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觀設計中的動態混合
——2017年ASLA學生獎設計類獲獎項目

2018-07-14 06:26
中國園林 2018年3期
關鍵詞:花園設施景觀

魏 方

1 場地與背景

設計場地來源于筆者參加的“亞洲校園”(CAMPUS Asia)項目景觀設計工作營,其主題為植物與環境創新(Plant &Environment Innovation)。設計任務是,在日本柏之葉智慧城市硬件建設之外,更好地發揮綠地系統和社區景觀的作用。

在千葉縣實施生態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柏市被構建為職、住、學、游一體的復合型城市,之后柏市北部圍繞筑波快速軌道沿線提出了綠園都市的設想,其中把柏市北部中央地區作為柏之葉新城的重點建設區域。柏之葉新城定位為智慧城市,它距離東京城區25km,建設范圍為273hm2(圖1)。目前核心區已經完成建設,包括柏之葉創新園區在內的第二階段仍在規劃建設中,預計2030年達到2.6萬名居民規模。日本若干頂尖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工業支持設施都坐落在這里。柏之葉智慧城市總體建設的3個目標為:1)環境共生都市:環境友好型及快速應對突發災難的城市;2)健康長壽都市:各個年齡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健康與安全的生活;3)新產業創造都市:促使場地成為日本的新活力來源。以此為背景,工作營各組分別選取了建成區的若干景觀空間,探討景觀規劃設計如何介入城市與社區環境優化,提升城市綠地的生態效能。

筆者在此期間還對柏之葉城區第二期仍在規劃建設的創新園區進行了調研:柏之葉創新園區是智慧城市二期開發的核心,是建成區域的延伸與提升,又由于它是規劃中處于核心位置且最為集中的一塊公共活動區域,承擔了更多的城市與社區職責,因此更需要創新的設計視角。同時,建成區內支持智慧城市構架的基礎技術設施已經較為成熟,新的創新園區可以在其輻射下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持。據此,筆者選取創新園區作為提交ASLA學生項目的設計場地(圖2-1)。

2 設計問題的提出

為了使設計符合柏之葉智慧城市的整體建構目標,同時體現景觀空間在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對智慧城市社區的積極作用與人文關懷,筆者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思考。

1)如何滿足環境共生型城市的需求。建設未來型環境共生都市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之一,柏之葉依托區域的多樣性自然環境,已經逐步推進“節能、創新、蓄能”項目的建設,提出要有效利用自然界資源,開發未利用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可持續發展與低碳理念被延續在設計過程中作為設計出發點與基礎,設計需要考慮如何強調環境的節能蓄能功能,完善區域的水生態基礎設施體系,提升調節池在調節與凈化雨水方面的功能,利用各類空間實現對太陽能、風能的收集等。

2)如何實現空間高效混合利用。日本地狹人稠的現狀,使得他們將空間的節約型利用與混合利用作為建筑與環境建設的基本出發點。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場地周邊用地性質復雜,包括了住宅、商業、教育、醫療、產業園區、研究機構等,場地具有多樣化的潛在使用人群(圖2-2),面對十分有限的土地資源,設計需要進一步更為靈活地滿足多類人群的使用需求,實現空間擴容。其中,基于建設健康長壽都市這一目標,老齡化社會城市發展方案在柏之葉地區得到特別的關注。日本本身是老齡化社會,同時場地周邊還分布有“國立”癌癥研究中心、A-SHI-TA健康站、辻仲病院等養老、醫療產業與健康機構,可以得知高齡、殘障與疾病人群在特定時段對公共空間有潛在需求。筆者在設計過程中持續思考的問題是,除了建設在醫院及相關機構內部的活動空間,在公共空間中如何通過設計手段滿足老年人的生心理健康需求并提供更多交流機會,使他們能夠提高生活質量并參與到各類社會交往活動中。除了養老人群,147、148、151地塊花園住宅(Park City)社區還有大量年輕家庭,平時年輕母親會帶著孩子在外活動,周末不少家庭會參與社區的公共活動;中小學生在放學后會結伴活動;同時,創業與相關產業研發人員會在午間及晚餐后會聚集在公共空間等。由于社區居民使用需求的復雜性,設計試圖實現空間混用方式的創新,而非特定的單一類型的景觀創新。

