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漢對南中的治理與南中少數民族關系

2018-04-01 03:46高鵬成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都督蜀漢劉備

高鵬成

一、蜀漢建立前的南中歷史概述

三國時的“南中”主要指的是今天的云南,貴州以及四川省的西南部,因其位于巴蜀之南而得名。這一地區很早就有許多少數民族居住,《華陽國志》中對南中政權的歷史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夜郎國,“楚頃襄王遣將軍莊喬溯沅水,出且蘭,以伐夜朗”[1],夜郎主要在南中的中東部,南中的北部則是僰,邛,笮,羌等少數民族,“保子帝蜀王攻青衣,雄長僚僰”[1],所以一直是古蜀國控制此地,后秦滅巴蜀,但并未深入南中,諸少數民族便又各自為政。而在南中的南部,公元前279年,楚將莊攻略西南,在云貴地區建立了滇國。秦統一天下后,曾短暫深入南中宣示統治,但不久,秦末天下混亂,得益于地形的阻隔,南中未受波及,直到漢初一直保持獨立狀態?!半m王(劉邦)有巴,蜀,南中不賓”[1],可見直到漢初,南中一直不是中原王朝實際的領土。

南中地區正式被納入中央行政區劃是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為平定南越,以借道的名義利誘夜郎國王,順勢將夜郎國設為犍為郡,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掉叛亂的且蘭國,以其都城為治所設牂牁郡,同年邛都王叛亂,“漢兵自越巂水伐之,以為越巂郡”[2]。兩年后,滇王納土歸降,漢武帝就將滇國設為益州郡。至此,南中地區正式被納入漢朝的行政區劃。公元前106年,漢武帝設十三監察區,南中歸益州管轄。后在公元69年,漢明帝分益州郡設永昌郡,公元107年漢安帝又將犍為郡的南部改為犍為屬國,至此南中形成四郡一屬國的局面。

南中雖在武帝之后被納入了漢朝疆域,受漢朝廷管理,但因其復雜的地理和政治原因,在實際統治中其實是三股勢力并存:以漢朝廷所派遣的州郡長官為代表的“長吏”,以土著少數民族首領為代表的“夷帥”,以外來漢族地主豪強為代表的“大姓”。

首先,“長吏”是中央朝廷的代表,是南中地區的官方權威,而且因為南中位于少數民族眾多而且復雜的邊疆地區,相比內地,這里的州郡長官有更大的自主權,甚至擁有兵權,但也正因為此,南中的長吏一般不插手少數民族內部事務,即“統而不管”?!耙膸洝痹谀现械臄盗亢芏?,史載“君長以什數”[3],他們對內統轄部群,對外代表部落,夷帥的態度是決定南中穩定與否的重要因素,而夷帥對漢朝廷的臣服并不都是心甘情愿的,這就為南中的穩定埋下了定時炸彈,一旦長吏無法處理好與夷帥的關系,這些炸彈就會爆炸。另外在漢武帝開發西南夷之后,一些漢族移民也進入了南中,久而久之,在這些移民的中上階層便形成了一些以宗法血緣為紐帶的利益群體,這就是“大姓”,他們壟斷文化資源,進入官府為屬吏,招募私人武裝,逐步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的政治勢力[4]。

南中存在極為復雜的社會矛盾:官府與土著蠻夷,漢族移民與土著蠻夷,蠻夷部落內部,以及官府與豪強大姓之間都有不同的利益沖突。尤其在東漢中后期,以官府對蠻夷的殘酷剝削為導火線,引發了多達數十次的蠻夷叛亂,雖都被暫時鎮壓,但這顯示出漢王朝對南中的統治岌岌可危。東漢末年的全國大動亂使南中徹底陷入了混亂。在南中混亂中,最獲益的就是大姓了,長吏與夷帥們混戰,而大姓們則適時而動,兩邊受益,可以說南中的混亂與大姓們的推波助瀾有極大關系。

