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羊痘的防治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群羊羊痘痘病毒

(云南省景東彝族自治縣景福鎮農業服務中心,云南景東 676214)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臨床特征是在病羊的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特異性的痘疹。山羊痘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的A類傳染病,也是我國規定的動物一類傳染病。山羊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同群羊中,發病率可達100%,發病死亡率最高達70%,是對養羊業危害最嚴重的疫病之一。

1 病原

山羊痘屬痘病毒科,脊椎動物痘病毒亞科,羊痘病毒屬,為雙股DNA病毒型。電鏡下觀察,病毒粒子呈橢圓形或磚形,其大小為115~194nm。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水皰、膿皰和痘痂中,其次為鼻黏膜的分泌物中。痘病毒耐干燥,在干燥痂皮中的病毒可存活3個月,空閑的羊舍可存活半年。對高溫、直射陽光、堿及常用消毒藥、含氯制劑較敏感。常用的消毒劑有3%石炭酸、1%~2%燒堿溶液、15%的石灰水、2%福爾馬林、氯毒殺、30%草木灰水等。

2 流行情況

2.1 傳染源

病羊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根據調查,病原是由羊販子販羊而間接傳入。由于販運戶販羊活動頻繁,走村串戶購羊,加之販運戶沒有販運消毒(運具、自身等消毒)的習慣,使山羊痘病原傳入。病羊、處于潛伏期或體表帶毒的羊是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于上呼吸道、血液及痘疹內,隨痘皰液、痘皰上皮、痂皮和口腔分泌物排出,污染環境而傳染。

2.2 傳播途徑

本病可通過接觸傳播,飛沫、塵埃、經呼吸道、消化道或受損傷的皮膚、黏膜傳播,羊虱等體外寄生昆蟲等傳播。人員來往,不注意消毒,造成機械性帶毒傳播,養羊戶在購羊、種公羊調換過程中又成為新的疫源。

2.3 流行特征

2015年8月26日,景福鎮岔河村烏龜壩養羊場的1戶山羊飼養戶,山羊存欄78只,發病45只,發病率為57.69%,其中周歲以下發病26只,占發病數的57.78%,1~3周歲發病11只,占發病數24.44%,3周歲以上發病8只,占發病數17.78%;死亡16只,致死率35.56%,其中周歲以下死亡9只,占60.00%,1~3周歲死亡4只,占26.67%,3周歲以上死亡3只,占18.75%。

2015年10月20日,景福鎮回寺村委會1戶山羊飼養戶,飼養山羊65只,發病42只,發病率為64.62%,其中羔羊發病21只,占發病數50.00%,1~3周歲13只,占發病數30.95%,3周歲以上8只,占19.47%;死亡18只,致死率 42.86%,其中羔羊11只,占死亡數的61.11%,1~3周歲死亡6只,占死亡數的33.33%,3周歲以上1只,占死亡數的5.56%。發病是由購入山羊傳入。

綜上所述,本病可發生于任何季節,但流行于秋末、冬季和春初,氣候嚴寒、雨雪、霜凍、枯草和飼養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進發病和加重病情;本病傳播快,發病率高,發病不分年齡,但以羔羊的易感性最高,其次是3周歲以下的羊只;本病致死率高,以羔羊致死率最高,其次是3周歲以下的羊只,3周歲以上的致死率較低。

3 臨床癥狀

臨床癥狀表現為病初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放牧時離群,食欲減退或廢絕,眼結膜潮紅,鼻腔或眼角流出粘膿性分泌物,呼吸增數,有時伴發輕咳,特別是觸摸氣管環時,發生敏感性咳嗽,被毛粗亂。2~5d后,在無色素的皮膚上可見明顯的局性小充血斑,然后全身或僅在腹股溝、腋下及眼的周圍、唇、鼻、外生殖器、乳房、尾內側和四肢內側出現豌豆到蠶豆大、甚至有核桃大的硬腫塊,病羊逐漸消瘦。腫塊迅速發展,形成水皰,有些水皰中央凹陷,刺破水皰可見透明的漿液,水皰表面變為灰白色,以后水皰變為膿皰,膿皰內容物逐漸干涸,形成褐色痂皮,痂皮脫落后,遺留放射狀瘢痕而痊愈。病程呈惡性經過,預后不良。

4 病理剖解變化

解剖病羊6只,尸體極度消瘦,均見到肺部卡他性炎癥、肺部和瘤胃肌部有數量不等的灰色或淡紅色的壞死結節,鼻腔、喉和氣管黏膜充血,混有漿液性分泌物,有的呈卡他性、出血性炎癥,黏膜上均見有灰色小結節,淋巴結腫大,心肌無力變軟,有4只膽囊極度腫大。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5 診斷