3)如何延續場地特質。從江戶時代直至幕末,柏之葉所在地區一直是幕府牧場,現在的柏葉地區,就是幕府牧場之一的“小金牧”的一部分,到了明治時期,政府關閉了牧場,開始推進開墾定居,直到現在,千葉縣都市近郊農業仍被政府持續關注,奠定了都市附近的景觀特質。尊重場所本身的特質并兼顧歷史與當代的社區形象,將城市的農牧特質現代化并進行景觀式展現以增強城市吸引力,也是設計要考慮的。

圖1 柏市北部中央地區位置與柏之葉新城規劃

圖2 場地的區位、歷史與現狀分析

3 設計概念與方案:動態混合的景觀空間

針對以上問題,設計力圖實現的目標與相應策略為:完善景觀空間中的水循環利用系統和新能源收集系統,使景觀成為智慧城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中,滿足各類社區人群的需要,關注弱勢群體,以體現社會公平與人文關懷,其中尤其關注與養老相關的療愈花園和健康設施,對空間的混合利用方式進行創新;為了突出城市特質并降低農業成本,將體驗式牧場與綠色農業社區景觀作為設計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思考,設計以“創造動態的混合”作為主要概念,嘗試實現空間功能混合利用、動態分時利用。其中考慮到了年輕母親與兒童、創業與研究工作人員、中小學生、養老人群、殘障人士與疾病患者等人群的不同空間利用時段,在調節池承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框架上,置入了不同空間形式與層次作為第二層框架,在其中填充和調動動態多樣的功能,組織園區景觀中的不同物像與功用關系(圖3)。

具體來說,設計結合現有調節池與周邊用地情況及建筑功能,通過調整調節池輪廓與范圍,利用地形和相關設施,建立雨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系統。場地東側設置了可進入的濕地花園,與調節池相連通,對應周邊用地的不同功能,調節池駁岸設置為綠色臺地、自然駁岸、連接棧道與平臺等不同形式。西側核心綠地設置為體驗式牧場與體育運動空間,其功能可根據季節和大事件組織等需求而進行改變。

圖3 設計概念的生成

圖4 設計平面圖與剖面圖

設計拓展已有的居民健康計劃,強調了對養老人群的關注,構想不同類型的療愈康復花園,其中參與式的康復景觀與植物工廠的示范性空間混合設置在調節池南側,貼近調節池駁岸與濕地花園,提供親水空間。利用高齡農園、殘疾人農園、家庭農園等城市農業項目,服務來自于場地周邊醫療與健康機構的老年人、殘疾人或者疾病患者,使他們參與到花園與農園的創造與維護過程中,增加與社區其他人群的交流機會。場地西側的綜合構筑物一方面提供部分城市農業和半私密花園的必要遮蔽,另一方面對周邊住宅區起到一定的隔離作用,住宅側設計臺層式空間,便于居民開展社區活動。朝向場地一側,使用折疊的構筑物與地形、利用線性且形式變化的水景,提供休閑場所。利用半私密花園結合設置了聚會空間、游戲空間、參與式與觀察式的療愈花園,使多類型空間得以交融。設計還設置了社區居民可自主調整的綠色種植容器、多種形式的界面、箱體與構架,支持城市自足型的農業項目,利用雨水管理系統收集的雨水對其進行灌溉。同時設置豎向種植花園減少筑波快速線對場地的影響。

空間系統中設置有若干重要節點:西北側的水廣場用來展示智慧城市的一些現有成果,也是雨水回收利用的一個重要起始點。其中的太陽能塔(Solar Tower)結合了外側的太陽能收集板與內側的垂直農業展示面,形成場地標志物;南側的風能廣場和綠色臺地中,設計有收集光能與風能的設施,同時可利用其進行科普教育;以水廣場為發端的線性水景觀一側,設計了多樣的折疊地形的游戲與攀爬場地(Playscape),并可通向西側構筑植物工廠和半私密花園的綠色屋頂花園(圖4)。