劉焉父子治蜀時,對南中也只是名義上的統治,根本無法實際控制,此時的南中實際管理以大姓,夷帥為主。這從史書記載就可以看出?!?李恢)郡督郵,姑夫爨習為建伶令,有違犯之事,恢坐習免官。太守董和以習方土大姓,寢而不許?!盵5]由此大姓的勢力可見一斑。

總而言之,劉備入蜀之前的南中是一個半獨立的狀態,雖名為國家郡縣,但實為大姓和夷帥的勢力范圍。多個蠻夷部落并存的狀態使得南中的政治極不穩定,混亂難治。而且由于由于東漢中后期一些長吏橫征暴斂,激起極大的民族矛盾,益州政府與南中少數民族關系很差。

二、蜀漢前期劉備對南中的初步治理

公元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開始了爭奪益州的戰爭,戰場主要集中在巴蜀地區,南中并未受波及,史書并未記載南中諸郡對這場戰爭的反應,但《三國志》中有“先主定蜀,徵(董)和為掌軍中郎將”[5]的記載,董和是劉璋任命的益州郡太守,劉備既然能征召董和,說明南中應該是由郡守長官歸降和平過渡的。

公元214年六月,劉璋投降,劉備成為新的益州牧。劉備雖是初掌益州,對他對治蜀政策是早有準備。對于少數民族的管理,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已經為他提出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方針,劉備將其作為國策。入蜀后不久劉備就開始加強對南中的管理,“劉先主定蜀,遣安遠將軍、南郡鄧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縣”[1]。同時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華陽國志這一記載,不僅可以看出劉備對南中的重視,也顯示了入蜀初期劉備治理南中的兩大措施:換郡縣長吏,設庲降都督。

首先是更換郡縣長吏。對南中這一復雜地區,劉備政權并不是利用軍事得到的,所以基本沒有統治基礎。劉備要想真正控制這里就必須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因此更換郡縣長吏就是首要措施。除了上文提到的鄧方,劉備還“以(費)詩為督軍從事,出為牂柯太守,除(馬謖)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盵1]劉備任命這些新郡縣長吏一方面是培植自己勢力以加強對南中的控制,另一方面也體現新政權的威嚴,為下一步的治理打好了基礎。

其次是設立庲降都督,“庲”通“徠”,“庲降”就是撫徠,歸降的意思。任乃強先生考證庲降都督后指出:“其不兼郡守者,不理民政,但得以軍與法役使守令,調用民丁,財斌,及他諸軍用物資”[6]??梢姶藭r的庲降都督就是蜀漢在南中設立的招降蠻夷的一個軍事官職。劉備設立這一官職,其作用應該有三:第一,保持蜀漢在南中的軍事存在,震懾蠻夷部落。南中是一個復雜的少數民族聚集地,蜀漢要想在這里進行有效統治,軍事必須先行。第二,統一南中分散的諸郡縣,因為地理和政治的原因,南中各郡之間聯系并不多,而設立庲降都督是為了招降南中地區所有的蠻夷,這就打破了郡縣的限制,從側面加強了南中諸郡集聚力,這也使南中從一個地理概念逐漸變為了一個地理和政治的雙重概念。第三,南中毗鄰吳國的交州,設立庲降都督這一舉措也是對東吳的防范。從軍事角度講,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關中都督這四個常設都督與關中都督等一些臨時都督從南、北、東方向對蜀漢政權構成了一個穩固的防御體系[7]。

換長吏,設總督,這只是劉備開始對南中有效統治的第一步,此時南中的實際控制權是在大姓和夷帥的手中,劉備也深知這一點,于是在完成第一步之后,劉備又對這兩大勢力集團表現出了安撫。

對于大姓,劉備采取拉攏和合作的措施,將大姓中的一些可靠者設立為郡縣長官。如庲降都督的職位,“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卒……遂以(李)恢為庲降都督”[5]。前文已經提到,李恢是南中大姓爨氏家族的人,劉備竟能將庲降都督這一重要的軍事官職給了他,可見劉備對南中大姓的籠絡力度。另一方面,劉備對蠻夷部落實行安撫政策,從首任庲降都督的人選就可窺一二,《華陽國志》中對鄧方的評價是“輕財果毅,夷漢敬其威信”??梢妱溥x人時已經深刻考慮了蠻夷們的態度。

