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專業選修課對高職生職業遷移能力的培養
——以鞋類課程為例

2018-04-13 03:49李文燕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鞋類專業課程職業

李文燕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溫州325003)

當今人力資源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專業化的;另一方面又是多元化的、綜合的。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上,有相當多的畢業生從事的職業與所學專業并不一致。根據麥可思研究院2016年發布的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高職高專2015屆畢業生的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度為 62%,與2014屆持平[1]??梢钥闯龈呗毟邔W生就業崗位與專業相關程度總體并不高。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對某高職院校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結果反饋數據也顯示,該校50個專業的2015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后從事職業與所學專業的專業相關度分布在40.00%~95.78%之間。這意味著還有相當多專業的畢業生在從事著與其學習了三年的主修專業并不相關的工作。

職業遷移是指人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就業競爭與挑戰的加劇,打破一生只維系于靜態的一次性職業崗位的模式,進行跨崗位、跨職業、跨行業的職業變動[2]。市場經濟的逐利本質及自發性,決定了勞動力市場的動蕩不安[2]。職業教育應該幫助青年人在謀求職業時有適度的流動性,便于他們從一個職業轉換到另一職業或從一個職業的一部分轉換到另一部分[3]。隨著一些行業的新技術更新頻率的加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周期變短,社會發展越來越需要復合型的、全面發展并且善于自我學習、自我更新知識體系的人才。社會企業對雇員的崗位轉換能力的要求越來越普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提供足夠的各類跨專業培養資源,提升學生畢業后的職業遷移能力,以便適應人力資源市場對畢業生能力的多元化和綜合化需求是高等職業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任務之一??鐚I課程為學生更好地發現和發揮自身潛能、提高其職業適應性提供了低成本的機會。

一、跨專業鞋類課程特點分析

(一)跨專業鞋類課程既是專業教育也是消費科學教育

通常,國際上職業教育包括三類子課程:普通勞動市場準備、專門勞動市場準備(又稱專業教育)、家庭與消費科學教育[4]??鐚I鞋類課程是鞋類專業提供給其他專業學生選修的專業課程。對跨專業學生來說,其兼具了專業教育與家庭和消費科學教育兩項職能。其目的之一是拓展學生的相關專業知識,是對學生的多學科交叉滲透培養,可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職業崗位遷移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跨專業課程能夠影響學生的就業選擇和機會。同時,鞋子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對其相關課程的學習也兼具消費科學教育的作用,學生對如何為自己和家人選購健康又合適的鞋子會有比較全面和科學的理解,同時,這種理解也會對其在鞋品銷售和貿易領域的專業素養起到提升作用。

(二)跨專業鞋類課程能夠滿足行業部分崗位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要求

1.鞋行業市場存在跨專業學生的職業遷入空間

鞋類設計與工藝專業主要是為鞋類企業培養設計開發、生產、檢驗、內銷及外貿方面的專門人才,行業領域的指向十分明確。隨著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飛速發展,鞋品類電子商務業務量越來越大,一些廠家的鞋產品在線上的交易量甚至超過了線下交易。從事鞋品商貿的非鞋類專業背景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大型鞋企還專門成立了自己的電商部。另一方面,一些服飾品牌也采用OEM貼牌加工的方式生產和組織鞋品貨源,這些品牌的公司不設自己的實體工廠,除了設計開發外,更專注銷售渠道和供應鏈環節,這些都為非鞋類專業學生提供了發展機會和發展空間。

2.鞋類課程本身承載了多學科領域的技術

鞋類的專業課程通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創新性,而與當今材料技術的發展和智能制造以及人體健康領域理念和技術的融合又使其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在鞋類技術領域里涉及到的學科比較多,鞋類跨專業課程《鞋類舒適度概論》就涉及了美學需求、設計心理學、皮革材料學、人體解剖和測量學、運動生物力學、鞋類生產工藝、市場調研方法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術。運動中的人腳是形狀不斷變化的復雜生物體結構,設計并制作一雙能夠滿足穿著者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完美鞋履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鐚I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其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也有所不同??鐚I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這些其他專業領域的知識和信息源,其有別于學生主修專業的獨特思維方式和相關方法論更會使學生直接受益。課程本身的多學科技術背景和學生專業來源的多樣性兩者共同促進了學生知識的融合和思考方式的碰撞,為培養多元化的復合型人才提供了條件和契機。

