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兩優華占作中稻—再生稻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

2018-04-03 05:01
福建稻麥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季稻長汀縣分蘗力

蔡 林

(福建省長汀縣重點項目開發管理辦公室,福建長汀366300)

晶兩優華占是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稻所用晶4155S 與華占配組育成的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產量高,米質達部頒三等優質食用稻品種標準,2016年、2017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16022、國審稻2016602、國審稻20176071)。2016年引進在長汀縣四都鎮圭田村作中稻—再生稻試驗,表現頭季稻群體整齊,劍葉直立,耐肥抗倒,分蘗力強,有效穗數多,后期轉色好,結實率高,再生力強,頭季與再生季產量高的特點,2017年在長汀縣四都鎮進行了中稻—再生稻示范,表現群體整齊,耐肥抗倒,分蘗力強,結實率高,豐產性好,再生力強。

1 主要種植表現

1.1 產量表現

2016年晶兩優華占在長汀縣四都鎮圭田村作中稻—再生稻試驗,面積667 m2,頭季稻每667m2產量697.2 kg,再生季每667m2產量362.7 kg,二季合計每667m2產量1 059.9 kg。2017年擴大示范面積8.53 hm2,經縣農業局組織農技、植保、土肥、種子等站所深入示范點,頭季稻成熟時,選擇好、中、差各一塊田進行測產,結果:一類田面積500 m2,折合每667m2產量716.4 kg;二類田面積760 m2,折合每667m2產量693.7 kg;三類田面積834 m2,折合每667m2產量674.3 kg。經加權平均結果,頭季稻示范片平均每667m2產量為696.7 kg;再生季測產結果,示范片平均每667m2產量為348.6 kg;示范片平均每667m2產量二季合計1 045.3 kg。晶兩優華占田間表現為頭季稻群體整齊,劍葉直立,耐肥抗倒,分蘗力強,有效穗數多,后期轉色好,結實率高,豐產性好,再生力強,再生季抽穗整齊,成熟一致。

1.2 主要特征特性

1.2.1 生育期 晶兩優華占在長汀縣四都鎮作中稻—再生稻種植,3月15日前播種,4月上旬插秧,頭季稻齊穗期7月上旬,成熟期8月上旬,再生季成熟期10月中旬;頭季全生育期143~145 d,再生季58 d。

1.2.2 農藝性狀 晶兩優華占作中稻—再生稻種植,表現分蘗力強、生育期適中、抽穗整齊、穗大粒多,后期轉色好,結實率高。頭季株高104.3cm,每667m2有效穗數17.86萬,每穗總粒數200粒,結實率94%,千粒重29.2 g;再生季株高72.3 cm,每667m2有效穗數30.3萬,每穗總粒數54.2粒,結實率91.4%,千粒重28.5 g。

1.2.3 抗性表現 晶兩優華占作中稻—再生稻種植,兩季均表現抗性良好,未發現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1.2.4 稻米品質 晶兩優華占稻米整精米率67.4%,長寬比3.0, 堊白粒率16%,堊白度2.5%,膠稠度67 mm,直鏈淀粉含量15.5%,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 3 級[1]。

2 主要栽培技術

2.1 頭季稻

2.1.1 播種 長汀縣頭季稻適宜的播種期為3月15日前,當氣溫穩定通過12℃即可播種,過早播種氣溫太低,出苗慢而且秧齡過長,過遲播種影響再生季生長[2]。播種可采用2種育秧方式:① 機播硬盤育秧:每667m2大田用種量1.5 kg,采用全營養基質育苗或采用1/3粉碎過篩的泥土(可以是水稻土、塘泥或黃泥),2/3基質拌勻播種。采用全自動化流水線播種機播種,播種后暗化出苗后,擺盤于地勢較高的稻田里,將稻田整成130 cm寬的畦,兩盤橫向擺在畦面,然后插上竹拱,先蓋上防蟲網然后蓋上地膜保溫,1葉1心期開始煉苗,2葉1心期可以揭膜,留住防蟲網,既可通氣又可透水,保持秧畦濕潤即可。當秧齡達20 d左右時選擇晴好天氣機插。② 濕潤育秧:每667m2大田用種量1 kg,具體方法按濕潤育秧管理方式。

