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規則下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吊環項目的競技水平分析

2018-06-11 06:30匡梨飛龔卉
當代體育科技 2018年13期

匡梨飛 龔卉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現場觀摩、錄像觀察以及邏輯分析等方法對201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吊環項目比賽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新規則對成套D分有較大影響,導致動作組別的減少、難度選擇范圍減少;運動員對新規則的適應還不夠理想;參賽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整體一般、且運動員之間的競技能力差距較大。在此基礎上認為,新規則下男子吊環項目的編排應該注重三個方面:提高成套完成質量;提高落地穩定性;提高成套編排水平。

關鍵詞:新規則 競技體操 吊環 競技水平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241-03

競技水平是指運動員所具備的競技能力在比賽中的表現,主要包括競技能力和競賽水平兩部分。競技能力是為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所具備的運動能力,包括體能、技能、戰術能力、運動智能、心理能力和作風能力。競賽水平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將自身競技能力展現出來的能力。在競技體操比賽中,運動員成套得分是由D分、E分和其他扣分組成,D分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直接體現,而成套E分更多的展示其競賽水平。

201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于5月5日至5月9日在武漢市舉行,共21支隊伍254名運動員參加了本次比賽,其中95名運動員參加了吊環項目的比賽。這次比賽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后我國舉行的第一次體操大賽,也是2017—2020奧運周期、新規則實施后的第一次體操大賽,同時還是我國第十三屆全運會體操比賽的預賽。

1 規則改變,D分分值整體下降

2017—2020周期國際體操規則吊環項目規則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動作組別由五類減少為四類,重新規定了相同最后力量靜止姿勢在每個動作組別中最多只能出現一次,以及個別難度價值的調整。相對其他項目來說,變化不算太大,但從201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的成績來看,規則變化對運動員成績的影響還是不小。由表1可以看出,同一名次2017年比賽D分要比2015年、2016年低0.5~0.9分。

1.1 難度組別減少,成套難度組別分降低

2017—2020周期國際體操規則規定,動作組別由以前的五類變為現在的四類。根據規則,在比賽中每個組別只要有一個有效難度出現在成套中,那么D分可以加上0.5分的組別分,因此在難度分計算時,一套完整動作的組別分由以前的2.5降為2.0,成套D分也因此下降。組別減少雖然對運動員的D分有較大影響,但對運動員在成套動作難度選擇、成套動作編排、運動員比賽的影響并不大。反而,組別減少,難度選擇的自由度更大,有利于運動員在成套編排時選擇難度價值更高難度。

1.2 規則中“特殊重復”條款,使難度選擇范圍減少

規則中的“特殊重復”條款規定了相同最后力量靜止姿勢在每個動作組別中最多只能出現一次,因此力量動作較多、且動作較單一的運動員必須放棄原有的難度動作(結束姿勢相同),而改用其他難度較低或成功率偏低的難度代替,從而造成難度分稍有下降。

1.3 規則執行更嚴,成套難度主動降組

本次比賽對規則的執行較以往的比賽要更嚴格,力量動作完成的角度及停頓時間要求比以往更高,因此出現一部分運動員在比賽時降低難度,選擇難度價值低但扣分相對較少的動作,如以往在比賽中常用的宏瑪十字(D組)在這次比賽中就相對要少很多,而直角支撐(A組)則相對要多。這種現象更多體現在水平較低或者是剛從青年隊上來的運動員身上。

2 參賽運動員之間的競技能力差距大

在體操比賽中,D分能直接反映出運動員本身的能力,在比賽中,成套D分過低運動員就沒有競爭力。本次比賽資格賽前八名有7人D分超過6.0分,決賽前三名D分均為本次比賽最高,達到6.3分。前八名競爭相對激烈,但整體水平相對較低,運動員之間的能力差距較大。

2.1 D分分布情況

通過對資格賽成績的統計可以看出,D分達到6分的只有9人,而且這9人基本都是國家隊集訓的主力;D分5.0~5.9分的有37人,這部分運動員基本是各個省的一線隊員;D分5分以下的大部分是剛上一線的青年運動員和動作失敗的運動員等。目前我國各省體操隊高水平運動員人數過少,每個隊除了1~3名核心運動員以外,其他的運動員參賽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團體賽的要求,運動員的能力、競技狀態、賽前準備與國家隊隊員等高水平運動員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這也是D分分差大的主要原因(見表2)。

2.2 成套D分低的主要原因

由表3可以看出,D分少于4分的運動員成套組別分均少于2.0,主要原因是力量動作缺組和下法沒有滿足D組要求。這反映出運動員成套難度動作不能滿足規則要求而造成扣分,也進一步反映出這些運動員的競技能力還未達到參賽的基本要求。

