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城鄉農業的幾點建議

2018-06-27 20:10張海霞
農民致富之友 2018年8期
關鍵詞:大戶農技技術推廣

張海霞

當前,農村的勞動力漸漸向城市轉移,大量的農民離開自己的土地到城市工作,向非農產業轉移已是大勢所趨。鄉村由原來的零散人員向集體、合作性農場發展。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多年考察的一份研究報告《當代中國社會流動》也明確指出,未來十年,我國的農業勞動者將銳減。而致富農民的前提也需要大量減少農業產業的從業人員。黨中央提出,“要積極促進農業科技的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培育有文化、懂農業政策,掌握種植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勤勞的億萬農民在建設新農村中的主體作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足以證明農業供給側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順應農業發展趨勢,確保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持續發展而提出的重大決策。如何在農村勞動力大量向非農產業轉移不可逆轉條件下,發揮好現有農業從業人員的作用,充分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通過科技進步,推動我市農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黨中央提出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 推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人均效益,為農村留住人才

針對邯鄲市人均耕地少、地塊分散,不利于統一經營管理的特點,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機制,使土地向種糧大戶、種棉大戶等種植大戶流轉,大力推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農業生產的高度機械化、集約化,盡可能地減少粗放耕作在農業生產中所占比重。使農業生產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化。進而提高人均效益,使那些高素質人才通過從事農業生產也能達到發家致富的目的,從而吸引部分人才留在農業生產第一線。

2 大力提高機械化耕作水平,減少農業對勞動力的需求

與世界農業先進國家相比,邯鄲市的農業表現為大量地使用人力,機械化水平低。當前隨著國家對農業投入的不斷增加,要及時完善農機補貼政策,使補貼向種植大戶傾斜,同時,補貼既要補貼高新機具,又要補常規機具,提高農業機械的裝備水平,提高現有勞動生產力。創造條件讓那些素質偏低、年齡偏大人員退出農業生產或從事輔助性工作。

3 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從業人員專業化、組織化程度,為農業科技服務提供新的主體和載體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由城鄉分散的農業生產者為了在市場經濟上擺脫對自己不利的社會地位而在生產、加工、經營等各個環節上建立的相對穩定的不存在政治性利益,又有共同實現目標共同體。他們以特色種植為依托,集產供銷于一體,種植作物按各個地區市場需求統一安排,市場經營的多元化合理的規避了量大無果營銷手段一致性強。人員組織上選擇文化程度高,懂農業技術的專家針對合作社農民進行培訓,這樣做有更強的針對性,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便于技術對接。

4 改革農業科技服務機制

大力推行農業技術推廣的區域中心站建設,建立由縣農業部門直接領導的、跨鄉鎮的農技推廣區域站,以減少鄉鎮“中心”工作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干擾。區域中心站建設要以區域種植為導向,建立專業的技術服務機構。以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科技示范戶等農業從業人員的骨干為工作重點,加快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步伐。

5 加快實現農民科技教育手段的現代化

首先是逐步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財政支持力度,尤其是鄉級農技推廣機構的支持力度,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裝備水平,普及應用攝像機、投影儀等現代化的聲像設備,要裝備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告別“下鄉到村兩條腿、技術傳授一張嘴”的原始技術推廣手段。其次是針對某項技術在田間的應用,應因勢利導,增強農民學習新科技的主動性。目前,電腦、電視在農村已十分普及,網絡已成為農民接受新知識、新觀念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要充分發揮網絡和市、縣電視臺的作用,大力宣傳新科學技術的好方法,農村致富的好典型,增加農業知識節目的播放量和時間,農業技術知識的宣傳不局限于發發傳單、講座,要把農業知識節目辦的生動有趣,更貼近農民,貼近實際,吸引農民收看。同時,深入調查農民在生產時遇到的問題及了解農民對生產技術的迫切需求,按地理不同氣候影響來教授方法技術,因需施教,使農民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主動學習農業新技術為“我要學”,來增強農民學習的主動性。

6 加快農技人員的知識更新

打鐵先要自身硬。引導農民不斷應用新科技,技術人員必須先學習新科技,技術人員既要向實踐學習,更要分期分批到大專院校進行理論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加快農業新技術的轉化步伐。

7 建立利益聯動機制

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懂技術的人員進行技術承包,使技術人員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等形成利益共同體,要使農技部門成為他們的技術后盾,充分調動農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作者單位:056001邯鄲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

猜你喜歡
大戶農技技術推廣
有一種堅守叫農技推廣
稻茬麥翻旋淺覆栽培技術 種糧大戶年增收50萬元
“秋冬種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技行動”啟動實施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培育鄉鎮農技人員立足當下更要看重長遠
看儀隴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技術營銷要抓住種植大戶的“痛點”
種植大戶為什么不賺錢?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