4 設計方法解析

4.1 完善水循環利用系統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設計構想結合未來的智慧水務平臺,實現雨水處理與污水處理的就地信息化,并實現調節池景觀在人口增長下的發展和維持。在以調節池為核心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中,通過地形設計與其他豎向關系的安排,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利用系統。其中東側設置雨水花園、濕地花園、綠色臺地、生態調節溝以及相關設施,使雨水被收集至調節池。在西側的綜合構筑中,綠色屋頂、滲濾溝和滲濾管渠收集到的雨水,匯流至牧場中的地形凹陷處,通過地面與地下連通,最后排至調節池。水體通過植物及其他過濾手段,進入其后的凈化系統,存儲過濾雨水,將回收雨水再利用作為景觀用水,以及垂直農業項目的灌溉用水。調節池的駁岸進行多樣化處理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組織活動,形成其他景觀空間的基本載體(圖5)。

4.2 組織多類型空間的混合利用

從人本角度出發的景觀創新,在設計中體現為空間的混合利用方式,使場地在有限的空間和不同的時段內,能適應和承載不同活動,包括大事件策劃與平日社區活動。由于高齡與患病人群利用公共空間的時間并不固定,療愈花園需要分散設置提升可達性,因此可能會帶來利用率較低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過程中考慮了療愈花園的可變性,與其他活動空間的結合與溝通,不固定其功能和范圍,以提升空間高效利用。另外,由于療愈花園的設計細節與空間布局有著更為特殊的要求,設計過程中以此類空間的組織為出發點與耦合點,思考置入并兼顧其他功能與空間形式。

具體來說,筆者利用與空間感知與建構相關的“透明性”“孔竅性”“交接厚性”3個關注空間要素之間關系(而非要素本身)的設計視角,從物象的交疊與并置、空間的溝通與聯動、空間交接界面的信息壓縮與共用3個層面探討景觀空間建構中的更多可能性。在設計中,3個概念被利用以實現空間混用,提供空間適應性和變化能力,在水循環框架基礎上創造第二層可變的活動空間系統。

1)創造透明性。在本設計中,通過設置體驗式牧場,從一定程度再現柏之葉歷史中小金牧的形象。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中所使用的先進技術與智能的數據收集與處理方式,也創造了適應當代生活的新型空間,例如目前千葉大學正在進行的植物工廠實驗考證工作。在此基礎上,設計對垂直農業及其他形式的城市農業設施進行構想,展現了在科技與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的全新的農業城市形象,鼓勵了社區各年齡階段的人群參與其中??此撇煌再|的城市形象通過并置交疊的方式共存,并且共同改變著居民的生活,提升了場所的吸引力。通過創造透明性,可以使社區居民與游覽者對場地結構的不同層次信息獲得同時感知,每一層的信息傳達被再建而形成完整形象。

圖5 場地的水循環利用圖示

2)創造孔竅性。為了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并使社區居民可以在公共空間活動中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設計將療愈花園、城市農業、城市牧場、水景空間相互關聯,形成滲透的綠色空間與基礎設施,使其體現一種模糊與聯動的空間關系。正如沃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與阿莎亞·拉西斯(AsjaLacis)論述的“孔竅性”(Porosity)是“表示一個空間經驗的分隔之處”[1],經驗與空間在通道(Passageways)與臨界點(Thresholds)中具有穿透性與傳遞性??赘[性建立了一種互認的并置關系,因此設計中各種類型的空間顯示出了不同程度的連接與交互。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與空間,創造與激發更多活動類型,設計應用了不同的空間交接方式:制造孔洞與穿插,以提供適當的開放與流動性;制造折疊空間,以增加空間被利用的可能性。

