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傳統民居建筑符號的挖掘與應用研究

2018-06-21 11:24陳曉培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8年4期
關鍵詞:傳統民居豫西

陳曉培

摘 要:豫西地處中原西部山區,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傳統文化影響,形成了適合當地環境和居民審美的建筑形式和獨特的建筑文化符號。通過對豫西地區民居調研和相關文獻整理、分析,總結出豫西地區民居建筑文化符號的功能和寓意及裝飾特色,結合現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區民居建筑文化符號的提取、創新與應用,實現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

關鍵詞:豫西;傳統民居;建筑符號

一、豫西地區區位分析及歷史沿革

(一)區位分析及自然環境

中原地區指河南省,以文化為主分為6個區,分別是豫西、豫東、豫南、豫北、豫中和南陽文化區,其中豫西主要以洛陽為中心,包含洛陽、三門峽兩個市。豫西一帶,地處伏牛山山脈,居黃河中下游,山地丘陵地勢居多,土壤類型以黃土為主。由于黃土分布廣泛、土層厚實,以及黃土多孔隙、弱膠結、穩定性強、抗剪強度高等特性,為房屋的建設及窯洞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天然建筑材料和條件。

(二)豫西地區民居建筑文化沿革

豫西地區是河洛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發祥地,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洛陽被稱為九朝古都,歷朝代的更替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建筑文化財富,龍門石窟、洛神宮、牡丹閣等是洛陽的標志性建筑,亦是河洛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及文化符號。豫西民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房屋,另一類是窯洞。

房屋是在原古時期穴居、半穴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最原始的穴坑到穴坑上面加篷蓋到以穴坑為基礎周圍用柱子和蘆葦、土坯做墻面,到龍山文化時期,中原的住房已出現夯筑和土坯墻 [1];屋頂則是從早期的茅草到西周的板瓦、脊瓦、筒瓦、和瓦釘,到東周的瓦當形成,戰國時期又發明了磚,磚瓦的產生為房屋的形成提供新的建筑材料。

漢代時期,建筑以木結構發展起來,屋頂有木架支撐,墻體承重作用減弱,門窗大小可隨意設計,保證室內光線的充足。漢代大型的建筑用墻圍成院落,受封建制度思想約束,建筑布局也出現了規則式設計,前堂后寢,左右對稱[1]。北宋時期民居逐漸成熟,建筑布局有三合院、四合院,目前遺留下來的豫西傳統民居多為明清時期。受“天人合一”思想影響,其營建都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與自然和諧共生,房屋有正堂、偏房、門樓、回廊等,不僅要滿足人們擋風遮雨、生活起居的物質需求,而且還要滿足人們心理、倫理、審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窯洞的類型主要有靠崖式、沿溝式、地坑式三種。室內冬暖夏涼,黃土土質細膩堅固耐用,與自然和諧共生,人們鐘愛居住此類建筑。

靠崖式窯洞的發展自原始社會以后,受自然山洞的影響,居住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開始挖掘自地面直上而下的豎穴居住窯洞,弧形的屋頂上覆蓋厚實的土層,是為了避免雨水對黃土的沖刷造成室內坍塌;沿溝式窯洞一般是沿著河流,在兩側的山坡挖洞居住,坐北朝南,陽光充沛適合居住,戰爭年代這種窯洞最容易隱藏,若不走近看還發現不了有人居??;地坑式窯洞是在平原地區較常見的一種窯洞形式,在平坦的地面上挖個院子大的坑,在院子周圍挖出一間間房屋,滿足一家或若干家人使用,院子上部用磚壘起一圈矮墻為了防御外敵,院子里一般會挖幾十米深的井用來疏散雨水及生活用水,從院子到地面有個狹長的入戶通道,門口有個門牌作為標志。

豫西地區的窯洞主要分布在洛陽、孟津、新安、澠池、陜縣、靈寶等地。其中三門峽的陜縣以地坑窯洞為主,目前成為豫西地區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類型,并被政府開發旅游業,發展成為典型豫西風格地坑民宿,供游人體驗式居住,深受廣大游人喜愛。

