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對“睡美人文獻”引用的動機分析

2018-07-11 09:51宋維翔
現代情報 2018年5期

宋維翔

〔摘要〕在科技研究的過程中,“睡美人文獻”很有可能是意義重大的里程碑式文獻,不少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早期論文亦是“睡美人文獻”。本文通過郵件訪談的方式訪問了若干“睡美人文獻”和“王子文獻”作者,對于零被引論文的情況以及喚醒“睡美人文獻”的過程等問題進行調查,試圖揭示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得出了形成“睡美人文獻”的原因主要有作者的謙虛性、團隊的不穩定性等因素;“王子文獻”多為具有高影響力的高被引論文等結論,為今后科研工作者識別優秀論文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睡美人文獻;王子文獻;引用動機;郵件訪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5.005

〔中圖分類號〕G250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8)05-0032-05

〔Abstract〕The“Sleeping Beauty Paper”is likely to be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sometimes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Many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early papers were also the“Sleeping Beauty Paper”.In this research,several authors of the“Sleeping Beauty Paper”and“Prince Paper”were interviewed by e-mail about the citation of the zero-cited papers and the process of awakening the “Sleeping Beauty Paper”.This research was trying to reveal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the excellent papers.The main conclusions included:reasons for the“Sleeping Beauty Paper”were the authors modesty,instability of the team and other factors;the“Prince Paper”was mostly a highly cited paper.

〔Key words〕Sleeping beauty paper;Prince paper;motivation of citation;E-mail interview

“睡美人文獻”即一篇論文如果在發表后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處于零被引或低被引狀態,仿佛睡美人在沉睡,而在之后的某段時間幾乎是非常突然地高被引,就像睡美人被喚醒了一樣。被喚醒的睡美人文獻稱為“王子文獻”(Prince)。對于“睡美人文獻”的識別問題,不少學者也做過相關研究,杜建等[1]引入時間因素,從文獻引文軌跡特征和累積被引速率快慢的角度驗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efan Hell的代表性論文是否為睡美人文獻,并分析其喚醒機制;梁立明等[2]分析了LJRomans 1986年發表的一篇超弦理論論文沉睡與喚醒的過程,提出睡美人文獻沉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該文發布的是一項早熟的科學發現,而在睡美人文獻被喚醒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原因是該研究成果毗鄰科學權威。

潘云濤等[3]曾統計了中國作者在1997-2001年發表的國際論文在2002年的被引情況,發現凡單篇論文被引用率排在前10位的論文,他引率都達到了98%以上。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被引用次數越多的論文,其影響力也就越大,作者自引量占被引用總量的比例越低。挪威學者Dag WAksnes統計了1981-1996年挪威作者發表的46 849篇論文的640 710篇引文,發現挪威作者的平均自引率為21%,且高自引率往往伴隨低被引次數;多個作者合著的論文自引率較高,許多自引是在發表論文后的第一年內發生的[4]。郭斐等[5]對“睡美人”文獻的形成要素進行了歸納:學術水平超前、自我“營銷”欠佳和科研壁壘。

國內外對于引用動機的研究已有不少,以理論研究居多。但論文的引用過程中,施引者的引用動機和引用情境非常復雜,尤其針對睡美人文獻,在數量極少的情況下來分析整個引用過程:“誰”引用(王子文獻作者)的?“為什么”引(引用動機)?睡美人文獻作者為什么沒有“自引”?本文作者對睡美人文獻和王子文獻的作者分別進行郵件訪問,以探究兩者之間的關系。

1睡美人文獻及王子文獻篩選

本文定義“睡美人”文獻的具體計量標準為:論文發表后前3年被引頻次為零,而在此后幾年引用頻次激增,且在統計時間窗口該論文的總被引頻次居當年發表所有論文被引頻次前20%的論文[6]。

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選取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領域1994-2003年發表的論文作為樣本,根據以上標準,獲得1994-2003年睡美人文獻共48篇,1995年產生的睡美人文獻數量最多,約占當年文獻數的千分之一。這48篇文獻中的45篇文獻類型為Article,2篇為Note,1篇Review;被引次數最高為265次,最低39次,平均被引次數66次;作者數最多的為24人,平均作者數36人;參考文獻數最多為105篇,最少8篇,平均參考文獻數266篇。