其中,關注老年人及疾病患者的療愈花園,設計了觀察體驗式與實踐參與式等不同類型,通過設置凹入式的停留與休息空間、環路流線、交往與康體空間、特定的植物景觀、無障礙坡道、可移動設施、可接觸的植物容器,以及輪椅使用者更易接觸與操作的公共設施,試圖實現“促進體育活動、社交活動、(使養老人群)獲得自我效能與控制感”[2]等目的?;诓煌念愋童熡▓@的空間布局、景觀要素、氛圍營造,如親水或環線設計(阿茲海默癥與精神壓抑人群)、坡道設計(輪椅使用人群)、避光設計(化療需求與眼疾患者)、康體健身設施設計(體能損傷者)、參與式農園與花園(慢性病、亞健康人群),針對觀賞、鍛煉、交往的不同療愈需求,塑造臨水的或構筑物圍合的、不同空間感與不同私密程度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其他類型的設施與空間與不同類型的療愈花園進行聯系與溝通,利用空間中的“孔竅”增加內外交互與流動,其目的一是在療愈花園利用率比較低的時段可以被改作他用,提高利用效率,二是考慮盡可能地增加不同人群的交流機會,增進社區交融,改善老年人、疾病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狀況,并通過實踐活動使其增加與自然的接觸機會,參與到社區的園藝與農業項目創造中(圖6)。

圖6 不同類型空間的交互關系

圖7 動態多功能空間的組織及空間交互界面

3)創造交界處厚性。針對柏之葉智慧城市創新園區的情況,多目標功能體現了“多價性”“關系的多變和構成部分的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一個整體”[3]。設計中的構架性空間結構與其間的功能填充,豐富界面信息,呈現交界處“厚性”。除了豐富了觀者在空間體驗中的感知多樣性與豐富度,設計中不同空間界面的交接“厚性”是交互中“臨界點”的信息承載量與填充,“填充”內容包括空間設施的可變動構件與不同功能界面的交疊。通過設計“活動激發型”構件,包括處理空間邊界的分隔墻體、構件、倚柱、擱板、平臺,以及具有孔洞的設施等,使其本身成為或承載多種功能的構筑,形成了介入性的空間對話與動態秩序。

單元空間之間交接、交疊的聯系方式使交接界面利于復雜信息的容納,因而可以參與到各類空間的形成與改變中,“活動激發型構件”還為手動調整景觀與設施要素提供可能性與便利性。例如設計提供了便于接觸的種植工作臺、休息設施與空間分割界面,其本身具有多種功用,通過移動位置或重新組合可以作為新的界面參與形成其他類型的使用空間。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獲得空間的相互關聯與反饋,增加空間的累積使用價值。

4.3 創造混合空間中的動態變化

通過利用豎向界面、折疊空間及其他組織形式,增加了不同類型空間的交互、溝通與混合,在此基礎上,動態的調整方式與設施的彈性設置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使用效率(圖7)。其中,相似的空間類型可以實現整體或部分空間使用上的調整互換,例如參與性的療愈花園與交流聚會空間具有相似的半開敞性,由于設施較為靈活,因此通過改變與組合設施,可部分轉換空間功能。同理,具有康體運動的花園與兒童游戲空間可以進行轉換,城市牧場與運動場地可以轉換,植物工廠的展示區域可以和親水休息空間進行部分轉換。

具體來說,3種動態調整方式如下。

1)時間變化。設計中對空間與設施被使用和激活的時間做出了安排。城市牧場主要在春夏季開放,通過調節可移動的設施,冬天可以作為各類體育與健身場地(圖8-1)。利用農作物產品本身的季節相關性,在分散的土地、屋頂、立面進行不同植物與作物種類安排,由此產生不同的景象與項目。根據水景的季節性特點,對冬季時間的水景序列做出了空間調整,增加了相應設施,配合開展冬季的運動賽事。與自然條件相關的相關設施,如太陽能板與風車,可以在系統與人為控制下改變其形式。除了季節時間上的變化,還包括工作日與周末社區活動的安排,以及對于每日的分時利用等。

