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現狀、問題及對策
——基于西藏自治區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分析

2018-05-05 01:39宋乃慶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1期

陳 婷 宋乃慶

(①西南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②西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重慶 400715)

一、問題提出

舊西藏未普及現代意義上的教育,西藏現代教育的起步較晚,1951年西藏第一所現代小學——昌都小學建立,當時青壯年文盲率高達95%以上,遠遠落后于全國其他地方。解放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高度重視實施基礎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改變藏區面貌,根本要靠教育”重要戰略思想,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現代教育發展路子。經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西藏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扎實有力推進,基礎教育入學率大幅度提升;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從學前、小學、初中到高中階段15年免費教育;正在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辦學條件明顯改善;“雙語”教育實現全覆蓋;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西藏基礎教育呈現出學生健康成長、學??茖W發展、教育和諧進步的良好局面。

然而,由于西藏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基礎教育不僅起步晚、觀念較為滯后,而且在教師隊伍、理科教學、辦學條件、雙語教學、教學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致富從根子上要把教育抓好”,十九大又強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了深入挖掘、科學提煉西藏本土教學經驗,培育和加強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系統自身造血功能,激發地方教育教學改革的內驅力,增強西藏地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自信,從根本上把西藏基礎教育辦好,2016年11月,教育部委托教育部西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承擔了“西藏教學改革支持活動”。中心先后組織了30余名校內外專家,特別組織了重慶市獲得國家、省級教學成果獎的沙坪壩區教委、南開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人和街小學、珊瑚小學、巴蜀幼兒園、綦江教科所、江津教科所等十多個項目單位先后7次進藏開展實地調查,配合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評審工作?;A教育教學成果獎代表著區域、領域內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成果的最高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助推器。[1]本研究對首屆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獲獎成果文本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旨在全面分析現階段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以便為進一步加強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文獻計量學是以文獻體系和文獻計量特征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方法,研究文獻情報的分布結構、數量關系、變化規律和定量管理,進而探討科學技術的某些結構、特征和規律的一門科學。[2]本研究通過對申報材料文本的定量分析,揭示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特點和變化規律。具體從以下兩方面展開研究:

首先,選定研究樣本。2017年首屆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共有200項成果正式申報,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的規定,經評審專家小組資格審查、通訊評審,共有89個項目作為候選成果進入會議評審,又經過會議評審、視頻或電話答辯等,最終59個項目成功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9項。獲獎成果基本能代表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發展的最高水平。因此,本研究以獲獎成果為樣本,深入分析獲獎成果的相關材料,為研究提供依據和支撐。

其次,確定分析類目。通過對獲獎成果的分析,最終確定了三項分析類目:地區分布、研究領域、研究主體。運用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方法統計不同地區的基礎教育研究者開展的相關研究以及這些研究的特點。

三、結果統計及分析

(一)獲獎成果的地區分布

通過對參選成果以及獲獎成果地區分布的統計,能夠大致把握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地域分布特征。參與評選的89項候選成果以及最終59項獲獎成果的地域分布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在89項候選成果中,拉薩市以31項遙遙領先,林芝市、日喀則市、自治區直屬單位成果相差不多。通過對候選成果獲獎情況的分析可以發現,拉薩市以21項獲獎成果奪得桂冠,林芝市以10項獲獎成果位列第二,日喀則排名第三。從表1可以看出,每個地區均有成果參與評選,也均有成果獲獎,這說明成果的覆蓋面較為廣泛。候選成果和獲獎成果主要集中在拉薩市,表明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主力仍集中于發達城市,農牧區由于條件受限,申報數量少,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基礎教育研究力量還十分薄弱。

(二)獲獎成果的研究領域

1.研究內容

本研究通過分析、篩選每項成果題目中的關鍵詞,將相近題材歸為一類,最終將獲獎成果的研究內容劃分為:課程與教材建設、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評價、學生學習、教育心理、政策與管理、德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教學綜合改革8個領域。由于研究內容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交叉和研究領域范圍模糊等現象,有些成果的研究領域無法截然歸類,在研究中將這些成果歸入“其他”。最后依據關鍵詞數目的多少,依次排序,具體見表2。

表2 2017年西藏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獲獎成果內容分布

從表2可以看出,排第一位的是“課堂教學改革”,占20%以上。從研究具體內容上看,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式的探究與實踐、教學方法方式的轉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等方面,這與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其它省份完全一致,表明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關注課堂教學實踐,注重通過研究促進教師的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課程與教材建設”也占了20%以上,尤其是各個學校努力挖掘本民族文化資源,開發了大量藏文化特色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自豪和熱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敖逃虒W綜合改革”領域位居第三,綜合性成為許多教學成果突出的特點。正如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委員文喆所說:“教學改革要破解難點,不是單一、某個環節的改變,而是綜合推進,需要更多配套資源的支撐?!盵4]一些成果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特點。例如,基于對“雙語”教育教學在西藏的重要性的認識,探索在學校教育中如何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好藏語文的同時打好漢語文的基礎,做到藏漢兼通。除此之外,一些學校也在探索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培養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突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一些成果從政策與管理的角度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探索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中為主的學校搬遷到拉薩附近海拔低于3700米的地方,通過轉換育人環境,實施區域內異地辦學,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一些學校探索“控輟保學”,成效顯著。還有學校探索精細化管理,探索涵蓋“學生、教師、學?!毕嗷プ饔玫亩嘣u價體系,已在市局教研室和電教館的帶動下面向全市范圍推廣。以上內容共同展現了西藏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但關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還很薄弱,西藏教師隊伍除數量不足、結構性缺編嚴重之外,教師隊伍整體質量不高,還缺乏有針對性的加強藏區尤其是農牧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從而破解西藏基礎教育教師隊伍薄弱的瓶頸。對學生學習以及學習心理的研究也非常缺乏。

