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與記憶

2018-05-14 10:51王凱麗
中國民族博覽 2018年1期
關鍵詞:湖湘文化革命

【摘要】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從封建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這百年歷史中,地處內陸的湖南逐漸涌現了一大批人才,如倡導洋務的經世人才、立志變法的維新人物、熱血辛亥的革命志士,不僅對全國產生深遠的影響,也發揚延伸了湖湘文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關鍵詞】湖湘文化;經世;維新;革命;船山學說

【中圖分類號】K335.4 【文獻標識碼】A

近代關于湖湘文化的內涵大概如下:勁直尚氣的民風、樸質進取的湖湘士氣及主張經世致用、一定程度反封建的船山學說共同構成了有異于別省氣質的湖湘文化。而近代湖湘文化的綿延伸展,不僅使有識之士在經世、維新及革命三個歷史時期都取得了眾所矚目的功績,亦為湖南近代工業贏得至高無上的稱譽①。

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從曾國藩、譚嗣同到黃興,從經世理念、維新思潮到革命風暴,毋庸置疑,這一系列的政治社會活動不但促進了湖南的近代化進程,還推進了當時整個中國的近代化歷程。簡而言之,鑄就近代湖南學人志士性格的主客觀因素如下:一定程度上有歷史人文積淀的社會基礎;精英人才的扶植和培養;勁直尚氣、百折不撓的民風;近代有利的社會時勢背景;湖南的自然地理環境;王夫之思想的熏陶與影響。

一、歷史人文積淀

自古以來,湖南人才極其罕見,朝堂之上更難覓蹤影。直到鴉片戰爭前后,湖南學人志士劇增,不僅在政治領域頗占優勢,而且人才之盛況在全國人才群中逐漸凸顯。

林增平先生認為,近代湖南人才之旺盛,肇始于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籌建的反革命武裝——湘軍。因為在彈壓太平軍的進程中,晚清政府統治集團內部成員間的關系發生了新變化。而在因外國資本主義勢力培植而發展起來的漢族軍閥——曾國藩、李鴻章以湘軍、淮軍為陣地,通過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從清滿州貴族手里攘取了許多軍事行政權力。太平天國覆滅后,為緩解內憂外患的政治局勢,曾國藩等人就開始著手實行洋務新政。1898年維新思潮興起后,湖南人士積極響應號召。當時,一般人都宣稱:“湖南以守舊而名聞天下”,但其實不然。從19世紀末,湖南的資本主義近代工業就開始興起,比如湖南有色金屬冶煉事業的先后開辦,湘粵鐵路和湘江輪船事業的醞釀籌設等等。由于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迫切渴求汲取新知識,又恰逢湖南的統治階級都有意于變法維新,故湖南的維新風氣一時頗盛。如“南學會”的設立,“時務學堂”的籌設,《湘報》的創辦,皆行之有效。辛亥革命時期,華興會領導人黃興積極響應孫中山進行革命。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據校訂,參會志士共79人,其中湖南籍人士就占四分之一。而從1905年到1907年短短兩年間,入會者湖南籍人士增為157人,與四川、廣東、湖北等省人數相比,居于首位。正因為有飲譽遐邇的黃興、宋教仁、陳天華、蔡鍔等人,才能使辛亥革命在近代歷史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梢?,近代湖南人才在辛亥革命中對社會乃至全國所產生的作用舉足輕重?!拔┏胁?,于斯為盛”,這八個字是最佳的體現。

湖南的經世人才主要分為兩批:一是以陶澍為核心,以魏源、賀長齡、唐鑒、賀熙齡、何紹基等人為代表。二是以曾國藩為核心,并以左宗棠、胡林翼、羅澤南、彭玉麟、曾國荃、李續賓等人為主要代表。他們皆大力倡導經世致用思想,進行饒有成效的改革。毫不夸張地說,道光年間的經世派、改革派是以湖南人才為主體的。

湖南作為封閉型省份,與外界幾乎毫無聯系。直到清道光期開始,湖南人才紛紛北上東下,開始與外界特別是京都及東南各省有了較大規模的接觸。道光以前五朝,湖南人任督撫大員的僅4人,到道光時期,情況大為改觀,先后有陶澍、李星沅、賀長齡、趙慎珍等人出任督撫大員,足跡布滿三大地區八大省份。到清光緒時期,湖南人才不僅在思想上發揮了先導作用,而且在政治上掌握了實際權力,通過開展影響尤甚的各種活動,促使社會產生廣泛效應。

