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淮安市肉羊的科學飼養管理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公羊羊舍羔羊

趙 政 陳 劍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蘇淮安 223200)

淮安市作為江蘇省內重要的農業中心城市,多年來為省內提供大量的農副產品,但淮安市養羊業存在著粗飼料來源不足、日糧營養不均衡、飼養管理精細化程度偏低、肉羊生長潛能低(日增重低、料重比高、出欄周期長等)等問題。如何科學化飼養管理羊場成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對羊場建設及科學化飼養做出研究。

1 羊的生活習性

羊的生活習性較為明顯。在采食方面,喜歡游走性覓食,邊走邊吃,由于羊屬于反芻性動物,有反芻的習性。羊喜歡飲用流動的清潔水源,不太會飲用被污染或者有異味的水源。羊膽子比較小,且較為警覺,有聲響或者異動會抬頭查看,對外來羊只有嗅聞的習慣。一般來說,羊群的頭羊由產胎多且強壯的母羊擔任,帶領其他羊只活動。羊的抗病能力相較于其他動物來說比較強,在飼養管理良好且無其他傳染性病原的情況下很少生病。羊只性情較為溫順且繁殖能力較強,主要表現為可以比較容易地馴化且早熟多胎和多產。

2 羊場設計

2.1 場地選擇

選擇建羊舍的地點,首先要考慮到羊喜干燥,愛清潔厭潮濕的特性。還要考慮有利于積肥有利于保護林木等情況。羊舍必須在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修建。羊舍要建在水源下游和辦公室生活區的下風頭,屋角對著冬春季主風方向。要選擇背風,向陽,容易保暖的地方。羊舍四周應有充足的四季放牧草場,至少有冬春牧場,最好有打草場和飼養基地,羊舍附近還要有清潔而豐富的水源,交通運輸要方便,但距離交通要道要有一定距離,以減少疾病的傳入。還應考慮圈地區的疫病史,特別要防止布氏桿菌病、炭疽病何破傷風等人畜共患疾病。

2.2 羊舍規格

羊在圈舍內要有足夠的面積。羊擁擠的話不僅舍內易潮濕,空氣渾濁,有礙羊的健康,而且飼養管理也不方便。羊舍面積過大,不但造成浪費而且也不利于冬季保溫。羊舍的面積要根據要的性別、個體大小、所處生理階段何羊只數量決定。各類羊每只需占用面積大致為:種公羊1.5~2.0m2,一般帶羔母羊2.0m2,成年母羊0.8~1.0m2,育成公羊0.7~0.9m2,育成母羊0.6~0.8m2。

羊舍的形式很多,視不同地區的氣溫和條件而定,經濟適用且采光充足均勻,溫濕度差異不大。根據羊舍通風情況,有密閉式、敞開式和半開式,按羊舍頂蓋的形式又有單坡式、雙坡式。羊圈舍要考慮冬季防寒保溫。產冬羊的羊舍應保持在零上五度至八度為宜,一般羊舍應保持在零度以上。羊水要求:無賊風,采光充足,頂棚保溫性能要好。羊舍的設備,舍外的主要設備為運動場。舍內的主要設備為補飼用具及隔欄。運動場,通常設在羊舍的陽面,面積為羊舍面積的三至四倍。

3 羊的飼養管理

羊是以放牧為主的草食家畜。喜歡游走吃草,能很好地利用的草地陡坡山巒和各種復雜的草地,放牧有助于羊骨骼和內臟器官的發育。合理的放牧及適當的補飼對羊生長發育和生長性能的提高大有好處。若羊的飲水不足,羊的增膘、繁殖、生長,泌乳等都會受到影響,嚴重缺水時會危及生命,每天最少要飲水兩次。夏季要增加飲水次數,牧草枯干的冬季,更要供給充足的飲水。

