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科,大教育

2018-05-29 18:07黃楊子
新民周刊 2018年20期
關鍵詞:兒科醫生兒科中心

黃楊子

“金眼科、銀外科,哭哭鬧鬧小兒科?!苯陙?,全國各地“兒科就診爆棚”的新聞讓社會大眾逐漸關注到兒科醫生這一群體:同時與孩子和疾病打交道的兒科,究竟是一項怎樣的事業?兒科醫生緊缺的時代,是怎樣的一群人還在無怨堅守,用心呵護祖國的未來?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20年來,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致力于培養專業技能、醫德醫風、眼界胸懷都出類拔萃的兒科優秀人才,如今,這些“參天大樹”已扎根于上海乃至全國的兒科崗位上。兒中心這片培養兒科人才的沃土,執著地把“小兒科、大教育”的故事講下去。

讓學兒科的人愛上兒科

“喜歡兒科,喜歡孩子,沒有為什么?!北粏柤盀楹芜x擇成為兒科醫生,正在血液腫瘤科接受規范化培訓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兒科方向)醫學生周辰的答案很簡單。

2013年,在交大醫學院恢復兒科學系的基礎上,兒中心臨床醫學院正式成立。最亮眼的是,臨床醫學院充分吸收了北美的兒科教學體系特點,在上?!滋A聯合醫學院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真正面向“人”的教學:不同于以往照本宣科、對癥下藥的臨床教育,心理學、社會學、兒童全周期生長發育等都成為師生們關注的話題。

兒中心副院長王偉介紹,“如針對網絡及電子設備成癮、校園霸凌等,我們都開設了專門的課程,這在以往的中國醫學教育中幾乎無法想象?!?/blockquote>

枯燥重復的課程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讓學生們積極自發地以臨床癥狀為導向的學習和實踐:患兒發熱、腹痛,可能是哪些病因?該用什么治療手段和藥物?應該如何與患兒家長有效溝通?除了傳統的病癥之外,一些新時代兒童群體內出現的現象也首次走進了課堂。兒中心副院長王偉介紹,“如針對網絡及電子設備成癮、校園霸凌等,我們都開設了專門的課程,這在以往的中國醫學教育中幾乎無法想象?!?/p>

說起來,周辰與兒中心的“淵源”算得深厚。大三那年,他利用業余時間來到兒中心做志愿者,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近距離接觸到白血病患兒?!八麄冾^光光的,臉色蒼白,戴著口罩。但從他們烏黑的眼睛里,你能看得到他們對生命的強烈渴望?!敝艹街两襁€對志愿服務記憶猶新。用他的話說,“那個眼神扎在自己的心里?!睆拇酥?,成為一名兒科醫生的決定再也沒有動搖過,“當我把每一個孩子都看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把心愿從‘治療疾病變成‘守護健康后,我才真正開始明白兒科的意義?!?/p>

周辰坦言,他的父母曾希望他選擇看似更有前途的成人??谱鳛槁殬I,“但看到這些身患重病卻依然那么懂事的孩子們,我覺得我必須為他們做些什么”。小兒科并非小學科,也絕非成人治療的縮小版,每一步治療方案、每一次藥物調整,都有獨特之處,為了讓學生們盡快了解到其中真諦,兒中心臨床醫學院特派出20余位教師前往渥太華大學醫學院進行培訓,將問題式學習(PBL)模式帶回課堂。

“在課堂上,我們逐漸了解到,先天性心臟病不是只與兒科相關,隨著這些患兒長大成人,他們的機體也會產生變化,如到了育齡期,妊娠并發心臟病等概率就會加大,這時候該如何處理?”周辰說,老師們甚至還嘗試了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學模式,留給大家足夠的時間來分析病例,“每到這時,我們都覺得自己仿佛已經是名一線醫生,做出的每個選擇不再是無足輕重的作業,而是對生命的責任?!?/p>

“生命的責任”,這5個大字幾乎印刻在每位兒中心臨床醫學院師生的心中?!搬t學關乎大民生,而醫學教育是人民健康的重要共建者?!眱褐行脑洪L江忠儀說,“我們培養的醫生,理應將眼光放得更高更遠,而不僅只局限于一種疾病、一所醫院?!苯衲甏杭?,臨床醫學院開啟了首次面向兒科全科選修課程的招生,醫學生們可從中獲取包括內科、外科、兒童保健、傳染病學等在內的醫學知識?!霸诿绹?,波士頓兒童醫院一半以上的醫生為兒科全科醫生,由他們來做守門人,再加上??苾嚎漆t生的會診,全科醫生與??漆t生形成團隊服務病患。這樣的模式既保證診療質量、又提高診療效率,未來的最佳模式?!蓖鮽フf,兒中心正在不懈努力實現這個遠期的目標。

