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文獻綜述

2018-05-30 03:57馬靜馬克林
關鍵詞:文獻綜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

馬靜 馬克林

摘要:自2015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迅速成為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焦點。眾多專家學者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做了許多學術探索,尤其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內涵與目的,以及面臨問題、實施路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豐富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在對現有研究成果和研究局限做出相應評析的基礎上,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未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提出要進一步強化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重視實際問題導向下的微觀層面研究和進行系統化整體研究。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獻綜述

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內涵與目的的研究

(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當前的農業的供給體系和綜合生產能力不能適應市場和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馬富元,2016)。糧食“三量齊增”現象迫切需要改革破解高庫存難題;農產品“量多質低”現象迫切需要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農業發展“結構扭曲”現象迫切需要改革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農業生產“環境負效應”現象迫切需要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力支撐農民收入增加(馬澤坡,2016;張海鵬,2016;楊建利、邢嬌陽,2016)。同時,農業的供給結構失衡、農業供給中存在的“結構性短缺”與“結構性過?!辈⒋?、環境惡化與產品質量安全等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綠色轉型的迫切要求(王紅梅,2016;許經勇,2016)。另外,農產品有效供給不足與高庫存并存、農產品價格“天花板”與成本“地板”兩板擠壓、耕地撂荒與過度耕作同在、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和農業農村短板效應明顯等構成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性(江國維,2016)。

因此,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農業發展階段性的客觀要求。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和應對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韓長賦,2016),是合理配置農業資源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的必然選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吳海峰,2016;和龍、葛新權等,2016)。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與目的

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內涵,是指從農業供給側入手,高效配置和利用農業生產要素,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增投入等改革手段,破解結構性障礙,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馬澤坡,2016)。換句話說,是從農產品供給而非需求視角人手,重組或優化各類農業生產要素配置,促進農業生產及其產品供給結構優化,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中長期視野的農業宏觀調控(江國維,2016)。也就是通過改善農業供給體系的結構,通過農業供給體系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打造出符合目前消費者需要的有競爭力的農產品(馬富元,2016)。另外,從農業供給側改革與提高要素生產率之間關系來看,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完善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在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矯正行政配置要素而造成的扭曲現象,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許經勇,2016)。概括而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保供給、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楊建利、邢嬌陽,2016)。

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來看,就是走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就是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馬富元,2016)?,F階段我國農業供給側問題的實質是制度變遷滯后(黃祖輝,付琳淋,李海濤,2016)。因此,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是進行農業政策改革與完善(程國強,2016),是推進科技和制度創新(陳錫文,2016)。核心是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許經勇,2016)。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就是要實現農業發展的戰略轉型,由農產品規?;a向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化經營轉變,以扶持區域地標的農產品品牌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陳文勝,2016)。另外,具體到農產品的供給側改革,主要是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何秀榮,2016)。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問題的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產品收購政策引發的結構性問題、二是農產品價格扭曲的要素性問題、三是農業生產組織落后的組織化問題(羅必良,2016)。具體而言,主要有糧食生產“三量齊增”,供給壓力不斷增大;農產品結構性失衡問題嚴重,產需矛盾日益增大;農戶經營規模依然偏小,促進適度規模經營任重道遠;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難度不斷加大;農業投入不足;農民增收缺乏新的亮點與支撐,農民持續增收的困難加大等(江曉國、洪功翔,2016;和龍、葛新權等,2016;陳曉華,2016;馬澤坡,2016)。同時,更為具體的講,就是存在諸如農產品供給與滿足社會消費存在結構矛盾,農業供給結構性生產發展內涵顯得相對滯后,生產成本攀升導致農業產品供給競爭力下降,有限資源承載力阻礙農業產品供給發展轉型等問題(彭建濤,杜俊濤,2016)。從問題類型來看,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需破解的難題有農戶經營規模小、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產業鏈條較短、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強、農業補貼政策不完善等(楊建利,邢嬌陽,2016)。從要素供給的角度來看,就是制度要素滯后與缺失并存、技術要素力度有待全面加強、勞動要素整體素質偏低、土地要素流動難度日益加大、資本要素增量不夠且存量未盤活(姜維國、李立清,2016;韓一君、姜楠等,2017)。

