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信息署檔案選譯(三)*

2018-04-15 00:08王睿恒翟韜選編校王兵杰高可攀
近現代國際關系史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戰爭信息

王睿恒、翟韜選編校,王兵杰、高可攀*譯

一、戰爭信息署對華長期宣傳政策指令* 本文譯自:“Long Range Policy Directive For China,” January 15,1945, ProQuest History Vault, 003446 (Information Control and Propaganda: Records of the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 Part 2: Office of Policy Coordination, Series A: Propaganda and Policy Directives for Overseas Programs, 1942-1945) _010 _0086_From_1_to_627 (pp.176-188). 0263.——譯者注

機密

戰爭信息署

1945年1月15日

海外分部第43號復印件

華盛頓特區

對華長期政策指令

(此為針對該國頒布的第一份長期指令)

(一)范圍

這份政策聲明旨在指導長期材料的準備工作,它們將在日占區和非日占區的中國人中間分發,包括滿洲和臺灣(對滿洲和臺灣的特別補充材料將在稍后發布)。

注意:當前在中國以及針對中國的行動將繼續遵循其他文件執行:

(1)我們國統區(Free China)辦事處進行的整體信息宣傳項目依據1944年10月24日的《戰爭信息署在中國非日占區的信息工作指示》。

(2)我們從舊金山發送到中國的短波廣播節目是根據1944年10月27日的《對華廣播信息活動指令》進行的。

本文件主要涉及我們的宗旨、目標和主題。附件包括對未來形勢和受眾態度的假設,因為這將影響我們的宣傳政策,此外還有注意事項和關于媒介的建議。

(二)宗旨和目標

宗旨A:為了協助加速戰勝日本,要培育中國受眾的態度有助于:

目標1:從內部增強中國的經濟和政治,以此作為更強有力的戰爭工作的先決條件;

目標2:促使中國軍隊更有效地參戰;

目標3:讓中國人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給予其他聯合國家最大程度的配合,從而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這些目標從本質上與我們當前在中國非日占區的信息宣傳項目的目標是一致的(參見10月24日的《指示》),而且在日本軍隊被徹底擊敗前依然有效。

宗旨B:為了建立一種有保障的和平,要培育中國受眾的態度有助于:

目標4:保持中國與其他聯合國家之間最大限度的合作,尤其是和美國之間,以共同努力建立世界安全體系并在國家間發展和平關系;

目標5:促進中國更積極努力地達到一個大國所負全部責任的標準;

目標6:促進中國逐漸形成現代和進步的國家體制,有能力解決其國內問題。

這些目標基本上長期有效,因其有助于實現美國曾表達過的強烈愿望,即見證中國成長為強大的國家,作為維持遠東地區和平的因素存在。

關于戰爭信息署在華工作的長期目標,講起來其實是簡單和直接的:第一,當前中國的抗戰,僅僅是一個古老文明再生和現代化的一個階段。讓中國人民加入世界共同體,從而讓他們能夠維持內部秩序和對國際生活做出獨立的貢獻,這一長期進程不會因為日本的投降而停止。相反,中國現代化的任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第二,在現代的基礎上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是美國人直接而重要的關切。不僅因為我們的對外政策長期以來尋求培養一個強大而進步的中國,更根本的原因在于,除非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成功地建立了穩定的民主政府、現代經濟以及足以應對如今撲面而來的大量問題的新式制度,否則我們就無法理所當然地期待太平洋或整個世界享有安全的和平。如果戰爭信息署與其他美國機構在中國合作開展的行動僅僅以擊敗我們的日本敵人為目標,那么戰爭信息署就會因此失職。

(三)主題

從內部強化中國——

主題1:民主化進程。使人們認識到,個人能夠從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礎上的國家政治組織中獲得什么,以及這種政治組織有效的運作機制。以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為例,這些機制包括代表制的政治制度、不記名投票的自由選舉、政黨之間公開競爭,以及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和個人言論的自由、自由公共教育體系、公民行使權利與承擔義務,還有義務兵役制等。(參見基本主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主題2:經濟動員。使人們更準確地認識到,在現代戰爭中一個國家的經濟動員需要個人和政府做些什么。例如,刺激和組織增長起來的生產、設定物資的優先級別、維持定量配給和價格管控、稅收和公共借貸、運輸媒介的整合等。(參見基本主題,“尚未完成的工作”)

為了鼓勵中國軍隊更為有效地參與戰爭——

主題3:全球戰爭。提供戰時在歐洲和亞洲發生的事件進展的消息,務求清楚而準確,特別是在那些曾經被日本占領過的地區,以便展示出我們全球戰略的基礎,中國的盟國做出的貢獻,以及客觀上中國過去和現今扮演的角色。(參見基本主題,“澄清事實”)

主題4:批判和揭露日本意識形態的錯誤。明確說明我們的觀點并闡明我們的證據,證明日本在東亞的擴張是一個必須被徹底根除的威脅,因為它基于過時的、不切實際的以及有害的思想和行為模式。例如,侵略性的民族主義、自命不凡的種族優越和神圣血統的主張,包括天皇的神圣性、漠視他人權利、隱瞞真相和輕蔑地不遵行國際承諾等。(參見基本主題,“揭露日本”)

主題5:加速中國的進攻行動。明確說明如果中國要在戰后的世界事務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她就必須在戰爭中表現出更多的軍事主動性,比如,此時單純的防御角色只會讓這個國家以后更加衰弱無力。我們應當指出的是,進攻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技術、組織和士氣的問題,而物資只是軍事勝利其中的一個因素。

確保中國在軍事方面給予我們最大程度的配合——

主題6:中美軍事合作。描述展現我們的軍隊、軍隊的組織和運作以及組成部隊的典型的美國小伙子(形象),并表現出美國需要在當地與中國人合作。說明戰斗活動和此前必須做好的各類有組織的準備之間存在密切聯系,例如,空軍必需的地面設施、供給和維護。(參見基本主題,“美國的戰士”)

