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峽古堡客棧長城腳下“石頭城”

2018-04-24 05:23程奧冰
旅游 2018年4期
關鍵詞:石頭城古堡客棧

程奧冰

這里遠離都市的喧囂,沒有車水馬龍,不見歌舞升平。最大的感受是夜晚山間的寧靜和早晨泥土的清香。這里的小院沒有富麗堂皇的內飾,突出的特點是高挑的木質屋頂,搭配著鮮明的個性吊燈和頗具藝術感的家具陳設。這里同時也保留了古樸的鄉情。溫馨的古堡小院里還有一座別致的玻璃全景房?;蛟S你會訝異,干嗎弄成玻璃的屋頂?那是你未曾知曉,夜晚躺在床上看著漫天的繁星和遠處的野長城是多么的浪漫。

在北京繁忙的生活節奏中,習慣了行色匆匆,習慣了交通擁堵,習慣了一個人生活……在北京,來自工作、生活的壓力不會比國內的任何一個城市小。每逢節假日或周末,北京的出城高速基本擁堵不堪,都市中的人們都在尋找一處可以讓心靈棲息的港灣。

人們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除了耳熟能詳的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等名長城外,北京其實還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長城,像司馬臺長城、箭扣長城、石峽關長城等。能到這些看似陌生的長城來看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遺憾的是,來京多年卻未曾登過一次長城。為了不被堵在旅行的路上,于是準備在周末駕車前往并不惹人注目的石峽關長城游玩。又考慮到要玩得盡興,便選擇了住在石峽關長城下的古堡客棧。

初聞

石頭城里故事多

從延慶的西關路與外石路的交叉口南下,沿著外石路往南,慢減油門,駛入了一段漫長的鄉村公路。公路兩側是大大小小的水果園、蔬菜種植園和低矮的平房。穿過里炮村、幫水峪村,走了許久依然沒有看到石峽村的影子,還以為走錯了路。向附近的村民打聽得知,還要繼續往前行駛,直到看見多是石頭砌墻的村子時,那便是石峽村了。果然,汽車駛入石峽村后,發現眼前的房屋與其它村大不相同,滿眼是由石頭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子。這些房子所用的石頭大大小小極不規則??粗蛔^壘建的房子,仿佛一下子來到了“石頭城”。

順著村口的指示牌,駛上一段小坡,幾分鐘便來到了石峽古堡客棧外的停車場。眼前是一個紅磚綠瓦的中式院落,院門上掛著“石峽古堡客?!钡拇笳信?,但這里并不是客棧的客房,而是幾間大大的餐廳,客房則在院子外的長廊兩側。

走進院子大門,看到了一幅彩色油畫,畫的是石峽村的前身——石峽峪堡。畫中古城氣派不凡,頗感巍峨。而古城四周則山巒環繞,綠樹成蔭。石峽峪堡建于明萬歷年間,有南北兩門,東大西小,呈梯形狀。畫中門額“迎旭”為南門,而北門門額上書“石峽峪堡”。百年間,這座古堡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村民們還是自發組織起來保護古城遺跡,清理雜草,還把這里的歷史故事用油畫的藝術形式記錄下來,講述給來往游客。大門的右側是一篇名為《李自成闖關——記石峽關》的古文。原來石峽關長城便是當年李自成破城進京之地。1644年,李自成率軍東征,過黃河進山西,經大同克宣府,長驅直入,兵臨雄關八達嶺,但受阻于石峽關,這里是通往北京的必經之地。當年,李闖王帶著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夜探石峽關,發現石峽關易守難攻,可謂一將當關,萬夫莫開。起初,李闖王下令火攻,可誰知并未奏效。因為這里的城樓和房屋都是用石頭壘起的,火再大再猛也無濟于事。后來李自成混入城中打探消息,得知石峽關幾處防守薄弱之處,便拿下石峽關,石峽關也由此揚名。

再往里走,發現院子的中央有塊巨型影壁,中間是用隸書書寫的紅色的福字,左右兩側屋檐下吊掛著紅色的燈籠。院子的西側廂房是餐廳的大廳,屋內的陳設以方桌和條凳為主,墻角擺滿了舊時的大酒缸,滿滿的都是遠古的客棧風情。酒店的餐廳還有個別致的名字——媯水人家。媯水是延慶人的母親河,餐廳主打的是延慶當地的美味,故為“媯水人家”。大廳的墻壁上掛著媯水人家餐廳的代表菜“石烹胖魚頭”的照片,下面還有處文字介紹。原來這道菜獲得過首屆鄉村旅游美食大賽的金獎,還獲得了去年在埃及開羅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美食養生大賽金牌,看來這道菜是非吃不可了。大廳的吧臺用石頭壘砌起來,再用磚頭做成圍擋,很有石峽村的特色。踱步來到東側的包房,推開木門,屋內是典型的中式風格。官帽椅圍繞著桌子,桌子上又擺放著幾個小紅燈籠,陽光透過窗欞撒進房間,典雅而又溫馨。

