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轉華北戰局:正太戰役

2018-07-07 05:24崔佳羽管小天趙海軍
輕兵器 2018年7期
關鍵詞:正太陽泉敵軍

崔佳羽 管小天 趙海軍

戰役爆發前雙方態勢

1947年春季,蔣介石放棄對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山東和陜北兩個解放區,在晉察冀、晉冀魯豫和東北戰場則采取守勢。

這時,晉察冀戰場的國民黨軍已被殲8萬余人,雖還占據著大中城市和鐵路交通線,但已處在我軍威脅之中。平漢鐵路保定至石家莊段已經被我軍解放,保定至北平段鐵路經常處于癱瘓狀態。

敵軍為確保北平、天津戰略基地與東北國民黨軍的聯系,把正規軍9個軍33個師(旅)收縮在北平、天津、保定、唐山和張家口地區的鐵路沿線。石家莊外圍和正太路沿線只有1支正規軍和一些保安團隊進行守備。

敵軍在石家莊外圍和正太路沿線部署是:第3軍7師19團守備正定以北辛安、平樂、崗山諸點;第32師第96團擔任大郭村機場至獲鹿沿線及井陘的守備;保安第5師擔任正定城守備;河北保安第10總隊守備獲鹿至微水沿線;河北保安第17總隊守備南竇嫗至元氏沿線。

我晉察冀軍區經過1947年1~2月間的連續作戰,收復了被敵侵占的熱河、冀東、察北、察南的一部分地方,使冀晉、冀中兩解放區連成一片。部隊經過實戰鍛煉和整訓,戰術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戰斗力進一步增強。但就整個戰局來說,還沒有完全掌握主動、擺脫被動局面。

為此,中央軍委于1947年2月21日在給晉察冀軍區首長的電報中指出:“你們最近時期在保(定)、易(縣)間的爭奪戰是在被動情況下進行的,故打不出好仗。今后應大踏步進退,不拘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主動作戰,先打弱敵,后打強敵,調動敵人,各個擊破?!?/p>

3月底至4月初,為了貫徹這一指示和中央“迎接中國革命新高潮”等有關指示,晉察冀中央分局在冀中的安國縣,由聶榮臻主持召開中央分局擴大會議(史稱“安國會議”),參加會議的首長們認為,中央軍委對晉察冀軍區前一階段工作提出的批評是中肯的。接著,聶榮臻又主持召開晉察冀軍區縱隊以上領導干部會議,總結以往作戰的經驗教訓,研究今后作戰的方針。確定今后作戰必須主動向守備薄弱的點線之敵出擊,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中央軍委為什么對晉察冀軍區在前一階段作戰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這與當時的具體情況有關。內戰爆發以后,晉察冀軍區部隊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英勇作戰,共殲滅敵軍8萬余人,堪稱戰果輝煌。但沒有整師、整軍成建制地殲滅敵人,沒有打出有較大影響的勝仗。

晉察冀軍區某部官兵在正定縣城外圍的賈村進行攻堅戰

安國會議是晉察冀軍區轉變戰局的一個重要契機,因為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力爭戰局的根本轉變。會議經過討論,領導層統一了認識,認為軍事上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領導層對全面內戰爆發的思想準備不足。在“和平民主新階段”的思想下晉察冀軍區部隊復員過多(全軍20萬人,只保留10萬),臨戰前兵員征集太遲太慢。勝利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貫徹運動戰的思想不夠,不敢大踏步進退和集中兵力殲滅敵人,根本原因是怕喪失土地。

遵照中央關于“大踏步進退,完全主動作戰”的指示精神,聶榮臻決定打響正太戰役,主動向守備薄弱的正太沿線之敵發起進攻。

戰役擬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以3個野戰縱隊殲滅石家莊外圍正定、獲鹿、元氏、贊皇和欒城守敵,進一步孤立石家莊;同時,吸引北面敵軍來援,爭取在運動中殲滅之。具體部署:楊得志、李志民指揮的第2縱隊,加強第3分區2個團及野炮8門、戰防炮2門,攻取正定城,并殲滅正定東北地區之敵,截擊從辛安向南潰逃之敵;破壞正定以南的鐵路、橋梁,阻擊從石家莊北上的援敵。楊成武指揮的第3縱隊,加強野炮2門,以東西鉗擊之勢,殲滅正定以北辛安、平樂線之敵。陳正湘、胡耀邦指揮的第4縱隊(欠第12旅),加強第11分區部隊及野炮4門,首先殲滅石家莊東南方村、白伏之敵;接著以佯攻石家莊之勢鉗制石家莊之敵北援;并攻占元氏城,殲滅石家莊東南地區之敵。第12旅加強山炮2門,殲滅獲鹿以北地區的碉堡之敵,向獲鹿、石家莊逼近,隨后破壞鐵路,以積極行動配合主力作戰。孫毅、林鐵指揮的冀中軍區部隊和民兵,拖住向大清河以北勝芳鎮進攻之敵,并以運動防御方式阻滯向石家莊南援之敵。