主題7:美國政策。清楚闡明我們在中國進行軍事行動的長期和非帝國主義的意圖,例如,我們的軍事目標在本質上是有限且暫時的,我們此前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我們在菲律賓的過往經歷、我們今天的國際承諾和戰后計劃。(參見基本主題,“美國和世界”)

贏得中國在建設世界安全體系和發展和平關系方面的通力合作——

主題8:在世界中共存。增強中國人對現代國家間的互相依賴的認識,以及他們對共同合作必要性的理解,這不僅僅在總體上的安全體系領域,還包含經濟與文化關系方面的安排。展現出如果國民之間彼此加深了解,而且這種了解可以得益于信息交流,那么以這種方式共同合作會更容易。

促使中國承擔起符合大國標準的責任——

主題9:中國的國際責任。增強中國人對一個國家與其他國家合作中理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以及履行這些責任所需機制的理解。表明為外國國民提供可靠的法律體系、確定的稅率和對生命和財產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促進中國逐漸形成現代和進步的國家體制——

主題10:現代化。展示現代民族已會通過多種方式利用科學的方法實現民主目標和個人進步,比如在區域規劃項目上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像田納西河流管理局、城市住房和公共衛生的發展、政府機構幫扶社區企業、勞動標準的執行等。(參見基本主題,“現代生活方式”)

附件

(一)對未來形勢的假設

上述宗旨、目標和主題是概括表述出來的抽象概念。毫無疑問它們本身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它們的確沒有提供此類政策聲明應當試圖提供的對于全部措施的具體指導。因此,接下來的章節對于我們分發長期材料可能面臨的形勢提出目前能做的最好的假設。

A.分發中可能出現的形勢

1. 材料將通過海運進入中國的東海岸。我們希望,緬甸線路將支撐和發展我們當前的項目,但是,基于這條供給線,我們的軍事力量不太可能會把日本從中國的主要人口中心驅逐出去。戰爭信息署將更不可能會通過這條供給線路裝運大量的貨物。

2. 中國新開放港口的海運將會擁擠不堪。我們必須保持最少的物資數量。海運一定要仔細準備,一方面要依照優先等級運送貨物,另一方面也要保障滿足私人托運貨品的需求。必須尋找本地的紙張等的供應,但是又不能依賴于此。相反,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尋找大多已被毀壞或報廢的各種機械設備(印刷機、電影放映機)。

3. 分發規模將會逐漸擴大,因為占領區域會逐漸開放,并且這一情況將持續數月??梢韵胂?,在中國清除所有日本軍隊之前,日本整個國家就已戰敗。美國在中國的信息活動很可能要持續到本地戰爭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例如,我們必須設想到美國國務院的文化合作項目將會持續進行下去。

4. 我們和駐華美軍官方機構的關系尚待確定,而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持續不確定的狀態。無論如何,戰爭信息署的行動不會僅僅是輔助駐華美軍機構,而是要拓展到這個領域之外進行。

5. 戰爭信息署行動中心最終將會在大約15個主要城市建立,盡管有超過6個的城市并不需要設立有美方工作人員的官方辦事處。行動中心在這些城市的具體位置及其可以啟動的時間順序當然要取決于很多因素。圖書館和電影放映站將不止在這15個地方。以下是除了當前重慶、昆明和成都的辦事處之外,可供選擇的城市清單:

中國東南:

估計人口

(1)廣州

1,145,000

(2)九龍

1,160,000

(3)廈門

165,000

(4)福州

314,000

(5)臺灣島,中國人人口

5,000,000

中國中部:

(6)上海

3,703,000

(7)杭州

485,000

(8)南京

732,000

(9)漢口(武漢)

1,000,000

中國北部:

(10)青島

522,000

(11)濟南

300,000

(12)天津

1,390,000

(13)北平

1,561,000

滿洲:

(14)大連

232,000

(15)奉天

2,800,00

(16)長春

544,000

6. 我們主要的受眾將會在城市中。我們將通過這些人已經接受和熟悉的渠道影響他們,比如中國的電影院、報紙、書店、公告欄和圖書館。之所以會集中在城市受眾,這是因為雖然戰爭信息署有可移動的設備用來在農村地區開展大規模的活動,但會被中國官方認為是一種宣傳侵略。有了中國人的大力幫助,我們的電影、幻燈影片和圖片也許能夠到達更大的集市城鎮,但是即使在那里,我們會發現受眾多為城市人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農村人。

B.我們的受眾的可能情況

考慮到接受我們宣傳信息的受眾很可能將會是中國東部沿海主要城市中的城市人口,我們對他們展開宣傳、和他們接觸時他們可能會是什么情況?我們或許能做一下大膽猜測:

1. 厭戰情緒將會長久存在,因為普通人已經調整自己達到適應戰時情況的程度,如商品短缺和日本人與傀儡的占領。盛行的情緒可能會是漠不關心。驅逐敵人可能會激發很多重新調整帶來的令人厭煩的問題。而且到我們能夠分發材料的時候,解放也許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隨之而來的可能是食物供給的惡化或當地秩序越來越糟。

2. 知識分子的貧困。中國國統區和日占區戰時物價的通貨膨脹,導致那些工薪階層入不敷出。農民可以繼續依靠他們的莊稼過得很好,很多商人通過投機倒把、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而發財致富,但與此同時受教育階級卻是困苦不堪。政府官員、教師、學生、職員和專業人員都眼瞅著價格上漲數百倍,而工資卻遠遠滯后。他們依靠政府的糧食津貼為生,通過售賣書籍、衣服和家具以獲得必須的食物和容身之處。這些受教育的中國人將會大量死于營養不良和疾病,而他們是與我們最為相似的人。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知識分子精英將被耗盡、衰弱。

