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媒體高速迭代中保持新鮮感
——檢察日報社新媒體工作室創建前后瑣記與雜感

2018-04-04 00:29張伯晉
法治新聞傳播 2018年6期
關鍵詞:日報檢察

■張伯晉

新媒體就是一個無限可能、充滿跨界的領域,只要你肯于投入“終身性學習”,享受每時每刻的新鮮感,那么你就會成為一個合格且成功的新媒體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年。這句話用來形容新媒體行業的快速迭代,非常寫實。

回首5年前,檢察日報新媒體的前身“微博工作室”在2013年6月初創,人員配置“一個好漢三個幫”,篳路藍縷、摸索前行,發展至今融合蛻變為集采訪部門、編輯部門、新媒體于一身的檢察日報社全媒體采編中心,真可謂滄海桑田,變化巨大。作為全程見證這一蛻變歷程的新媒體“老人”,感慨頗多。

一兵一將的“微博工作室”

2013年5月,@檢察日報官方微博正式上線。王地編輯作為唯一專職編輯,負責檢察日報的微博編輯發布工作。我和張燦燦編輯、賈娜編輯作為兼職編輯,每周輪換,參與微博編輯發布和周末值班。當時,雖然周末也會被占用,但是我的本職工作還是理論部的編輯,發微博純屬“玩票”。

然而,2014年1月初,我的職業生涯迎來拐點,而巧合的是檢察日報社新媒體工作也進入發展新階段。個人的發展與時代的發展合拍,可以說是我個人職業發展的極大幸運了。這一年初,我從理論部一名普通記者競聘成為報社新組建的微博工作室的副主任,毫無任何部門中層工作經驗,擔負著報社領導對我的充分信任和希冀,開始主持部門的日常工作,并一路跌跌撞撞摸索檢察新媒體的發展之道。

當時微博工作室只有我和王地兩個人,“一兵一將”的人員配置,也是相互扶持的二人小組。平時周一到周五,他一審我二審,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一到周末,我們就輪班休息,輪換著值班。也是從2014年1月起,結緣新媒體的第一天至今,“周末休息”“下班時間”變成了陌生的詞匯,“手機不離手”“走路看手機”成為每日常態。

檢察日報有個經典微博專欄“一語評”,每天選擇最熱點的新聞事件進行短評。我們先寫好評語,再轉給當時分管新媒體的趙信副總編三審,不斷修改打磨。每天為了“硬新聞”發愁,“十一”長假、春節過年也都沒停過“一語評”。這個欄目不負眾望,奠定了檢察日報新媒體犀利的網評風格,讓最初的鐵粉喜歡上了檢察日報這個“耿直boy”。

第一個美編加盟“新媒體”

從單純的微博運營,到“微博+微信”雙微并行,新媒體工作并非“1+1”那么簡單。一切以“可視化”為優先的新媒體運營,決勝的武器就是圖解、圖標、漫畫、視頻,而這一切都要由“美編”來實現。

缺人、缺錢、缺技術,部門工作逐漸增多,一名編輯根本忙不過來了。于是,我正式進入了多年持之以恒的“要人、要錢、要技術”狀態。

說起要人,就得說說微博工作室的人事變遷。2014年年中,微博工作室正式更名為新媒體工作室,而我們負責“兩微”工作缺人的瓶頸,也終于在社領導的協調下松動。

先是許一航編輯代替王地編輯,成為新鮮血液注入新媒體。接著,王魯坤編輯正式調入部門,作為一名美編加盟新媒體大軍。

2014年的新媒體運營,得美編者得天下!王魯坤編輯來到新媒體之后,新媒體出品的圖解新聞瞬間征服了各路網友們,很多人留言稱贊我們的作品“大有起色”。再之后,史紹丹編輯來到新媒體,成為了各種原創作品文案的“當家花旦”?!拔淖?美編”的黃金工作組,開始成型。

2015年,張雪卉編輯從廣告部來到新媒體實習,并在王魯坤編輯休產假后接替她成為“當家美編”。于是,檢察日報新媒體又多了萌萌的小漫畫作品,充滿了青春美少女氣息。2015年底,中國傳媒大學的高材生江華宇編輯到新媒體實習,學院派的條分縷析遇到美編的創意展現,“1+1>2”的化學反應讓新媒體作品更上一層樓,推出的系列H5作品成為新媒體品牌。

到了2016年初,新媒體的分管社領導換為魏星副總編,也是從這一年的全國兩會開始,“新媒體專班”正式組建,兩會節奏中新媒體逐漸從配角成為主角,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宣傳報道作用。

