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之槐

2018-06-27 10:36馬步升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8年4期
關鍵詞:崇信古槐國槐

馬步升

華夏大地樹木種類多不勝數,而在樹名前冠以“國”姓者,則少之又少,國槐是其一。國槐原為華夏獨有,此后引植域外,漸成普及樹種,一如中華文化,根源于神州大地,而潤澤于五洲萬方。大約是,國槐在中華文化傳統中的特殊地位,因之,這種并不名貴的樹種,成為某種華夏精神的象征物,論其數量,廣布天下,論其樹齡,號稱古槐者,遍及東西南北。在眾多古槐中,以甘肅崇信境內的“古槐王”為最,樹齡高達3200年。

上溯3200年,時間的觸角便直抵商代末期,那么,“古槐王”若是一部史書,承載的可是大半部中華文明史。崇信位于六盤山之東,以西北各縣普遍擁有的國土面積而言,崇信屬于大西北地域最狹小的縣份之一。也許,正因為其蝸居一方,自然環境始終保持良好。據調查,崇信境內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槐多達數十棵??v觀域內域外,許多古樹名木之所以渡盡劫波,能夠存活到今天,離不開兩個因素,一是僻居人煙稀少之地,二是寄身于名勝尊貴之所。

崇信縣境為什么有這么多古槐存活?

崇信趙灣村是一個擁有上千人口的村莊,地處大路邊,村頭打麥場邊有兩棵國槐,樹齡都在千年以上,兩樹相距數十米,并排聳立村頭,樹冠相接,樹干中間空地上有一間矮小土房,說是山神廟,里面空空如也,并無有名有姓神主。這座毫不起眼的山神廟,或許就是兩棵古槐的保護神。村里人說,這兩棵槐樹是村里幾代人的救命樹,在非常年代,槐樹皮救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命。果然,樹身上坑坑洼洼,刀痕累累,在訴說著非常歲月。他們說,也曾有人要砍伐槐樹,但任其如何努力,鋸條卻無法深入。細看,鋸痕宛在,樹身無傷,不過是為槐樹增添了些許滄桑感。因這兩棵槐樹高大輝煌,每年的槐米極其豐碩,但手頭再缺錢,或者再愛錢的人,從無一人爬樹采摘槐米。

崇信本地人對古槐的熱愛和膜拜,更多的來自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又形成日常習俗。比如,“古槐王”能夠存活到今天,與其說是自然奇跡,毋寧說是人文奇跡。

至今,“古槐王”仍然與村民生活在一起,巍然聳立于村旁,真可謂冠蓋如云,周圍是農田,一年四季,孩童在樹下玩鬧,家禽家畜在樹下“嬉戲”,各種鳥兒在枝葉間穿梭,四個喜鵲家族將自己的窩分別搭建在四根樹杈上。人說大樹底下不長草,可在“古槐王”下,卻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從樹根開始,各種植物混雜著生長,半人高低的,淹沒腳踝的,隱花植物,顯花植物,挨挨擠擠,密密實實,走在上面,如同踏在海綿上。而樹上,更是生命界的奇觀,楊樹、花椒、五倍子、小麥、玉米等九種植物寄生在古槐的樹杈上,都顯得生機勃勃。

這是以“古槐王”為中心,締結起來的一個完整的互相依存的生態系統,如果這棵古槐真的擔當得起“王”的名頭,那么,圍攏在它周邊,樹下的,樹上的,植物,動物,也許還有人,都是一個不可拆分的共同體。包括“古槐王”本身。正是秋末,我慕名來訪。眼睛看得見的所有景觀,專業人士早已以數字的精確昭告四方了。樹齡3200年,樹高26米,主干基徑3米,最大胸圍13米,樹冠東西約34米,南北約38米,占地2.1畝??墒?,當我湊近樹干仔細觀察時,我寧愿相信,“古槐王”是由至少三棵槐樹組成的。有可能的是,最初,三棵槐樹幼苗呈叢生狀,一棵與一棵有著一定的距離,漸漸長大后,互相間的距離被縮短,繼續縮短,直到合為一體,乃至互相嵌入,變成一棵樹。

三人成眾,三木成林,抱團取暖,在互相競爭中成長,在互相競爭中成己成人,也許,這才是“古槐王”獲得長壽的真正秘密。人是社會的動物,動物植物何嘗不是在群體中繁衍生長并且壯大的呢?崇信縣境幾乎所有古槐的枝條上都掛滿了紅布條,一棵古槐就是一方民眾的精神寄托,一根紅布條,就是一樁來自心底的祝愿,對幸福生活的期望,對災難的避讓,而只要古槐還活著,還在身邊卓然挺立著,那么,一種安全感便會油然而生。