第二階段,在達成進一步孤立石家莊守敵的目的之后,主力即行西轉,向正太沿線進擊,攻殲井陘、陽泉、壽陽之敵,并吸引敵軍來援,爭取在運動中殲滅之。

戰役過程簡述

第一階段:攻殲石家莊外圍之敵

我軍依照事先制訂的作戰計劃,各部于4月8日到達集結地域,開始石家莊外圍作戰。第2縱隊在滹沱河北岸猛攻安豐、平樂、杜村一帶敵第3軍7師19團的1個營和新樂、行唐等保安團隊;第3縱隊直撲穆莊、吳興、辛安之敵19團主力及曲陽等保安團隊。第4縱隊主力和第11分區部隊在冀南軍區部隊配合下,以奔襲動作迅速攻克石家莊以東白佛、韓通、方村、冶河等大小據點多處,殲滅敵第95團、第96團和保安團隊各一部,并以一部直插石家莊以南攻占高遷、竇嫗車站,另一部包圍欒城。第2縱隊、第3縱隊包圍正定后,立即進行攻城準備。

正定是石家莊北面門戶,城墻高12m,上有堅固工事,下有護城河等障礙,守敵為保安第5師等部6 000余人,戰斗力強于其他地方武裝。為圓滿完成攻城任務,第2縱隊、第3縱隊的各級干部和戰斗骨干,反復偵察當面敵情、地形并進行攻城演習。

11日18時,第2縱隊從東南、第3縱隊從西北向正定發起攻擊,在炮火支援下,僅半小時就突破城垣并迅速向縱深發展,與敵展開巷戰。敵雖有幾架飛機盤旋于正定上空助戰,但因難辨敵我而沒有起到作用。當晚,敵退至大佛寺、正定中學等處頑抗,一夜之間曾經反撲5~6次,均被我軍擊退。12日晨,第2縱隊向頑抗之敵發起總攻,戰斗至8時結束,我軍全殲正定守敵保安第5師、第7師第19團殘部和所有保安隊,生俘敵第7師少將副師長1名。至此,完成第一階段的預定作戰任務。

第二階段:進擊正太路沿線之敵

當我軍主力在大清河南岸完成戰役第一階段作戰任務時,大清河北岸之敵第94軍、第16軍、整編第62師、第53軍及整編第96旅等部的部分兵力,向我勝芳鎮附近地區猛犯。但晉察冀軍區首長堅決執行主動作戰方針,絲毫不為北面敵之行動而分兵,除以冀中軍區部隊在望都、方順橋地區阻擊敵軍外,野戰軍主力堅決執行戰役第二階段向西進攻的計劃,以第2縱隊(欠第6旅)、第3縱隊經石家莊附近地區,沿正太路向西進攻,首先攻取井陘、獲鹿,爾后繼續向陽泉、壽陽發展進攻;第4縱隊南下攻殲元氏之敵,并適時進到井陘、獲鹿地區擔任戰役預備隊;第6旅擔任正定守備,并向石家莊方向警戒。

1947年4月16日正太戰役中,我軍8旅22團突擊隊強渡微水河,直撲井陘縣城東關敵陣

14日,第2縱隊、第3縱隊經靈壽、平山沿滹沱河兩岸秘密西進。15日夜,第3縱隊第9旅和第4縱隊第12旅攻克獲鹿,全殲守敵1300余人。16日夜,第3縱隊第-7、8旅繞過敵前沿堡壘群,插入敵之縱深,攻克井陘及其礦區,占領微水,全殲上述地區之守敵。