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的研究

當前,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思考和確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路徑(張海鵬,2016),以調整優化結構為主體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吳海峰,2016)。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主要有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結構調整、糧食體制改革等(孔祥智,2016),重點是去庫存、降成本、統管理、調結構、促融合(陳曉華,2016)。要重視推進農業調控體制改革,優化農業供給側治理結構、推進農業經營制度改革,提高農業供給側經營水平、推進農業要素制度改革,提高農業供給側配置效率等(黃祖輝,付琳淋,李海濤,2016)。具體而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本路徑包括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合理調整農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等(馬澤坡,2016)。要加快糧食加工轉化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將糧食庫存降到合理水平;通過適度規模經營與發展模式創新,降低農業生產、交易和生態成本;加強農業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農業創新發展;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推動農業信息化;以土地改革與激勵保障為著力點,完善農業制度體系;要加強頂層設計,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等(江曉國、洪功翔,2016;和龍、葛新權等,2016;韓一君、姜楠等,2017)。

同時,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要遵循經濟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市場信息和市場辦法引導、指導農業生產,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彭建濤、杜俊濤,2016;馬富元,2016)。要進一步加快制度創新,為改革提供保障;強化技術創新,為改革提供持續動力;提升勞動力素質,為改革提供人才紅利;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夯實改革基礎;擴大農村金融增量與盤活存量,優化改革資本環境等(姜維國,李立清,2016)。要系統化構建農民的主體性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強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潘坤,2016;江國維,2016)。

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微觀視角研究

有學者從農民主體性角度考察,認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特性是突出農民主體性,要相應構建農民經濟、文化、政治主體性??梢酝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凸顯農民的勞動力主體性;明晰地權層次保障農民的土地主體性;合理運用社會資本提升農民的收益主體性: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激發農民的創造主體性(潘坤,2016)。就開放條件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看,全球農業的長期過剩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球農產品市場將維持緊平衡條件下的低價格水平。因此,在開放條件下,中國農業目標應有過去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的“三元”目標轉變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二元”目標。(胡冰川,2016)。同時,可以考慮通過“農業全產業鏈閉合平臺”體系構建,以平臺戰略模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李儀,夏杰長2016)。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農產品的供給側改革,主要是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何秀榮,2016)。也有學者從生態農業角度考察,認為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于法穩,2016)。也有學者從三產融合發展的角度提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即通過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依托農業資源整合市場要素、注重“產、城、人”互動、借力金融政策支持等方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張首魁,2016)。還有學者從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研究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并進一步認為,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著力點在于整合鄉村社會基礎、建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完善農村合作制度、重建鄉村金融制度等(何軍,王越,2016)。另外,部分學者結合河南、河北、廣西等具體區域實際,通過對特定區域的考察,分別從消費者、農業經營主體、資源配置和環境等方面就存在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并提出了針對性解決對策(張偉,2016;韋曉菡,2016;李娜,2016)。

以色列農業發展經驗啟示我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陛改革,要明確政府在農業發展中的角色定位、適時調整農業產品和產業結構、以新耕地、新技術帶動農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改善農業勞動力的年齡結構和素質水平等(楊麗君,2016)。

五、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評析

(一)現有研究成果

現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改革意義與必要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以及改革思路、建議等方面,尤其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面臨的主要問題方面研究成果豐碩,歸納分析全面深入。不同專家學者從多角度提出了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和實施建議,內容豐富,同時,部分學者基于微觀視角下,嘗試對特定區域和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問題,例如改革主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了深入的專業性研究,能夠為后續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更為深入思考與重要借鑒。

(二)現有研究局限

現有研究局限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現有研究多以理論分析與定性研究為主,實證分析和定量研究較為欠缺。更多主要是從理論層面描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怎么做”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定量分析和科學論證,相應的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體實施路徑和建議缺乏較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以宏觀分析和一般性研究為主,基于微觀視角的專業性研究較為不足?,F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觀的共性的研究,總結的問題具有典型的共性特征,提出的解決對策具有“普適性”,即“可以”適用于各層面、各區域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缺乏明確針對性。

(三)未來研究方向與研究重點

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未來研究而言,重點應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應進一步強化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在確定的分析框架內,注重以特定案例為研究對象,利用經驗數據進行量化實證研究。研究方向與研究重點,應主要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動力系統構成與運行機制,農業生產所需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要素供給,農業生產全要素生產率測度與提升,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變革等方面開展研究。

二是重視實際問題導向下的微觀層面研究。即要充分考慮區域差異和特點,以特定區域實際為研究起點,著眼于具體區域農業供給側現實問題的解決。要通過相關研究,提出符合區域實際的具有明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可能是諸如路徑設計、保障措施及運行機制等系統性解決方案,也可能是針對某一環節、某一對象(要素)的具體建議。

三是進行系統化整體研究。要從系統化視角,從推動縣域經濟整體發展的高度,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即研究如何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實現三產融合、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進而從整體上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文獻綜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馬克思創新思想研究綜述
學習習近平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 扎實推進淮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Scratch教學研究綜述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與現實依據
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十三五”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