3. 殘余的傀儡。即使解放后所有偽政府官員都留在政府機關,中國仍然缺少足夠受教育的行政人員去維持政府工作高效運轉。少數受雇于偽政府核心部門的職員會發現,在偽政權被推翻后,政府依然需要他們進行工作。我們受眾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將或多或少地默認日本占領的這一既成事實。他們不會在同一程度上接受日本人的觀點,但是都會預見到和等待日本的戰敗。

所有的情況可能意味著,我們在中國分發材料時,可能不會面對熱情高漲的受眾,因為此時他們的個人問題正在新生活的太陽下蒸發顯現。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受眾仍將受其影響。他們會自利地考慮個人和家庭的生存問題,而即便對我們最精彩的理念也不會產生多少興趣。

C. 受眾背景:

在開始一份三頁紙的對中國人思想的清晰闡釋之前,我們必須注意某些長期因素會影響中國人對我們材料的接受能力。

1. 文化自豪感

縱觀中國的歷史,一個世紀之前它仍是“中央王朝”,正如它的中文名字一樣(中國),即已知世界的文化中心,周圍都是野蠻未開化的人。他們包容但不尊敬外國人。因此,在過去一個世紀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卑微地位極大傷害了其傳統的自尊心。中國長久以來自給自足,不是一個充滿愛國者的國家,它尚未像西方國家那樣完全被民族主義精神所喚醒和鼓舞。但是在中國對自身文明的自豪感的基礎上,愛國主義正在不斷增長。我們必須小心尊重這種自豪感。

2. 技術和教育落后

大約有80%的中國人在小塊土地上以密集勞動的農耕為生。例如,水稻栽培需要在小面積土地上大量用水并進行人工勞作。只有20%或者更少的中國人識字。這意味著大量中國人是目不識丁的農民(雖然他們絕不愚鈍),無法閱讀出版物。我們的城市受眾也都是來自這樣的農村之中。

中國人不精通于機械原理或科學分析,盡管他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科技和工業技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引起他們對此的興趣。我們的受眾需要公共健康和預防醫學方面的教育。

3. 物質貧困和社會落后

中國城市居民的貧困通常體現在生活水平上,他們的生活基于竹筷子而非金屬刀叉,基于簡單的沒有彈簧的木板床,基于棉布鞋而不是皮鞋,基于簡單的棉布衣裳。美國人民純粹的物質富足,尤其是他們的物質商品和機器方面的財富,與中國形成極大的反差。

也許是因為極端的人口密度,也許是因為個人為了生存用盡一切方法去不斷爭奪生活必需品,我們的中國受眾中有相當多的機會主義者和利己主義者。其他很多人則會忠于家庭而非更大的社會利益,還有一些人因為傳統道德的崩潰而意志消沉。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為同樣的理念所動。所有這些因素再加上中央王朝的廣闊面積,共同阻礙了公民現代精神的成長發展。社會和政治組織也尚未形成真正的現代(西方)形式。例如,法律至高無上、高于重要人物個人統治的理念,仍然遠不如在西方的廣泛接受程度。中國中央政府的傳統是家長式作風而非代議制,而民主(在承認個人價值的意義上)顯現在社會關系中,而非政治制度中。上述一切表明,需要向中國人展現一幅真正的、現實的政治民主運作的畫面,包括其問題在內。

4. 人際關系的圓滑世故

與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聚居生活一起更久的中國人對人的本性和動機有更多了解。他們不是對宣傳一無所知。他們能立刻察覺到我們幼稚和愚蠢的自鳴得意。我們想要說什么就必須坦率地提出,不能有任何的自以為是、自吹自擂或是自以為施恩于人。如果我們真誠坦白地承認我們的缺點和我們正在嘗試克服的缺陷,那么我們就可以贏得他們的信任。

5. 中國革命尚未完成

這是所有其他因素的基礎。中國是如此落后,改變的潛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目前實施的政治制度或工業制度或人們生活的制度普遍被認為是過渡性的。即使保守派也認為回到先前常態的可能性很小,甚至中國最為熱情的西化倡導者認為,新的中國必須被重新創造。我們只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提供我們的宣傳材料。

D. 中國受眾態度,因為他們將會影響我們的宣傳政策

我們與之打交道的是一群驕傲而復雜的,但仍然處于貧窮落后狀態下的人們。我們的任務是促進他們對我們的認識,促進他們對世界上其他反對日本的同道中人的認識,目的是讓他們感要有義務立刻幫我們打擊日本,并且長期地來改造他們自己、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國際環境(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讓他們依照我們的形象重造自己)。我們在中國戰場上的共同合作將會提供一個直接的機會,來實現這個長期的宣傳目標。

1. 對于美國

美國將繼續成為中國學生和商人的樂土,是激勵中國知識分子和支持中國外交的主要源泉。我們強項是,我們不謀求中國的領土,而且顯然我們可以從支持中國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中獲利。與此同時,我們給予中國國統區以空中防護,并且是外部幫助中國重建的主要潛在力量。這些將比以下幾點更重要:(a)中國人會自然地怨恨我們不可避免地在中國國內事務上施加影響力;(b)中美作戰期間產生的摩擦;(c)中國對于我們在軍事和其他方面援助的明顯遲緩或不到位的失望。我們的受眾將會對美國人民抱有好感。

2. 對于宣傳

這不意味著他們將會按照表面意義接受我們的宣傳要點。中國人想要娛樂、信息、教育,尤其是想要技術和精神上的支持來增強其自尊。除了后者(要求給中國撐臉面是中國人的一個弱點),我們都有簡單直接的工作要做。