總而言之,劉備在蜀漢建立初期對南中的管理是比較成功的。他充分利用了“大姓”和“夷帥”,以安撫和拉攏他們來維持南中的穩定,在他統治下,南中一直沒有出現大的叛亂,為他與曹操和孫權作戰提供了穩定的后方。但這種管理也是淺層次的,具有不穩定性。因為劉備與“大姓”和“夷帥”只是一種合作關系,這意味著南中的穩定也是建立在脆弱的利益關系之上的。劉備采取這種政策與當時的形勢有密切關系,一方面,他要鞏固新得來的巴蜀之地,另一方面,還要在北面與張魯和曹操爭奪漢中,而且此后又卷入了與東吳的戰爭,所以他始終無暇對南中進行深入的治理,只能采用利益合作的方式來穩定南中。但也正是這種脆弱的利益合作關系為南中的穩定埋下了隱患,一旦劉備集團內部發生大的變亂時,就會影響這種利益合作關系,南中就有可能再次陷入動亂之中。

三、諸葛亮對南中的治理與南中民族關系

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蜀漢軍隊在夷陵被吳軍火燒連營,遭遇慘敗,損兵數萬。次年四月,蜀漢先主劉備病死于白帝城,臨死前托孤于丞相諸葛亮。這連續的兩件大事使新生的蜀漢政權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南中大姓蠢蠢欲動,并最終在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六月發動了叛亂。

叛亂從南中大姓之間開始,“越叟帥高定元殺郡將軍焦璜,舉郡稱王以叛。益州大姓雍亦殺太守正昂??驴へ┲焯嶂彀I太守,恣睢”[1]。不久南中蠻夷在夷帥的帶領下也參與了。而東吳勢力也趁機滲入,“(孫權)遣故劉璋子闡為益州刺史,處交、益州際”[1]。最后除永昌郡外,其余南中各郡都有叛亂,南中形勢岌岌可危。

面對南中聲勢浩大的叛亂,主政蜀漢的丞相諸葛亮并沒有第一時間派兵平叛,因為夷陵戰敗后的蜀漢迫切需要得到休養。對于南中的叛亂他還是以安撫為主,不使用武力。諸葛亮將施政重心放在穩定蜀漢局勢方面。對外采用北抗曹魏、東和孫權的政策,對內休養生息,在短時間內穩定了內部局勢,恢復了大部分國力。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親自率領蜀軍,分三路由成都開始南征。

諸葛亮對南中用兵,一方面是為了平定叛亂,另一方面則是重新開始對南中的管理,所以他的平叛是有策略和有針對性的。

叛亂雖然是由大姓挑起的,但主力卻是那些蠻夷,所以諸葛亮南中平叛的重心是在蠻夷方面,這從他親率西路大軍進攻夷王高定就足以看出。平蠻夷的關鍵是收服那些夷帥,他們才是南中叛亂的推波助瀾者。諸葛亮對夷帥們的政策是心戰為上,夷帥是夷眾們的首領,武力鎮壓他們只會激起蠻夷們強烈的反抗,如果能用心戰招撫他們,不僅會順利平叛,還更利于今后對南中的統治。諸葛亮首先的討伐對象是高定,他在卑水戰勝了他,高定敗退后,諸葛亮依然堅持心戰為上的原則,沒有窮追,直至他集合殘部卷土重犯,才將其斬于馬下。[8]而對于另一個大夷帥孟獲,諸葛亮更是將心戰原則貫徹的更甚。在東西兩路軍勝利之后,諸葛亮率軍渡過瀘水,進入益州郡與孟獲決戰,“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亮復問獲,獲對曰:明公,天威也!邊民長不為惡矣”[1]?!捌咔芷呖v”終使孟獲被降伏,諸葛亮的心戰取得了成功,南中叛亂也正式被平息。