3.跨專業鞋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偏重專業知識的廣度,弱化技能訓練

從職業崗位上來說,在鞋企開發部門就業的鞋類畢業生,工作內容主要是專注設計開發和打幫面樣版;部分在生產車間的崗位則會側重生產管理和加工工藝;電商和貿易崗位需要負責市場和供應鏈相關工作等。盡管跨專業鞋類課程是為其他專業學生提供的專業課,但與鞋類專業學生的專業課比起來,則更偏重于知識性,弱化了技能訓練。雖然課程涵蓋到的知識面比較廣,但教學目標通常都是要求對這些知識的一般性了解和概括性的認知。有別于培養鞋類專業學生的主要目標職位是鞋品設計師和制版師,由于鞋的結構設計、打樣版、工藝制作等產品開發和制作類技能需要較長時間的熟練化過程,而跨專業選修鞋類課程的學生由于投入的課時和精力有限,則教學的目標和側重點也會有很大不同??鐚I鞋類課程的知識性和信息性內容基本上可以保障課程完成者在鞋產品及供應鏈和商務貿易領域崗位的鞋類知識需求。

二、跨專業學生的鞋類專業素質分析

專業素質是指從事某種職業活動所掌握的基本知識、具備的專業技能??鐚I學生先期通過在自己各自專業領域的課程學習,主要具備的是其在各自本專業的相關專業技能。表1顯示的是最近三個學期的跨專業選修鞋類課程的學生來源分布,管理類和貿易營銷類的學生合計占到學生總量的67%。這意味著跨專業選修鞋類課程的多數同學對工業產品的開發、生產和供應流程、技術、質量、工藝、檢驗等方面的認知從未經過系統的學習;在設計思想、工科思維模式以及人因工程方面的思考也沒有經過有意識地啟發和訓練。

表1 跨專業學生來源分布 單位:%

(一)鞋品的認知能力

在每個學期的第一次授課前,對跨專業選修鞋類課程的學生都首先進行了訪問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你有幾雙鞋?能說出來都是什么款式和材料的嗎?其中有多少雙是舒服的?多少雙是不舒服或不合腳的?哪雙鞋你不喜歡穿?你不喜歡的鞋子出現的問題可能在哪里?通過訪問調查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學生意識到盡管鞋子每天在穿,但對鞋的認知還有很多盲區,進而對影響鞋子舒適性和合腳性的各類因素以及鞋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等方面產生了好奇和興趣。認識到了人腳和鞋履匹配的多種影響因素,以及制作鞋靴的復雜過程。

隨著對課程的學習,跨專業學生對鞋類專業基本知識會有比較系統的了解,會說出鞋的款式和風格及其各自的特點;了解主要類型的鞋靴生產方式、工藝及設計和加工環節中能影響到鞋品質量的關鍵點;了解并基本上能辨識常用原材料的種類;了解成鞋加工的供應鏈流程;了解款式設計開發流程及各類幫面和鞋底材料的性能特點;理解影響鞋的合腳性和舒適性的因素和產生問題的原因;并對人體足部運動生物力學特征、人腳與鞋楦的三維尺寸的匹配等相關信息有較清晰的認識;了解鞋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項目以及特殊人群對鞋的特殊功能需求等。所有這些知識都以線帶面地幾乎涵蓋了鞋類產品的全產業鏈的常用知識,進而使跨專業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到了鞋行業的運作方式和行業產品概貌。課程對鞋類知識和信息的傳達較多,對技能訓練較少;學生處于雖然自己動手不會做,但知道應該怎么把鞋做好的狀態,并且能夠判斷鞋品的優劣。從某個角度上來說,跨專業鞋類課程培養了一些能看懂鞋,但自己并不會做鞋,只會動“口”不會動“手”的一類人才。

(二)鞋類產品的商務管理能力

鞋類商務師對其所經營的產品知識往往只是需要全面了解。了解產品目標市場的客戶需求和影響鞋品消費的因素;對特殊人群的鞋品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斷;了解各類功能鞋的客戶群;了解不同鞋產品的生產工藝,以便產品出現問題時能迅速溯源找到問題環節所在;了解材料供應鏈環節;了解各類鞋材料的耐霉變性能,以及對產品的運輸、儲藏條件的要求;了解鞋產品的質量檢驗和跟單追蹤過程,了解人群鞋碼的分布統計數據等。將此類鞋類知識和信息應用在商務和供應鏈領域,并會合理地處理商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則構成了鞋品專業領域的商務和管理能力的基礎。

上述有關對鞋類產品的認知和商務管理能力也是鞋類專業對跨專業學生進行培養的主要教學目標。撇開工藝實訓類課程,培養跨專業學生滿足一些鞋行業崗位的專業素質要求,從現實性和可行性上來說,是能夠做到的,也是教學條件允許的。

(三)鞋類產品相關信息收集能力

鞋類產品的款式、材料、品牌、功能、生產廠家數量眾多,紛繁復雜,每個季節的新產品更是層出不窮。知道如何有效地獲取行業市場和技術的最新信息,并能夠對收集到的各類信息正確地理解和分析、加工、處理、傳遞和活用是鞋類企業非??粗氐穆殬I素質和能力之一。這種能力對一個從沒接觸過鞋行業和鞋類課程的高職學生來說是很難全方位做到的。而通過鞋類課程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會對整個行業技術水平、市場、品牌能有比較清晰和全面的認識,了解鞋行業最新技術的關鍵詞和信息源,知道如何獲取專業資訊,能夠品鑒鞋類產品,增強了在跨專業領域的信息獲取和更新的能力,這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也是鞋類企業非??粗械囊环N專業素質。