2.3 難度降組或不承認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在資格賽中共有9名運動員的難度動作出現降組或不認可的情況,而在全能決賽和單項決賽中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在資格賽中,動作降組主要是力量動作結束時姿勢過高造成的;而在完成力量動作時角度偏差大或靜止時間不足是造成動作不認可的主要原因。動作降組和不認可直接反映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不足,而決賽中沒有出現動作降組或不認可的現象,進一步反映決賽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要強于其他運動員。

3 運動員競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1 提高成套完成質量

比賽整體完成情況良好,但優秀套偏少。從完成分統計情況來看(見表5),資格賽完成分平均分8.079分,最高8.85分,8.5分以上的16人,8.0~8.49分的51人,6.0~7.99分25人,6分以下3人。全能決賽及單項決賽中,運動員發揮一般,全能決賽E分完成分平均分不到8分,單項決賽E分平均分8.138,遠低于資格賽前八名E分平均分8.513。這樣的完成分在平常的體操大賽中是缺乏競爭力的。成套完成分不高,除了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一般以外,運動員對新規則的理解不夠以及裁判員對新規則的嚴格執行有較大的關系。新規則下完成分的主要扣分點及典型動作如下:

其一,力量動作位置、角度偏離、靜止時間不夠是主要扣分因素,如:后擺上成分腿水平支撐過高或屈髖掉腿、倒十字過高、水平十字過高、正十字壓上成水平十字的過程中肩過高再落下成水平十字、弘瑪十字支撐過高;以及力量靜止動作時間不夠。

其二,屈肘和深握,主要體現在第Ⅱ、Ⅲ動作,如:后擺上成水平十字、屈伸上成正十字、正十字壓上成水平十字或水平支撐時出現屈肘和深握的現象。

其三,力量動作用擺動完成,如曲臂直體慢起倒立時雙腿擺動發力完成動作。

其四,慢翻力量動作完成過快,如完成慢翻成水平十字、阿扎良等動作,翻轉速度過快。

3.2 提高落地穩定性

在資格賽中,吊環下法落地整體情況正常,其中23人站穩。在全能決賽與單項決賽中,落地穩定性欠佳,決賽中無一人完全站穩,參加決賽的8名運動員有5人在預賽中下法落地是站穩的,從中反映出這些運動員在決賽時心態、情緒調節沒有到位,在緊張環境下落地技術欠穩定。提高落地穩定性,是我國吊環項目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本保障(見表6)。

3.3 提高成套編排水平

大部分運動隊對規則的理解基本正確,但除了一部分運動員因自身能力問題無法滿足規則要求外,還是有少部分運動隊在動作編排上存在欠合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無價值動作數量過多、結束姿勢相同的力量動作重復、連續力量動作超過3個等。無價值動作過多,勢必損耗運動員的體能,并在完成過程中增大E分扣分的概率。本次比賽成套動作數量最多的達到16個,12人成套動作超過14個,遠超出成套難度計算要求的十個動作。力量動作重復、連續力量動作超過3個的情況主要還是對規則理解存在偏差,從而編出“錯誤”的成套動作。因此教練員和運動員應進一步加強規則的學習和理解,避免出現類似的“低級”錯誤。

其次還有個別運動員在成套編排時不顧自身能力過分追求難度價值,在比賽時不能按規則標準完成相應的動作,反而造成過多的扣分。選擇高價值難度動作就像一把雙刃劍,成功了就是一個好的編排,反之,失敗了就是一個錯誤的編排。選擇什么樣的難度,首先應考慮規則要求,然后再根據運動員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符合實際需要的難度,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而不能盲目追求高難度。

4 結語

新規則實施對吊環D分影響較大,動作組別的減少、難度選擇范圍減少,為適用規則運動員在成套編排時主動降低難度組別是本次比賽D分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運動員的競賽水平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成套D分整體不高、低D分成套較多、且D分之間分差較大;成套完成E分偏低,全能決賽與單項決賽E分平均分分別只有7.95和8.138分;全能決賽與單項決賽下法落地穩定性差;個別運動員成套編排不符合新規則要求。

教練員與運動員應加強對新規則的學習、理解與適應,根據規則要求編排出合理的成套動作;在訓練中除了要提高動作難度價值外,應狠抓細節、提高成套質量,特別要注重完成力量動作時角度偏差、靜止時間、深握等問題,提高下法的穩定性,從而提高我國吊環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云,曹永臻.優秀體操運動員各單項競技能力主導因素的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63-65.

[2] 張涵勁,劉建生,張繁,等.我國青少年男子體操運動員競技實力現狀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6):25-27.

[3] 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2017—2020周期國際男子體操評分規則[S].2017.

[4] 體操競賽委員會.2017年全國體操錦標賽成績冊[R].20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