再過一個月,周辰即將完成在兒中心的兩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生涯。幾乎轉完了所有的兒童??坪?,仍是一臉稚氣的大男孩笑著說,“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重癥監護科。都是急危重癥患兒,而且病情發展迅猛,24小時都得盯著。我試過近50個小時沒合眼,厲害吧!”說起自己“痛苦”的經歷,他卻一臉驕傲?!澳阒辣取榛闹Ω蟮牧α渴鞘裁磫??是回天之力!有這種回天之力的人,就是醫務工作者。他們是帶給患者希望的人、是與死亡抗戰的人。每次艱難搶救后迎來患兒的痊愈出院,那種幸福感、成就感和希望感只有穿著白大褂的人才能體會?!?/p>

如今,周辰已經選擇留在血液腫瘤科?!斑x擇兒科無悔,如今大家說的‘兒科醫生荒有朝一日定會改變。到那時,我們會讓世界看見中國兒科醫生的力量?!?h3>面向落后地區,托起兒科的國家使命

2002年,兒中心在美國世界健康基金香港分會的資助下,率先開啟了國內首個面向欠發達地區的兒科教育培訓,不僅免去進修費、食宿費等,還給予一定生活補貼。17載春秋,近500名來自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基層兒科醫生千里迢迢趕赴申城,帶著滿滿的驚喜與知識再回到家鄉。一批批學員猶如一顆顆種子,撒在中西部貧瘠的兒科醫療土地上。

那一年,中國農村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高達4.57%,遠高于城市的1.38%?!八麄兊鬃尤?,什么都要聽?!眱褐行目平滩扛敝魅侮懨啡A很是感慨,“首批西部培訓錄取了25名學員,為了讓他們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我們特別成立了導師團隊,編制《兒科診療常規》,讓學生自學基礎知識,節約講課時間,騰出更多時間用于臨床實踐?!?/p>

新疆、西藏、云南、寧夏、甘肅……18個省、53座城市、近百家醫院的“種子”都在兒中心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養分。2004年,醫院又將培訓范圍延伸至東北地區,項目名稱變更為“西部、東北地區兒科醫護人員培訓項目”并沿用至今。

去年底,內蒙古包頭市第四醫院兒內科的年輕醫生姜采榮在時隔2年后再次“回家”,參加兒中心西部培訓的升級版——“院士+”培訓項目。2015年6月,她通過考試成為了西部培訓的學員,“這意味著,我能免費獲得國內最好的兒童??平虒W醫院的專業培訓,同事們都羨慕我,我也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當時,姜采榮報的專業是兒科重癥監護(PICU)。由于基礎比較薄弱,整整5個月她不分日夜地泡在醫院向導師們請教。之后,好學的她又提出去心內科學習?!拔覀儺數蒯t院的兒科在心臟方面是弱項,而兒中心的心臟??剖侨珖詈玫?,所以我就主動要求去了心內科,當時想著,或許就這么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住?!币荒昀?,姜采榮邊學邊看,利用剩下的一些時間去了門急診與呼吸內科?!斑B最常見的基礎疾病我們都有很大差距,對我影響最大的或許還不是技術,而是理念?!?/p>

回到內蒙古后,姜采榮在包頭市第四醫院建立起了PICU病房,但她深深覺得,危急重癥團隊在搶救方面仍有些力不從心?!懊慨斶@時,我就會向千里外的兒中心PICU任宏老師求助,她讓我覺得,背后總有人在撐著我、支持我!”可是,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遠程指導”也無法滿足姜采榮的每一次需求?!叭卫蠋煾嬖V我,對于PICU而言,醫護團隊的密切配合尤為關鍵?!苯蓸s的心中燃起了火苗,“能不能讓我們團隊一起來學習?”