2.學科范圍

表3 2017年西藏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獲獎成果研究學科

從研究領域所涉及的學科來看,大多數成果屬于綜合研究,分學科的研究中文科類研究較多,理科類研究偏少,具體見表3。由于受語言環境、師資水平、教材版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西藏理科教學質量較低,尤其是數理化等理科成績長期在低水平徘徊,理科成為西藏中小學學生學習的“攔路虎”,急需加強相關研究,破解這一“瓶頸”。

3.研究方法

通過對獲獎成果的文本分析發現,行動研究是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者們常用的方法。例如,建設具有藏民族特色的學校文化的行動研究、提升西藏農牧區低年級段學困生數學學業水平的行動研究等成果,將行動與研究整合,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開展研究。此外,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等方法也多有應用,這表明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者已經意識到實證研究的重要性,用數據說明問題,驗證教學改革效果。當然,教學成果中也不乏經驗總結法的運用。

(三)研究主體

將獲獎成果的完成者分為團隊合作、個人、單位合作三類進行統計分析(如圖1所示),可以發現,高達86.4%的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成果是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的,而多個單位合作是當前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最薄弱的。實際上,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方面需要研究者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攻堅克難,另一方面通過整合不同單位的研究力量和研究資源,才能產生更大的推廣應用效果,僅靠個人的單打獨斗很難完成。

圖1 2017年西藏自治區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候選獎項成果完成者情況

分析本次獲獎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大致有以下三類:行政管理人員(包括正副校長、書記、園長以及其他單位負責人)、教師、研究人員(主要指教研員),還有一些成果沒有標明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歸入“不詳”。從表4可以看出,總體來看,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是研究的主力軍,但有些地區獲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行政管理人員占了70%,有些地區全部是由行政管理人員完成的,而教研員普遍參與較少。實際上,教研員應該成為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主力軍。

本次獲獎成果申報單位覆蓋了幼兒園、小學、中學、特殊學校、政府機關,覆蓋面較為廣泛,對其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如圖2所示),當前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學和幼兒園,特殊學校的研究力量十分薄弱。這一結果反映了當前西藏自治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素養不斷提高,特殊學校教師的研究意識較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領導對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視不夠,使教學科研機構、一線教師對教學獎的知曉不夠、認識不足,缺乏培育和申報教學成果獎的意識和能力。

圖2 2017年西藏自治區首屆基礎教育教學獲獎成果研究單位分布

表4 各地區獲獎項目第一完成人構成情況

四、加強西藏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建議

首屆基礎教育教學獲獎成果是西藏基礎教育研究的一個縮影,由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研究者在基礎教育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基礎教育經費投入,促進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公平

教學成果獎的獲獎數量及等級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投入等有關,建議加大對教育相對落后的農牧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建立健全西藏基礎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深化農牧區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合理分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投入比例,提高基礎教育保障水平,促進教育公平。

(二)加強薄弱學科研究力度

一方面,加強特殊教育的研究力度?!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各級政府要加快發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列入議事日程。全社會要關心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市(地)和30萬人口以上、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接收殘疾人入學,不斷擴大隨班就讀和普通學校特教班規模?!盵5]在這種背景下,特殊教育研究應受到更多關注。

另一方面,建議加強理科教育教學的研究。建議通過調查研究,準確診斷理科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點加強數理化等理科課程的實驗課教學,提高理科課堂教學效率。探索在中小學通過挖掘藏族數學文化,開設數學文化校本課程,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認識、理解、學習數學,探索提高數學核心素養的途徑,[6]從而消除數學學習的“瓶頸”。

(三)加強高校、科研院所與中小學的協作交流,提升教師的研究素養

建立大學、科研院所和中小學的協作機制,使大學的基礎教育研究和中小學教學研究相結合,從而引領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在更高層面上發展,使學校、教師、學生真正從中受益。[7]建立教師定期培訓和校本培訓制度,選派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巡回演講,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研究素養。選派骨干教師、中小學校長園長到內地學校培訓,采取掛職、跟崗、聽課、觀摩、研討等方式,學習先進理念、方法,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及研究能力?;A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的評審要向長期堅持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傾斜,向偏遠農牧區的教師傾斜,對在教學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單位及個人,除提供專項教學研究經費資助外,還要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考察培訓等方面給予傾斜,激勵廣大教師堅持不懈地投身教學一線,大膽改革,不斷創新。

(四)充分發揮優秀教學研究成果的榜樣示范作用

借助“西藏教學改革支持活動”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教學成果,組織團隊定向培訓和打造優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進一步提升自治區基礎教育質量水平以及教學成果的全國競爭力。通過制作畫冊、展板、微視頻等,在拉薩等七個地(市)進行巡回展覽和宣傳。同時,選取特別優質的一線獲獎成果進行巡回演講,進一步擴大有關成果的影響力和社會效益。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開展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的通知(教師[2013]14號)[EB/OL].[2013-12-3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8/201401/162272.html.

[2] 曹學艷,胡文靜.我國文獻計量學的發展[J].圖書情報工作,2004,48(2):106.

[3] 陳鮮鮮,黃健蘋.近年來廣東省基礎教育研究審視—基于首屆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候選成果的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5(11):79-8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5] 萬玉鳳.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創新—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綜述[N].中國教育報,2014-10-11(2).

[6] 裴昌根,宋乃慶.我國數學文化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7(2):89-98.

[7] 施久銘.鼓勵針對實際問題創造性地研究和實踐—透視2014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J].人民教育,2014(9):12-1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