二、豫西傳統民居建筑符號的挖掘

建筑文化與當地的地域特色、民俗風情、宗教信仰、生產勞動、生活習慣及等因素息息相關,同時也反映了當地的文化特色與人文景觀。人們通過千百年來代代流傳下來的生活常識經驗,帶著對天、地、神的敬畏之情通過圖騰符號祈求風調雨順、家庭幸福美滿、健康快樂,達到趨吉避兇、鎮宅辟邪的效果。

符號文化的挖掘主要從屋脊文化、門窗文化、外墻文化、色彩符號文化等方面對豫西地區傳統民居的建筑符號進行,達到對豫西地區民居文化的脈絡梳理,為后人提供指導依據。

(一)屋脊符號

隨著房屋的發展,屋頂也逐漸發展為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十字脊、盝頂、重檐等形式[1],在豫西民居建筑中以硬山式和懸山式為主,兩坡頂、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為了遮風避雨,四條斜脊一般外凸于主墻。人們為了祈求神靈的保佑和審美的需要,常常在屋脊上進行裝飾,力求達到人、物、自然的和諧共生,使建筑充滿生機。裝飾紋樣以獸、魚、鳥等動物及名貴花木為主,再次經過演變為各種不同的造型,每種造型都有著獨特的寓意,或用來鎮宅辟邪,或用來祈求風調雨順、幸福安康等等。

豫西民居中常見的脊飾動物符號有:“鴟吻”[2]“吻獸”等動物符號,植物符號有梅、蘭、竹、菊等;其中屋脊最上部以各種動物造型為主,以外而內分別是“鴟吻”“和平鴿”“蝙蝠”“艾虎”“魚兒粘連”[3],對稱布局,“鴟吻”朝外,其余均以中心為主朝內,各種動物的姿勢千奇百,栩栩如生,為房屋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性。民間的“鴟吻”由皇室建筑的“吻獸”形象演變而來,造型各異,或精雕細琢,或形神相似,由于古代等級制度森嚴,龍、麒麟等象征帝王的圖案只能在皇室建筑使用,不能使用在民居房屋,民居建筑使用較多的為獅子、豹子、老虎等,外貌猙獰,兇神惡煞,為主人驅邪避災,希望人們風調雨順;“和平鴿”寓意和平、健康;蝙蝠是一種貌似老鼠,晝夜出行的飛行動物,與“?!薄案弧弊滞?,頗受人們喜愛,表達著“福自天降”“福壽綿長”“富貴”等寓意;“艾虎”,代表辟邪除穢、健康長壽、福滿高堂、財源滾滾;中間的“魚兒粘連”造型,代表著喜結連理、年年有余、生活富裕。屋脊正上方用梅花做裝飾,梅花是冬天綻開的花卉品種,堅忍不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民間代表傳春報喜、吉祥平安之意,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之意。

(二)門窗符號

普通民居房屋的門窗和窯洞的門窗風格迥異,門窗的造型依建筑的造型及功能而設置。房屋的正房一般有三開間,由于房屋層高較高,大約在3.5米,坡屋面高度大約2.1米,下面有供主人會客、休息等居住功能,上部為儲藏糧食。主門上部設置為糧食通風透氣的窗戶,兩側為臥室的通風采光窗戶,門窗或以磚墻包邊分開,或連在一起包邊,門窗與外墻平齊,兩側的窗戶通常采用格子柵,深紅色或褐色,上部為半弧形,下部為方形,灰色的磚瓦與白色的外墻形成黑白灰對比關系,層次分明,是豫西地區傳統房屋門窗的特色之一。

窯洞的門窗依據窯洞弧形屋頂,由于一間窯洞只有這一個地方通往外界,為了滿足室內更好地采光通風,所以門窗洞口較大,并連在一起。門窗通常凹入外墻,紅色的格子柵窗與黃色土坯的外墻通過青磚包邊分割開來,形成強烈的紅黃對比,紅色的窗戶在黃色土坯外墻的陪襯下更加鮮艷奪目。