目前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多大程度上迎合特別渴望得到口頭尊重的中國人?,F代中國需要的威望應該建立在中國人的行為上而不是外國人的贊美上。我們的評價應該是公正的,真誠而不華麗和花哨。我們不應該和國民黨中宣部合謀發起一場相互吹捧的運動。另一方面,我們應該在任何理所應當之處給予肯定。

3. 對于美國軍隊

美國的軍事援助給中國的承包商帶來了利益,造成設立空軍基地的城市雞蛋短缺,還帶來了大量可能產生相互猜忌和爭議的機會。在中國的邊遠地區駐扎的美國陸軍有時表達了強烈的厭煩。他們藐視當地的習俗,打破很多戒律。一些美國士兵不喜歡中國中世紀的味道、臟亂、疾病和不舒適。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軍隊走到哪里都會帶來令人興奮的事、麻煩事以及機遇。我們必須利用由軍隊引起的興趣。

4. 對于英國和英帝國主義

在現代中國,英國被視為令人反感的帝國主義領袖和急先鋒。我們長久以來都分享著英國在中國獲得的果實,因而不能完全將自己和英帝國主義分離,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將自己等同于它。我們必須避免承認任何既定事實,并且表明我們獨立的立場。

傳統的中國人傾向單獨和每一股外國勢力打交道(以夷制夷),這使得在中國出現任何形式的英美陣線都會讓他們難以接受。我們應該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都強調英美中三國的共同行動,而不是突出英美兩國的聯合行動。

5. 對于新式的美帝國主義

中國人擔憂美國這個龐然大物,也擔心我們濫用自己對中國命運不斷增長的影響力,這種情況應該在戰爭信息署的行動下得到緩解。這種擔憂可能會增長。我們應該小心避免強調我們的權勢而加劇這種擔心。

6. 對于西方的物質主義

東方人蔑視西方人對于現世的事物過分熱衷,拿中國來說,他們認為這種蔑視是合理的,但是其實這是一種嫉妒心理而非執著于信仰的反應。中國人的生活與美國人一樣都是非常世俗的。相比美國,中國禮節性的謙遜更為文雅,而在中國人命卻更為卑賤,這兩者的優缺點差不多抵消了。我們的工作不是為我們的物質優越性道歉,而是要展現我們的科學知識、個人奮斗和紀律性所基于的非物質原則。

7. 對于俄國

每個有思想的中國人都對上一代俄國人在重建和堅持抵抗上的成就印象深刻。對中國的很多知識分子而言,蘇聯是如何重建一個古老的農業國家和迅速趕上世界發展進程的偉大典范。但是新的中國的民族主義和舊的中國的個人主義都讓中國維持在俄國的軌道之外。連同國民黨對革命性思想的系統根除,這些因素阻礙了中國共產黨統治區外大部分地方的親俄觀點的增長。如同在緬甸的英國,俄國是一個持續不斷對中國的利益形成潛在威脅的爭奪領土的鄰國。在滿洲尤其如此,其原材料資源是中國成為強國進行所有努力的關鍵因素。重慶保守派的噩夢就是設想俄國戰后將占領滿洲。

我們應該明確說明俄國是并且一定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應該使用材料強調美國人反共或者美國人會在中國的部分地區支持反俄運動。

8. 中國的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似乎包括虔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務實的愛國者和農業改革者。他們當前的計劃是動員民眾在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并進行軍事抵抗。在整個國家里,他們構成了一股少數派;現在,他們宣稱在資本主義工業發展進一步推進之前,自己無意控制整個中國。受教育的中國人主體仍然對這場運動的進步本質感到害怕和懷疑,因為運動的成功將會使所有在社會上已占據一席之地的人們感到為難。但是二十年之后,它已變成一場中國本土的運動,無論可能與蘇聯保持著怎樣一種聯系。

至今我們仍對這項運動及其優勢知之甚少。作為美國人,我們傾向于認為理想主義者具有高尚的美德,但后來的事實可能會令人尷尬。我們當下的利益基礎在于中國共產黨的戰爭努力,這可能最終能使游擊隊在中國沿岸歡迎我們的到來。但是對于長期宣傳的目標而言,我們不必就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做出表態,這對于中國社會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對任一方的干預都會招致很多愛國者的忿恨。

9. 排外主義和沙文主義

傳統上中國人對陌生人的猜忌、堅信自己的文化比外國人強的文化優越感已時不時地成為排外情緒的基礎,而且戰爭年代的孤立有利于助長這種情緒。政客們可能會利用這一點。海外的華僑華人社區可能也會為活躍的沙文主義外交政策提供機會。雖然中國人沒有積極表達出對印度支那回歸法國統治或類似的歸還殖民地行為的憂慮,但是中國對于東南亞的殖民地有著天然而濃厚的興趣。我們應該表明我們關注殖民地人民的福祉。

日本所謂“亞洲人的亞洲”宣傳路線看起來并沒有深深印在中國人的腦海。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利用中國人生活中占主導的世界主義傳統來應對它,這讓中國人可能成為未來最佳的世界公民。我們的材料應該強調中國與西方的共同紐帶,并表明中國和中國人可以,并且確實正在有信譽地參與國際生活。

(二)注意事項

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上述要點,再增補一些內容,如下:

A. 應對戰后情況

1.海運計劃應該盡可能的輕巧、便捷和能夠自我維持。

2.讓每件宣傳產品都有吸引力,足以把它推薦給缺乏熱情的、疲憊的和營養不良的接受者。為達到這個目的,它必須與個人生活有一些明了直接的關系。

3. 不要反復講美國人的物質上的幸福。避開那些涉及美國奢侈生活的事例。

4. 不要沒有差別地公開指責通敵者。譴責甘心情愿給予敵人幫助的人,但是不要攻擊那些不明顯的愛國者,他們站在幕后,幫助維持傀儡統治下的生活。

5. 不要過度樂觀、滿嘴承諾或滿足于世界的現狀。

B. 關于中國人的敏感脆弱

6. 對中國人的偉大歷史成就給予應有的認可。

7. 具體強調現代公民必須履行哪些社會義務。

8. 永遠不要以居高臨下的口吻對中國受眾說話,或是表現出優越感。

9. 簡單直接地解釋科技或其他復雜的問題。

10. 不要暗示我們已經有具體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中國的所有問題。承認我們自身也存在問題。

11. 不要無節制地對中國的事情過分恭維。有區別地給予贊揚。

C. 在對待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上

12. 有效利用我們的在華軍隊,用他們和他們的行動來展現美國的行為方式和目的。

13. 不要強調英美針對中國時的團結一致??赡艿脑?,強調英美中三國的團結一致。

14. 將中國完全納入聯合國家的事務中。

15. 不要強調美國在軍事上和經濟上的絕對力量。這不需要宣傳。

16. 表明美國和整個西方的物質發展部分基于技術知識、個人的聰明才智、創造精神和紀律,而不是僅僅基于掌握的物質資源。

17. 表明我們與俄國的友好關系堅實地基于美國的自身利益,但這種對待自身利益的態度又是很開通的。

18. 明確表明我們堅信大量的中國普通民眾在符合我們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而且必須而得到改善提升。

19. 表明我們接受中國作為世界共同體的成員之一充分而平等地參與國際事務。

D.具體的不要宣傳的事情

20. 不要僅僅因為我們得知其名聲,就突出強調某些中國著名人士的名字,例如蔣介石、蔣夫人宋美齡、孔祥熙。

21. 不要強調中國的政治派系,無論是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還是其他黨派。

(三)關于媒體的一些建議:

A. 總體??梢暶襟w(圖片、展覽、電影和幻燈影片)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機遇,而且可以觸及到最廣泛的受眾。甚至在城市里廣泛存在著文盲,這限制了出版物受眾的規模,而接收設備的缺乏限制了無線電廣播受眾的規模。

B. 根據戰爭信息署在中國的經驗,圖片和展覽吸引著廣泛的受眾。圖片是主要被用作播送時事新聞的短期媒介,而針對中國的長期項目很可能通過基于精心策劃的展覽來展現長期主題,因為最終宣傳分發的更多是新聞材料,而不是更即時的時事快報。(參見1944年9月15日的《對遠東圖片和特別報道的指示》)

C. 電影和幻燈影片。我們要認識到,當前在中國國統區使用幻燈影片,部分是因為電影放映設備的短缺。在能夠進口一些現在中國封鎖區沒有的那些更笨重更昂貴的電影放映機之后,我們不能指望幻燈影片還能和電影一樣具有同等的競爭力。這意味著在宣傳科技主題的時候仍主要要依靠幻燈影片,用于培訓和教育目的之時仍需做一定的說明,但是不會用其來達到娛樂或播送新聞的目的。

D.特別報道應該利用中國報刊對西方相關信息材料的熱切愿望。建議寫作針對中國的特別報道時可以從重慶辦事處翻譯部的經驗中獲得教益,后者已經創作了大量中文版的新聞和專題資料,并在中文出版物中廣泛使用。

E.出版物。(參見已基本上通過的1944年9月14日《中國的出版計劃》)我們可以用中文書籍觸及龐大的中國受眾,同時利用英文書籍觸及相對較少但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受眾。中國讀者最感興趣是那些他們認為原本是專門給西方大眾準備的材料。因此,翻譯和低成本的重印本應該比特意準備的稿件更加重要。

F. 電影。在特別為中國制作的電影中,最有利于實現我們的目標的應該是譯制為中文的紀錄片,因為它們能最有效地描繪我們的主題。

我們需要補充更多的紀錄片來貫徹我們的主題??偟膩碚f,電影最有影響力,因此選擇那些最能實現我們目的的商業電影也非常重要。

選擇在中國分發的商業電影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根據實踐經驗提煉出來的幾個要點:

1. 為中國選擇電影的人必須牢記一個事實,即中國審查員將會根據他自己的標準而不是我們的標準來批準外國電影。對這一領域的觀察表明,中國的審查員按照慣例將會反對涉及以下內容的電影:(a)帝國主義,例如,《鼓》(Drums)、《古廟戰茄聲》(GungaDin);(b)幽靈或靈魂,例如《逍遙鬼侶》系列(Topperseries);賭博,攔路搶劫(例如《臥底女郎》(Tip-OffGirl);越獄的技巧(例如《布萊克威爾島》(BlackwellsIsland);過度殘暴,或是從不好的角度展現中國人的電影,例如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的《貓爪》 (TheCat’sPaw)。

2.根據票房記錄顯示,總的來講對中國受眾最具有吸引力的電影包括彩色電影,尤其是那些含有大量動作鏡頭或虛幻的故事的,德米爾(DeMille)式的盛大宏偉場面的,還有南海和泰山的故事,以及動作片。

3. 不受歡迎的電影類型包括宣傳電影[例如《吾土吾民》(ThisLandisMine)],以及含有大量對白的電影,這類影片對會說英語的中國人而言都是難懂的,而且在用幻燈影片給觀眾放映翻譯字幕時,很難讓其與熒幕的電影播放保持同步。

G. 無線電廣播。音樂錄音和包括公開演講整套設備在內的無線電器材儲備將在中國大有用處,但是總體來說,面向中國和在中國內部播放的無線電廣播節目的內容還會繼續按照短期指令進行。(參見《關于在中國未占領區的無線電廣播信息工作的指令》)

(簽字)G·E·泰勒

第三區副主任

海外分部

華盛頓已審批——1945年1月5日

(王兵杰譯,王睿恒、翟韜校)

二、美國駐華大使高斯致國務卿的電報(關于戰爭信息署)* “The Ambassador in China (Gaus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ebruary 9, 1944,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FRUS),1944, Vol.Ⅵ, China,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7, pp.14-18.

