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萊比錫棉紡廠
——一個工業遺產地向創意產業集聚區轉型的杰出案例

2018-07-14 06:27張文卓
中國園林 2018年3期
關鍵詞:萊比錫遺產地遺產

張文卓 韓 鋒

中國整體上仍處于經濟、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但隨著部分發達或較發達城市率先進入“后工業時代”,大量舊工業廠房何去何從的問題已然浮現。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嘗試可持續的工業遺產保護與適應性再利用,其中的再利用主要是向創意產業集聚區①轉型[1-2]。然而不可否認,這些再利用實踐實際上存在著難以忽視的問題[3],轉型而來的創意產業集聚區成功者鮮、失敗者眾[4]。工業遺產的何種特質有助于其轉型為創意產業集聚區?成功的轉型需要怎樣的外部條件和內部動因?轉型之后又如何平衡保護與發展、協調不同利益相關者從不同側面共同推動這項工作?只有回答了這些問題,對工業遺產通過創意產業集聚區進行保護與適應性再利用的機理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有針對性地決策,一個工業遺產地是否具有轉型為創意產業集聚區的潛力,應當如何引導和組織,并將預期得到怎樣的成果。

德國是世界聞名的工業國家。20世紀60年代的“煤炭危機”及隨后的兩德統一,為德國帶來了大量的工業廢棄地和舊工業園區②,工業遺產可持續管理成為其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探索實踐,今天的德國在這一領域已取得大量成果,其豐富的經驗成為供后來者學習和借鑒的有益資源。就目前情況看,德國工業遺產的保護往往伴隨著適應性再利用的過程——作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的工業遺產地如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埃森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等也莫不如此。這些工業遺產的再利用主要依循4種路徑:博物館路徑、景觀公園路徑、綜合開發路徑、創意產業集聚區路徑[5-7]。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成功案例中,依循前3種路徑者占絕大多數——以被列入歐洲工業遺產之路“錨點”的德國工業遺產地為例,除個別仍在生產外,其他遺產全部經前3種路徑轉型③。依循創意產業集聚區路徑的案例則數量相對較少,也常常表現得不穩定④。

在德國為數不多的依循創意產業集聚區路徑的案例中,由萊比錫棉紡廠(Leipziger Baumwollspinnerei)轉型的創意產業集聚區Spinnerei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國際同類項目中鮮見的兼具重要性和典型性的優秀案例。該項目受到德國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和媒體的一致好評,并取得了大多數同類項目所難以實現的保護與發展的平衡、文化與經濟的平衡。多數此類項目往往在實踐過程中由于經濟利益的誘惑而逐漸偏離將“保護”作為遺產可持續管理核心的要義;它們或作為私人工作室的集聚地,而對公眾社會少有貢獻,或致力于吸引游客,而將展覽和商服作為唯一的焦點[8]——總是不可避免地滑向其中一極。萊比錫棉紡廠卻得以長期保持平衡狀態:它既關注遺產價值的解說、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遺產空間進行保護,也積極發展創意產業、加強文化交流、鼓勵經濟運營,兼顧遺產保護和通過適應性再利用進行的遺產地更新和發展;它既匯集了眾多藝術工作室、創意工作者,在園區內形成了活態的產業運作,也惠及大眾,以高品質的展覽、活動、圖書信息服務、畫材批發及餐飲等商業服務使得園區成為吸引廣大藝術愛好者的一大亮點,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幫助Spinnerei實現了長期可持續發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這一案例的介紹、分析和反思,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對工業遺產可持續管理理論與實踐的認知,幫助我國取其長處、避其短處,獲得后發優勢,并使我國工業遺產管理工作能更加順利有效地開展。

1 萊比錫棉紡廠——一個成功轉型的案例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階段,萊比錫棉紡廠及其轉型的創意產業集聚區Spinnerei都是可圈可點的。成立于1884年的萊比錫棉紡廠僅用25年時間就成為歐洲大陸最大的紡織廠;2000年棉紡廠廠房作為工業制造場所的歷史畫上句號后,又以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的新面貌再次引人注目——作為“新萊比錫畫派”的誕生地,它被《衛報》贊譽為“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地方”[9]。轉型后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以Spinnerei命名,既展示了其作為棉紡廠的歷史,也體現了其適應性再利用后聚焦“創意”的特點⑤。這個一語雙關的命名,將該工業遺產地的歷史、現在和未來聯系在一起。

1.1 概況

今天,由萊比錫棉紡廠管理公司(Leipziger Baumwollspinnerei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負責運營的這一創意產業集聚區是一個涵蓋2個大型展覽空間(Halle 12和Halle 14)、11家畫廊、120余間藝術家工作室以及約100位獨立創意人員,集藝術、辦公、休閑、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創意園區(圖1、2)。該項目概況如表1所示。