由于此兩次發病病羊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體溫升高、在皮膚和黏膜出現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疹,發病急、傳播快、且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加之剖解病羊見咽、喉、氣管黏膜、肺部、瘤胃肌部有痘疹的特征性病理變化,故做出初步診斷。

6 防治措施

6.1 發病時的防治措施

6.1.1 劃定疫點

景福鎮岔河村、回寺村2戶養羊戶山羊發病后,縣鎮獸醫技術人員及時前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經診斷后,迅速上報縣、鎮鎮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按照重大動物疫病的“早、快、嚴、小”的防治原則和“五強制,二強化”的措施,把岔河、回寺2村分別劃定為疫區,其他與之相連的村劃為受威脅區。采取封鎖疫區,隔離、消毒、撲殺病羊及同群羊、受威脅區強制免疫注射等措施,避免擴散病原,使疫病得到了控制。

6.1.2 緊急預防接種

對周邊受威脅區,進行緊急預防接種。采取由安全區向受威脅區、受威脅區向疫區逐戶逐只注射的方法,做到每戶使用換一次針頭,避免多戶共用而引起交叉感染,發生疫源擴散蔓延。兩次疫病共注射山羊痘疫苗2126只,注射密度達應免數的100%。

6.1.3 撲殺病羊及同群羊

對病羊和同群羊采取強制性撲殺措施。兩次疫病共撲殺病羊和同群羊86只,并對羊尸體進行深埋和消毒等無害化處理,從而使病原得到徹底凈化。

6.1.4 廄舍環境的處理

對撲殺病羊及同群羊后的羊舍和周圍環境、道路,用15%的石灰水、30%的草木灰水、氯毒殺進行嚴格消毒,對清除的羊糞尿撒上石灰水后進行堆漚發酵。對全鎮養羊戶開展該病防治的宣傳,提高養羊戶在相互調換種公羊、購羊等過程中的防病意識。

6.1.5 封鎖的解除

本著最后一只山羊撲殺后、通過山羊痘疫苗的免疫注射,并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處理后1個月未發現新的病山羊時,解除對疫區的封鎖。

6.2 平時的預防措施

6.2.1 加強飼養管理

本病的發生與個體特點的差異,飼養管理條件、氣候和季節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加強羊的飼養管理,注意飼養密度的合理性,尤其在冬季要適當補飼,保持羊的良好體況,以增強羊的抵抗力。

6.2.2 注意引種安全

全鎮技術人員和養羊戶對羊病疫情做到底子清、情況明,確認引種地沒有羊痘病疫情方能引種和購羊。引入種羊和購入羊后,要做好隔離觀察及環境消毒,確證無病之后,進行體表消毒方能混群。

6.2.3 加強市場監管

隨著交通環境的改善快捷,交易市場的日趨活躍,給病原的快速傳播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鎮農業服務中心加強了市場監管,積極開展市場檢疫,杜絕病羊或產品在市場流通,截斷傳染源。

6.2.4 注重預防接種

在曾經發生過羊痘的地區,以及受到羊痘威脅的羊群,定期用羊痘弱毒凍干苗預防接種。注射方法為在尾部或股內側皮內接種0.5~1.0ml,免疫期一年,接種后的山羊未見發病。

7 討論

(1)景福鎮發生的2次山羊痘,因為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養羊戶沒有防治痘病的意識,也從未進行過山羊痘疫苗的免疫接種,而且該病發病急、傳播快,致使給部分養羊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經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使該病得到控制。因此,技術部門今后必須認真做好山羊痘的免疫工作,真正杜絕該病的傳播流行。

(2)這2次山羊痘,臨床癥狀上屬丘疹期,而且是初次發病,病程呈惡性經過,發病致死率已達理論最高值。同時說明一點,景福鎮有山羊痘的病原存在,許多地方均未發過該病,一旦在新的地點發病,必然給養羊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對全鎮養羊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構成潛在威脅。所以,今后必須加大羊病防治力度,提高廣大養羊戶的防病意識,把對山羊痘病的免疫接種列入全鎮動物防疫工作的議事日程,實行強制免疫。從而減少養羊戶的經濟損失,確保全鎮養羊業的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群羊羊痘痘病毒
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離猴痘病毒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尾寒羊痘病
山羊痘的預防及治療
鼠痘
用水痘病毒開發新型HIV疫苗
山村春曉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關于羊痘防控難點及對策分析
羊痘綜合防治措施
頭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