品味

不一樣的“石頭”宴

來之前就聽說過石峽古堡客棧特色的石烹宴,卻不曉得石烹何以為宴。于是坐下來趕忙吩咐服務員烹制石烹宴。片刻后,菜肴放在大紅花轎上,由兩人抬著,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送了上來。這種上菜的方式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上菜嘍!石烹豬臉!”隨著服務員的吆喝聲,一道美味被端上桌子。這道石頭扒豬臉是石烹宴里當仁不讓的頭號菜??曜右粖A便知這豬臉已經是骨肉分離了。豬臉肥而不膩,切成薄片,配以特色醬料、配菜夾進脆皮火燒里。咬過一層脆香的餅皮,緊接著是糯香可口的豬臉肉,醬香厚重,香氣撲鼻。后來才知道,豬臉選用的是當地農民自養的家豬,在濃香的不滅火老湯里燉煮十余個小時才能送上餐桌,怪不得這么美味呢!

隨后,服務員端上來一盆石頭,搞得我一頭霧水。緊接著服務員就把一碗調制好的雞蛋倒入燒得滾燙的石頭中。原來,盆中一顆顆光滑的石頭是在用余溫將蛋液燙熟呢,難怪這道菜叫“石頭攤柴雞蛋”。隨著連綿不斷的“滋滋”聲,嫩黃的蛋液瞬間鋪散、凝固開去。做法看似簡單,卻使整道菜充滿了原始而自然的氣息。舉筷慢品,軟嫩、細滑,香氣四溢?!跋氤阅垡稽c的就趕緊動筷子,想吃老一點的您就稍等一小會?!狈諉T貼心地提示著。

如果你擔心菜里石頭會硌牙,那大可不必。因為它們一個個至少有鴿子蛋那么大,不會摻在菜里讓人辨別不出來。據介紹,這些石頭都產自石峽本地,經過加工之后,不僅可以提升食用的口感,還能起到為菜品保溫的作用,就算是冬天吃上一個小時,菜也還是熱乎的。

這里菜肴的食材都選取自天然的材料。例如,石頭魚頭是精心選取的新鮮魚,清理掉魚頭里的雜物,帶著魚頭下方最肥美的魚肉一并切下,用上等料理黃酒腌制過后,再用老湯打底燒煮。烹制過程火候拿捏精準,魚頭的肥美被完全提取,鮮香酥軟,恰到好處。石鍋柴雞選取在大山覓食、以蟲草為生的“適齡”山地散養柴雞燉煮。無需過多調料,稍許醬香烹制提色便成了這原汁原味的佳肴。由于在山野間生長,燉好的柴雞肉略帶嚼勁,滑嫩彈牙,肉質極香。

除了石烹宴,闖王宴也是這里的特色菜肴。當年李自成奇襲石峽關,最后拿下了北京城。破襲石峽關成功后,闖王大宴功臣,川陜火頭軍們便設計了一款“牛頭餐”以慰勞將士。如今,石峽古堡客棧推出的闖王宴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更富有當地特色。闖王宴的牛頭,配合著村里原生態的配料和當地獨具特色的火勺,牛肉嫩而酥脆,讓食客親身感受到闖王當年的霸氣風范。

體驗

星空下的玻璃房

吃飽喝足之后,來到店家的“石峽小院”。小院位于村內葡萄架長廊的兩側,大多是木頭與石頭搭建的鄉居小屋,古樸中又不失現代感。遠遠的就能看到掛在窗前的紅燈籠隨風搖曳,分外鮮艷動人。小院大致有土炕房、石光房、春居房和玻璃房四類。

土炕房是這里最具中式風格的房間,整齊地分布在一座四合院內。木質的門扉透露著歷史的滄桑感。房間內的陳設,從桌椅家具到裝潢物件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充滿了傳統的中式韻味,讓人倍感親切和溫馨。小院的房間在保持了木結構的原始樸素、中式的大方、華麗、溫馨的同時,又融合了現代的時尚感,讓人眼前一亮。原來,這些高端大氣的住所竟是這種破舊閑置的民居改建而成的。這些閑置的民居通過改造,一方面可以給游客提供高雅的住宿環境,另一方面也使房屋得到再利用。屋內的床鋪是仿東北的土炕,床炕上還有木制的茶幾,可以透過玻璃窗一邊欣賞窗外的美景,一邊在床上品嘗村子里的香茶。此外,院落內還配置有特制的燒烤架,為游客免費提供木炭,可以隨時來一場說吃就吃的燒烤大餐。

石光房和春居房都是中西合璧的風格,只不過石光房比春居房要小一些。石光諧音為時光,院子里的老樹像一位耄耋老人,樹下鮮花盛開充滿了生機,一側的墻上長滿了爬墻草,是那樣的讓人浮想聯翩。屋頂是用木梁搭建的具有西式風格的落地玻璃窗,時尚而又復古,大方又不失潮流。玻璃窗的兩側全是用石頭壘起的墻壁,衛生間放棄傳統的全封閉,采用半開放的玻璃墻,讓屋內的空間立刻敞亮起來。