圖1 萊比錫棉紡廠在Plagwitz/Neu-Lindenau區的位置及該城區工業遺產再利用情況示意(改繪自參考文獻[10])

1.2 歷史沿革

對工業遺產的全面認知和理解應從歷史研究開始。歷史上,作為工業遺產的萊比錫棉紡廠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的發展。

1.2.1 1884—1993年:萊比錫棉紡廠時期

19世紀初,全球對棉花的需求量激增,傳統上依賴進口棉線的德國倚仗其低薪資、長工時、高關稅的優勢,開始籌建萊比錫棉紡廠。1884年6月,萊比錫棉紡廠注冊為股份公司,隨后以2.1德國馬克每平方米的低價購入了萊比錫西部的一塊沼澤地帶作為工廠廠址并投入建設。同年第一座廠房(今Halle 20)建成并以5架紡織機投入使用。

作為在當時非?,F代化的工廠,萊比錫棉紡廠在19世紀末便享有電力供應,并擁有自己的工人住宅、消防隊、平價食堂、浴池、幼兒園,以及帶有體育館的公園。由于工廠擴張,這里開始吸收來自周邊聯邦州和國家的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由此形成了多語言文化混合的企業文化。1909年,該廠已躍居歐洲大陸最大的紡織廠,擁有2.4萬只紡錘、2萬只捻線紡錘和208架精梳機(圖3)。

在經歷了殖民時期向非洲進行生產輸出、“二戰”期間軍需品加工、戰后通貨膨脹之后,蘇占時期的萊比錫棉紡廠成為以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經營的國有企業。對于戰后第一代來說,棉紡廠不僅是做工的地方,更是個社會—政治機構,發揮著微型社會的職能。德國統一后不久的1993年初,棉紡廠徹底停產,企業進行清償、工人被解雇,工廠園區作為“萊比錫棉紡廠”的歷史就此結束。同年8月,工廠被Treuhand信托機構⑦出售給科隆商人倫克(Regina Lenk)。

萊比錫棉紡廠時期是該工業園區確立其定位和特色的時期,也是日后工廠生產活動停止時,廠區顯現出重要遺產價值的基礎和根源。萊比錫棉紡廠作生產用途期間的高質量、高規格設計和配置,在當時是其得以迅速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在日后則構成了其作為遺產地的建筑價值、技術價值及審美價值的主要載體;而棉紡廠昔日的輝煌為之確立了在德國工業史上的重要地位,賦予今日的遺產地以歷史價值??梢哉f,萊比錫棉紡廠如今之所以有資格成為工業遺產地,與其工廠生產時期息息相關——這一時期的空間建設、營造和人們的相關活動等,共同構成了該遺產地的價值源頭和真實性、完整性基礎。

1.2.2 1993—2001年:倫克經營管理時期

園區的20座廠房中僅有兩三座在此時期被用于輪胎簾布生產,其余廠房則被接連清空,廠房中原有的機械設備被出售給東歐國家。園區所有者倫克開始為這些空廠房尋找新功能。倫克的繼子巴克斯(Peter Bux)恰好是一位藝術家,他于是與繼母共同清理出一個場地作為其藝術工作室,隨即邀請了包括日后的著名當代藝術家、“新萊比錫畫派”代表人物勞赫(Neo Rauch)⑧在內的另外4位藝術家入駐[12]。園區自此開始將藝術工作室作為其臨時性用途。

此后,越來越多的空置空間被出租再利用為藝術工作室、建筑設計公司、展覽空間甚至是探戈舞舞蹈室和劇場。到2000年輪胎簾布停產時,這里已聚集了一小部分創意產業人員,他們的存在似乎為園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2001年,園區被出售給現在的經營者——萊比錫棉紡廠管理公司。

倫克經營管理時期作為萊比錫棉紡廠工業遺產地的過渡時期,實現了由閑置工業廠房向創意產業集聚區的最初轉型,幫助遺產地鎖定了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段時期并未注意和發掘該遺產地的遺產價值,一些機械設備的出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其完整性;但另一方面,倫克等人及時為廠房尋找到再利用方案,避免了部分廠房因長期閑置而自然衰敗,有效保存了遺產建筑和空間、保護了工業遺產的建筑價值、審美價值。工業遺產的這一再利用過程因而間接為遺產保護作出了貢獻。

圖2 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平面圖(引自www.spinnerei.de)

圖3 萊比錫棉紡廠歷史圖像(1909年,引自www.spinnerei.de)

