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交規靠左還是靠右?

2018-06-23 06:37
百家講壇(藍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靠右城門乘車

近日,這張圖在網絡“爆紅”。不過,據T君考證,這僅是秦始皇車隊中的屬車,屬于后妃一類人的乘車。史書記載,秦始皇出游時這樣的車乘有81駕,其盛況可想而知,而他本人乘坐的車馬當更為豪華氣派。那么問題來了,你知道古代馬車是靠左走還是靠右走嗎?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道路交通基本規則就是靠右行。這個規則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真理,但實際上,“靠右走”的歷史遠不及“靠左走”長遠。

在古代,“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不是一成不變的。

周、秦、漢時,是“以右為尊”的,從東漢至隋唐、兩宋,逐漸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元朝又規定“以右為尊”,到了明清復改“以左為尊”。但是,“以右為尊”的傳統在一個地方不適用,那就是乘車和走路之時。古代出行乘車之時,如果是日常出行,多人同乘,那么坐在左邊的人一定是尊長。如果是戰車,那么靠右的人一定是長官,靠左的人是車夫。

這是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為了安全。因為古代車行靠左,在戰場上坐在右邊相對安全一些。同樣的道理,如果幾個人一同步行出行,那么,尊長要走在前面,如果尊長需要在途中與人交談,那么,地位稍低的人就要靠在右邊,這樣做同樣是為了保障尊長的安全。對此,宋代大儒朱熹曾對弟子說:“凡侍長上出行,必居路之右?!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到了唐代,像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市逐漸興起,每天進出城門的人很多,僅靠“交管人員”每天的疏導,往往無法及時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唐太宗時期,朝廷特別頒布法案,出入城門必須按照“入由左,出由右”的規定。

這是我國第一個對交通“來左去右”的規定,對后世影響極大。后來,不僅出入城門按照此規則,其他諸如出入宮殿、房屋、校場、廟宇等也都按此行事。

當然,這些規則對皇帝并不適用,因為皇帝自古以來都要走“專用道”,進出“專用門”,如果有他人誤闖或僭越,那等待他的就是“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罪名,輕則流放處斬,重則全家受到連累。

朱熹曾以“靠左走”為例,向弟子說明“君子不欺暗室”的典故。

有一天,朱熹與眾弟子行走在山路上,弟子發現老師一直靠著左邊行走,因為左邊靠近山崖較為危險,弟子就勸老師說,這里是山間小路,沒有必要遵守“靠左走”的習慣,靠右邊走能更方便些。朱熹卻以“君子不欺暗室”為由拒絕了,仍然靠左側行進。他所堅持的觀點就是,君子應該做到人前人后都一樣,即使身邊沒有人,也要和身邊有人一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修身養性。

【滄海一粟】北齊后主高緯對音樂幾近癡迷,常自己填詞作曲,抱了琵琶,自彈自唱。每到情深之處,還要招呼來上百名太監、奴婢,站好隊,分聲部地伴唱、和唱。

猜你喜歡
靠右城門乘車
這一次優步乘車,讓我感動了
RIGHTOR LEFT?靠右行駛?靠左行駛?
車在囧途
乘車的問題
“失蹤”的南紀門重現
北城門的記憶
乘扶梯
揚州城的城門考古
為什么我國的車輛“靠右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