三、跨專業鞋類課程的設置與實踐

(一)鞋類跨專業課程的設置

與高職鞋類專業的十幾門專業課不同,為跨專業學生設置的課程分兩類:一類是設計與美育類:如《鞋類效果圖》課程,培養學生對鞋靴造型和款式的美學敏感度;另一類是技術信息類:如《鞋類舒適度概論》課程,其內容更偏重綜合性。鞋子作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既屬于傳統行業,同時也立于國際時尚前沿,更是新材料、新工藝、生物力學新理論發展的一個應用載體。兩類課程的設置和內容基本上覆蓋了鞋類商品認知的常用信息,能夠滿足一些涉鞋工作崗位對專業素質和能力的要求?!缎愂孢m度概論》課程教學內容某種程度上更像是對多門鞋類專業課程的綜合、精煉和濃縮。課程從鞋楦、鞋材、鞋靴結構和工藝、人體足部特征、成鞋檢測、特殊人群腳型特征等方面全方位地介紹了與鞋的舒適性和功能性相關的內容。課程以鞋的舒適性為主線,把鞋類專業的一些課程整合精煉成了章節和模塊,同時也涵蓋了一些品牌信息、用戶美學需求和區域市場的分析方法以及影響鞋類舒適性的心理因素的內容,對鞋品的表達能力、分析和判斷能力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訓練。這些課程內容構建了跨專業學生的鞋類專業能力結構體系,為學生將來就業崗位可能遷移到鞋品相關領域提供了知識儲備和支撐。

(二)鞋類跨專業課程的實踐效果

在鞋類跨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鞋子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會經常接觸到的消費品,鞋類課程的特點又是教學內容是比較具象的信息,跨專業學生領會起來難度并不大。在一些常用的鞋品認知方面,跨專業學生與鞋類專業學生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差別??鐚I教學中,知識和信息主要還是單向傳遞和滲透的,也就是將鞋類的知識和相關信息輸出給其他專業的學生,跨專業學生將學習到的鞋類專業知識與自己本專業的融合主要是靠學生自身的領悟和課程內容中的某些信息觸發其思考而進行的。學生會經歷一個從跨專業體驗到激活自己的興趣,再到思考和探究的一個過程。例如:通過跨專業鞋類課程的學習,主修管理類和商科類的學生會主動思考如何更好地營銷鞋品,一款鞋產品的賣點在哪里?市場定位和顧客群如何?不同營銷渠道的優勢和利潤狀況可能如何?眼鏡設計專業的學生會考慮如何將鞋品和眼鏡的設計進行統籌設計搭配,形成設計元素能夠呼應的成套系列產品;材料系的學生會思考為鞋品選擇何種材料和工藝加工的金屬扣件更經濟、更輕巧并且還不褪色。這些跨專業的融合所產生的課題來自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自發思考,是他們的學習經歷和知識背景所帶來的自然反應。通過對鞋類課程的學習,跨專業學生自述其對鞋的認知和理解與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以前沒想到有關鞋子的學問有這么深廣,從學生后期課程報告的宣講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對鞋品的表達和分析能力也更趨于專業。鞋企在電商、貿易、物流崗位對這些具有鞋類商品知識和專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一直有著持續的需求,懂鞋并且又懂營銷、物流、貿易的畢業生往往更加受到歡迎。另外,在學生創業方面,跨專業課程某種程度上也為他們打開了新的一扇窗,使其了解到了一個新的行業與市場。

變化中的經濟結構和現代社會就業形勢使職業遷移成為高職畢業生謀生和實現才干的常規途徑之一。當然,一個人對工作崗位的遷移和適應能力除了和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有關外,還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團隊協作能力、情商管理能力、應變能力、口才、創新意識、身心健康程度等。但無疑,專業知識體系帶來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是打開一個專業領域的“敲門磚”,同時也是支撐專業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石。提供給跨專業學生選修的課程通常是經過精煉的專業課程,這類課程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質,使其基本具備了一些相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在相關的崗位融入和學生的職業視域拓展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提升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彈性和適應度。

[1]麥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91.

[2]史鋒.論風險社會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遷移”能力培養[J].江淮論壇,2009(2):106.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39.

[4]張鳳娟.20世紀后期美國綜合高中職業課程選修狀況研究——美國教育部《1982——1998高中職業課程選修趨勢數據分析報告》述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6(8):88.

猜你喜歡
鞋類專業課程職業
汽車類專業課程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
《金枝玉葉》系列鞋類設計作品
《藍調蔓延》系列鞋類設計作品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淘寶鞋類店鋪雙11直播數據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鞋類鋼勾心》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