(三)建筑外墻符號

豫西建筑外墻最大的亮點非馬頭墻莫屬。嵩縣講禮村有一處比較有名的清代建筑,馬頭墻位于屋面正前方兩側,對稱布局,在屋檐之下與外墻平齊,寬度約300*500mm,高度約為800~900mm,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成凹凸狀,層層疊落,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用磚砌成,或與外墻顏色相同或用磚從根基砌到屋檐、與外墻顏色分開。馬頭墻的層次設計村村形式各異,十分考究,與當地人民的信仰、生活、民俗風情及審美都分不開,豫西地區馬頭墻與徽派建筑馬頭墻及嶺南建筑馬頭墻形成較大的反差,各有千秋,自成一派。豫西地區馬頭墻表現北方人憨厚、樸實,徽派建筑馬頭墻代表江南人那般清秀而又高挑,嶺南建筑馬頭墻表達著廣州人和順又溫婉。建筑文化代表著地域人文情懷,是人類發展的最好見證。

三、新建民居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建筑文化內涵

新建民居大多數為了省時省力,產品化一樣生產著家家戶戶的“新房”,大多數使用平屋頂,極少使用較為稀少的單坡屋檐,鋼筋混凝土代替傳統瓦當技術,僵硬而無生機;豫西地域特色馬頭墻也被后人所淘汰,門窗洞口大小根據主人的喜好任意開大開小,毫無規律可尋,審美缺失??傊?,新建民居建筑純粹的功能主義,傳統的技術及建筑特色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被荒廢,建筑文化的傳承已離人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遠,全國自北而南、自東到西的建筑一模一樣。

(二)建筑風格混亂

三門峽市雙槐樹鄉村落的新建建筑出現了徽派建筑馬頭墻。黑瓦白墻乃安徽、江西地區有名建筑造型,當地領導在豫西地區也讓村民統一修建徽派建筑房屋,不僅是對建筑造型的生搬硬套、崇洋媚外,更是對當地地域建筑文化的一種摧毀,十分令人痛心。

四、傳統民居符號的提煉在新建民居的應用

滎陽德寶方頂的別墅項目,位于鄭州鄭上新區峽窩鎮方山村,以方山村明清傳統村落為依托,傳承歷史建筑文化脈絡,批判性地繼承傳統村落的特色:比如馬頭墻傳承了當地方山村大門的設計特色,在傳統村落的基礎上進行精簡與創新,作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式大門文化;主房屋使用傳統民居的雙坡懸山式屋面,兩側的廂房使用單坡屋面,圍著院子及主屋面偏向兩側,在側面看正房像個人字坡,正面看院落有聚集、聚攏之意,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歡聚一堂。

五、結語

豫西傳統民居建筑符號的提取與應用,既要尊重當地現有的傳統文化,又要融入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生活理念,在提高現代居民的生活質量為基礎的前提下以傳承傳統文化符號為出發點,以創新傳統文化符號為目標,結合人們的生產、生活實際需要,用先進的設計理念把傳統民居文化符號,通過現代材料技術,融入到建筑外觀造型、室內裝修及生活用品設計中,使現代民居主題鮮明有文化意蘊,功能齊全,節能環保又綠色健康,充分實現傳統文化符號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單遠慕.中原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訾琳溁.從吉祥圖案看傳統脊飾文化[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3]黨春直.中原民間工藝美術[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猜你喜歡
傳統民居豫西
豫西靠山簧的衍變與傳承
豫西山區‘玫香’杏高效栽培技術
“天紅2號”蘋果在豫西黃土高原的引種表現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分析關中傳統民居屋頂裝飾藝術
城鎮化背景下“微山島”傳統民居保護研究探析
傳統民居裝飾在現代環境藝術中的應用研究
豫西“三軟”煤層支護工藝研究
豫西金礦集區控礦因素分析
陳謝兵團挺進豫西在戰略上的雙重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