平定叛亂是諸葛亮治理南中的初步措施,也是第一個階段,南中平定之后不久諸葛亮開始了他治理南中的第二個階段:鞏固統治基礎,維持南中穩定。他主要采取了五個方面的措施:

(一)行政區劃: 調整郡縣設置,變五郡為七郡

諸葛亮平南中前,南中一共有五郡:牂柯、越嶲、朱提、益州、永昌。南中平定后,諸葛亮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越嶲置云南郡,又分建寧、牂柯置興古郡。牂柯、越嶲,建寧三郡是南中主要的叛亂地,諸葛亮分這三郡為五郡,其意圖不言而喻。一方面,縮小了郡的范圍,加強了對諸郡的控制,便于宏觀管理,也減少了地方勢力過大而叛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這三郡是南中大姓豪族的主要聚集地,諸葛亮增設兩郡,加強了對他們的監視,抑制了他們的不斷擴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姓豪族的的勢力。

(二)軍事:重用庲降總督 征調青羌勁旅

首先,諸葛亮重用庲降都督。庲降總督是劉備為招降和震懾蠻夷的軍事機構,其本意是立此職以“總攝(南中)之”,因為劉備始終沒有能對南中內部進行有效管理,所以庲降總督的管理范圍始終只局限在朱提郡附近。而諸葛亮剛剛用軍事力量征服了蠻夷,此時對南中擁有著絕對控制權,所以此時的庲降都督也真正具有總攝南中的能力,這實際上也擴大了庲降都督的權力。諸葛亮平叛勝利回師后,南中還有一些小叛亂,但都是由庲降總督平定的,甚至直到滅亡,蜀漢中央再沒對南中用兵。諸葛亮將南中軍事和平叛大權全部交給了庲降總督,可見其對庲降總督的重用。

如果說重用庲降總督是對南中夷帥和大姓的震懾,那么征調青羌勁旅則是對他們釜底抽薪。諸葛亮在平定南中期間發現南中少數民族士兵很驍勇善戰,特別擅長山地戰,而這些士兵都是夷帥培養的私人武裝,在平定南中之后,這些失去了依靠的士兵就變成了一個危險的因素。為了徹底消除這些危險因素。諸葛亮“移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于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1]。諸葛亮此舉一舉三得,既消除了危險因素,還增加了蜀漢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極大地削弱了南中夷帥的力量,使他們喪失大規模叛亂的能力。

(三)政治:對大姓和夷帥拉攏與限制并舉

“南撫夷越”就是諸葛亮提出的,也是蜀漢的國策,所以諸葛亮繼承了劉備對于南中大姓和夷帥的安撫和拉攏政策。但較之于劉備的政策,諸葛亮又有不同。劉備拉攏的對象主要是“大姓”,而諸葛亮則兼顧了“夷帥”,劉備對大姓基本上不加管理,而諸葛亮則對大姓進行了部分的削弱,而且加強了對他們的監督。

諸葛亮的拉攏方式主要是授予官職?!傲潦掌淇〗芙▽庫嗔?,朱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盵1]爨習,孟琰,孟獲這些都是南中豪族,諸葛亮將他們納入蜀漢中央政府,授予高官,其拉攏之意不言而喻。而且,諸葛亮還大量舉用大姓豪族管理南中“皆即其渠帥而用”。除此之外,諸葛亮還準許豪族擴充實力,讓他們擴充“部曲”。 “部曲”是豪族的家兵,豪族招兵本是一種違法行為,而諸葛亮為拉攏豪族將其合法化,豪族勢力進一步擴充。

對大姓和夷帥的限制是和拉攏并舉的,授中央高官給豪族,使他們遠離南中,無法掀起波瀾,同時也有牽制蠻夷的作用?!敖约雌淝浂谩逼鋵嵤且环N利用,利用他們的勢力和威望安定基層。在郡守等高層官員任用方面,則還是由蜀漢政府牢牢控制,雖然任用一些“大姓”為郡守,但前提必須是要對蜀漢非常忠心。如呂凱,王伉分別被任命為云南和永昌郡守,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南中叛亂時能堅持忠于蜀漢。準許豪族擴充實力,但要他們自己出錢,這削弱了他們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在這些部曲中置“五部都尉”,這就將其納入了政府管理中。名為部曲,實為地方士兵,豪族實際是在用自己的錢養國家的兵。諸葛亮對“夷帥”的拉攏舉措都是有雙關之意的,可見其智慧。