2.1.2 插秧 硬盤育秧機插:按30 cm×14 cm規格插植,每667m2插植1.59萬叢,叢插2~3粒谷。濕潤育秧人工手插:按20 cm×23 cm規格插植,每667m2插植1.45萬叢,叢插2粒谷。

2.1.3 施肥 施肥上實行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施用穗粒肥和催芽肥[1]。具體為基肥:每667m2施碳酸氫銨30 kg、過磷酸鈣15 kg和氯化鉀10 kg于插秧前施入。分蘗肥:插后7~8 d,每667m2施碳酸氫銨30 kg,過磷酸鈣15 kg,氯化鉀10 kg,結合除草撒施,機插小苗用小苗除草劑、濕潤育秧大田用大田除草劑拌肥料施入。穗肥:于幼穗分化初期每667m2用尿素10 kg撒施,作穗粒肥,促進穗粒分化,達到穗長粒多效果。催芽肥:頭季稻收割前15 d左右,每667m2施尿素20~25 kg和氯化鉀10 kg作催芽肥,促進頭季稻腋芽萌發[3]。

2.1.4 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和紋枯病。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每667m2使用10 mL氯蟲苯甲酰胺防治;稻飛虱每667m2用80%烯啶·吡蚜酮10 g對水60 kg噴施防治;稻瘟病每667m2用75%三環唑20~30 g對水60 kg噴施防治;紋枯病每667m2用5%井岡霉素粉劑30 g對水60 kg噴施防治,或用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懸浮劑 20 g[4]。

2.1.5 管水 淺水插秧,薄水返青,寸水促蘗,夠苗后排水進行第1次烤田,本次烤田實行重烤,控制有效分蘗,促進根系深扎,達到穗大粒多效果,孕抽穗期保持淺水,施催芽肥后落干水實行第2次烤田,直到收割。

2.1.6 收割 實行人工收割,頭季留樁高度45 cm左右,收割時盡量不損傷稻樁,以免腋芽受損,影響再生季生產量。

2.2 再生季

再生季時間短,一般在60 d左右,其栽培要點:一是促進腋芽早萌發、多萌發,爭取更多的穗數以獲取更高的產量;二是管好水分,促進抽穗結實;三是防好稻飛虱。其主要栽培技術措施如下。

2.2.1 施促苗肥 頭季稻收割后第3天,每667m2施尿素10 kg、氯化鉀5 kg作促苗肥,促進腋芽萌發生長。

2.2.2 管水 頭季稻收割后第2天灌淺水促進稻樁腋芽萌發,淺水一直保持到抽穗,灌漿期干濕交替,收割前 7 d 斷水[5]。

2.2.3 防治稻飛虱 再生季一般不發生病蟲害,不需施藥,但當稻飛虱達標時要及時用藥防治,用80%烯啶·吡蚜酮防治,每667m2用10 g對水60kg噴施。

2.2.4 噴施葉面肥 再生季破口、齊穗期各噴施2%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氫鉀液,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猜你喜歡
季稻長汀縣分蘗力
川南雜交中稻-再生稻高產品種產量形成特點
覆膜穴播條件下種植密度對不同分蘗力糜子品種產量的影響
長汀縣優質煙葉種植氣候適宜性分析
Conductive polymer hydrogel-coated nanopipette sensor with tunable size
福建省長汀縣鳥類資源多樣性與區系分析
豫南地區頭季和再生季水稻產量與品質差異分析
安麥1350 在不同地區的分蘗力和產量表現及其相關性分析
頭季稻與再生稻稻米品質比較試驗
太湖縣2015年中稻新品種比較試驗
長汀 龍巖市老促會深入長汀縣調研革命基點村精準扶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