22日,第2縱隊隱蔽進至陽泉以北白土坡、馬上固之線,掃除盂縣、陽泉之間大小據點40余處,由北逼近陽泉。23 25日,第2縱隊攻殲娘子關之敵,準備攻殲陽泉之敵。

23日,第3縱隊從東南面逼近娘子關,敵退守綿山頑抗。24日,第3縱隊掃除平定城外圍據點60余處。25日,第3縱隊猛攻綿山守敵,敵在突圍中被我軍全殲,娘子關即被我軍解放。

敵太原“綏靖”公署獲悉這些情況,急令第33軍第71師、暫編第46師等部共5個團由太原、忻縣(今忻州)乘火車東援,25日進入陽泉、賽魚地區,使該地區國民黨守軍增至1.1萬余人。

晉察冀軍區遂改以第3縱隊從正面牽制陽泉守軍;以第2縱隊一部向壽陽西北地區迂回,至28日攻占盂縣城、宗艾鎮等地;第4縱隊于29日進至芹泉地區,截斷了陽泉、壽陽間的交通;冀晉軍區獨立第1旅攻占定襄縣城,以牽制太原國民黨軍。進入陽泉地區的國民黨軍第33軍2個師懼怕被殲,于29日回撤,進入測石驛(今測石)地區時,遭到我軍第4縱隊阻擊,被迫就地轉入防御。

5月1日,晉察冀軍區部隊向陽泉緊縮包圍,第2縱隊一部攻占壽陽西南的馬首、上湖火車站,切斷了壽陽與太原的聯系;地方部隊攻占太原東北郊段土鎮。

敵太原“綏靖”公署判斷我晉察冀軍區部隊將要進攻太原,遂令陽泉守軍及被阻于測石驛地區的第33軍速向壽陽集中,準備回援太原。5月2日,敵軍暫編第10總隊等部由陽泉撤至測石驛地區與第33軍會合時,晉察冀軍區部隊當即發起全線攻擊。5月2日,我軍殲其1萬余人,其殘部逃往榆次。5月8日,我第2縱隊乘勝西進至榆次地區,逼近太遠附近,正太戰役至此結束。

正當我軍主力在正太線猛攻敵軍之時,冀中軍區部隊、游擊隊和民兵在大清河以北地區鉗制住敵軍7個師13個團,幾乎是鉗制了敵軍能夠機動的全部兵力,并且冀中軍區部隊于定縣以北地區殲滅了由保定地區南下增援的敵第94軍等部1000余人。冀中軍區部隊、游擊隊和民兵的有效配合作戰,對于保障主力奪取整個戰役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戰役結果及評價

正太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3.5萬余人,其中斃傷1萬余人,俘敵2.5萬余人,繳獲武器彈藥若干,解放縣城7座和井徑、陽泉、黃丹溝等礦區,控制獲鹿至榆次間鐵路180余公里,孤立了國民黨軍隊的戰略要點石家莊,對扭轉華北戰局起到重要作用。

正太戰役是華北戰局由被動轉為主動的首次戰役,與隨后進行的青滄戰役、保北戰役一起被譽為華北三戰三捷。此次戰役中,我軍主力始終貫徹大踏步前進,在運動中殲敵的思想,按照既定計劃向石家莊外圍及敵軍薄弱環節施行進攻,不受局部情況影響,不為敵軍所鉗制,從而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晉察冀軍區部隊3縱7旅向井陘礦區猛攻

毛澤東主席曾經將正太戰役的經驗總結為“這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強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動的作戰政策”。后來,毛澤東又將“先打分散和獨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引為我軍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之一。

獲得的寶貴經驗

正太戰役使我軍獲得了大量的寶貴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選擇正確的戰役方向,主動向守備薄弱的點線出擊

正太戰役爆發之前,敵主力集中在平、津、保地區和北寧、平綏、平漢鐵路北段沿線。敵軍在這些地區兵力部署密集,交通便利,可迅速增援,不利于我軍分割圍殲。如果把戰役方向指向上述地區,就是打強敵而不是打弱敵,可能使自己陷于被動。相比之下,正太鐵路沿線之敵比較薄弱。

一是正太線除石家莊、太原兩點兵力較多、戰斗力較強外,其他地區的敵軍多是戰斗力較差的地方保安隊,且因擔負沿線守備,兵力比較分散。

二是娘子關地區是敵兩大指揮中心的結合部,其東、西分屬保定、太原兩綏署,歷來互相有矛盾、互不進行支援。

三是保定至石家莊段鐵路已被我軍破壞,北敵南援比較困難。

實戰結果表明,把戰役方向選在敵軍守備薄弱的正太路沿線,從敵軍兩大指揮中心得結合部突破,是完全正確的。這一作戰經驗是對毛澤東主席“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集中五個指頭啃他一個指頭”等軍事原則的具體貫徹實施。

