度檢測實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 1913-2004《透明皂》附錄A進行測定[2]。

檢測儀器:DN-B型白度儀。

1.2.4 水分和揮發物含量測定實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 2623.4-2003《肥皂中水分和揮發物含量的測定 烘箱法》進行測定[3]。

1.2.5 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實驗

取0.1 g皂,用去離子水溶解制成40 mL皂液,另準備60 mL去離子水,分別預熱至40 ℃。

依次將40 ℃的40 mL皂液、55 mL去離子水(留5 mL后續使用)倒入250 mL具塞量筒中,蓋上塞子,劇烈震蕩30次。震蕩完畢,立即用預留的5 mL去離子水將量筒壁上的泡沫快速沖洗下來,同時按下秒表計時,并記錄初始泡沫體積(泡沫體積=泡沫層上層刻度—泡沫層下層刻度),以衡量皂的起泡性能。靜置,分別記錄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60 min、120 min后的泡沫體積,觀察泡沫的穩定性。

2 結果與討論

2.1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成型效果比較

2.1.1 成型效果比較

不同種類的純植物油皂的成型效果、色澤和硬度如表1所示。

由表1所示,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鱷梨油、玫瑰果油和甜杏仁油分別與堿液皂化后均能得到成型的肥皂,但皂體硬度偏低。其中,純甜杏仁油皂的硬度最佳,純玫瑰果油皂次之。而純月見草油皂和純霍霍巴油皂則無法成型。上述7種皂均保留了植物油的本色,但皂體均不透明。

配方中添加了混合脂肪酸后制得的植物油透明皂,皂體的硬度都提高了。如表2所示,除霍霍巴油皂和月見草油皂之外,其余的皂外觀均為透明。皂體保留了植物油的原色,但顏色比純植物油皂略淡。

2.1.2 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對皂體成型效果的影響

楊碧霞、納鵬軍、黃亮、陳卓軍、徐曉燕、趙雅霞等分別測定了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鱷梨油、甜杏仁油、月見草油和玫瑰果油的脂肪酸組成,結果如表3所示[4-9]。

表中6種植物油的不飽和脂肪酸質量分數幾乎都在80%以上(除小麥胚芽油,其質量分數為76%),有些甚至超過了90%。不飽和脂肪酸質量分數過高,導致了純植物油皂的皂體硬度偏低。配入一定比例的脂肪酸后,硬度明顯提高。

月見草油中的亞麻酸(C18︰3)質量分數最高,占68.95%,其次是亞油酸(17.7%)、油酸(2.64%),由于亞麻酸的碳鏈中含有3個不飽和鍵,且質量分數較高,故月見草油的不飽和度是以上6種油脂中最高的。因此,純月見草油皂無法成型。而純霍霍巴油皂無法成型的原因也與其特殊的結構有關?;艋舭陀偷闹饕煞譃橄烏ィㄓ蒀36-C48的高級蠟酯組成,其含量為96.3%,構成這些蠟酯的是C18-C22的長鏈飽和醇和不飽和烯醇),并非脂肪酸,且該類油脂的不皂化物含量很高(高達50.1%)[10]。因此,純霍霍巴油皂也是不能成型的。如表3所示,即使在純植物油配方中,按比例配入了等量的混合脂肪酸,月見草油皂和霍霍巴油皂的外觀仍然無法透明。

2.2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透明度及水分和揮發物含量比較

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種類植物油透明皂的透明度以及水分和揮發物含量。

如表4所示,透明度最高的玫瑰果油皂,接下來依次是小麥胚芽油皂、葡萄籽油皂、甜杏仁油皂、鱷梨油皂?;艋舭陀驮砗驮乱姴萦驮淼耐该鞫绕?。因此,我們認為除霍霍巴油和月見草油以外,其余5種植物油均有利于提高皂體透明度。表中7種植物油透明皂的水分和揮發物質量分數均超出了標準值(X<25%),最低的是鱷梨油皂(28.5%)。水分和揮發物質量分數偏高,皂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糊爛,因此,在保證高透明度的情況下還應調整配方盡量降低水分和揮發物含量。

表1 幾種純植物油皂的成型效果

表2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成型效果

表3 幾種植物油脂的主要脂肪酸組成(單位:%)

表4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透明度及水分和揮發物質量分數(單位:%)

