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小無所謂,盡職是關鍵

2018-06-23 07:46徐嘉十
百家講壇(紅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官職水井學子

◎ 徐嘉十

道光九年(1829年),山東青年潘紹烈考中進士,又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校點天下文章。

他因年少才俊,為同僚所妒,不久就因為同僚的詆毀被貶到元氏縣(今屬河北石家莊)做知縣,而后幾次易任也都是縣令等小官。但潘紹烈心中只有一個想法:無論官職大小,都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他在縣令任上,殫精竭慮,多次妥善解決了當地村民的日常糾紛,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官職小而馬虎。

一次,兩兄弟因為院子里的水井使用問題告到了潘紹烈面前。原來兩兄弟分家,水井只有一個,而且分到了哥哥院子里。水井是個生活必需品,按理是要共用的,但是弟弟要從哥哥院子里提水,哥哥心里不舒服,自然不讓,弟弟便讓潘紹烈給自己評理。

潘紹烈看著這兩兄弟:弟弟苦苦哀求,哥哥盛氣凌人。他決定好好懲戒一下這個不通情理的哥哥。于是,潘紹烈嚴肅地說:“既然你們二人對水井有爭議,那么平分如何?”兄弟二人聽后吃了一驚,一口井怎么平分?看到二人面面相覷,潘紹烈解釋道:“水井在哥哥家里,哥哥可以用水,至于弟弟,既然有一半井是他的,他往井里倒東西也是可以的?!备绺鐡乃晃廴?,自然不同意潘紹烈的判決。

潘紹烈卻不再管了,故意說自己只負責斷案,至于是讓弟弟去院子里提水還是往井里面倒東西,讓哥哥看著辦。哥哥一聽,明白了潘紹烈希望他們兄弟二人不能過于計較的苦心,同意了潘紹烈的判決,和弟弟共用水井。

后來潘紹烈到另一個縣做官,依舊盡職盡責,即使再小的事,他也會用心去處理。

一次,同鄉的兩個人因爭搶一幅棉條(布匹制成的物品)告到潘紹烈案前。潘紹烈憑借自己的判案經驗想到:強占棉條者可以得到半幅棉條,自然是心滿意足,畢竟棉條本來就沒有他的份,而真正的所有者必然不會同意。于是,他平靜地說:“你們既然都說棉條是自己的,那不如把這幅棉條分成兩半,你們一人一半?!?/p>

表面上看,潘紹烈這個決定實在糊涂,畢竟棉條是一整幅,怎么能一分為二。但潘紹烈就是用“棉條不好分”的道理來找出真正的所有者。果然,其中一人對結果欣然接受,另一人卻表示不服。潘紹烈聞言大笑:“此案已經有結果了,棉條歸不服判決者所有?!眱扇诉@才恍然大悟,強占者知道潘紹烈已經洞察一切,只好面紅耳赤地退下去。

后來,鴉片戰爭爆發,朝廷腐敗之風愈演愈烈,潘紹烈雖知無回天之力,依舊希望能完成任期,盡了對治下百姓的責任。

但就在任期將滿時潘母仙逝,潘紹烈丁憂返鄉,年屆不惑的他回到家鄉后也沒閑著,而是在一座書院授課。在他的教導下,該書院在鼎盛時期有六七百人,家鄉也因此“文風丕振,科第聯翩”。更值得一提的是,潘紹烈知道學子們考試環境惡劣,于是與人集資籌建“考試院”,寧可自己受清貧之苦,“檢其篋無私蓄”。潘紹烈就這樣隱居家鄉、為學子授課,過完自己的一生。

他一生的官職不大,也并無大的政績,卻能被后人銘記,其實這正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一生不計較官職大小,也不在乎名聲大小,只為盡到自己為官的責任。而這何嘗不是當今為官者應有的姿態?

猜你喜歡
官職水井學子
山西發現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構水井
宰相這一官職怎么來的?
水井的自述
杏林組曲·學子賦
古代的任免升遷
凡水井處皆聽單田芳
悠悠學子心,濃濃附中情
烏龜與水井
關愛圓了貧困學子的大學夢
多種形式助學數千學子受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