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三江源區永續發展

2018-05-14 10:25劉璐
黨的生活·青海 2018年3期
關鍵詞:三江文明習近平

劉璐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绷暯缴鷳B文明思想是站在人類發展命運的立場上作出的戰略判斷和總體部署,體現了熾熱的民生情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把建設生態文明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完整地統一起來,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的論述體現了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境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建設生態文明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務必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走向生態文明更是時代的呼喚,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美麗幸福中國。

二、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現狀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被譽為“中華水塔”,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和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我國高原生物多樣性最為集中的地區,是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在維護國家乃至全球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支持下,青海省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生態文明體制進行大規模改革,尤其是在草原生態保護補獎與保護責任效果掛鉤、擴大生態保護管護公益崗位規模、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規范草原承包經濟區和集體林權流轉、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核算三江源生態資產和服務價值、建設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方面成效卓著。

三、三江源地區發展現狀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地廣人稀、地處高寒、干旱缺水,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建設難度大,再加上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和青藏高原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的特殊性,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三江源區內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由此三江源區先后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一期工程)》《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青海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方案》,使三江源區生態安全屏障作用進一步凸顯,使青海正式列入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保障三江源區自然資源合理利用,也將有利于生態保護與當地發展。

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三江源區發展

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三江源區發展,能夠從根本上預防和限制各類不合理的經濟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時保證三江源區生態功能的恢復,構建美麗的高原生態環境,更大程度地解放生產力,有利于保護中促發展,更好地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增進高原人民的民生福祉,意義重大。

(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利于當地群眾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進一步保護傳統文化所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實現三江源區健康發展。

1.改善當地居民生活

三江源區內的居民主要以藏族和蒙古族為主,多為牧民,人口總量不大,生存方式以畜牧業為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要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夠真正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三江源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加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積極引導草地畜牧業向生態畜牧業的生產方式轉變;小城鎮建設和生態移民工程,極大地改善牧民居住、就醫、上學等條件;為農牧民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源和太陽灶,改善用能結構,方便農牧民收看電視,豐富牧民們的文化生活;通過產業扶持,發展藏毯編織、唐卡制作、瑪尼石雕刻等民族傳統特色產業,拓寬牧民就業和增收渠道;使當地群眾通過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獲得報酬,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質量,增加經濟社會效益。

2.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加強對文化自然景觀及人工景觀保護、森林草原防火、應急救援,嚴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對土地利用及城鎮發展做合理規劃,使現有的畜牧業生產基礎設施能夠按規劃合理布局與建設,只有這樣才會增加經濟社會效益,而不會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

3.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三江源區內居民的醫療、教育、養老、購物、環衛、社區服務等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三江源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落后,其服務體系依舊不完善,存在很多問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支撐,加強區內的生態文明建設,通過生態工程建設實踐和培訓、宣傳等工作,項目內廣大干部群眾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三江源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大意義,自覺參與意識普遍增強,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有所轉變,保護與建設三江源區的積極性顯著提升,密切黨群、干群與民族關系,促進藏區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從而大大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4.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行動指南,實施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善待自然的先進理念,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支持生態的保護和建設良好氛圍。加快了三江源區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示范區的步伐,增強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識。

5.初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旗幟,在三江源區先后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生態公益林補償、生態移民補助、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等工程與政策,對農牧民給予定額補償。在國家的大力扶持與青海省自身努力下,三江源區初步建立以中央財政為主、地方財政為輔的生態補償機制。

6.提高發展水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大力改善民生,推動綠色發展,經過一系列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綠色發展政策的制定與落實,三江源區經濟社會效益全面提升,廣大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收獲幸福感與滿足感,民族關系更為融洽,社會形勢更為穩定,通過加快轉產創業,當地人的生活更加富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得到極大的提升。

(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入人心,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區內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草地和濕地面積增加;荒漠化趨勢出現初步逆轉;草地持續退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草畜矛盾得到緩解;流域水源涵養服務功能提高;水資源總量提高;水質保持優良;植被恢復能力強;土壤服務功能提高;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恢復狀況向好。生態環境的良好轉變促進生態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和三江源地區得以長足發展。

(三)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三江源區有獨特的地貌環境與氣候特征,造就全球高海拔地區獨特的大面積濕地生態系統,孕育高原獨特生物源體系,其基礎性生態效益不僅影響青海的發展之路,更是直接關系國家生態安全與中國的未來發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大力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有機畜牧業、高端旅游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高附加值產業,不斷探索延長產業鏈,不斷提升當地人的就業率,不斷通過技術革新提高產量,以此提升三江源區發展水平。