其實,對古槐的膜拜,正好說明崇信是一個文化傳統深厚之地。這里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悠遠的文化傳統,像境內潺潺不絕的汭河、達奚河和黑河,流淌在血脈中,傳承于民俗文化中,形成一種牢固自覺的日常行為。因膜拜槐樹,而愛護槐樹的幼苗,一代代的熱愛,使得幼槐成長為大槐,再修成古槐。崇信人崇尚槐樹,是與華夏文化傳統相一致的?;睒湓谌A夏文明傳統中向來有著獨特的地位,在遙遠的周代,偉岸尊貴的王宮前便種著三棵槐樹,大臣上朝時,地位最為尊崇的三公便分別站在三棵槐樹下,等待天子的召見。這三公便是太師,太傅,太保。而這三種官職名號一直延續到后來,雖然其各自的權力范圍,各朝代有所不同,但其名號本身從來都是位極人臣的象征。也因此,后世以三槐比喻三公,并由此延伸出許多特殊的稱謂?;倍?,三公或三公之位;槐位,三公之位;槐卿,三公九卿的代稱;槐宸,帝王的宮殿;槐望,聲譽卓著的公卿;槐綬,三公的印綬;槐岳,朝廷高官;槐蟬,高官顯貴;槐府,三公的官署府??;槐第,三公的宅第,如此等等,以槐樹為中心,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帶有強烈排他性的稱謂系統和話語系統。

地位尊貴并未讓槐樹鮮見于百姓門庭,槐樹畢竟是生長于華夏大地上的普通樹種,于是,由宮廷、官府再到民間,槐樹漸漸地衍變為華夏民眾共享的一種用來勵志的象征物。已經取得功名,位列朝廷重臣者,便在自家庭院旁邊植槐,號稱槐門,既是身份地位的標志,也是奉事帝王懷柔百姓的宣示。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普通人家在庭院中栽植槐樹,旨在激勵子弟,或寒窗苦讀,或效力疆場,以此途徑獵獲功名,擠進槐門之列。唐代科舉制度確立以后,更為寒門子弟開辟了晉升之路,于是,槐樹與科考結緣,開考之年稱為槐秋,舉子赴考名為踏槐,考試月份則是槐黃。因此,民諺說:槐花黃,舉子忙??婆e考試是國考,為朝廷選拔經世致用人才,這是高官顯宦人家子弟一個有臉面的金字招牌,而對于普通人家子弟,幾乎是改變社會身份的唯一出路。在槐花黃時,神州大地的舉子趕考正忙,“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士子們便望槐而感懷,目睹槐花盛衰,而詠嘆人生之起伏。因此,便產生了許多以詠槐為名義的詠懷詩。唐代文學家李頻在《送友人下第歸感懷》中寫道:“帝里春無意,歸山對物華。即應來日去,九陌踏槐花?!庇袀?,有安慰,也有達觀。晚唐大詩人、花間派代表人物之一韋莊在《驚秋》一詩中寫道:“不向煙波狎釣舟,強親文墨事儒丘。長安十二槐花陌,曾負秋風多少秋?!碧拼娙税拙右滓簧鷮戇^有關槐樹的詩大約十首,不外乎,望槐而感懷,詠槐而詠懷。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更是在詠槐而詠懷中推出千古名句,這便是《和董傳留別》一詩的前半部分:“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薄案褂性姇鴼庾匀A”一句,激勵著多少人囊螢映雪,萬里路萬卷書,九陌踏槐花。

華夏子民對于國槐的尊崇還不限于什么功名利祿?;睒淦ぴ谌f分困頓時,不知讓多少代的多少人渡過了生死關,而槐花可以入藥,食用,做染料,也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槐米更是一味藥,這在《本草綱目》等醫典中都有明確記載。由實用到象征,再由象征到實用,國槐的意義在無限擴展,幾乎滲透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槐樹被視為吉祥之樹,享有“靈星之精”美譽,并且有“公斷訴訟之能”,因此,產生了不少“樹槐聽訟其下”的故事,戲曲《天仙配》中,便有在槐樹下判定婚事,后又送子于槐下的橋段。

當一種普通的樹種被賦予文化的意義后,這種樹便不是樹本身了,而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無不扎根在大地深處,扎根在民族民眾靈魂深處,這種樹由幼苗而大樹,由大樹而古樹,歷千年劫波而長生者,并非樹種有多么優越,而在于與本土民眾精神情懷的契合度究竟有多高。崇信不過是西北大地六盤山東麓的一個蕞爾小縣,其縣名最早得之于中唐時期的崇信軍,由李元諒開筑。李元諒祖籍安息(今伊朗),自小被宦官收養在唐朝宮廷,“安史之亂”后,大唐衰弱,邊患頻發,軍閥作亂,李元諒受命鎮守崇信一帶,他愛兵愛民,有勇有謀,戰功顯赫,出任隴右節度使,被李唐王朝賜姓李氏,受封武康郡王,后因積勞成疾去世,崇信民眾則為他建祠塑像,代代供奉,以感念他的“開拓疆土,修筑鎮城,德被民生,感恩王功”。而李元諒所筑崇信城,其寓意為:尊崇誠信,保境為信。只要有功于國家,有德于人民,有信于職責,無論出身,無論族別,有了這幾種品質,便會受到人們的永久懷念。尊崇誠信,尚德守道,也許,構建人類文明共同體,需要的就是這種大境界,大情懷。

在崇信大地膜拜古槐的日子里,我也在收聽收看黨的十九大報告,仰望一棵歷盡滄桑仍然生機勃勃的古槐,我不由得感嘆:

國槐,國之槐,大國之胸懷,民族之情懷!

猜你喜歡
崇信古槐國槐
只收兩個餅
國槐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與防治要點探討
聽古槐講故事
山和海
胡珠泊村話古槐
古槐的夢
蔡崇信:我為什么敢放棄580萬年薪,拿500月薪跟馬云創業
詠國槐
首善街的國槐
昔日的老戰友越崇信 邯鄲建材戰線做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