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王真正的姿態

2018-04-03 15:44張佳瑋
意林 2018年6期
關鍵詞:魏征君王李世民

張佳瑋

李世民砸過魏征的墓碑。對于熟悉李世民與魏征的故事,習慣于臣諫君聽模式的諸位,初聽這個故事,自然大為吃驚。頗有種“啊,小時候聽的王子公主童話都是假的”之感。

當然,砸過之后,又重修了。這件事本身琢磨起來,比“魏征直言,李世民納諫”更有趣。

魏征死時,李世民四十五歲。他對魏征是從忌憚,再成為君臣,成為好搭檔。雖然許多次沖動地要殺他,所謂“殺此田舍翁”,最后還是算了,終于到他死了,思念不已。

然后,忽然有人提醒他:魏征許多進諫是有底稿的,他私下里還編纂進諫語錄,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后世呢!李世民聽了難免不悅:敢情,這進諫是秀姿態??!

再有人說了:陛下,這人跟杜正倫、侯君集有染。這可不得了了。前一件事,打擊了李世民對魏征的信任。后一件事,是李世民的逆鱗、隱痛,誰都不能碰。

魏征曾經說,杜正倫與侯君集的才華,夠宰相。杜正倫是太子左庶子,是輔佐太子承乾的。當時李世民私下里跟杜正倫說,我兒子似乎不親近好人。

杜正倫去勸諫太子時,把這話說了,太子跟父親生氣:你這么說我?

李世民反過來生杜正倫的氣:怎么傳小話呢?于是李世民貶黜了杜正倫。侯君集是凌煙閣功臣之一,與太子承乾策劃兵變,完蛋,被處決。

所以魏征真正的問題,不是推薦錯了宰相,而是他推薦的人,都與太子謀反有關。李世民一生至險之事,是玄武門之變,從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宮。

這是他心口永遠的陰影。其他時候,他是個豪邁的明君。但在人倫奪權問題上,李世民一輩子都緊張。魏征,是大子建成的人。王夫之吐槽過魏征,認為他先是觀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請見投效,是功名之士。

太子死,遽即秦王而請見,尤義之所不許也斯則其不得與管仲均者也。夫魏征起于群瓷之中幸自拔以歸唐,功名之士耳。(王夫之《讀通鑒論》)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后重用魏征,是因為他的才華,也是因為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舊惡。這是個姿態。

在此過程中,從最初的彼此心懷芥蒂,到一個敢言,一個納諫,他倆磨合出了不錯的君臣關系,至少對外如此。雖然還是會私下里彼此罵罵咧咧,歡喜冤家。直到魏征死,李世民還痛哭流涕,“以人為鏡”之類的言論,親寫墓碑。又是看畫像,又是賦詩。到此為止,就是君明臣賢的模樣。

“魏征可能伙同太子一起謀反我”,這是李世民一輩子的陰影,所以砸碑去了。魏征死那一年,即公元643年,是貞觀朝轉折的年:太子承乾事發。李世民連有謀奪太子位的李泰也一并扔一邊,立了李治。所以他對魏征的這些舉動,都和太子有關。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之舉措。

實際上,對古今中外一切君王,立嫡都是極敏感的事,跟錯皇子都可能要被秋后算賬,何況還牽涉一個謀反的太子?

到這事稍微冷一冷之后,李世民重新為魏征立碑:遼東之役,高麗、靺羈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風頭過了,恩遇又回來了。實際上,這才是李世民的真姿態。他并不是個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君王。

他武將出身,沖動熱血,而且有自己的陰影。但事情過了之后,他能自責,能把事情挽回——類似于他生涯最后的征遼之役,沒有像隋煬帝似的一打再打三打,而是回來就感嘆:“有魏征在,不會來打呀!”

這方是君王真正的姿態。

(露醉清秋摘自《看天下》 圖/孫小片)

猜你喜歡
魏征君王李世民
李世民的苦心
中國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兒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笑”諫君王
以誠相待
烽火戲諸侯
活著就是君王
李世民軍事謀略思想反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