(四)經濟文化:傳播先進技術 尊重地方民俗

南中地區群山環繞,山高林密,由于地理原因自古就與中原地區相隔絕,由于缺乏與外界交流,而且各少數民族部落之間還有不斷的戰爭,所以南中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生產力低下。有鑒于此;諸葛亮就將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引入南中,以前南中地區農業生產主要是刀耕火種,諸葛亮教少數民族牛耕,還教他們打造鐵制農具。另外,他還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促進農業生產。至今云南一帶還流傳這諸葛亮帶牛耕,修水利的各種傳說??傊?,這些措施極大地促進了南中經濟發展。

南中是一個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習俗,諸葛亮對這些不同的習俗很尊重,強調入鄉隨俗?!捌渌渍魑坠?,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以賜夷。夷甚重之,…每刺史、校尉至,赍以呈詣”[1]。諸葛亮以少數民族的習俗與他們結盟,還為他們做畫,諸葛亮尊重蠻夷習俗也極大地籠絡了人心。

接下來談談蜀漢前中期的南中民族關系。劉備治理南中時間較短,而且對南中少數民族影響不大,所以無法說明劉備管理下的蜀漢與少數民族的關系,但從側面還是可以看出一二。雍闿叛亂時,“益州夷復不從,(雍闿)使建寧孟獲說夷叟曰:'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螨腦三斗,斫木構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為然,皆從”[1]。由此可見,正是雍闿和孟獲欺騙夷人,才使得他們參加叛亂。這雖然不能說明南中少數民族完全臣服蜀漢,但足以證明他們對蜀漢統治有信服感。也從側面可以看出廣大的夷眾和此時的蜀漢政府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尚好的。

諸葛亮平定南中后,拉攏夷帥,安撫夷眾。此時的南中是“夷漢粗安”。此時的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應該是最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從少數民族與諸葛亮“投石結草”就可以看出。但在諸葛亮統治的中后期,蜀漢與南中民族的關系就發生了一些改變。諸葛亮的戰略目標是北伐中原,南中只是他北伐的后方供給地。所以他平定南中后就大肆征調南中資源?!俺銎浣?、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1]諸葛亮七年間北伐五次,消耗了蜀漢大量資源,而這些資源大都是從南中攫取的??梢哉f諸葛亮的北伐就是建立在對南中各族人民剝奪之上的?!度龂尽分芯陀涊d了蜀漢搶奪蠻夷的事件,庲降都督張嶷聽說定莋鹽鐵資源豐富,就率兵奪取,“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為蠻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來詣。嶷使壯士數十直往收致,撻而殺之”[5]。殺人搶物,可見蜀漢對南中的壓榨。而在諸葛亮統治的中后期,南中夷眾數反,大多都是因為被掠奪太深。此時蜀漢與南中民族的關系實際是變差了。但因為諸葛亮拉攏了一些蠻夷首領,所以南中沒有出現較大規模的叛亂。此時蜀漢拉攏了一些夷帥,表面上呈現了夷漢依舊粗安的局面,但因為過分壓榨廣大夷民,實際上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變差了。

四、蜀漢中后期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諸葛亮執政十二年,對外“連吳伐魏”,對內穩定發展,對蜀漢的貢獻巨大,在他死后,蔣琬,費祎,姜維先后主政蜀漢,他們都是諸葛亮生前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也是諸葛亮的忠實支持者,在大政方針上基本都是遵照諸葛亮的安排,所以對南中的管理政策基本上沒有做改變。所以我們主要就從庲降都督的角度探討蜀漢中后期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

