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班主任對學生及班級管理

2018-06-07 09:38朱崢嶸安立國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基點焦點班級管理

朱崢嶸 安立國

摘 要 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抓好班級管理的基點、重點和焦點。

關鍵詞 班級管理 基點 重點 焦點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1抓基點——班級建設

1.1班級建設的主要內容

班級建設的主要內容有:(1)組織建設。建立班級的核心力量。班委會、團支部、黨小組。(2)制度建設。計劃總結制度、考勤制度、會議制度、操行考核制度、值日制度、班費管理制度、個人量化考核。(3)班風建設。共同目標、和諧關系、健全組織、健康輿論、遵紀守法。(4)學風建設。(5)黨團建設。(6)素質培養。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素質拓展項目。(7)事務管理。獎學金、助學金、貸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檔案管理、衛生管理、晨練(早訓)、走讀生管理、課堂管理、宿舍管理、評先評優、入學教育、軍訓、各類資格證書的報考。(8)實習、就業管理。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就業。(9)安全教育管理。

1.2把握學生基本情況

1.2.1認識學生,了解工作對象

(1)學生角色的變化。

學生的概念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已成為綜合的社會角色,學生與教師已成為經常處在同一角色的兩個主體。學生有三種角色:

一是學生是“學習者”。主動學,學自己認為有用的東西。需要教師的指導而不是灌輸,是需要更多指導的學習者。

二是學生是“消費者”。學生交費上學,與學校存在一定的合約關系,學生是學校的消費者,理所當然要維護其正當權益;學生在校生活,本身也需要消費,是重要的消費群體。

學生不僅應當是教育的“消費者”,同時也應當是學校的“產品”。對于“產品”,學校有責任保障其質量符合學校的培養標準。而學生的“消費者”身份尤為重要,如果一個學生連基本的消費者的權利也不具備,學校是不可能重視這些“消費者”的權益的,從而也就無法建立“產品”的“品牌”。

三是學生是“創造者”。學生能夠利用空前豐富的信息等各種資源,創造出經濟的、社會的和文化的財富。

(2)學生需要的了解。

了解學生,就是了解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這個過程,也就是了解學生需要的過程。學生需要的東西很多,學校不一定都能及時滿足這些需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學生需要的內容結構。物質需要:學習和生活的物質條件;精神需要:學生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追求。

學生需要的結構層次區分:一是個人需要和群體需要;二是意識到的需要(表達出來的需要——言傳 和沒的表達出來的需要——意會)和沒有意識到的需要。我們可以通過關注學生成長經歷、深入學生學習活動、課外生活、重大活動、師生的反映等渠道,了解學生的需要。

建立學生基本信息。一是學生個人基本信息的建立。新生一進校,就應建立學生的信息檔案,主要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年齡、身份證號、高考成績、個人愛好、特長、手機號、家庭詳細地址、家庭電話、父母工作單位及電話號碼等,并隨情況的變化不斷更新和完善。建立班級QQ群及家長微信群。

二是班級學生信息的建立。 班級學生信息主要包括班級總人數、男女比例、貧困生檔案、各期成績及排序、各學年獎助學金評定情況、評優情況、獎懲情況、掛課情況、學生干部信息和學生科技作品發表情況等。

掌握學生基本情況。

①學生基本信息。

輔導員(班主任)要及早記住學生姓名、宿舍號、家庭情況、個人特長等。

②特殊學生情況。

輔導員應深入了解學生,充分掌握特殊學生(貧困學生、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學習困難學生、行為偏差學生、人格障礙學生、迷戀上網或游戲的學生等)的情況,建立特殊學生基本信息,認真分析其成因并拿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③學生學習情況。

期末考試后至下學期開學后一周內,輔導員應對學生考試合格率、補考率、成績排序變動情況、學生干部的成績排序、不及格學生等進行統計,對學生學習成績、學習現狀和可改善情況進行分析,對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提供可行性建議并制定相應工作措施。