圖8 空間的動態使用方式

圖9 “太陽能”塔與水廣場

2)智能感知系統。在智慧網絡支持下,信息化的行為分析將會得以實現,如人群傳感網絡(Sensor Network)對人群活動進行檢測與分析,促成空間的高效利用與社會交流,設計考慮并構想了在此智慧平臺下的空間構建方式。目前智能園區卡在居民中已經有一定范圍的普及率,為了對當地居民的社會活動需求進行反饋與調整,設計收集居民活動信息并反饋在智能控制中心,通過對空間使用需求的合理判斷與實時反饋,對場地的設施進行調整,對不同照明方式與水景形式直接進行控制,通過對感知數據收集與分析,社區管理者可以對活動空間進行重新組織。其他方面還包括通過捕捉與檢測自然環境的變化,對太陽能塔(利用太陽能板設置的景觀裝置)面板進行控制與改變而獲取更多光照(圖9);通過智慧水務的平臺調整雨水回收利用系統與城市農業項目系統。

3)手動控制。為體現空間的混合利用方式以及人們對空間使用的能動性。設計展示了管理者與使用者手動調整可進行移動與變化的設施,進一步創造動態變化。通過旋轉農業種植池的蓋板能調整其成為攀巖墻體;通過調整多功能運動場的分隔設施與組織方式,實現場地的不同劃分;通過移動和改變療愈花園的設施,調整成為其他類型的半私密與交流空間;充分利用編織網等附加結構,可親近的水景活動場所在冬季可以被轉換為休閑設施(圖8-2)。同時,對構筑進行不同材質的安排,創造多樣性,加強場所的靈活性;通過調整“活動激發型”構件,單元之間可以不斷發生變化與聯系,因此帶來較大的彈性與自主自發性。例如城市農業項目中“綠色植物容器”式的綠色空間與兒童攀巖墻體交疊共存,其種植單元構件與攀巖運動的裝置構件在界面上可實現手動替換;容器本身的可調節性,便于對療愈花園與其他空間進行種植類型上的調整和控制;在空間被轉換過程中,與植物、動物、兒童相關的活動還會對社區老年人的情感與交往方面產生積極作用(圖8-3)。

5 結語

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平臺上,設計的目標是整合公共空間資源,實現動態混合利用,在科技與信息技術創新之外實現人文關懷。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地創造更為豐富多樣的景觀空間,適應各類人群的需求。設計中利用了景觀空間語境下的“孔竅性”“透明性”“交接處厚性”,思考物理空間中疊加和溝通的混合利用方式,利用時間調節、感知網絡調節、手動調節等動態調節手段,思考空間利用方式的轉換。設計利用2層空間框架系統、進行功能的填充與轉換,創造各類人群的交流機會。

本設計特別關注了針對特定疾病患者與老年人的康復景觀、與護理養老相關的療愈花園與健康設施,認為不同類型的養老與康復景觀空間具有與其他類型空間交互與轉換的潛力。因此,設計將療愈花園作為混合利用的出發點和耦合點,對不同空間布局與元素安排的混用方式進行設想,兼顧其他農業景觀空間、產業研發人員的休閑空間、兒童花園與水景空間,將其進行密切的溝通聯系并形成動態分時利用,提高空間利用效率。設計項目獲得2017年ASLA學生獎綜合設計類的榮譽獎,評委所給出的評語是“基于日本是一個低出生率的老齡化社會,我們需要創造空間來適應這種人口變化”。(“It creates spaces that acknowledge that Japan is an aging society with a low birthrate. We need to create spaces to accommodate this demographic change.”)獎項肯定了設計中對包括老年人在內的不同社會群體的健康狀況與情感交流需求的密切關注。

注:文中圖片均由作者繪制。

致謝:感謝導師朱育帆教授的指導。一并感謝2017 CAMPUS Asia Plant& Environment工作營的組織者與指導老師:清華大學景觀學系的所有老師,千葉大學的章俊華教授、Toru Mitani教授、RyosukeShimoda教授、Ayako Nagase教授,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Tan Puay Yok教授。

注釋:

① 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獎(ASLA獎)分為專業組(ASLA Professional Awards)和學生組(ASLA Student Awards)。ASLA學生組綜合設計類(General Design Category)獎項2017年共有7組學生獲獎。

猜你喜歡
花園設施景觀
民生設施非“擺設”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垂直循環式立體停車設施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可愛花園
夜晚的花園
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正當時
設施農業文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