蜀漢中后期的庲降都督一共有三個,第一個是馬忠。馬忠是一個能吏,他治南中很有手段,他將都督府移治味縣,處民夷之間,拉近了與少數民族的關系。而且他性格也好,“忠為人寬濟有度,…處事能斷,威恩并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5]??偠灾?,馬忠治南中成效頗著,蠻夷“畏而愛之”,同時這一時期執政蜀漢的是蔣琬,蔣琬一直在休養生息,沒有與魏國大規模作戰,所以對南中的壓迫也減輕了不少。此時的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很好,這從馬忠死后,南中少數民族的反應也可以看出:“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祀”[5]。

馬忠死后,先后接任庲降都督的是張表和閻宇,史書對這兩人的介紹很少。張表是一個名士,品行很好,“清望逾忠”。閻宇有才干,處事勤勉。這兩人都是賢吏,但“威風稱績,皆不及忠”。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時期蜀漢在庲降都督外還設置了個庲降屯副貳都督,先后授了兩個人:楊羲,霍弋。副貳都督就是二把手的意思,此時設置這一職位,必然與南中局勢有關?!度龂尽肪陀杏涊d,“時永昌郡夷獠恃險不賓,數為寇害,乃以(霍)弋領永昌太守,率偏軍討之,遂斬其豪帥,破壞邑落,郡界寧靜”[5]可見此時南中蠻夷又開始了反叛,這一時期,也正是蜀漢在姜維的領導下重新北伐期間。而北伐則意味著南中人民又要被剝削。此時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就又趨于緊張了。但在蜀漢末期,由于霍弋的努力,這種關系又有改善,“撫和異俗,為之立法施教,輕重允當,夷晉安之”[5]

綜上可以看出,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主要取決于蜀漢對南中人民的壓迫程度,這一點蜀漢一些官員也很明白,譙周在勸劉禪投降時就提到“(南中)是后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5]。其次,也和蜀漢所任命的地方長官有關,官員有才能,一定程度就能減輕蠻夷的反叛之心。蜀漢中后期的南中民族關系是一種波動的變化,但總體還是穩定良好的。

結 語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寫道:“定南中,然后可以固巴蜀;固巴蜀,然后可以圖關中[9]”這句話點出了南中的重要性,蜀漢國小民少,要想維持鼎立之勢就必須要安定南中,將南中變成蜀漢地理,軍事,經濟三方面的后方。這一點,蜀漢的統治者也很清楚,劉備,諸葛亮都對南中進行了治理,他們的治理措施都是安撫,兩者是相互繼承的關系,劉備進行了初步嘗試,諸葛亮將其發展完善,最終蜀漢對南中的治理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南中為蜀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使蜀漢不僅能維持割據局面,還能多次北伐。而另一方面,蜀漢對南中資源的攫取是建立在壓榨南中少數民族的基礎上的,這勢必會使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的關系惡化,但因為蜀漢的拉攏與安撫政策比較好,而且蜀漢多有賢明官吏,蜀漢與南中少數民族不僅并沒有大規模沖突,還能呈現出“夷漢粗安”的局面,這不禁使人驚嘆。

總而言之,蜀漢對南中的管理是非常成功的,而其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也值得后世借鑒。

[1]劉琳校注、常璩.華陽國志[M].成都:巴蜀書社,1984年

[2]范曄.后漢書·西南夷列傳[M].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3]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M].北京:臺海出版社,1997年

[4]尹建東.漢唐間南中地域社會政治格局與權力結構的嬗變——以“夷帥”“長吏”“大姓”為中心的考察[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第7期,p51-60

[5]陳壽.三國志[M]. 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6]常璩.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 任乃強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王進科.何銀發.蜀漢之庲降都督略論[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年第11期,p50-53

[8]唐建兵.“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諸葛亮民族政策思想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8期,p77-81

[9]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8年

猜你喜歡
都督蜀漢劉備
《蘇孝慈墓志》再考
——兼論北周府兵軍職都督的勛官化問題
讀懂劉備
《重慶鎮總兵加贈都督同知任勇烈公傳》寫作背景及其價值考論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劉備與徐州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21世紀蜀漢滅亡原因研究述評
民初安徽政局與都督人選
劉備的愛
劉備別具特色的用人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