二、精英人才扶攜

我們說道光時期湖南人才涌現,這不僅是因為此時出現了以陶澍、魏源、賀長齡為核心的經世能人,更是因為有權勢的精英人士的保薦與扶攜。

首先表現為咸同年間陶澍對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的培養和扶植。張佩綸認為陶澍是“源”,曾、左、胡是“流”,曾國藩等人是在陶澍的培養和影響下成長起來的②;其次表現為陶澍、魏源等所提倡的經世致用思想理念。他們不僅批判了當時影響深遠的漢學,大大改變了康乾以來的以考據為主的學術風氣,還著重強調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都為以后的湖南人所繼承和發展;再次表現為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在繼承陶澍所倡導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還利用掌握各省督撫大權的機會,繼續將改革活動擴大到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

三、社會進化發展

對于湖南學人志士形成的原因,林增平先生認為主要表現為四點:一是湖南由于經過兩次大規模移民,除人口進行重新組合外,而其民眾質量亦進行了全數的革舊創新;二是移民初始在某些程度上具有窮當益堅、百折不回、發展謀劃的意識風貌;三是因與少數民族的聯姻,民眾在潛移默化過程中熟識了他們堅強、粗獷、彪悍、勤苦的習氣特性,逐漸塑造了一種其余省份所沒有的勤勉仁厚、逞強尚氣甚至是刁蠻任性的性格;四是經過移民的辛勤耕耘,湖南水稻種植發展迅速,不僅自給自足亦可供應江浙一帶的需求,從而促使湖南的商業經濟迅速繁榮,文化教育事業亦蒸蒸日上,培養了眾多的學子士人。

但陶用舒先生卻認為,湖南人才的產生,并非是兩度移民的結果,而是由于湖南近代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進展變化,這種變化對于革命的挑戰最后交出了出色的考卷。

四、社會時勢背景

湖南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為湖南近代人才的迅速成長提供了客觀條件。清代后期,政治衰弱,自然災害嚴重,人們生活困若,必然會推動湖南的有識之士致力于革舊圖新。而貧苦民眾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壓力下,亦必然會進行反抗,以求生存。而在戰爭的洗禮中,社會各階級、各類人才經歷了考驗,繼續活躍在湖南及全國的政治舞臺上。所以,湖南近代社會涌現了一批地主階級的杰出人才,也造就了一批革命黨人。

五、自然地理要素

中國近代(1820~1919年),湖南形成了“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人才興盛局面,而近代湖南人才的主導思想是經世之學的復興,以軍事型人才為主體是近代湖南人才的顯著特色。

陶用舒認為,自然環境對人才成長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湖南的東北部自然條件較優越,故人才輩出;而其西南部自然條件艱苦,自然人才匱乏。然而尖銳的階級矛盾卻能激起人才志士的戰斗力,如湘東地區雖先天地理優勢欠佳,經濟也相對蕭條,但卻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所在地,因而成了培養現代湖南人才的大本營。

六、王夫子思想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湖湘文化在社會經濟逐漸繁榮、文化日漸昌盛的境況下,顯露出它自身獨有的文化特色,主要是因為近代湖湘學人志士接受了王夫之的學術思想。

首先是嘉慶、道光之際以陶澍、賀昌齡、魏源為主的湖南經世派。他們在湖南培植主張變革、經世致用的人才,以期“通經致用”的學風席卷全國。王夫之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對他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船山遺書》所倡導的歷史進化論的思想和經世致用主張對他們有很大的啟發。

其次是以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湖南士人群體。由于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地主經世派“經世致用”的內涵發生了變化,由之前的“安內必先攘外”到此時的“攘外必先安內”,全力籌建湘軍以鎮壓農民起義。太平軍和捻軍失敗后,西方列強開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致使湖南士人將經世學風開始轉向抵御外侮。

再次,戊戌維新運動中以左派著稱的譚嗣同等人不僅繼承了王夫之“道隨器變”的唯物論和“天地之化日新”的發展觀,而且發揮了“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③”的思想,猛烈抨擊封建專制主義的綱常倫理。

最后,辛亥革命湖南運動的興起,也與革命黨人接受王夫之的學術思想有關。章士釗曾發表言論說:“船山之史學宏論精義,可以振起吾國之國魂者極多,故發愿申說以告世之不善讀船山之書,深辜船山之意者④”,無疑就是最好的佐證。

注釋:

①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試探》,1988年第3期,《歷史研究》。

②張佩綸.《張佩綸日記》,鳳凰出版社,2005.05.01,第237頁。

③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試探》,1988年第3期,《歷史研究》。

④《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一集,中華書局1961年出版,第232頁。

參考文獻:

[1]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初探[J].歷史研究,1988(3).

[2]陶用舒.清初湖南人才的基本特點[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30-36.

[3]張佩綸.張佩綸日記[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凱麗,女,山西呂梁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猜你喜歡
湖湘文化革命
機械革命Code01
中國的出行革命
毛澤東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確立
日常行為下的湖湘村落問題
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與魏源的“救亡圖存”“經世致用”
淺談湖南的“火辣文化”
新媒體背景下湖湘文化的傳播效果評價研究
粉紅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顏色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