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料霉變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07-13 10:21曹金元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飼料原料黃曲霉霉菌

張 浩 曹金元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畜牧獸醫系,北京 102442)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次級代謝產物,并且廣泛存在于飼料、飼料原料及人類食品中。通過食物或飼料進入人類及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飼喂霉變飼料不僅可直接造成畜禽中毒死亡,還會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飼料霉變危及人類健康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且極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飼料霉變問題是畜牧養殖業和食品安全方面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闡述了飼料霉變的危害,總結了飼料霉變防治措施,旨在提高相關企業對飼料霉變的重視,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防霉措施。

1 飼料霉變的危害

1.1 霉菌對飼料的危害

飼料被霉菌污染后,霉菌在飼料中生長繁殖,消耗飼料營養成分,降低飼料的營養價值。據相關資料記載,霉變可導致飼料中粗脂肪和蛋白質減少,氨基氮增加,降低了飼料的營養價值;此外,霉變可引起飼料中維生素、胡蘿卜素含量減少,降低畜禽對干物質及粗蛋白的利用率[1]。飼料在霉變的過程中產生極其難聞的霉味,影響畜禽適口性,導致畜禽采食量下降,甚至絕食。霉變過程中還會釋放大量熱量,使飼料及原料溫度升高,為其他菌類污染與侵害提供有利條件,嚴重影響飼料的貯存和使用。

1.2 霉變飼料對畜禽的危害

飼料霉變會產生多種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嘔吐毒素等。畜禽攝入發霉飼料,通常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生長嚴重受到抑制,出現各種并發癥,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張美芳等[2]的研究結果表明,10%左右的飼料霉變會造成肉雞白痢及輕微呼吸道癥狀,使雞群處于亞健康狀態;40%以上的飼料霉變會嚴重影響肉雞的生長發育,使其生長受阻或停滯,甚至發病乃至死亡。黃曲霉毒素能干擾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代謝,降低畜禽抗病力,干擾接種免疫和體內獲得性免疫。

1.3 霉菌毒素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霉變飼料不僅危害畜禽生長發育,同時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人類攝入被霉菌污染的肉、蛋、奶等畜禽產品,生長發育受到抑制,有的器官會產生病變,例如肝臟、腎臟病變,人體免疫力下降。嚴重的會發生器官癌變,據海南省獸藥監察所王嬌實驗報告顯示黃曲霉毒素是人類癌癥的一個重要的致癌源,而且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物,它主要存在于霉變的谷物、花生和大米等糧食中,其中黃曲霉毒素 B1 較為常見。黃曲霉毒素M1是黃曲霉毒素 B1在哺乳動物肝臟中的羥基化代謝產物,存在于動物的乳汁、肝和蛋類等可食部分,尤其常見于乳汁中,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20倍,敵敵畏的30倍;對哺乳動物具有基因毒性,可導致DNA損傷[3]。我國衛生部對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 M1 的控制上限為 0.5μg/kg。

2 防止飼料霉變的措施

2.1 嚴格控制飼料原料的質量

原料或成品料水分含量超標或帶毒是導致飼料霉變的重要原因。水分超標是導致飼料霉變的重要因素之一,飼料中的水分包括結合水和游離水兩部分,通常飼料水分含量大于11.5%時會產生游離水,大于13.0%~14.0%時利于霉菌生長,而當飼料水分大于15.0%時霉菌生長迅速。飼料原料含水量過高,儲存時易發霉,在用于配合飼料生產時還將導致成品料含水量超標,影響飼料的質量和儲存性能。玉米、稻谷等飼料原料在含水量為17.0%~18.0%時最適于霉菌的生長繁殖,這些飼料原料粉碎加工后更易發霉[4]。因此,應嚴格控制飼料原料的含水量在防霉水分之下,原料攜帶霉菌毒素則是造成飼料霉變的直接原因,某些原料如大豆粕、玉米等雖然水分、外觀等指標均符合要求,但可能會出現的霉菌總數嚴重超標的情況,這些原料一旦用于加工配合飼料,將成為霉菌來源,加速霉菌生長繁殖,擴大污染面積,導致大批飼料霉變,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飼料生長企業應將霉菌總數水平和霉菌總數是否超標作為原料入庫前的檢測項目之一。

2.2 加強飼料生產和儲存方面的管理

在飼料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規范操作,嚴格控制飼料的溫度和水分,等飼料徹底冷卻后再分裝、運輸及使用。要經常保持加工車間干凈清潔,定期清理設備中易積灰及飼料的死角,防止這些地方的物料發生霉變脫落進入飼料中引起整批飼料霉變。飼料原料或成品料如果霉變嚴重必須廢棄,輕微霉變的要經過脫霉處理達標方可使用,儲存條件完善是防止飼料霉變的重要手段之一,貯存飼料的倉庫要保持陰涼干燥,而且要經常通風,倉庫地面及墻壁的一部分要做防潮隔濕處理。倉庫內溫度要控制在25℃以下,相對濕度控制在65%以內才會起到較好的防霉效果。飼料堆放要整潔規范,高度適宜、堆與堆之間、堆與門窗及墻壁要保持一定距離。各種飼料要分門別類碼放而且要有標識,比如,飼料原料、成品料等,提倡這些飼料按進料的時間順序或生產時間做相應的標識,防止交叉污染,倉庫要經常清掃并做防鼠害處理,避免散落物料引起的污染。

2.3 合理使用防霉劑

在控制水分及完善存儲條件之外,適量添加防霉劑對防止飼料霉變也是非常有效的。抑菌劑能通過霉菌孢子的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阻止孢子發芽或消滅孢子,從而抑制霉菌生長繁殖,或抑制毒素產生,進而達到防止飼料霉變的目的,延長飼料的保質期。在飼料中使用防霉劑的前提是,嚴防畜禽中毒、癌變、畸形和基因突變等不良反應,同時不能影響飼料的適口性。目前,市場上用的抑菌劑主要有甲酸、丙酸鹽類、山梨酸等單一防霉劑和為增強效果而生產的復合防霉劑。目前最常用的是丙酸鹽,其本身含有一定的能量,能增強食欲,提高飼料利用率,有資料記載配合飼料中添加 0.1%~0.2%,動物飼料中添加 0.5%~1.5%就能起到防止霉變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防霉劑只能防止未發生霉變和發生極少霉變的飼料。

3 結語

飼料霉變給飼料工業和畜禽養殖業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飼料生產企業和養殖者應高度重視飼料原料和成品料的防霉工作,加強對飼料中霉菌總數和霉菌毒素的監測,特別在高溫潮濕季節,更要定期進行監測。盡管關于飼料霉變防治措施較多,但效果均不甚理想,經脫霉處理的飼料一定要進行相關的指標監測后方能繼續使用?!胺乐赜谥巍?,在飼料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應通過控制水分、嚴控飼料原料質量、合理添加防霉劑、加強管理、縮短使用周期等措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飼料霉變問題。

猜你喜歡
飼料原料黃曲霉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過程
歐委會批準8種轉基因農作物為食品和飼料原料
黃曲霉侵染茶樹籽產黃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黃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檢測方法
孜然精油對產毒黃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早期霉變紙幣霉菌分離與鑒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多指標測定黃曲霉毒素B1和伏馬菌素B1聯合毒性
廣東飼料原料報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