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描繪改革開放時代風貌

2018-06-26 04:52吉狄馬加
民族文學 2018年6期
關鍵詞: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文學創作

吉狄馬加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民族文學》將推出兩期“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學員改革開放新成就作品專號”。

魯迅文學院是中國作協直屬的招收中青年作家、文學理論評論家、編輯家和翻譯家等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專業培訓機構,從其前身中央文學研究所和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開始,即培養了相當一批少數民族作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更多的少數民族作家獲得到魯迅文學院培訓和深造的機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少數民族文學與整個中國當代文學一道進一步繁榮發展。中國作協自2013年起實施了“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就少數民族文學培養人才、鼓勵創作、加強譯介、扶持出版、理論批評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其中少數民族文學培養人才項目由魯迅文學院具體實施。

自2013年至今,魯迅文學院連續五年舉辦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計31期,共培訓少數民族作家1400余名,這體現了我國對于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的重視,對扶持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養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增強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后勁,必將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

在改革開放的浩蕩春風中誕生的《民族文學》是我國唯一的全國性少數民族文學期刊,目前擁有漢、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和朝鮮六種文版,近40年的辛勤耕耘,《民族文學》對繁榮我國少數民族文學事業和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少數民族文學可持續發展與少數民族文學培訓工作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魯迅文學院和民族文學雜志社強強聯合,分兩期以專號的形式,集中刊發曾經在魯迅文學院學習的部分少數民族作家的作品。

本期入選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火熱的現實生活中把握時代脈搏,感受中國社會的歷史性變遷和中國人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創作反映偉大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優秀之作的不懈努力。這是可喜的創作實績,也是魯迅文學院和民族文學雜志社的一次成功合作。

猜你喜歡
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文學創作
曹文軒的文學創作作品
“距離”在文學創作中的意義
論老舍文學創作中民族意識的多重性表現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及省上領導參加陳忠實遺體告別儀式
杜立明的詩
魯迅文學院陜西中青年作家研修班開班
愛的圓規
何建明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
國家民委領導會見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家高研班學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