127.6/382

駐華大使(高思)致國務卿

No.2139 重慶,1944年2月9日

2月26日收到

閣下:我很榮幸地收到國務院于1944年1月6日發布的第489號指示,關于美國駐重慶的幾個政府機構之間缺乏充分協調的報告。

我想國務院來函所指主要是大使館在協調美國文官機構駐華辦事處的活動方面發揮的功能。這些機構包括戰爭信息署、對外經濟管理局(Foreign Economic Administration)和負責獲取外國出版物的跨部門委員會(Inter-Departmental Committee)。

總的來說,協調幾個隸屬于大使館的美國政府文官機構的工作進行得相對順利,沒有遇到重大問題,我整體上滿意當前的現狀。

……*此電報涉及好幾個機構,此處省略了和本主題無關的內容?!g者注

戰爭信息署

這個組織是與大使館有關的、在重慶建立時間最長的文官戰爭機構。它通常被稱為“美國大使館的美國新聞處”。最近人們開始傾向于稱它為戰爭信息署的中國分部。

這個機構在一位能干的前美國新聞記者的帶領下開始低調地運作,該記者現在繼續擔任這個規模已然極大擴展的機構的負責人。*F·麥克拉肯·費舍爾(F. McCracken Fisher)主任。

我有時候覺得這個規模龐大且費用極高的機構并不完全合理,“收益遞減法則”從它建立之初就開始長期發生作用,它獲得的成效并不能完全證明大量的財政支出是合理正當的,而且位于華盛頓的戰爭信息署總部在工資和補貼方面太過鋪張浪費(包括給幾乎每一個美國員工的“代表”津貼,數目有高有低;還有足以令他們在同一處的外交工作同僚感到非常尷尬的補貼)。

但是,戰爭信息署的政策和指令發自華盛頓,除了反復將負責中國事務機構長官的注意力吸引到我所認為的其行動開銷過大的觀點上之外,我并不認為自己有責任協調以及在總體上監管這個機構,包括也沒有任何對其開支和監制方面做出指示的權威。

與對外經濟管理局的情況一樣,大使館有一位官員被專門指派為戰爭信息署駐華機構的聯絡官,以保持日常聯系。電報的處理方式亦與對外經濟管理局一樣,向外發出的電報以我的名義立即發出,除非它包含聯絡官認為需要我先過目的內容(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發來的電報通過聯絡官轉交給戰爭信息署的駐華機構,并依照慣例把復印件交給我。從該機構發往華盛頓的郵件提交之時不能封口,大使館在轉發出去之前會進行檢查。含有部分需要我特別注意的內容的復印件上會留下適當的標記。

我還與戰爭信息署中國分部的主任保持私人聯系。該機構最初設立之時這種聯系非常密切。但是隨著機構規模的擴大,機構負責人經常不在重慶,因而就不常有進行密切的私人聯絡的機會。但是我盡可能地保持著對這個機構活動的密切關注。

我曾有機會時不時地評論他們的某些行動,而且有幾次我的批評相當尖銳。出現失誤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疏忽、缺乏適當的監管或下屬們缺乏判斷力和不能保持平衡。例如,我曾有幾次嚴厲批評《美國文摘》(AmericanDigest)中使用的材料?!睹绹恼肥且环菝恐艹霭嬉淮蔚挠⑽男畔①Y料,主要面向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傳教士發行,上面刊登有每周戰爭新聞的摘要以及雜志和其他文章的節選或轉載。有一次,《文摘》刊登了一篇關于美國黑人問題的文章。另一次,它刊登了一篇關于歐洲政治問題的文章。由于《文摘》的定位是面向廣大中國、外國居民以及美國人,因此在一份政府出版物上刊登上述這些類型的文章是不明智的。我不常就此問題提出抱怨,但是我認為我應該對出版物保持敏銳的監察(監察權由該機構的下屬掌控)。我在這里抱怨的主要是缺乏負責任的監管。

我有時候還會提醒該機構的負責人,其工作人員在中國內地出差時,該機構沒有對他們的所處情況、所負職責以及應該的行為方式進行適當的“簡要告知”或進行指導。他們一定不能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當作美國政府的代表。他們和中國當局的關系必須正確且恰當。每當他們發表公開演講時,我希望可以收到他們言論的概要,以便維持對他們行動的監督。

我還傾向于否決在一些沒有領事館或大使館工作人員的地方開設戰爭信息署的地方辦事處,否則無法對其行動進行詳細的監督。而建立無線電廣播接收站等請求仍需進一步處理。

戰爭信息署駐華機構和華盛頓之間,以及和駐印度和其他地區的辦事處之間的電報交流量格外巨大,我質疑這個數量是否完全合理。這項工作讓大使館的代碼設備負擔沉重,盡管它們還是完美而迅速地完成了任務。戰爭信息署的總部已經給他們提供了解碼器,并授權他們用自己的人員進行電報交流。至今它還沒有這樣做,但是我理解這是因為密碼譯員尚未到達重慶。當戰爭信息署駐華機構開始自己進行編碼工作時,電報譯文要提供給大使館。只要能夠如實地滿足這個要求,大使館贊同這項安排。

總之,我對戰爭信息署駐華機構的合作,對該機構負責人與大使館合作的態度,以及該機構在大使館監督下進行的活動沒有什么抱怨可提。需要我介入或指導的事情已經毫無摩擦和爭議地解決了,這些事情不是特別重要,并不需要提交給華盛頓知道。而且每當我找該機構的負責人協商,并強調大使館的立場和政策以及給出這樣做的理由時,該機構明顯還是贊同并遵照指示的。

戰爭信息署駐華機構與軍隊合作開展了一些與心理戰相關的工作,在這方面,戰爭信息署的官方指示將該機構置于戰區指揮官的監督之下。我沒有機會參與這些行動,亦沒有人告知我與此相關的事情。

……

(王兵杰譯,王睿恒、翟韜校)

三、文化關系司霍爾多漢森先生的備忘錄(關于文化關系司與戰爭信息署的分工)* “Memorandum by Mr. Haldore Hanson of the Division of Cultural Relations,” July 15, 1942,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FRUS): Diplomatic Papers, 1942, China,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6, pp.719-721.