2016年,報社也啟動了新媒體第一次招聘。張雪卉、江華宇、吳美鳳、錢靖宇、孫風娟、李春薇、陳俊丞,一個又一個年輕面孔先后入職新媒體。2016年年中,魏春華主任調入新媒體擔任部門主任,新媒體大家庭正式滿員十人。

2017年兩會期間,我們又發現了一位視頻制作高手“田老師”,如今田粟編輯已經是新媒體的一員,當之無愧的“視頻擔當”。

彈指之間,時光飛逝;寒來暑往,人事變遷。有人來了,有人走了,而每一個新媒體編輯都在這里留下過他們最用心的作品。

新老小伙伴們的五年“成績單”

2014年,當我頂著“法學博士”“理論記者”的頭銜到新媒體工作室,“江湖”里不乏質疑的聲音。他行嗎?這個問題是旁觀者的疑問,也是我心里的疑問。多年之后,我終于可以自信回答:我能行。

從“我行嗎”到“我能行”,自信心態的建立離不開“學習”二字。其實,新媒體并不神秘,它就是傳媒和社交領域最前沿技術、應用、話語、理念的集合體而已,特點是不斷迭代更新。所以,從業者要不斷自我更新知識體系,才能跟上新媒體發展的大潮。

還記得那是2015年初,我第一次參加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組織的新媒體素能培訓班,結識了一批來自傳統媒體包括央視、財新等大咖級媒體的同學,最高齡者近60歲,都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新媒體知識。

新媒體就是一個無限可能、充滿跨界的領域,只要你肯于投入“終身性學習”,享受每時每刻的新鮮感,那么你就會成為一個合格且成功的新媒體人。五年來,我見證了整個新媒體工作室從“新生幼苗”到“參天大樹”的發展過程。

2014年至今,新媒體的小伙伴們孜孜進取、努力拼搏,白手起家創建“兩微一端”,交出了一張優秀的“成績單”。

檢察日報新媒體的影響力位列全國第十。2015年初,微博工作室正式更名為新媒體工作室。2016年初,檢察日報新媒體“兩微一端”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11月10日,中國報業協會主辦的2016中國傳媒融合發展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報業新媒體大會發布了《中國報業新媒體影響力排行榜》。在《排行榜》之“行業報五十強榜”中,《檢察日報》位列第十名。

服務最高檢中心工作,并獲得多項榮譽。2016年3月,檢察日報首次組建全國兩會前方報道組“新媒體專班”,新媒體的影響力初露崢嶸。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新媒體報道實現了多項突破。同時,我作為一名“新媒體人員”,被評為中檢報業十佳采編明星。

重視創新,新媒體影響力與日俱增。新媒體發展,既要借力社交平臺,也要自力更生研發自主平臺。2016年7月,檢察日報新聞客戶端2.0版上線,時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親手為客戶端上線按下啟動鍵。在同一年,檢察日報微信公眾號粉絲突破50萬大關。

搭建平臺,帶動全國各級檢察新媒體全面發展。通過“兩微一端”搭建新媒體平臺,檢察日報新媒體組織了一批品牌活動,帶動各級檢察機關新媒體工作高速發展。這些品牌活動包括:第一至第三屆全國檢察新媒體創意大賽、首屆“法治隨手拍大賽”、檢察長的十九大學習筆記、中國檢察好故事征集展播活動,等等。

推動媒體融合,新媒體步入全媒體時代。2018年7月4日,檢察日報社全媒體采編中心成立,新媒體正式納入全媒體采編中心,實現媒體融合。全媒體成立后,連續收獲多個圖文閱讀“10萬+”“100萬+”,新媒體影響力呈幾何倍增長。截至目前,檢察日報微博粉絲174萬,微信粉絲148萬,客戶端粉絲7萬,檢察日報新媒體已經成為政法系統乃至全社會關注的法治新媒體。

轉眼五年了,卻仿佛從事新媒體工作只在昨日??鄦??自然;累嗎?肯定;喜歡嗎?何止!可以說,新媒體已經融入我的血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便只顧風雨兼程。相信下一個五年,檢察日報新媒體必將乘風破浪,擁抱更美好的明天,取得更驚人的發展。下一個新媒體迭代風口,我們再會!

猜你喜歡
日報檢察
熱烈祝賀《平頂山日報》復刊40周年(1982-2022)
65歲,《焦作日報》正青春
檢察版(七)
檢察版(六)
檢察版(五)
檢察版(四)
檢察版(十)
檢察版(九)
三峽日報 七十正風華
靈感日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