48篇文獻分布在16種期刊中:其中13篇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D(JCR分區Q2),7篇發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JCR分區Q1),7篇發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JCR分區Q1),此3種期刊產生的睡美人文獻占了總數的56%。

筆者以這48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及首次引用這些論文的作者(王子文獻)為研究對象進行郵件訪談,共對睡美人文獻作者發出問卷25份,收回5份,回收率20%;對王子文獻作者發出問卷18份,收回4份,回收率45%。由于所有作者均為國外研究人員,且論文發表年份時間較早,查找作者的郵件地址難度較大,致使問卷的回收率不高。雖然回收率不高有些遺憾,但是,這些回復了的少數郵件都非常珍貴,就像“孤兒病”一樣,雖然罕見,但研發治療孤兒病的藥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

2睡美人文獻作者調查和分析

21調查思路設計

對于自引問題,有觀點認為可能反映出部分著者自我吹噓,提高被引次數等不嚴肅態度[7],然而另一種觀點認為,著者在撰寫論文過程,出于引證發展和繼承自己以前的學術觀點,把自己以前的論文列于自己新撰寫論文后的參考文獻中,便于讀者核對和跟蹤,這也是實事求是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作[8]。潘云濤等[3]認為在科學界,作者自引是不可回避的,就連諾貝爾獎得主們都有一定的自引。盡管其自引量占總被引次數的比例不高。正常的自引,也是將科學研究工作脈絡交代清楚的一個必然要求,怕別人批評自己自我吹噓而不作必要的自引,致使研究的來龍去脈不清楚,反而對不起讀者。只要不是人為地為彰顯自己的工作成就而將本人以往的論文不必要地加入參考文獻,都屬于正常自引[9]。

本次調查排除了首次被引為自引的論文,對發表多年后仍為零被引的睡美人文獻作者進行了郵件調查。我們假設多年未自引可能會有兩個原因:①發表該論文后不久,該作者不再從事本領域研究;②該作者處于“謙虛”的目的而沒有自引。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對睡美人文獻作者設計了3個問題:①是否了解該論文的情況,以及自發表以來的被引次數?②認為該論文發表后多年未被引的原因是什么?③為何不自引?

22調查結果

對于第一個問題“是否了解該論文的情況,以及自發表以來的被引次數?”,5份問卷回復見表1:

23結果分析

通過5名作者對3個問題的回復內容可以看出:

1)超過半數的作者明確指出關注并了解自己論文多年來的低被引情況,首先認為,論文引用次數較少是自以為論文質量并不是特別高;其次,對自己的論文被引用情況不是非常介意或認為不該介意。這個結果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本文之前的假設,即睡美人文獻的作者有相當部分屬于“謙虛型”作者。

2)論文發表后多年未被引的原因之一是研究內容為開山之作或屬超前領域,直到成為主流研究后才成為高被引論文。

3)5份問卷對于“為何不自引”的問題回復如出一轍,都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再從事該論文所屬的研究領域??蒲械膫鞒泻瓦B續性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項研究,尤其是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一旦被擱置,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恢復元氣”。

3王子文獻作者調查和分析

31調查思路設計

關于引用動機的研究很多,馬鳳等[10]分別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作者和中國情報學核心作者為研究對象,作了兩項關于文獻引用動機的調查,了解到科研人員的引用動機,以及文獻引用的相關問題。除了理性的、正面的引用動機外,馬鳳等指出“引用實質上也屬于行為,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加上參考文獻的定義、界限、標注方式等沒有得到統一,不免出現諸如‘被迫引用、‘假引、為特殊目的而敷衍了事的引用、二次或多次參考文獻的引用等問題?!?/p>

喚醒睡美人文獻的那些作者首次引用睡美人文獻的動機是什么?這是本調查問卷關注的主要問題。在引用論文時,①是否在意它以往的被引次數?②認為該論文發表后多年未被引的原因是什么?③您認為自己的引用對這篇論文的高被引結果是否有重要影響?