811.42793/784a

文化關系司霍爾多漢森先生的備忘錄

(華盛頓),1942年7月15日

國務院和其他機構關于對華文化關系的聯絡會議

……*此備忘錄涉及好幾個機構,此處省略了和本主題無關的內容?!g者注

3. 戰爭信息署

國務院和戰爭信息署都計劃要向中國輸送微縮膠卷、電影、無線電廣播節目和雜志,但是二者所含內容完全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兩個項目面向中國不同的經濟和社會階層。

戰爭信息署輸出的是戰爭信息和有宣傳價值的現行觀點。國務院給中國的大學和知識分子領袖發送與教育和科技相關的材料,這些知識分子領袖正指引著中國的戰爭行動。

國務院已經和戰爭信息署外國信息處(Foreign Information Service)的如下官員不斷接觸:遠東區的協調員卡爾·克勞(Carl Crow)先生、駐華盛頓的遠東廣播負責人沃爾特·威爾格斯(Walter Wilgus)先生、在紐約負責出版物的愛德華·斯坦利(Edward Stanley)先生,以及在紐約負責電影的萊西·卡斯特納(Lacy Kastner)先生。

6月期間,一位文化關系項目的官員花費了三天時間與戰爭信息署人員在紐約討論后者的計劃。結論如下:

(a)微縮膠卷。戰爭信息署只選擇將刊有時事新聞和輿論觀點的雜志制作成微縮膠卷。而文化關系項目只把科技和學術期刊以及中國大學特別感興趣的材料制作成微縮膠卷。

戰爭信息署的微縮制作工作由紐約公共圖書館和瑞柯達克公司(Recordak Corporation)完成。文化關系項目的微縮膠卷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和農業部制作完成。二者都是有償的。政府在華盛頓進行的微縮膠卷拍攝價格比較便宜,但是速度較慢。

由于戰爭信息署的微縮膠卷只是想要發送給中國的報刊,因此翻譯成中文僅需要一臺微縮膠卷閱讀器。而文化關系項目的微縮膠卷要被廣泛分發給中國的大學校園,他們要在那里讀取膠卷,因此文化交流項目的當前預算中,要為100臺閱讀器提供資金(需要注意的是,戰爭信息署正在運送一些播放宣傳圖片的電影放映機,但這些并不適用于讀取微縮膠卷)。

(b)雜志。除了用于翻譯成中文的縮影膠片外,戰爭信息署沒有向中國運送任何雜志。而國務院給中國大學校園里的閱覽室提供了一些有教育價值的紙質雜志。

(c)電影。戰爭信息署正在向中國發送新聞短片和一些戰爭宣傳電影。文化交流項目則只限于教育電影,如關于健康、農業、科技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戰爭信息署的電影都與軍事有關。文化交流項目選擇的全部電影適合在中國成立一所長期教育電影的資料圖書館,盡管挑選時會基于它們在中國戰爭行動中的科學和教育價值。

戰爭信息署和文化關系項目都要依賴中國政府的放映機放映。

(d)無線電廣播項目。戰爭信息署現在僅向中國發送新聞廣播,通過短波從舊金山傳遞到重慶,再通過中波在當地轉播部分新聞節目。文化交流項目計劃撰寫科技和教育主題相關的廣播腳本,與電影的主題相類似,然后向重慶發送中文廣播錄音,或是在當地可以譯制并播出的腳本。如果駐重慶的美國大使認為錄音可行的話,那么國民政府內政部可以在有償的基礎上制作錄音。

(王兵杰譯,王睿恒、翟韜校)

四、美國在中緬印戰區發動的心理戰*“American Psychological Warfare in the China Burma India Theater,” April 17,1944, ProQuest History Vault, 003446_011_0800_From_1_to_4 (pp.1-3). 0800.

復本

抄送:

埃爾默·戴維斯先生(Mr. Elmer Davis)/ 愛德華·克勞伯先生(Mr. Edward Klauber)

愛德華·W·巴雷特先生(Mr. Edward W. Barrett)

T·L·巴納德先生(Mr. T. L. Barnard)

朱爾斯·杜布瓦上校(Col. Jules Dubois)

布拉福德·史密斯先生(Mr. Bradford Smith)

弗雷德里?!·馬奎爾特先生(Mr. Frederic S. Marquardt)

美國在中緬印戰區發動的心理戰

作為一個文官機構,美國戰爭信息署在中國和印度地區要主要開展兩項行動:(1)針對中國人和印度人開展宣傳工作;以及(2)開展心理戰,以援助美國在中緬印戰區的軍事行動。關于第一項行動,戰爭信息署只需對國務院負責。而心理戰行動在遵照國務院制定的美國對外政策的同時,還受到戰區指揮官的管轄。

中緬印戰區總司令指示*指示信件的日期為1943年10月6日,第381號文件。,由約翰·戴維斯先生(Mr. John Davies)負責代表他來監督戰爭信息署中國分部與印度分部的心理戰政策和行動??偹玖钪付☉馉幮畔⑹鹬袊植坎块LF·麥克拉肯·費舍爾先生(Mr. F. McCracken Fisher)為該戰區制定心理戰政策。

