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螃蟹養殖技術的要點探究

2018-05-14 17:05吳瓊
黑龍江水產 2018年5期
關鍵詞:養殖技術淡水螃蟹

吳瓊

摘要:螃蟹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較好的食用口感,在水產生物中,屬于經濟價值較高的一類。在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基礎上,螃蟹產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漸提升,這也是螃蟹養殖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對螃蟹養殖技術進行不斷完善與更新是提升螃蟹養殖效率的重要手段。淡水螃蟹養殖技術因具有較強的應用優勢,已經成為人工養殖中所采用的要點技術內容。本文從多個角度入手,對螃蟹養殖的技術要點進行闡述。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螃蟹產品的產量與品質,為人們提供營養價值更高的水產品。

關鍵詞:淡水;螃蟹;養殖技術

螃蟹的淡水養殖技術最初是在我國的長江流域發展起來的,經過多年的養殖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相對完善的淡水養殖技術,為螃蟹產品的產量與質量提供了保障。在對螃蟹的生活習性進行了解之后,為其營造了舒適的生長環境,使其生長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還對苗種的投放操作以及餌料的合理配置進行了有效確定,這一系列措施的應用,對螃蟹養殖的效率具有積極作用。而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螃蟹的淡水養殖技術已經不局限于局部地區,在其他區域發展的過程中,也將淡水螃蟹的養殖技術作為了重點推廣內容。

一、螃蟹的生活習性分析

1、生長環境

螃蟹喜歡聚集在較為潮濕的洞穴中,一部分也喜歡在水中的石塊或者水草中活動。在江河湖海這種大環境下,螃蟹會在水草較為茂盛的區域活動,并且對于水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在一些小的池塘中生活的螃蟹,則喜歡在池塘底部的泥草中生活。它們的作息與其他生物存在較大的差異,一般是在夜晚活動。另外,螃蟹還具有一項挖洞的技能,對于一些野生螃蟹來說,挖洞技能可以躲避傷害。

2、食物攝取

由于其屬于水生生物,它的食物也大多數是從水中獲得,不僅食水草,也會捕食一些腐殖質,也不排除小昆蟲、蠕蟲、小魚、小蝦等。但是主要的還是以水草為主,泥沙的食用只起到輔助消化的作用。

二、淡水螃蟹養殖的前期準備工作

1、合理配置池塘環境

為了確保螃蟹養殖的質量,在進行養殖環境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螃蟹對生活環境的需求。除了要保證池塘的水質之外,還需要考慮到螃蟹養殖過程中,大量螃蟹聚集對池塘水環境的危害作用,為此,對池塘的排水和進水設置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外,池塘中的土壤也要以黏土和沙土為主,使其具備更好的透氣性,為螃蟹提供充足的氧氣供應。池塘水深需要控制在1.5m左右,在水池中盡量設置多個超出水面的土堆,為螃蟹創造挖洞的條件,使其生長環境盡量滿足螃蟹的日?;顒有枨?,這對提升螃蟹的產量與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2、做好池水的消毒工作

要想為螃蟹營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環境,就要求相應人員在投苗操作之前,做好水池環境的消毒工作。一般是在水池中投入漂白粉等消毒藥物,將水中的細菌病害消除干凈,盡量避免水環境對螃蟹養殖質量造成影響。具體消毒作業時,還需要根據水池中水量的多少對漂白粉的使用量進行有效確定,之后將一定量的漂白粉溶解到水中,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潑灑。一般在采用漂白粉消毒的第六天即可進行投苗操作。

3、培育水質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在完成消毒操作之后,對池塘中的水質進行培養,使其能夠為螃蟹生長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提升螃蟹的生長效率。具體方式為,向池塘中投入適量的有機腐殖質或者肥料,待池水的顏色轉變成青綠色時,便可以采取投苗操作。與此同時,要確保池塘中的水質衛生。

4、種植適宜的水草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螃蟹喜歡生活在水草多的區域內,并且以水草為食,為此,在其生長區域內種植水草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可以采用在池塘中播撒水草的方式,使池塘環境與螃蟹的自然生長環境相近,這對提升螃蟹的產量具有積極意義。在水草投放的過程中,需對水草的密度進行有效控制,避免遮擋光照,對自身的生長效率造成影響,同時,適當的水草也能起到調節池塘溫度的重要作用。

5、苗種選購

以長江水系生產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人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2-3分鐘,取出入置10分鐘,如此重復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三、淡水螃蟹的養殖技術分析

1、養殖溫度調節方面

淡水螃蟹養殖技術方法中指出,螃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池溫度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螃蟹養殖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水池的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就幼苗時期的螃蟹來說,池塘溫度應該盡量控制在25℃左右,上下幅度不得超出5℃。一旦溫度控制不當,就會對螃蟹的生長效率造成影響,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螃蟹死亡或者患病的后果。為此,在養殖的過程中,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對池塘的水溫進行實時監測,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避免溫差過大對螃蟹的養殖效率造成影響。

2、養殖的密度方面

螃蟹的生長需要有一個充足的空間區域,如果養殖空間過于狹小密集的話,很容易造成水中供養不足,水質下降等的不利現象,因此,就需要嚴格的控制好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從大多數的實際養殖經驗來看,一般每畝大小的淡水池可以放養500-600只螃蟹,這樣的密度是最佳的,可以給螃蟹提供一個充足良好的生長空間。

3、日常的餌料喂養方面

由于螃蟹的食物來源較為多樣性,因此,對于淡水池的人工養殖來說,在進行事物的喂養時,就可以根據實際采用新鮮的魚類飼料并添加合適量的食鹽,經過高溫燒熟之后去骨攪拌成魚糜,再制作成小團狀顆粒,直接拋灑到水池中進行喂養。螃蟹的幼苗在進入到淡水池子中初期階段,喂養時要控制好時間量,一般是每日3-5次,餌料的不能全部集中一個區域投放,一部分要投放在池邊的淺水區域內,另一部分要拋撒在水生植物較為密集的區域。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后,大約6-10個月后,螃蟹的個體逐漸變大,水池的溫度增高,對于食物的攝入量加大,特別是在其8-10個月時,螃蟹肥育聚黃,自身重要增加,養殖人員就要增加動物性飼料的喂養。需要注意的是,在喂養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水池的溫度、天氣條件以及螃蟹的生長狀況等進行量的適當變化。

4、做好相應的放逃措施

幼苗期的螃蟹還不具備很強的活動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成長后,它的個體逐漸變大,各方面機能逐漸成熟,活動能力變得更強更活躍,從養殖的長遠角度出發,就需要養殖管理者做好其的放逃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般常見的有在水池的四周豎桿拉網,但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采用塑料薄膜,或者也可以采用水泥板,限制螃蟹的活動范圍,特別是在下雨的雨天,池中水位上漲,更要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具體的采取何種的放逃方法還要依據于養殖的實際狀況來有針對性的確定。

結語: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對螃蟹的淡水養殖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人工養殖方式進行螃蟹養殖時,需要依據螃蟹的生活習性,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采取多種手段,為螃蟹養殖的效率與質量提供保障。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螃蟹的產量與質量,為市場提供更加及時的螃蟹產品供應,為人們提供更具營養價值的水產品,這也是對淡水螃蟹養殖技術進行研究的主要目的。

猜你喜歡
養殖技術淡水螃蟹
探究如何提高淡水養魚的經濟效益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小規模肉牛養殖技術措施
天蠶品種馴化與應用研究
南通地區海蜇養殖技術
當冷鹽水遇見溫淡水
海洋里的“甜水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