對于能夠喚醒睡美人文獻的王子,本文有兩個假設:

1)王子文獻本身是一篇高被引論文;

2)王子文獻作者是該領域“資深”或“知名”研究人員。

32調查結果

33結果分析

通過4名作者對3個問題的回復內容可以看出:

1)所有作者均明確表示,參考文獻的以往被引情況不是決定其是否引用的主要考慮因素。

2)4名作者中有3人認為睡美人文獻的產生是由于研究領域的超前性,這個結果與前文中對睡美人文獻作者的訪問結果不謀而合。

3)4名作者中有3人認為自己的王子身份對喚醒睡美人文獻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4結語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從一個側面了解睡美人文獻的引用動機及文獻引用的相關問題,雖然樣本量不大,但問卷的回復仍能說明一些問題。目前國內尚無人用直接詢問作者的方法來研究睡美人文獻的被引行為,特別是詢問作者的引用動機。實際上,對“王子”文獻的研究可以加速我們對“睡美人”文獻喚醒機制的掌握,從而培養更多的“王子”文獻,直接詢問的方法不僅可以了解作者引用文獻的動機,也為今后科研人員對類似睡美人文獻的優秀論文的發掘、推薦提供依據。

睡美人文獻的成因有很多,結合相關參考文獻的歸納總結,本文調查訪問直接從雙方作者的角度得到一些印證:雖然很多作者一直關注自己論文的被引情況,但多數睡美人文獻的作者不會自我“營銷”(自引),這是睡美人文獻形成的因素之一;前沿研究領域中認識比較超前的論文更可能成為睡美人文獻,而科研的斷層和團隊的不穩定性是導致零被引論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睡美人文獻當然是貨真價實的高質量論文,但在別人對文章質量沒有認識的情況下,僅靠作者自引和別人的偶然引用,一般并不能成為高被引論文[11]?!熬葡阋才孪镒由睢?、“千里馬還需伯樂引”,對睡美人文獻的喚醒和識別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學術地位的“王子”對睡美人文獻的早期引用,對其日后成為高被引文獻往往是至關重要的。本次調查中的“王子”文獻最高被引頻次為338次,最低被引頻次為35次,平均被引頻次為82次。由此可以看出,“王子”文獻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具備相當高影響力的高被引論文。這一結果也直接證明了Braun T等[12]提出的“王子”文獻的一般性界定標準:“王子”文獻存在于第一批引用“睡美人”文獻的文獻中,具有高被引頻次或相當數量的被引而且與“睡美人”文獻有大量的共引。

情報人員若能精準地識別出潛在的睡美人文獻并推薦出來,也許是對科學事業的重要貢獻。為了精準識別,除了考察歷史上睡美人文獻的共性外部特征外,仍有必要從王子文獻作者那里挖掘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將其個人判斷力轉化為群體性的判斷力。此時,仍需要對王子作者進行問卷調查甚至是深度訪談,這將是我們后續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杜建,武夷山.文獻引文軌跡:分類及測度[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7):52-58.

[2]梁立明,林曉錦.遲滯承認:科學中的睡美人現象——以一篇被遲滯承認的超弦理論論文為例[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9,31(1):39-45.

[3]潘云濤,武夷山.自引、他引:說不盡的故事[J].科技導報,2014,25(24):85.

[4]Aksnes D W.A Macro Study of Self-Citation[J] Scientometrics.2003,56(2):235-246.

[5]郭斐,鄢小燕.“睡美人”文獻研究綜述[J].圖書館建設,2016,(5):40-45.

[6]王海燕,馬崢,等. 高被引論文與“睡美人”論文引用曲線及影響因素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2015,(16):83-88.

[7]武夷山.千萬不能忽視文獻“睡美人”現象[N].科學時報,2008-02-29.

[8]杜建,武夷山.睡美人與王子文獻的識別方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19):84-92.

[9]李江. 科學中的“睡美人”與“曇花一現”現象評述[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4(3):38-43.

[10]馬鳳, 武夷山. 關于論文引用動機的問卷調查研究——以中國期刊研究界和情報學界為例[J]. 情報雜志, 2009, 28(6):9-14.

[11] Glnzel W, Garfield E. The Myth of Delayed Recognition[J]. Scientist, 2004, 18(11):8.

[12]Braun T, Glanzel W, Schubcrt A.On Sleeping Beauties,Princes and Other Tales of Citation Distribution[J].Research Evaluation,2010,19(3):195-202.

(責任編輯:郭沫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