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理念。為保護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構成污染的產業實施逐漸轉型升級或退出市場。目前,三江源地區有豐富的畜牧業、水能、礦產資源,旅游資源與太陽能資源,主要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中藏藥業、特色種植業等生態友好且附加值高的產業,隨著未來時代的進步,相信不少產業也會不斷進行革新、實現轉型升級,力求綠色發展。

五、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三江源區發展的對策建議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三江源區的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堅持生態環保理念優先,實現生態環保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融合,實現三江源區綠色可持續化發展。

(一)加強規劃引領與責任落實

三江源區是我國的生態安全屏障,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關系國家生態安危,影響長江、黃河、瀾滄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社會能否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政府應當著眼大局,立足當地的實際情況,完善管理體制以加強規劃引領作用,將三江源區生態工程作為青海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任務,作為構筑國家安全屏障的艱巨使命,為實現生態立省,使三江源區生態工程成為我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示范工程樹立良好的制度保障。青海省政府應當將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建設作為轉變牧區發展方式的切入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分級監管,落實工作責任,在省、州、縣成立三江源區保護與建設領導小組,項目區各級領導實行分級承包責任制,定期檢查工作成效,提出建議與意見,在各部門的相互支持下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聚力保護的良好局面。

(二)加強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

實施三江源區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項目,對推進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綜合治理有重大作用,同時加強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綜合治理意義深遠。一是逐步增加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的規模,對草原、濕地、林地進行生態管護,對野生動物及植物資源進行巡查保護。二是支持牧民們參與環境教育服務、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生態監測等相關工作。三是建立特許經營機制,扶持牧民、企業參與生態保護工作,對旅游咨詢、環境教育等領域實施特許經營,政策向當地居民傾斜,鼓勵當地居民通過入股、合作、勞務等形式參與旅游業、民族文化產業、交通設施等第三產業的服務發展。

(三)規范制度建設與嚴控工程管理

為健全工程運行機制,規范項目建設程序,確保工程建設進度,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的質量與效益,政府應當出臺更為詳細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規范工程建設,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在工程中委托較高資質的工程咨詢機構,在工程運行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履行項目法人制、招標制度、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報賬制與公示制項目建設六大制度,確保資金安全與工程質量,加強監管與驗收力度,加大巡視力度,開展專項稽查。吸取各方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吸取教訓,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進展,傾力將三江源區打造成國家優質生態保護區。

(四)加強生態補償與建立綠色產業

規范與健全長效生態保護制度,激發生態保護內生動力,對三江源區的發展大有裨益。一是更加完善生態補償政策,并將這些政策與保護的責任相掛鉤。二是結合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環境質量考核,爭取國家轉移支付。三是開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獎勵與沙化土地封育試點。四是加快生態補償機制的相關研究。五是推動建立相對完善的考核評價激勵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制度。六是建立穩定的生態管護公益崗位與隊伍。面對當前綠色發展的大趨勢,需對三江源區的傳統產業進行綠色改造,逐步建立綠色畜牧業、綠色工業、綠色旅游業體系。一是扶持企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進三江源區特色產業的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符合三江源區承載力的產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二是構建以畜牧業為核心,多種特色產業共同發展的綜合立體、層次分明的生態產業體系。三是實現本地產業“走出去”,加快對外開放的水平,不斷優化并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五)加強生態文明意識培養與落實惠民政策

加強培養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深度挖掘與傳承青海省特色文化,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的建設,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態倫理道德,培養生態文明觀念。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各項活動中,大力組織宣傳生態文明意識,充分發揮媒介作用,普及宣傳生態文明知識,以便在全社會樹立健康的生態文明觀,引領公眾增進生態文明意識。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制度,保障與維護公眾的權益,進一步健全生態保護全面參與機制,構建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增加公眾的積極性,提升公眾的參與度。廣大民眾為三江源區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服務,三江源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應惠及廣大民眾,政府應當安排專項資金,加強三江源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設立更多的生態管護崗位,提升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支持當地民眾創業,設立創業基金,扶持產業發展,實現三江源區的永續發展。

(作者單位:青海民族大學)

猜你喜歡
三江文明習近平
漫說文明
文明過春節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標題黨
三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