2.3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實驗

如圖1所示,起泡性最好的是甜杏仁油皂和鱷梨油皂,其次是葡萄籽油皂,再次是小麥胚芽油皂、玫瑰果油皂。月見草油皂和霍霍巴油皂的起泡性比較差。

泡沫穩定性最好的是玫瑰果油皂(5 min內泡沫體積減少13%,120 min內泡沫體積減少17%),其次是小麥胚芽油皂(5 min內泡沫體積減少13%,120 min內泡沫體積減少29%)。

圖1 幾種植物油透明皂的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

2.4 植物油添加量對皂體性能的影響

葡萄籽油皂配方及性能如表5所示,由表中實驗數據可見,以葡萄籽油皂為例,在透明劑用量占比(d/(a+b+c)=2.0)不變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配方中植物油與混合脂肪酸的比例(b︰a),皂體的透明度有所增加,但增幅有限,水分和揮發物含量變化不大。當葡萄籽油用量與混合脂肪酸用量的比例增至4︰1時,皂體硬度開始下降。此時,把透明劑用量占比降至1.6,皂體的透明度略微提高到87.9%,水分和揮發物含量為29.3%,但皂體硬度仍不理想。

表5 葡萄籽油皂配方及性能(單位:g)

如圖2所示,在透明劑用量占比(d/(a+b+c))維持在2.0時,增加一倍葡萄籽油用量,皂的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能基本不變。而當葡萄籽油用量增加到混合脂肪酸用量的4倍時,皂體的起泡性能有了一個比較大幅度的增加。

圖2 不同植物油用量下的葡萄籽油皂的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

如圖3所示,在葡萄籽油用量與混合脂肪酸用量的比例(b︰a)維持在4︰1時,不斷降低透明劑用量占比(d/(a+b+c)),皂的起泡性雖有所下降,但是總體水平可以接受。泡沫穩定性變化不大。

圖3 不同透明劑用量下葡萄籽油皂的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能

可見,通過提高植物油與混合脂肪酸用量比例的方法對進一步提高皂體透明度是有限的,相反,會使皂體硬度下降。即使在此基礎上降低了透明劑的用量,硬度也沒有明顯的提高。筆者認為,利用提高配方中植物油用量的方法很難進一步提高透明皂的綜合性能。

3 結語

利用精制葡萄籽油、小麥胚芽油、鱷梨油、玫瑰果油、甜杏仁油、月見草油和霍霍巴油代替目前常用的油脂制備透明皂。比較了不同植物油透明皂的成型效果、透明度、水分和揮發物含量、起泡性和泡沫穩定性。同時考察了植物油的用量對皂體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透明度最高的是玫瑰果油皂,起泡性最好的是甜杏仁油皂,泡沫穩定性最好的是玫瑰果油皂。月見草油皂和霍霍巴油皂無論是成型效果、透明度,還是起泡性能均不理想。透明皂配方中的植物油用量與脂肪酸用量的比例不益超過2︰1,否則皂體的硬度無法得到保證,即使通過降低透明劑的用量也無法彌補。

[參考文獻]

[1] 吳 狄,王洪輝,杜惠蓉,等.油橄欖透明皂的制作研究[J].廣州化工,2014,42(19):50-5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為標準.QB/T1913-2004透明皂[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2623.4-2003肥皂試驗方法肥皂中水分和揮發物含量的測定烘箱法[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4] 楊碧霞,馮翠萍,張 碩,等.葡萄籽油的提取工藝研究及成分分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3):265-267.

[5] 納鵬軍.小麥胚芽油的超臨界CO2流體萃取及其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08,23(5):183-185.

[6] 黃 亮,鹿桂乾,陳玉娥,等.鱷梨油脂肪酸組成分析[J].中國洗滌用品工業,2015,(8):43-46.

[7] 陳卓君,臧風順,戴蘊青,等.玫瑰果營養成分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2,33(8):194-198.

[8] 徐曉燕,張 磊,侯偉偉,等.甜杏仁油品質及杏仁粕成分的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3,19(8):53-57.

[9] 趙雅霞,張軍輝,劉玉平.月見草油中各成分分析[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8):106-107.

[10] 李 波,朱 偉.霍霍巴油的提煉工藝[J].日用化學工業,1993(2):9-12.

猜你喜歡
葡萄籽植物油脂肪酸
QuEChERS-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植物油中16種鄰苯二甲酸酯
揭開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吃葡萄籽可以防癌抗衰老嗎?
荷蓮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應用
揭開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中國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國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葡萄籽多酚泡騰顆粒制備工藝及含量測定
吃葡萄要不要吐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