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

2018-04-28 06:34趙維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科學種田發展前景技術推廣

摘要:現代社會“互聯網+”的概念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各個領域都在通過“互聯網+”尋求各自的發展。本文對“互聯網+”和“互聯網+農業”的概念進行闡釋,進而延伸到“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發展前景,為以后農業科學工作者對“互聯網+”的研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推廣;科學種田;作用;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 F323.3;F4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4.005

針對農業技術推廣,在“互聯網+”新概念出現的情況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將“互聯網+”概念融入到農業技術推廣中去,對農業科技推廣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從而提升技術推廣和服務效率,將互聯網和農業技術推廣有機結合。在數字化技術使用方面,主要是對土地的土壤肥力、空氣條件、降雨量等自然條件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給出相應的播種量、施肥量、農藥控制量等栽種方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1 “互聯網+”和“互聯網+農業”的概念

1.1 “互聯網+”的概念

2012年11月在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揚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他認為在未來的時間里,“互聯網+”公式是一種化學公式,指的是行業的服務和產品與未來的多屏全網跨平臺用戶場景結合后產生的一種公式,根據這個公式,技術推廣人員可以以此為思路尋找到一些其他思路,不過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互聯網+”中找到自己所屬的行業。

在“互聯網+農業”經營模式中,一個新的管理模式即將建立,這種模式主要應用于互聯網服務平臺,針對的經營生產主體主要有農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此外,該種模式下的農業供應鏈互聯網服務平臺,主要是由農資、農業技術和農產品流通構成的服務體系,這種服務體系對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還能對生產資料和農業技術的指導提供經驗。

1.2 “互聯網+農業”的概念

“互聯網+農業”是將農業與互聯網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農業生產技術的科學化、智能化、信息化,主要體現在農業生產、加工、營銷組合等方面。這種連接模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國家新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融入“互聯網+農業”概念,使農業產業獲得長足發展。

2 “互聯網+農業”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2.1 為國家農業信息數據庫的建立提供支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傳輸設備如手機、電腦、便攜式打印機等逐漸出現,而這些傳輸設備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可以上傳農業相關信息,利用云技術收集、存儲與農業技術生產等相關的信息,如土壤信息、氣象信息、農業科研成果、動植物生產發展狀況、機械設備、病蟲害防治等,然后用專業化的處理方式將這些數據快速有效地提取出來,從中取得有價值的信息。另外,在給企業單位和政府提供技術支持的同時,也為公眾帶來更便捷的服務。

2.2解決教育科研與推廣相互脫節的情況

利用互聯網進行教育研究和推廣,使農業推廣成果的轉化率獲得極大的提高。技術推廣人員可根據農學院的需求收集相關信息,再通過互聯網了解新技術,并將這些技術投入到農業中去,最后通過農業推廣示范基地展示新技術并將其推廣開來,實現供需對接,從而形成一種科研、技術、推廣相結合的全新模式。

2.3減少環境污染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環境在日益惡化,農業發展和環境惡化之間的矛盾亟需解決。一般情況下,造成環境污染加重的農業用品主要是化學肥料、除草劑、農業覆膜、殺蟲劑等,其中農業覆膜屬于不可降解物,一旦使用將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盎ヂ摼W+農業”對農民思想的改變具有推動作用,使農民親身體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為節水技術、病蟲害防治,藥品安全使用、殘膜回收、新品種推廣等工作打下基礎,盡可能保證在使用農業化學物質的時候不對環境產生污染,這是一條使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有效途徑。

3 “互聯網+農業”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發展前景

3.1新農業的必然選擇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下,選擇“互聯網+農業”能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對新技術的改善,新型農民的培養都有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加快建設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真正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2 提高網絡化服務水平

一是運用網絡中的云數據平臺將農作物的生產過程全部記錄下來,再將這些數據傳輸給消費者,使消費者在檢查時有根據,以此來保證食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吃得放心;二是建立災害預警機制,主要預防動植物的疫情、市場波動預測等。同時構建信息檢測系統,實時監測耕地質量,從這兩方面實現農業的定購化服務;三是設置“育農”平臺,在線培訓農民,使其獲得科學的種田方法。此外,專家還可以通過傳輸設備上傳的照片或視頻為農民在線答疑解惑。通過上述三種方式,不僅能及時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還能推廣和普及農業技術,實現科學種田。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將互聯網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社會經濟的各領域中。本文重點描述的是“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和發展前景,采取科學的手段來推動農業的發展,利用互聯網搜集關于農業的信息,讓農民通過手機或其他先進通訊設備清楚知曉農作物中土、水等基本的生產要素,并制定出合理的種植技術,讓農民真正體會到種田越來越容易。

參考文獻

[1]許永麗.淺談“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J].青海農技推廣,2015(03):6-7.

[2]徐健.淺談“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J].山西農經,2017(13):5.

[3]高峰.“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J].南方農機,2017,48(13):58.

[4]楊林,于繼慶,刁希強,等.淺析互聯網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J].農業科技通訊,2011(09):25-26.

作者簡介:趙維,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猜你喜歡
科學種田發展前景技術推廣
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土崖塔鄉 有機旱作雜糧技術實訓 農民科學種田有了保障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試驗田測產捷報頻傳 引導科學種田掀熱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