貫徹殲滅敵有生力量的原則。牢牢掌握戰役主動權

戰役發起后,正當我軍主力向石家莊周圍和正太線之敵展開攻擊之時,平、津、保之敵沒有直接南下救援石家莊,卻令第94軍、第16軍、整編第62師等部向我大清河以北地區猛攻,頗有“圍魏救趙”之意。該敵在4月15日攻占勝芳鎮之后,又增加第53軍、整編第96旅等部,對我軍威脅不小。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主力是繼續向正太線進攻殲敵,還是拉回到大清河以北去保衛地方,這是一個關鍵。由于安國會議進一步明確了作戰指導思想,晉察冀軍區首長堅決貫徹關于大踏步進退,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的原則,除由冀中軍區部隊與大清河北之敵周旋外,主力則絲毫不受其干擾,繼續按預定的戰役計劃,全力完成攻殲石家莊外圍之敵的任務。之后,又毅然揮師西進,進擊正太線之敵。

晉察冀軍區部隊控制測石地區西北處的制高點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我軍戰勝國民黨軍隊的主要方法,這種戰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殲,二能速決。全殲,方能最充分地補充自己。這不但是我軍當時武器彈藥的主要來源,而且是兵員的主要來源。速決,則使我軍有可能各個殲滅敵軍,也使我軍有可能避開敵軍的增援隊。在戰術和戰役上的速決,是戰略上持久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整個正太戰役中我軍始終把主動權掌握在手中,保證了整個戰役任務的圓滿完成。

對于晉察冀軍區的這種做法,毛主席曾經去電贊許:“你們現已取得主動權,如敵南援,你們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戰役,使敵完全陷入被動,這是很正確的方針?!?/p>

戰役準備充分。組織計劃周密

若想贏得一場戰爭,必須充分做好戰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戰爭準備其實質就是細節的準備,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法云:“先謀而后動?!睆哪膬洪_始“先謀”?就是在“兵要地志”上對戰場情況、敵我態勢了如指掌。因此,相關作戰地域準確翔實的“丘要地志”對交戰雙方來說非常重要。

正太戰役爆發之前,我軍就組織團以上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到預定戰場進行現地偵察,準確地掌握了當面敵軍的部署和地形情況。針對敵軍“一字長蛇陣”的戰線長、縱深淺等弱點,各級部隊都研究制定了“分段割裂、各個殲滅”,“圍點誘敵,在運動中殲滅援敵”的具體作戰計劃。在攻堅器材的準備上,充分發揮群眾智慧,既找到了辦法,又增強了信心。按照此次戰役作戰的要求,各部隊進行了半個月的臨戰訓練。同時,加強后勤工作的組織領導。這些,為戰役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

軍事打擊與政治爭取有機結合

瓦解敵軍是我軍政治工作三大原則(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之一。從政治上動搖敵人軍心,是破壞敵軍戰斗力的重要策略和手段。

在整個正太戰役過程中,各級部隊在實施軍事打擊的同時,注意進行政治攻勢,實行寬待俘虜政策,爭取敵軍官兵放下武器、投誠、起義,脫離反動營壘。

我軍除了一般的陣前喊話之外,還組織敵軍的親屬到陣前進行指名道姓的喊話投降,利用親屬家人來做一些工作,在整個作戰中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國民黨軍隊官兵和部分日軍保安隊都成功被我軍進行策反。例如,王舍附近的還鄉團就有100余人投降,馮家溝有10多座堡壘的敵軍放下武器,日軍保安第5大隊長以下500余人全部投降,均是在我軍強大的軍事打擊之下,結合進行喊話勸降活動的結果。

編輯/曾振宇

猜你喜歡
正太陽泉敵軍
陽泉農業 開辟“硒”望富路
山西農大共建陽泉富硒機構
陽泉:綠色防控 統防統治
《陽泉 草書賦》
麻辣生活
英國脫歐:御姐正太離婚記
天空飄來六個字
憶志愿軍優待戰俘和瓦解敵軍工作的成功經驗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瓦解敵軍工作的特點
淮海戰役中瓦解敵軍工作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