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淮地區冬小麥栽培技術要點

2018-04-28 06:34張俊梅婁殿國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冬小麥技術栽培

張俊梅 婁殿國

摘要:山東省黃淮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地理環境都比較適合冬小麥的種植,多年以來,冬小麥一直以其高產量、高品質的特點受到廣大農戶的青睞。為進一步提高冬小麥產量,本文主要從冬小麥種植過程中的整地、種植、田間管理以及防寒管理等栽培技術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黃淮地區;冬小麥;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4.007

冬小麥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其幼苗可以越冬生長,待到春天來臨之際再開始分蘗。與春小麥相比,冬小麥的產量更高,磨出來的面粉口感更佳,是一種替代春小麥栽培的優秀作物。加強冬小麥的高產栽培技術,對促進黃淮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整地

為了確保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要在每年9月15日之前結束整地工作,整理過后的土地要求地面平整無雜物,土壤足夠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保證土壤翻耕深度一致,以避免冬小麥生長期間出現局部積水的現象。在翻耕土地之前施加有機肥來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品質。整理有灌水條件的地塊時要注意,整地后的地面高度差不能超過3厘米,以保證灌溉的均勻性。

2 種植形式

2.1 清種

該種植方式在河灘地和非河灘地都能使用,可以平作,也可以開溝播種。如果在灌水地塊種植,用農業灌溉水澆灌冬小麥,會大幅度提升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2.2 間種

以玉米和冬小麥間種為例,為提升土地利用面積,采用大壟雙行的整地方式,玉米壟距控制在80厘米左右,每壟播種2行玉米,保證行距在40厘米左右,達到增株縮距的目的。冬小麥兩壟合一壟,采取開溝平播的方式,種植密度可以稍密集,行距在15厘米左右。采用玉米和小麥間種的種植方式可以在提高土地利用面積的同時,增強田間的通透性,對提高小麥的產量有很大的幫助。

2.3 復種

灌水條件優越的地塊可以采用小麥、水稻、蔬菜三茬作物輪作,第一茬種小麥,第二茬種水稻,來年再種蔬菜,蔬菜收獲后種冬小麥,以保證兩年三熟。在灌水條件比較差的地塊可以選用麥粱、麥菜、麥飼三種作物輪種。

2.4 覆膜播種

覆膜播種可以增溫保墑,很大程度的提高冬小麥的越冬返青率。直接采用冬麥小覆膜機完成整畦、覆膜、施肥、播種工作。

3 田間管理

冬小麥在越冬期間能夠長出6~7片葉子,孽數達到3~4個,為最佳生長狀態。小麥在越冬前要用鎮壓器進行鎮壓,如果種植田塊能夠提供灌溉水源,就為冬小麥灌一次封凍水。越冬期間保護好田塊,防止牲畜踐踏。

在返青期,為提高返青率,可以再一次進行鎮壓處理,排掉積水,追施返青肥料,灌溉返青水。當植株葉片達到4~6片時,及時噴施適量的2,4-D丁酯藥劑進行除草。每年的6月中旬容易爆發蚜蟲蟲害,此時要留意蚜蟲的蟲口密度,防治結合,最大程度降低蟲害影響。

3.1 肥水管理原則

施肥量的控制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塊的土壤肥力、植株生長狀況以及土壤墑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制定科學的肥水施加方案。每年的早春時節,土壤解凍,冬小麥開始返青拔節,此時是肥水施加的關鍵時期。要把握好時機,有效采用促控措施,加強弱苗的轉化,控制植株長勢,避免植株因貪青而出現后期倒伏的狀況。

3.2 肥水管理指導意見

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態可以將麥田分為三類,每類麥田都有不同的肥水管理特點:

3.2.1 三類麥田 在返青前每畝植株總數不足45萬,且葉片顏色較淡,長勢較差的麥田為三類麥田。這種麥田的肥水管理要及時,春季要施肥兩次,返青期施加一次,每畝施加尿素5~8公斤,隨灌溉水一起施加。另一次在拔節期,每畝施加尿素5~10公斤。

3.2.2 二類麥田 在返青期前每畝植株總數在45~60萬之間,植株群體偏小的麥田屬于二類麥田。該類麥田要在小麥的起身后期每畝施加10~15公斤尿素。如果麥苗體質偏弱,可以將施肥期提前至起身初期至起身中期。

3.2.3 一類麥田 返青前植株總數達到80萬左右,且長勢較旺的麥田屬于一類麥田。該類麥田的植株葉片濃綠,有旺長的趨勢,因此要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鎮壓,減少氮肥施用,以防生長后期出現倒伏和晚熟的現象。施肥時間一般在拔節后期,每畝施加尿素8~10公斤。

4 防寒措施

雖說冬小麥具有很強的抗寒能力,可以越冬生長,但是仍要做好防寒措施。防寒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弱小和分蘗少的麥苗不受凍害,尤其是對凍性弱的小麥品種,要格外提高注意程度,盡早采取合適的保溫措施,防止出現死苗現象。

在灌溉方面,一般雪后的麥田不需要進行澆灌,可以等到翌年春天解凍時再施加返青水和返青肥,以達到早促復壯的目的。除了灌溉,各類麥田越冬前的主要防寒措施就是適時保墑耕作。

如果麥田沒有澆過封凍水,那么在松土中耕的時候還要適時適量地晚澆凍水。需要注意的是雨雪對麥田的發苗十分不利,因此要做好排水松土、勤劃鋤工作,這樣可以促進植株根系的生長發育。

5 結語

冬小麥作為山東省黃淮地區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其產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廣大種植戶的收益水平和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在冬小麥的種植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專業的技術支持,確保黃淮地區冬小麥的產量及質量。

作者簡介:張俊梅,本科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婁殿國,中專學歷,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猜你喜歡
冬小麥技術栽培
油麥菜栽培要點
自然栽培的味道
甘肅冬小麥田
冬小麥和春小麥
夏季苦瓜栽培
冬小麥——新冬18號
冬小麥—新冬41號
三七栽培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