1.2.3 2001年至今: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時期

2001年萊比錫棉紡廠管理公司接手這一園區時,園區內共有60戶租戶,其中30戶是藝術家,其他租戶包括手工業者、工程師等。這時的園區已經擁有了它獨具特色的氛圍。由于廠房建筑質量上乘,經營者無需多少投資就順利將園區廠房改造成適合創意產業入駐的環境。低成本使得經營者可以讓利于租客,而低租金恰恰是成功吸引大量創意人員進入的重要因素。園區正式更名為Spinnerei,作為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2002年起,費得基爾基金會(Stiftung Federkiel)開始在園區倡導并發起一系列活動,如國際研討會“建筑如何進行社交思考”⑨等,旨在幫助園區發展。一些園區建筑由此得到關注和保護,另外一些建筑則由于通風、采光和空間整合等原因進行了拆除和改造。

在Spinnerei園區籌備的最初幾年,“新萊比錫畫派”的知名度不斷提升。2004年夏季組織的第一屆WERKSCHAU藝術家聯合展覽則進一步推動了園區藝術家網絡的形成,最初一批畫廊如EIGEN+ART、Dogenhaus(今Galerie Jochen Hempel)隨后進駐。2005年5月1日,園區內所有畫廊同時開放營業,這個“特別開業周末”吸引了逾1萬名參觀者,使得萊比錫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藝術之旅的目的地之一。由于勞赫等藝術家的知名度、園區內畫廊如EIGEN+ART等的私人關系,以及園區高質量低租金的環境,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畫廊如布魯克林Pierogi Gallery和倫敦Fred Gallery也相繼入駐,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日趨成熟也聲名遠播。在萊比錫棉紡廠創立125周年的2009年,德國總理默克爾視察了園區并對其表示肯定。如今的Spinnerei以其愈加豐富和多樣化的創意產業,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

表1 萊比錫棉紡廠項目概況一覽表⑥

在萊比錫棉紡廠成為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的新階段,隨著適應性再利用工作的成熟和日趨完善,管理者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逐漸意識到遺產地本身所具有的遺產價值,以及遺產價值的存在為其再利用帶來的更多機遇。管理者開始有意識地深入發掘廠區的工業遺產價值,并進而配合營利性的創意產業加以展示和宣傳。這有效促成了遺產地的保護,并同時推動了遺產地發展的可持續。在這一時期,保護和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它們互相促進、互為補充,達到了良好的平衡,使棉紡廠的未來發展路徑變得明朗和穩定。

1.3 保護與再利用策略

在萊比錫棉紡廠進行工業遺產保護與適應性再利用的過程中疊加使用了多種策略。通過對這些策略的梳理和分析,不難發現,每一種策略都兼顧歷史和未來、保護與再利用。

1.3.1 歷史檔案與當代藝術的碰撞:檔案館(Spinnerei Archiv Massiv)

檔案館于2004年6月建立,以此作為Spinnerei創意園自己的藝術展覽空間。隨著公眾越來越多地關注棉紡廠園區本身的歷史和變革,2007年這里進行了翻新,加入了游客信息中心和一個永久性的歷史檔案展覽,幫助到訪者深入了解萊比錫棉紡廠130余年的歷史。

至此,檔案館空間被劃分為3個部分:入口前廳是信息中心,中部是當代藝術展覽,盡端則是歷史陳列。歷史陳列的展品包括歷史圖片、文字檔案、舊機械設備、原工廠辦公家具等(圖4),從不同的角度闡釋棉紡廠的工業歷史和企業文化,作為對這一工業遺產本身的解說,成為工業遺產保護的重要一環,特別對于工業遺產檔案資料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當代藝術展覽由園區方甄選當代藝術家作品,會定期更換,是一個常設的、由園區方主持的展示空間⑩;信息中心則有專職工作人員提供問訊服務,并出售與棉紡廠歷史或創意園當代藝術相關的紀念品,如歷史圖片海報、藝術書籍、紀念文化衫等。

在這一空間里,歷史陳列與當代藝術展覽、工業遺產信息與當代藝術信息、歷史特色紀念品與當代藝術紀念品實現了共存,使得歷史與當下在此碰撞和交融,創造出鮮明的對比和出人意料的和諧效果。對立統一的張力一方面以具有沖擊性的方式展現了工業遺產的歷史價值和技術價值,給參觀者帶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同樣刺激了參觀者對于新銳藝術的敏感度,幫助他們更加敏銳而感性地感知現代藝術創作相比于昔日生產更具流動性、意識性和自由性的美。

1.3.2 歷史建筑中的當代創意:Halle 14及其他

2002年成立的園區非營利性當代藝術中心位于園區內最大的建筑Halle 14中。目前該中心包括一項展覽計劃、一個活動策劃項目、一個藝術教育項目、一座藝術圖書館以及一個藝術工坊項目。

藝術中心充分利用了建筑巨大高敞的空間,通過合理的間隔墻分隔,實現了空間流動和功能分區(圖5)。簡潔而富有現代感的裝潢設計與工業遺產建筑本身質樸粗糙的紅磚外墻及鋼結構框架內部空間形成了有趣的對照關系,使得在歷史廠房中籌備的當代創意項目因其視覺沖擊而更具吸引力。

