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畫三則

2018-06-23 02:32韓羽
書屋 2018年6期
關鍵詞:五毒癩蛤蟆鐘馗

韓羽

有趣 有趣

酒、色、財、氣,哪個字都不好對付。尤其是“氣”字,只要沾惹上它,不要說凡夫俗子,就是圣人也再難以溫、良、恭、儉、讓了。請看《論語》:“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戾,取瑟而歌,使之聞之?!?/p>

孺悲登門欲見孔子,孔子不想見他(肯定有原因),命人傳話,說有病不能接待,卻又把瑟取出,鼓瑟而歌,故意讓孺悲聽見。你看孔圣人多逗,這一招,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學會不生氣,再學氣死人。

齊白石也有過不舒心的事,也受過氣,也斗過氣。他的招數,不是“取瑟而歌”,而是干脆拿起畫筆直戳:“人罵我,我也罵人!”

誰沒挨過罵,誰又沒罵過人。挨罵歸挨罵,罵人歸罵人。罵了、挨了,可從沒見誰公開標榜:我也罵人?!傲R”字,臟兮兮,誰愿意拿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現在不能不認真想想了,“人罵我,我也罵人”這句話對不對?不敢說對,也不敢說不對。如若說對,人會說這是在教唆罵人。如說不對,人家把唾沫都吐到臉上來了,難道逆來順受?到底應該“人罵我,我不罵人”,抑或“人不罵我,我也罵人”?畫上的那個老頭兒執兩用中,令人想起莊子那句話:“處乎材與不材之間?!?/p>

再看這老頭兒,嘴里說著氣話,臉上卻毫無慍色,詼諧樣兒令人絕倒。也許正是這詼諧樣兒才顯出了他的坦蕩、率真,顯出了他活得真得大自在也。也許正是這“率真”,才使得他這個藝術形象生面別開,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矛盾的特殊性”的“這一個”,“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前不久,郎紹居先生贈我一冊其專著《齊白石研究》,在書中又見到了與之久違了的“人罵我,我也罵人”的那位老頭兒。凡事有果就有因,沿河尋源,往事可稽,原來“人罵我,我也罵人”的緣起,始于門戶之見的口水之爭。且看原汁原味的“人罵我”:“鄉巴佬”、“粗野”、“俗氣熏人”、“一錢不值”……咬牙之狀如見,切齒之聲可聞。再看原汁原味的“我也罵人”:“飛讒說盡全非我”,“還家休聽鷓鴣啼”。哇哈,是作詩哩。如謂之“罵”,是炒菜放錯了作料——不對味。寄萍堂老人生起氣來比孔圣人還逗。

讀《搔背圖》

捉鬼者與小鬼,本勢如水火,卻忽而親密無間了。究其緣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說不大,小事一樁,背上瘙癢了。說不小,是蘇東坡的話,忍痛易,忍癢難。

于是“哥倆好”了,看那鐘馗陶陶然之狀,想是搔到了癢處。卻又未必盡然,絮絮叨叨,哼哼唧唧:“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p>

《搔背圖》癢在鐘馗的背上,搔在世人的心上,弄得世人始而笑,繼而思,復而慨。真真個“張三吃了李四飽,撐得王五沿街跑”,鐘馗小鬼,何其神哉!兒童之趣,老人之智,豈止《搔背圖》,諸如,《不倒翁》、《發財圖》、《他日相呼》以及叼著空殼螃蟹腿的小老鼠的《燈趣圖》……如謂齊白石的繪畫為中國寫意畫之頂峰,上述畫作當為頂峰之峰尖兒。

有理之事未必有趣,有趣之事定當有理。且再將《搔背圖》對照《莊子》:“東郭子問于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后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睎|郭子沒再問下去,如若再問,當可代莊子答:“在脊背?!焙我浴暗馈痹诩贡??且看陳老蓮的老友周亮工的一段話:“有為爬癢廋語者: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予聞之捧腹,因謂人曰,此言雖戲,實可喻道?!辈宦劇渡Ρ硤D》中鐘馗話語:“不在下偏搔下,不在上偏搔上,汝在皮毛外,焉能知我痛癢?!辈蛔宰C怎得自悟,喻道之言也。

“魯一變,至于道”

郎紹君著《齊白石研究》之一百二十一頁有一畫,為《菖蒲蟾蜍》。蟾蜍俗名癩蛤蟆。眼角一掃,正欲翻開去,忽地發現有一條小繩兒縛住癩蛤蟆的后腿拴在菖蒲上。就是這條繩兒逗我看了又看,笑了又笑?!肮?,癩蛤蟆被拘留了?!睂⒁环接篃o奇的畫兒變成有趣的畫兒就這么容易,只要一條繩兒就夠了。

畫上有跋:“小園花色盡堪夸,今歲端陽節在家。卻笑老夫無處躲,人皆尋我畫蛤蟆。李復堂小冊畫本。壬子五月自喜在家,并書復堂題句?!崩顝吞眉磽P州八怪之李鱓。端午節民間有迎吉祥祛五毒習俗,因癩蛤蟆為五毒之一,所以“人皆尋我畫蛤蟆”,要他畫癩蛤蟆以示祛除五毒。齊白石在五十歲時壬子年端午節仿李復堂畫并錄其詩。

畫個癩蛤蟆,用小繩兒縛住它的后腿,這想法就令人莞爾。說句不敬的話,李鱓小時候定當頑皮,此時雖已“老夫”,“有虎負嵎”,豈能不再“馮婦”,拿這癩蛤蟆捉弄捉弄(反正它是五毒),雖“紙上畫餅”,不亦聊以開心,自己撓癢自己笑,快何如之。又豈料,這么一畫,滿紙盡皆童稚之趣了。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有靈犀一點通,齊白石把玩之,品味之,摹而仿之,重做一回孩子之。

“童趣”之魅力,畫猶如此。

翻到《齊白石研究》二百七十一頁,又一幅畫,是已九十一歲的齊白石畫的了。從這畫上仍依稀可以看到《菖蒲蟾蜍》的影兒,只是蟾蜍變作了青蛙,小繩兒變作了水草莖兒。這一變,正像《論語》上那句話:“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p>

青蛙遠比癩蛤蟆招人喜愛,活潑多姿,憨態可掬,小動物而兼有孩子氣,在審美上穩操勝券,不待蓍龜而卜也。

倒霉的小青蛙驚慌失措,奮力掙扎,三只同類愛莫能助徒然躍躍,一片騷動,攪亂滿塘星斗??磥砟骓樃F通、拼搏擾攘不只人世間也。

而將小繩兒改畫成水草,則是神來之筆。試以二畫相較,癩蛤蟆被小繩兒縛住,固可見出兒童頑皮之趣,卻無可隱惡作劇之跡。而水草隨波漂浮,縛纏住青蛙純系巧合,陰錯陽差,無為之為,“童趣”一變而為“天趣”。

人謂齊白石衰年變法,“法”何所指?變在何處?如何去變?就此二畫,可窺其一絲端倪否。

猜你喜歡
五毒癩蛤蟆鐘馗
誰會變成癩蛤蟆
端午話五毒
“五毒”原來是良藥
“五毒”原來是良藥
為什么癩蛤蟆總能吃著天鵝肉
啟啟、蒙蒙勇闖螞蟻國(173)——癩蛤蟆真不賴
鐘馗嫁妹
癩蛤蟆和袋鼠
端午識“五毒”
鐘馗降福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