3.1 羔羊飼養

初生羔羊,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血液中缺乏免疫抗體,腸道適應性差,抗病或抗寒冷能力差。初生羔羊,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血液中缺乏免疫抗體,腸道適應性差,抗病或抗寒能力差,出生后一周內死亡較多,應注意加強護理。隨著羔羊的生長母乳顯得不足,故應注意及時補飼,并在適當的時間斷奶,出生后1~3d,要注意讓羔羊吃好初乳,排好胎糞。母羊的初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免疫抗體以及大量的維生素和鎂鹽等,對羔羊增強體質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糞大有好處。因此,羔羊生后能自行站立時,要人工輔助其吃到初乳,3~7d后母羊可以外出放風,羔羊可以跟隨某羊一起,保證羔羊吃乳。羔羊吃奶時,通常頻頻搖尾,吃奶后搖頭;若發現羔羊吃奶時邊吸邊撞,時有鳴叫,說明母羊奶水不足或缺奶。羔羊出生7d之內的死亡數占全部死亡人數的85%以上,危害較大的病是肺炎、腸胃炎,臍帶炎。要注意搞好棚圈衛生,保證吃奶時間均勻,以提高羔羊成活率。羔羊補飼,羔羊出生后7~10d,當羔羊能夠舔舐草料或石槽水槽時,就應開始喂給青干草和飲水。羔羊舍內應常備有青干草、粉碎飼料或鹽磚清潔飲水等。出生后15~20d,隨著羔羊采食能力的增強,應在15d就開始為其補飼混合料。

羔羊斷奶。羔羊出生后90~120d應根據羔羊體格發育情況斷奶。斷奶方法有兩種:一次性斷奶和交叉斷奶,前者通常在斷奶群中放入幾十大羊以引導羔羊飲水吃料等。后者把兩個斷奶群的母羊進行交換,減少斷奶應激。

3.2 育成羊飼養

一般來說,從斷奶后到第一次配種的這段時間內的公母羊稱為育成羊,其對應的年齡為5至18月齡。此階段的羊只生長發育的速度明顯加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加大,但由于斷奶階段造成的應激影響還未能明顯消除導致育成羊在這個生長階段容易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會明顯地影響到羊的生長發育,嚴重的會造成終生缺陷。所以在育成期,要及時地對羊進行補飼,補飼后可顯著改善育成羊的營養水平,對日后的快速增重有很大益處。

越冬飼養管理。冬季羊的日糧中增喂青貯飼料可以減少干草的飼喂。防寒保溫,羊雖耐寒冷性強但冬季過度寒冷或受賊風侵襲必將消耗大量營養影響生長。羔羊容易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越冬前,對原有圈舍要進行維修,徹底清除羊糞,進行消毒、墊土、墊草。

3.3 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在配種期階段,種公羊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在這個階段種公羊在營養和體能上消耗巨大。因此,種公羊配種期的營養顯得尤為重要,要選用優質蛋白質原料,并且及時補飼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鈣、磷。一般鈣、磷比例應為1.5~2:1,因此需增加骨粉、貝殼粉。日糧適口性要好,每日補充精料0.7~0.8kg,雞蛋兩枚。骨粉10g,食鹽15g。配種期種公羊不愛吃草,應補喂些青割苜蓿、沙打旺、大豆和榆樹葉。

3.4 種母羊飼養管理

羊妊娠后的第二個月為妊娠前期,第三個月為妊娠中期,最后兩個月為妊娠后期。妊娠前期和中期胎兒發育較慢,又處在牧草此時成熟和補飼優質飼草時期,稍加補飼即可。妊娠后期母羊除維持其自身營養外還需供胎兒需要的營養物質,能量代謝比空懷期高60%~80%,可消化粗蛋白質提高150%,鈣和磷需要增加一至兩倍。應補飼一些優質青貯,喂其營養豐富、體積較小的飼草和飼料。例如每日補喂配合精料0.2~0.25kg,優質豆科甘草0.25~0.5kg,青飼料0.4~0.5kg,多汁塊根飼料。

產羔后的母羊要多喂青綠多汁的飼料增加泌乳量。一定要供給母羊豐富而又完善的營養,特別是對蛋白質和無機鹽的需求量較高。

4 羊的繁殖技術

運用繁殖新技術,提高羊繁殖力的措施有羊人工授精技術,同期發情技術,超數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等。此外,營養條件對羊繁殖力的影響極大,具有優質而平衡的營養供應所飼養出的公羊具有旺盛的性欲,而且對提高公羊精子活力和精液品質都有促進作用。優質的營養也可同時提升母羊的繁殖力,可以使母羊的發情正常,排卵數也可增加。因此,加強營養對公、母羊的飼養,尤其是配種前期及配種期的飼養,是提高羊繁殖力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歡
公羊羊舍羔羊
提高種公羊繁殖力的幾項措施
高寒牧區裝配式鋼結構羊舍冬季環境參數測定與分析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初生羔羊窒息癥狀的原因與防治
不同季節不同類型羊舍空氣質量分析
舍飼養羊常用新型設備的作用及應用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強衛生工作
冰島公羊育種要“看臉”
羔羊的試圖(外三首)
公羊觸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