她的心愿很快就實現了。2016年,“院士+”西部兒科醫師培訓計劃正式啟動,江忠儀院長介紹,“院士+”采取的是“配套成組”“導師制帶教”“訂單式培養”的創新培訓模式,“比如開展小兒心臟外科手術,不僅需要外科手術醫生,還需要負責術前診斷的小兒心臟彩超醫師、術中小兒麻醉師、體外循環醫師及術后監護醫師、護士等,這些崗位缺一不可,我們需要建立有機聯系的立體式人才培養模式。除此以外,一對一帶教能及時動態評估效果,及時調整培訓進程,按學員需求給予最有效的指導?!?/p>

如今,姜采榮與團隊的醫護人員共同在兒中心學習兒童呼吸系統危重癥治療?!斑@一次,我們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導師也會根據我們醫院最迫切的需要來制定培訓計劃,回去之后,我們能立即運用在臨床診療中?!?/p>

回鄉的“種子”們已經播撒出一片春天:在內蒙古、成都、昆明等地,受訓學員已先后建立9個重癥監護室。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都兒童醫院接治100余名重傷患兒,治愈率達到100%。

陸梅華說,每次收到學員們從家鄉發來“成功治療”“論文錄取”的好消息時,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跋M@些學員們能在當地變成導師,不斷為我國各地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h3>走出醫院大門,為公眾提供“大教育”

醫生們常說,在兒童??漆t院,更能讀懂生命的價值與真諦。病榻上的患兒,承載著一個家庭乃至家族的殷切希望。

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天天經歷了一場大手術,他畸形的心臟終于被糾治,但虛弱的天天依然住在重癥監護室里。母親何女士時刻守在病房外,緊張地望著監護室的大門打開再關上。既然手術成功,心頭的大石也應該落地,這位母親為何還那么緊張?

“因為當寶寶轉出監護室后,如果離開了醫護人員的專業護理,沒有醫學知識的父母不知該如何照顧仍處于康復期的患兒?!毙男赝饪票O護室的朱麗敏醫生一語道破。的確,復雜先心病在術后可能出現肺部并發癥,導致呼吸機一直拔不掉。因此,孩子的每一次呼吸都要小心翼翼地看護。與何女士有同樣焦慮的父母還有很多,這些家庭該如何在漫漫康復路上為孩子保駕護航?為此,以朱麗敏為首的醫護團隊主動發起了“與心共鳴、暢快呼吸”計劃,讓“不敢出院 ”的患兒能勇敢回家。

團隊利用業余時間義務為術后患兒家長進行家庭呼吸照護的宣教和指導,提高家長對日常護理的認知度,從而減少患兒在出院后由于呼吸道癥狀再次就診的次數,促進患兒順利康復。何女士正是在醫護人員的鼓勵和指導下,從什么都不會的新手,逐漸成為了半個呼吸康復師,“她們還設計了一整套適合小嬰兒做的呼吸操,現在,我對兒子的康復之路充滿信心?!?/p>

這樣的“家長課堂”在兒中心隨處可見:針對兒童注意力缺陷,設有定期的家長沙龍;針對早產新生兒,設有“新手媽媽”課程;針對哮喘患兒,科室專門開發了“呼吸天使”App;針對血液腫瘤疾病新發患兒,醫院組織了覆蓋內外科、營養科等多團隊的家長宣教俱樂部……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他有獨特的代謝和發展規律。照顧孩子,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孩子不能僅靠經驗,更需要專業的知識?!眱褐行尼t療副院長趙列賓如是說。

走出醫院大門,兒中心的醫生們將淺顯實用的醫學知識帶給更多普通市民。為了廣泛普及兒童健康教育,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體單位,醫院專門建立了門診健康教育組織架構,組織資深兒科專家成立“健康育兒專家團”,制定了詳細的健康教育制度。

今年,“健康育兒大講堂”已走進第8個年頭,講座主題聚焦當前育兒熱點,包括兒童預防保健、兒童常見病診療、預防和護理等健康教育知識。近兩年,大講堂共舉行講座121期,現場受益人數約8000人,現場滿意度測評達98%以上,約99%的家長反映對兒童日常照護非常有幫助。同時,兒中心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的“健康大講堂科普”僅2017年一年,微信閱讀量就超過了22萬人次。

深耕小兒科,不忘大教育。20年,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這家弱冠之年的醫院,正于無聲處浸潤著這座城市。

猜你喜歡
兒科醫生兒科中心
剪掉和中心無關的
在打造“兩個中心”中彰顯統戰擔當作為
兒科專欄
92歲的兒科醫生免費為病人看病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別讓托養中心成“死亡中心”
圓夢兒科大聯合
“兒科醫生荒”如何緩解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