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意向性提升古詩教學效益研究

2018-04-03 05:02翟美珍
成才之路 2018年4期
關鍵詞:教學效益意向性古詩教學

翟美珍

摘 要:在古詩教學中,學生公開的意向性活動,能激活原本零散、模糊的認知體驗,從而形成清晰、理性的解讀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意向性對于促進古詩教學效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誦讀,讓古詩教學有聲有色;描畫,讓古詩教學有象有形;體悟,讓古詩教學有情有蘊。

關鍵詞:古詩教學;意向性;有聲有色;教學效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04-0076-01

在古詩詞教學中,意向性表現為教師、學生、作者與詩歌作品之間相互聯系的內在意識活動,也就是使學生個體意向性活動進入公開的意向性活動,從而激活學生原本零散、模糊的認知體驗,形成清晰、理性的解讀和深刻的理解。因此,意向性對于促進詩歌教學效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對借助意向性提升古詩教學效益進行研究。

一、誦讀,讓古詩教學有聲有色

任何學習的過程都是“知行”與“知情”統一的過程,誦讀自然也不例外。在古詩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習的先行者和點撥者,應該創設一個順應學生和古詩意向相融相通、相互浸潤的環境,以幫助學生感知古詩的意蘊和作者的內在情懷。這樣的情境一方面基于古詩的情感基調,一方面能充分激活學生的誦讀興趣。例如,教學《峨眉山月歌》時,在學生初讀詩歌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李白為什么會離開自己的故鄉?詩中的江水又怎么能體會到作者的內在情感呢?學生陷入了沉思,此時,教師進行示范誦讀。學生在教師聲情并茂的誦讀浸潤下,有了自己的收獲。他們從教師的誦讀中聽出了江水流動的速度很快,聽出了作者不愿離開故鄉的糾結,江水流速之快印證了作者內心情感的濃烈。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去感受作者那份不舍、那份留戀,用心去體會詩歌所蘊含的真摯情感。

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的引領,將詩歌的情感基調與學生的認知情境相關聯,使學生深入感知祖國語言的豐富性和文化味,為培養學生語感提供了有利條件。只有基于對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思考,才能釋放自己內心的感悟,真正做到對文本的深入解讀。

二、描畫,讓古詩教學有象有形

學生眼中的世界是奇特的,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構建古詩畫面是走向藝術殿堂的重要環節。尤其是詩歌對意象的塑造,已然超越了景語,而充滿了作者意欲表達的情語。然而從讀者的立場來看,兒童正處于形象思維感知階段,沒有實物的依托枯燥地解讀詩歌,他們的體驗必然是乏味的,內心感知想必也是空洞的;離開了實物依托,學生僅憑借自身的經驗進行揣測和理解,更會造成詩歌意蘊的偏向。例如,教學《望洞庭》這首詩,在學生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教師可緊扣“湖光秋月兩相和”中的“和”字,引領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有交融和諧之意,詩中哪些景物彼此相融,和諧輝映呢?學生結合古詩大意和自身生活經驗的積累,腦海中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卷。有的看到幽靜的湖面和皎潔的月光相互交融,有的看到青青的群山與碧綠的湖水相得益彰,還有的看到銀光閃爍的湖面猶如銀盤,而翠綠的洞庭山像一顆青螺置身其中……學生被這些美妙的景色所感染,對詩句的理解也更準確,對詩歌的意境感悟也更深刻。詩歌所呈現的畫面不是簡單的字符直譯所能實現的,它需要通過學生捕捉物象特征,結合已有的經驗深入感知,并在腦海中進行重組,形成與自己認知水平相匹配的畫面。也就是說,學生所想象的畫面與成人的思維是不同的,或許看得不夠透徹,或許屏蔽了不該忽略的,而對于這些問題的出現,教師應通過與學生相互間的交流,彼此補充、適當點撥,從而豐富和完善學生的想象。

三、體悟,讓古詩教學有情有蘊

詩歌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富含了詩人的內在意識和情感因素,對詩歌意向的關注,就是對詩歌內在韻味的體悟。學生要做到深入詩歌進行品析,就要讀懂古詩意欲表達的情感。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教師需要引領學生讀懂詩歌內容,明晰詩歌意境。例如,教學《江雪》這首詩,在學生理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拓展了作者創作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柳宗元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的生活狀況,積極主張政治改革,卻遭受排擠和報復,政敵們曾幾度燒毀他的住所,種種打擊使柳宗元心力交瘁……此時的他憂國憂民、仕途受挫、感到困苦。補充的背景資料,使學生對柳宗元創作詩歌的心境感同身受,初步體悟到詩人孤立無援、悲憤交加、痛苦不堪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次引領學生深入詩歌:圈畫出突顯詩人情感的詞,學生結合詩意品悟到“絕、滅、孤、寒、獨”等字所透出的冰冷之感、痛苦之情。隨后,學生通過誦讀將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悲憤完全釋放了出來,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詩歌的創作,離不開比興的表達手法,理解詩歌、感知詩意自然也離不開這一方法的浸潤。教師正是借助比興手法所營造的意境,喚醒了學生學習古詩的動力,從而抓住詩歌中富有意向和情感色彩的字詞,感知了詩人內心的苦楚和悲憤。

四、結束語

古詩語言精練,意境優美,更多的景物都被詩人賦予了景外之意,蘊含深情。而詩歌的教學本質就在于喚醒學生的靈魂世界,體味母語的無窮魅力。這就意味著詩歌教學要借助公眾意向性不斷豐富、完善學生個體意向性,從而激活詩歌的內在意蘊,觸摸詩人的情懷。

參考文獻:

[1]羅淑梅.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教學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2]金軍.略談小學古詩教學的意向性[J].小學教學研究,2014(07).

猜你喜歡
教學效益意向性古詩教學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構建生活化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妙用音樂滲透,讓語文閱讀教學更具活力
教師的有效引導與數學教學效益的提高
古詩教學如何激發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研究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效益
(簡論詩創作的意向性)
“選擇中國共產黨”何以成為群眾集體意向性——讀《井岡山的斗爭》
塞爾論意向性與言語行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