在中國,準備心理戰傳單和其他材料時,戰爭信息署要與重慶的美國陸軍參謀部二部(G-2)和昆明的美國陸軍航空大隊(A-2)進行協商。此類宣傳工作針對的是中國淪陷區、印度支那以及泰國,材料由第十四航空大隊進行分發。而針對日本和福摩薩地區的傳單正在準備當中。

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有一個心理戰小組,其任務是為中美聯軍在緬甸北部地區的戰斗提供支援。這支隊伍由北部戰區司令部的指揮官直接領導。它所制作的材料要經過北部戰區司令部的美國陸軍參謀部二部人員的審核。

該小組制作的宣傳材料針對的是在緬甸北部的日本軍隊和當地居民。材料的散發主要由覆蓋緬北地區的東部空軍司令部空軍部隊負責,其次依靠滲透到敵后的特工人員。

美國陸軍航空隊緬印戰區的司令官已經授權第十中隊空投美國心理戰的宣傳材料。這一宣傳行動將針對下緬甸地區、泰國和印度支那南部的居民。位于加爾各答、重慶以及阿薩姆邦的戰爭信息署辦事處將負責準備工作,當然還要經過美國陸軍參謀部二部和美國陸軍航空大隊的審查。

戰爭信息署中國分部發動的心理戰行動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因為中國政府迄今為止尚未聲稱要控制其境內的此類行動,它也沒有試圖建立一個中美聯合的心理戰組織。

然而,在戰爭信息署印度分部指揮下的心理戰行動不斷受到來自英國方面的壓力,最初是限制那些行動,后來則是想要將美英的心理戰行動進行合并。東南亞指揮部設立后,合并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因為東南亞指揮部內就設有一個盟軍心理戰部。

迄今為止,我們尚未對英國方面堅持的合并做出讓步。而是我們堅持建立一個聯合聯絡委員會來促使美國、盟國和英國在宣傳工作上進行緊密合作。該委員會已經依據業已生效的聯合參謀部指令而建立。

該委員會的運作方式尚不明確。估計它可以確保戰爭信息署、東南亞司令部的心理戰部和英國信息部的遠東局三個部門和諧相處。還可以進一步地假設,該委員會能夠保證三方充分交換行動情報和計劃,并在可行的情況下做出規定,讓它們相互交換和出借服務、設備及人員。

可以說,這是一個松散且效率低下的安排,使得人員和工作多處重復。集中美英兩個國家的資源和才智共同行動貌似才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然而,國務院、戰爭部以及戰爭信息署堅持反對合并也是有充分理由的??梢哉f,它基于以下論證思路。

盡管英國人同我們在軍事上結盟,共同對抗日本人,但我們針對東南亞民族的政策并不完全相同。英國人的政策目標,自然是對其從前的殖民地重新建立起帝國統治。然而,我們的政策是繼續與亞洲各國人民建立友誼,并在政治上建立公正的關系。

目前,我們與帝國主義勢力在軍事上的聯盟,使得東南亞人開始懷疑美國的動機,而他們對我們越來越強烈的敵對態度,如果不加糾正,將會在今后幾年損害我們與當地人民的關系。不僅如此,這種敵意和猜忌會讓我們的部隊遭受損失和阻礙(包括那些被迫降落在敵后的空軍人員)。如果我們按照我們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與恢復帝國統治秩序的人為伍的話,他們就不會遭遇此類困境。

因此,美國政府有義務向東南亞人民清楚地表明,雖然我們依舊與我們的盟友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商戰勝日本大計,但是美國在東南亞沒有任何領土擴張的想法,美國軍隊來到此地,僅僅是為了同日本作戰。

這項責任只能通過美國人獨立的心理戰來完成。

英國人將會反對我們向東南亞的民族傳遞出這樣一種印象,即美國對待這些民族的態度與英國是不一樣的。英國人會解釋說,我們讓他們與其附屬臣民之間的關系變得尷尬。

于是一個問題也因此產生,即我們是否有正當理由令英國人感到尷尬。

在我們共同對日作戰時,斤斤計較美國還是英國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很少能達到好的效果。但是在東南亞,問題比這嚴重多了,我們所卷入的并不僅僅是對日作戰。我們不由自主地而且幾乎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卷入到幫助英國在亞洲重建殖民帝國的行動中。對于這種帝國主義的冒險行為,我們可以準確地觀察到,它消耗了亞洲人民對我們的善意并讓我們付出毫無必要的軍事損失,與此同時,卻給英國帶來巨大的利益,而我們得不到半點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理由堅信,如果讓英國人同其屬民的關系變得尷尬是美國向東南亞地區進行直白宣傳所要付出的代價,那么英國人就必須做好準備承擔這份不算高昂的代價?,F在輪到英國在這場東南亞司令部的同盟關系談判中做出一點犧牲了。

為了避免美國人的“直白”宣傳導致英國人過分的關注,同時只要美國的外交政策仍繼續現在的路線——畢竟《大西洋憲章》和其他協議簽訂之時美國設想的對象都是歐洲人而不是亞洲人,我們或許應該要聲明,美國不要打算以任何方式對英國與殖民地的關系進行評論、也不會提及此事。

(簽字)約翰·戴維斯

1944年4月17日

新德里

1944年8月25日

注:現在正在探討在中緬印戰區指揮部下設一個心理戰分部(Physiological Warfare Branch)。這將純粹是一個美國的機構。

(高可攀譯,王睿恒、翟韜校)

猜你喜歡
戰爭信息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未來戰爭我們最強
被風吹“偏”的戰爭
誰是戰爭的幸運之子
他們的戰爭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戰爭
信息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