我入住的星空房最具特色。全石峽古堡只有一間,還是提前預訂到的。晴朗的日子,天空碧藍如洗。從外面看,星空房由上下兩塊巨型玻璃組合而成,屋內十字交叉的木梁橫亙在兩塊玻璃中間的位置。木梁的上方是全景天窗。這樣的設計使得屋內的空間更加錯落有致。白天陽光可以透過玻璃撒滿房間的任意角落。你可以坐在陽光房里曬著太陽,眺望著冬日里的山景,讓心靈回歸空寂的狀態,這該是一種多么自由而平靜的體驗。高遠的天空和蒼莽的群山,以及殘損卻不失壯麗的長城,都將充實和豐富你的視覺,讓你沉醉在滄桑與壯美的意境之中。如果嫌陽光耀眼,可以開啟天窗開關,黑色的帷幕降落遮陽,這樣就可以繼續待在房間休息了。夜晚躺在床上,天空中繁星閃耀,看著那星星一閃一閃的樣子,就像看電影一樣,充滿了無邊的浪漫。小院外還有一處露天的小劇場,夜晚大家坐著小馬扎,看著精彩的電影,喝酒聊天,這是怎樣的愜意。此外,客棧中還有西餐廳和手工體驗坊。喝咖啡吃西餐,同時在手工體驗坊還能學榨油、磨面、擠饸饹面,跟著村里的巧娘學剪紙、做羽毛畫、布貼畫。

探尋

老城中的石光記憶

石峽村早晨的空氣格外清新。在餐廳享用豐盛的早餐,嘴里咀嚼的雞蛋和小米粥是格外的香甜。吃完早餐后便準備動身前往石峽關長城。

石峽關位于石峽村東側。此關是八達嶺長城防御體系的西大門。石峽關的兩邊山峰陡立,中間是羊腸小道,有巨石立于路邊,上書“石峽關”,由羅哲文先生題寫。過此石再前行百余米,便為石峽關口。此關鍵在峪谷拐彎兒處,如胳膊肘,且一路上坡,居高臨下。兩山城墻的交匯處曾有關城相接,上有門樓,中間是水門,旁開一走人的小門兒。順著山勢向上延伸,可看到破損的城墻、坍塌的豁口、殘缺的城樓,依稀可見其當年宏偉的規模,這是歷史風貌保持相對完整的一段長城。

站在關口觀望,兩山如門。北邊一側還能看到長城的殘墻,一直延伸到山頂。南邊一側,山石削去一半,露著白茬。那是當地燒石灰而挖山取石造成的,城墻也因此隨之消失。山腳下,“石峽古堡客?!钡拇笞衷诖遄永锔裢庑涯?。關口兩邊山石陡峭,空手攀山,幾乎不可能;即使上去,也無戰斗力可言。因為入關只此一路。遙想當年,站在城上,任憑你有千軍萬馬,走到這狹長的山峪,也難以施展手腳,除非守將離城而去,或無心戀戰。

下石峽關后,日色尚早,便在村子里漫無目的地閑逛起來。發現石峽村里還殘留著舊時石峽峪堡的墻壁。村民們對石峽峪堡這座古城有著深厚的感情,說起村莊歷史和長城故事來更是如數家珍。一位大爺指著一處小土坡對我說,這里是當時的南墻,小時候他還和小伙伴們在城墻上打鬧嬉戲呢!只是物是人非,再堅固的城墻也敵不過歲月的侵蝕。石峽關沒有消逝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反而在如今現代化的建設浪潮中被淹沒了,這讓我唏噓不已。但難能可貴的是,由于石峽村臨近河北,不少村民還用唱河北梆子的方式來講述當年石峽村發生的奇聞異事。村子內流傳的許多民間故事,如“軟棗”“趕石鞭”“卸甲坡”“將軍石”等,也都能在村內找到相應的設施和遺存。而石峽古堡客棧也因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了解石峽村,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入住石峽古堡客棧,開始了一段短暫而悠閑的山居生活。在清晨的微霧中,享受山間小道上慢跑的樂趣;在鳥語花香的林蔭下,擺一盤勢均力敵的棋局;在星空下的院子里利用古堡客棧的燒烤設備擼上幾串,小酌幾杯……在這里,呵護著疲憊的旅途,盡享著完美的舒適體驗。新鮮的空氣,月光下的長城,還有庭院中的桃李芬芳,泥土固有的味道,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您不妨邀三五好友或帶著父母,踏著李自成走過的石頭路住進一個院子,看著滿天的星星,來上一壺美酒,品嘗著天然制作的石烹宴,這一切唯有愜意,愜意……

TIPS

·電話:

010-81181252(餐飲)

010-81181130(客房)

·地址: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

·自駕:京藏高速-康張路-西官路-外石路,導航“石峽村”即到。

·公交:西直門乘地鐵13號線-昌平線-朱辛莊乘880路-外炮站乘104路。

·房間價格:480元-880元

猜你喜歡
石頭城古堡客棧
勇闖死神堡
一間客棧
走進最美自然風光的“石頭城”津巴布韋
古堡
客棧驚魂(中)
客棧驚魂(上)
尋訪朱元璋的“石頭城”
論中原石頭城度假區資源特色與發展戰略
綜藝報(2018年24期)2018-12-27
與眾不同的“石頭城”——大津巴布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