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求黨報評論的“在場感”

2018-05-30 08:38◎肖
新聞前哨 2018年4期
關鍵詞:黨報政治

◎肖 擎

評論是報紙的靈魂,體現媒體的思想導向。

2018年全國兩會是黨的十九大后召開的首次全國兩會,重要日程密集、重大議程不斷。作為評論員,連續三年參加全國兩會報道,接力撰寫湖北日報早些年推出的言論欄目《京華感受》。伴隨這一寫作經歷,有一些思考:黨報評論如何貼近現場,激活“在場感”,展現“黨報姓黨、為黨立言”的政治定力,彰顯“感染人、吸引人、打動人”的話語魅力?

把穩導向,筑牢“壓艙石”

兩會是觀察中國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這個重要窗口里有什么?

有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心聲的匯流,有行動綱領、戰略決策、重要部署的推進,有一個個報告、一項項法案凝聚的共識和力量,它們構成一個國家宏大時局跳動的脈搏。

黨報評論有別于新聞報道本身——它并不具備傳遞超出新聞報道之外的信息的功能。那么,導向如何體現?

做減法。兩會是政治盛會,這決定了黨報評論的著力點必是循著“政治”謀篇,聚焦“政治”發聲。兩會評論不排斥文字美感,但只講文字漂亮的美文,應警惕;兩會評論不排斥個人感發,但過于強調個人抒懷的心思,應克制;兩會評論也不排斥聯想,但太過天馬行空的想象,應舍棄。

做加法。黨報兩會評論是政治性極強的觀點文本。無論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還是緊扣會議各項重大議程;無論是聚焦“中國式民主”煥發的生機,還是著眼代表委員履職風采,兩會評論既要在吃透精神、胸懷大局、著眼大事上做增厚知識儲備的加法,也要在闡釋意義、深入本質、透徹說理上做唱響主流聲音的加法。

左宗棠為江蘇無錫梅園題有詩句,“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黨報評論把穩導向,也包含這樣的意思?!皳窀咛幜ⅰ?,就是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增強政治定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把旗幟高高地舉起來;“就平處坐”,就是堅持百姓視角,展現大眾容易接受的言說風格;“向寬處行”,就是既不要話說得太滿,也不要弦繃得太緊,點面結合,高度和溫度結合,把話講進人耳朵里,把理說到人心里。

貼近現場,追求“零距離”

聚焦全國兩會,評論員可以在前方寫,也可以在后方寫,兩種方式都能做出評論產品,但二者區別極大。在后方寫,看新聞、找材料,也能發聲,但去前方,能“零距離”貼近現場,真切感知“兩會氛圍”,深刻體會“兩會味道”。去前方使得黨報評論員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在場者”;使得黨報評論不是“辦公室產品”,而是“現場制作的鮮活產品”。拿《京華感受》這個欄目來說?!熬┤A”二字標識了“在場感”,“感受”二字標識了評論的特點:它不是“懸空”的道理,而是結合現場延展的言說。

不能小看現場這個“資源庫”。兩會的現場有哪些?比如各種會議日程,此為首要。除此之外,還有兩會期間北京這座城市的氣息,還有前方報道組策劃、部署選題的運籌,還有媒體記者交流、研討展開的空間。為什么說這是 “資源庫”?因為評論選題的方向就在其中,評論選題的來源就在其中,評論寫作的啟發也在其中。零距離貼近這樣的現場,重心不會游移、準心不會偏移,可以避免自說自話、自娛自樂,避免觀點浮淺、空泛。

不能忽視聽會這門“笨功夫”。上世紀90年代末,范敬宜以全國人大代表和人民日報總編輯的“兩棲”身份,在該報上撰寫了幾篇專欄名為 “兩會走筆”的言論,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一位臺灣資深記者觀察當年兩會報道,甚至獨獨挑出這組“走筆”稱之寫得深刻、老到。幾篇短文為什么有這樣的影響?在我看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聽會”。兩會,開會是核心載體,貼近現場,就是貼近會場。從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至3月20日人大會議閉幕,湖北代表團共舉行11次全體會議,代表小組會議則更多。近20天的兩會時間,筆者多數時候都是在代表團全體會議和小組會議上聆聽審議情況。審議的細節、發言的內容,包含評論可以依托的由頭,可以運用的素材,可以拓展的思考。原原本本地聽會,不打折扣地聽會,多花心思地聽會,可以為評論注入生氣,為言說的骨架賦予血肉。

守正出新,傳播“好聲音”

新聞輿論工作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日常情況下,我們說評論要有新觀點、新表達。聚焦政治盛會的評論,“出新”仍是必需,但這個“新”,不是標新立異的新,也不是花樣翻新的新,而是守正出新的新、與日俱新的新。

“出新”的前提是堅強的政治定力?!白鳇h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的寄語。黨報兩會評論如何出新?不只是在形式上想新點子,在包裝上想新思路,最重要的還是對會議深入、再深入,對精神領會、再領會。從憲法修正案到監察法草案,從國務院機構改革到其他重要議程,從委員討論到代表審議…… “出新”來自吃透精神,來自下足功夫,來自對兩會重大議題、豐富內容的精準把握。

“出新”的表現是把握時度效、傳播好聲音。對兩會評論而言,新詞迭出、新意不斷,但偏離兩會語境、脫離兩會焦點,這不是出新;挾風帶電、機趣橫生,但思想的“坐標系”模糊,價值的“主心骨”不穩,這也不是出新。能第一時間精準捕捉焦點、熱點,客觀、理性、準確、深入呈現思考,這是出新;聚焦兩會會場內的新氣象,做出權威的延伸性闡釋,這是出新;能解疑釋惑、析事明理,凝聚最大公約數,也是出新。

猜你喜歡
黨報政治
政治呵護只盯“短處”?——乾 縣“政治呵護”重在政治激勵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辦好黨報內參的思考與探索
議提升地市黨報競爭能力
黨報創新文娛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如何正確認識黨報副刊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