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新鄉市高校翻譯人才培養模式調查

2018-06-05 18:45董朝陽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董朝陽

摘要:隨著我國的繁榮富強,對外貿易活動的不斷增多,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對翻譯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翻譯專業人才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耙粠б宦贰碧岢龊?,我國對翻譯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目前出現了翻譯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狀況。中部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地區,而新鄉市是中部地區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因此如何培養有質量的高級專業翻譯人才是我市高校及相關機構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翻譯人才;新鄉市高校

一、背景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耙粠б宦贰毖鼐€包括53個國家、94個城市,是一條各國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共贏的道路。隨著“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不斷增加,國與國之間也需要更多的翻譯人才來實現互通。

2017年,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了《“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用大數據描繪“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圖景,探尋全球市場的機遇與挑戰?!秷蟾妗凤@示,“語言互通”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基礎,而目前國內“一帶一路”語言人才特別是小語種人才較為缺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除了漢語和英語外,還通行著50多種官方語言。然而,“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庫”高校外語專業招生情況統計顯示,我國2010-2013年高校外語專業招生的語種只覆蓋其中20種。語言人才建設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我國應該盡早出臺國家語言戰略,儲備翻譯人才。

二、意義

作為溝通工具,語言是互通的基礎,是打開對方國情、社情、民情大門的“鑰匙”,語言互通可讓人際、民族、國家之間“心連心”,走到一起去。因此,從國內看,語言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基礎,小語種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助推中國夢的實現;從國際上來看,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議國,培養專業的翻譯人才,是我國作為一個倡議國和負責任的大國不容推卸的責任,同時,也將有利于我國與他國深入交流,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

除了中央發布相關文件外,每個地方政府都應該在了解本地翻譯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從而更好地改革本地高校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更好地為國家戰略服務。

新鄉市是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中原經濟區及中原城市群核心重要城市,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承接發達國家及中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資源輸出的樞紐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耙粠б宦贰睉鹇缘耐七M,將給新鄉帶來再次重鑄城市輝煌的機遇。多邊貿易不斷增加必將給新鄉與各國各城市之間帶來更加廣泛的文化交流,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必隨之增加。新鄉市各高校外語學院無疑是是新鄉市翻譯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因此,積極探索新鄉高校外語人才模式的培養,對迎合新鄉發展戰略,深度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有必要的。

三、新鄉市高校外語學院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分析

1.新鄉高校外語語種單一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醫學院、新鄉學院院四所本科院?;境袚诵锣l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重擔。經調查,這些學校開設的語種僅有英語、日語、德語和法語,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英語。四所高校都沒有開設如吉爾吉斯語、哈薩克語等“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的小語種課程,小語種教師師資力量匱乏,這表明新鄉市高校外語系開設語種數量過少,英語專業仍然是新鄉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的重點。

2.翻譯人才與現實需求不對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民族復雜,語言各異。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覆蓋了諸多領域,需要大量既熟悉相關領域和專業,又熟悉目標國家文化和精通相關語言的外語復合型人才。而我市目前外語專業學生的學習比較單一,在新的形勢下,培養“外語 + 專業”型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是經濟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迫切要求。

3.實踐能力欠佳

現階段,新鄉各高校的實習實踐課程受到實踐基地、實習地資源缺乏的影響,相當大部分還是采用了課堂教學模式,且大部分分外語專業學生實習是在中學聽課而非實戰,實習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或空白,沒有給學生提供真正能把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的平臺和環境。外語畢業生工作后真正從事翻譯工作的比例較低,且普遍口語較差,不能進行流利的交流,對企業和市場知之甚少,實踐能力有待加強。

4.師資力量薄弱

在長期翻譯教學中,由于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我國培養出的外語人才通常屬于“啞巴英語”。我市高校外語專業學生的教材內容與快速發展的社會脫節,形式單一,主要是對一些文學性的句子進行翻譯和學習,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掌握工作后所需要的專業技能。課堂上,大多以教師為主,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這與我市高校師資力量薄弱是分不開的,我市四所高校的外教在外語專業師資所占比例相對較低,與北上廣各大高校更是難以相比,教學設備落后,實踐環節流于空白,因此,改革高校翻譯專業的教學現狀便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工作。

三、解決辦法

1.改善單一結構

目前新鄉市各高校語種結構單一,為做好人才儲備工作,我市應增設“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小語種課程。

2.改革培養模式

新鄉市各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相對缺乏,畢業后多數難以勝任翻譯工作或相關工作要求,因此,我市應加快外語專業學生的培養模式,與其他國家開展合作,與當地外企等協調溝通,給學生積極的學習環境和實踐環境。

3.優化課程體系

“一帶一路”缺乏的并非普通的外語人才,而是“外語+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這要求學生既要掌握外語知識,又要掌握某一方向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市應根據國家戰略積極調整外語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促進外語專業人才的深層培養。

4.加強師資力量

這主要分為“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步。首先就要做到“引進來”,外語專業的老師需具備過硬的專業實力和廣闊的國際視野,因此加快優秀外籍教師的引進是培養外語人才的重要一步。其次要做到“走出去”,市政府及學校應積極探索外語專業老師的“走出去”戰略,通過進修、方雪等方式加快推進教師跟上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趙世舉.“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需求及服務對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4).

[2]劉建華.“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2017,09.

[3]劉立勝.地方高校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改革探索[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01:130-1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