④學生成長情況。

在充分掌握學生成績、學生的愛好、潛力、優勢或劣勢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班級和學生個體進行分析,特別應注意建立優生與特殊學生的培養和成長檔案。按照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要求,根據學生個性、愛好和才情的差異,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給予指導。

⑤學生交費情況。

學生每學年開學時,要交清學費(第三學年學費于第二學年末交清)。每學年學生交費后,應及時統計學生的欠費情況,結合貧困生檔案及平時掌握的情況對學生的欠費進行分析,有針對、有區別、有策略地進行欠費的催交工作。

⑥學生思想動態。

要把學生思想的穩定放在首位,深入學生內心,了解每個學生的信仰,在重大事件、大是大非面前的立場,引導學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洞察學生對社會事件,對學校的工作,對學生工作的反應,正面疏導,化解矛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的思想、情緒、心理波動,重點幫扶,化解心結。

⑦學生干部情況。

按照學生干部的條件、崗位產生、設置學生干部(班委會、團支部),要明確職責,做好分工。對干部個人的性格、愛好、人格、能力、交際、家庭狀況等基本情況要明了。對干部的工作要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要關心干部的成長,對不合格的干部要適時調整。

⑧學生獎助貸情況。

目前獎學金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學院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等。助學金有:國家助學金、中職助學金、中職免學費、學院愛心基金。學生貸款目前只開辦生源地貸款。

⑨學生評先評優情況。

每學年,醫學院和總院開展一次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評選??傇罕碚玫南冗M集體有模范班集體、先進團支部、優秀社團;先進個人有三好學生標兵、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素質拓展先進個人、學生社團活動積極分子、進步獎等。醫學院表彰的先進集體有模范班集體、先進團支部;先進個人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

2抓重點——關注特殊群體

2.1經濟困難的學生

2.1.1類型

按照家庭經濟困難程度分析,有兩類:一類是一般困難學生,特點為家庭尚能支付標準學費,但無力供應生活費用,生活費用緊張;第二類是特別困難學生,特點為家庭基本上沒有什么經濟來源,難以支付學費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費用,需要靠學校減免學費、困難補助等資助來解決日常開支。

按家庭經濟困難的成因來分析,有四類:一類是家庭經濟向來貧困型;第二類是天災人禍型;第三類是階段性貧困型;第四類是家庭結構變化型。

2.1.2方法

了解情況,摸清底細,建立較為真實可靠的困難學生檔案。經濟援助與心理援助雙管齊下,做好特困生的幫扶工作。

2.2學習困難的學生

原因主要有:

一是確實主觀不努力,不喜歡學習,對自己徹底放松,經常性的逃課;

二是基礎比較差,尤其是偏遠省份的學生,主要表現在一些基礎課如英語、數學等課程的基礎差上,學習就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矛盾,短期內難以趕上;

三是學習方法不對頭,對大學的學習不適應;

四是短期內學習進步成效不明顯,逐步喪失信心;

五是日常學習缺乏評價機制,長期處于應試教育下的學生很難樹立和尋找學習目標,學習沒有參照;

六是自己所處的環境學習氛圍不濃,如有的宿舍出現整體性的學習不及格。

對于學習后進的學生,我們也應該做好對他們的教育管理。要教育他們端正學習的態度,首先明確學生的根本任務還是學習;要引導他們調整學習的方法;要激勵他們樹立學習的目標;要加強學風建設。在學習上、思想上多關心他們,從情感上激勵他們。

2.3心理困難的學生

(1)人際障礙。(2)適應性心理障礙。(3)情感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礙。(4)行為意志障礙。(5)品德方面的人格障礙。

學生心理問題,已成為學校學生工作中日益敏感的問題,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也越來越復雜,比如缺乏自信、家庭經濟困難、情感問題、對前途的擔憂、對社會問題認識不到位,產生逆反心理、集體生活能力欠缺、沉迷于電腦游戲和網絡虛擬世界,等等。針對心理問題學生群體,切實做到:

第一、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潛伏著的危險,如果不能及時疏導,往往會釀成大禍,出大問題。

第二,掌握信息、摸準情況,并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做好日常心理普查,對于有心理健康問題跡象的學生,及時疏導。

第三,抓住重點,加強疏導,及時治療,對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及時送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疾病治療機構。

第四,加強學生日常心理咨詢工作,制定學生心理知識培訓、心理健康、心理疏導規劃,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心理問題干預機制、心理問題預警機制。

2.4行為失控的學生

主要類型有:

(1)政治違紀。政治違紀主要指個別學生政治態度消極、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非法游行、非法張貼大小字報、非法從事宗教活動、組織和煽動鬧事破壞安定團結等行為。

(2)學習違紀。學習違紀在大學生違紀行為中占主要地位,包括:無故缺勤、考試作弊、剽竊研究成果等,其中考試作弊違紀行為較多。

(3)生活違紀。生活違紀所涉及的范圍最廣,往往容易引起群發事件,包括:酗酒、打架、偷盜、賭博等行為,違反宿舍(不歸宿、租房、用高能電器)、校園、圖書館等管理規定以及其他有損大學生形象的行為。

(4)心理違紀。主要指學生心理人格障礙、失常,在病態心理或變態心理情況下發生的違紀行為,往往表現為擅自離校、暴力自殘或傷害他人等突發事件,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處理方法:

一是尋找違紀學生的優點,做伯樂型教師。為轉化違紀學生,老師如能獨具慧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為之創設展現能力的舞臺,根據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參加、組織活動。

二是走進違紀學生的心靈,做朋友型老師。首先應主動走近并與之平等交流,使其認識到所犯錯誤。其次應聽聽他的心聲,讓他倒出心中的苦水,讓他自己糾正錯誤。教育的技巧就是傾聽。最后,老師還應寬容其過錯,既往不咎,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

三是開好違紀學生的處方,做醫生型老師。老師與學生是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關系,如果還像以往那樣帶著師道尊嚴的面具對待違紀學生,勢必寸步難行。醫生的工作對象是身體上得了病的人,老師面對的違紀者是行為、心理上得了病的人。我們不妨學學醫生的治病方法。他們問清病情、做完相關檢查后,都會給其開出處方。醫生應做的是查病癥,開藥方,而絕不能讓病人回家遭受病魔的摧殘。老師亦應如此。

3抓焦點——維護學生權益

“高校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一是受教育者,二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公民,由此決定了在校大學生權利的雙重性。作為受教育者,根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大學生的權益有:

(1)平等受教育的權利:(2)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使用權:(3)知情權、(4)選舉權、(5)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權、(6)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權、(7)獲得物質幫助權、(8)獲得公正評價權、(9)獲得學歷(學位)證書權、(10)組織參加學生社團權、(11)就業權、(12)監督權、(13)申訴、起訴權。

4抓關鍵點——講究工作方法

一是“覆蓋”。學校的學生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要覆蓋到大學生的入學、畢業、就業的各個方面,覆蓋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活動之中,覆蓋到學生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

二是“滲透”。學生工作、思想教育工作要滲透到教學、科研、管理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的工作之中,這里講的“滲透”主要是指學生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體現問題、操作問題。我們既要正面灌輸、耳提面命,又要注重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最好地、最大限度地體現和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是“所有”。全體教職工都要承擔育人的責任,也就是全員參與。

四是“貼近”。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專業和思想實際。

五是“平臺”。學生思想工作要注重夯實基礎、拓展空間、搭建平臺。這里有現有平臺的利用問題、優化問題,還有根據學生工作實際搭建新的平臺問題、拓展問題。

猜你喜歡
基點焦點班級管理
“兩會”焦點
本期焦點
焦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