產生同樣效果的也包括在WERKSCHAU(原Halle12)中舉辦的藝術聯展,在各個工業廠房中設立的風格各異的畫廊等。它們都帶給參觀者過去與現在交織呈現的感覺,這既成為創意園的一大賣點,也促使人們以一種間接的方式意識到工業遺產本身的建筑價值和審美價值,發現工業建筑空間的獨特性和特殊優勢,并感受工業建筑內部空間和外部樣式及其廠區環境的簡潔、樸拙而硬朗的美。這種意識和關注度的提升又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遺產的保護。

1.3.3 兼顧遺產保護與創意發展:多元支持渠道與資助項目

園區管理者針對該工業遺產在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的不同問題,一方面聯系了不同的基金組織和贊助方,打通資助和支持渠道以共同應對保護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園區自己也作為贊助方,反過來贊助藝術家和藝術活動來促進園區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很多公共和私人基金都在幫助園區內的工業遺產建筑得到良好保護方面作出了貢獻,如50m高的大煙囪在公共歷史紀念物保護基金的幫助下得以幸存、Halle 14則在HALLE 14 e.V.、藝術家津貼信托機構(Artist Pension Trust)和SpinLab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保護修復工作。而另外一些機構則幫助資助藝術、創意發展項目,Halle 14作為當代藝術中心,最初由費得基爾基金會資助籌建;如今,Spinnerei的很多獨立藝術項目都得到了公共機構的支持,比如萊比錫文化活動辦公室(Kulturamt der Stadt Leipzig)、薩克森自由州文化基金會(Kulturstiftung des Freistaates Sachsen)以及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Kulturstiftung des Bundes)等,同時也接受私人贊助。

圖4 檔案館歷史陳列展室(作者攝)

圖5 Halle 14內的藝術圖書館(作者攝)

另一方面,園區方也提供項目來資助藝術家。萊比錫國際藝術項目(LIA)是一項由Spinnerei發起的非營利工作室和藝術支持項目。它面向國際藝術家,為他們提供工作室、在萊比錫和國外進行展覽的機會,以及在萊比錫居住期間必要的文化支持,還組織藝術家國際交換活動。與這一項目保持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包括紐約藝術學會、紐約視覺藝術學校、佐治亞GeoAIR Residency等,它同時也獲得了寶馬公司等贊助商的支持。

對很多工業遺產來說,尋求保護與發展之間的平衡,在空間上便是其文化空間和商業空間的博弈。很多由工業遺產地轉型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之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紳士化”現象,是由于在這一博弈的過程中,商業空間日益取得優勢,文化空間逐漸被商業空間蠶食和取代。萊比錫棉紡廠項目相比其他同類項目的一大優勢,便是擁有多樣化的、兼顧遺產保護與創意發展的贊助和合作伙伴關系。正是由于多元支持渠道和資助項目,特別是眾多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幫助,以及園區自身對藝術家及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視和贊助,園區的文化空間有能力與商業空間進行勢均力敵的抗衡,而這種“勢均力敵”正是取得“平衡”的根基。多元支持渠道與資助項目為園區帶來的工業遺產保護和發展的平衡,幫助遺產地實現了真正的可持續管理。

1.3.4 融合歷史與現代的遺產地解說:園區導游導覽

每周五和周六,來訪者都可在園區開放時間的各個整點參與由園區方組織的導游導覽;園區同時也提供需預約的團體導覽和專題導覽,這些專題包括藝術專題、建筑專題、工業遺產專題等,并同時提供英語和德語2種語言的服務——全面翔實的導覽有助于那些對園區的某個側面有特殊興趣的來訪者深入了解相關內容。兼顧歷史遺產保護和現代創意發展的解說有效地宣傳了園區的工業遺產價值、再利用經驗以及當代藝術知識。

在當前工業遺產轉型為創意產業集聚區普遍以經濟利益為源動力的背景下,取得工業遺產保護與發展之間平衡,重點在于對遺產地文化內涵和遺產價值加以闡述和宣傳,使工業遺產地的文化性擁有與經濟性同等或相似的地位。實踐中,工業遺產文化性多通過空間、活動等得以外化,很多此類項目都忽視了“信息”本身的力量。在真實全面地傳播相關信息方面,萊比錫棉紡廠走在了前列。

1.4 總結與反思

萊比錫棉紡廠項目兼顧了園區歷史上作為棉紡廠的價值和目前作為創意園的發展前景,無論從展示、解說還是資金、項目支持方面,都達到了較好的平衡狀態。

保護方面,該項目從3個主要層面進行,具體實施層面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對歷史文獻、生產檔案以及相關器械和產品等文物進行保護(如檔案館),第二是對建筑空間進行保護(如Halle 14);財政支持層面,通過吸納公共基金和私人贊助為保護修復工作提供資金支持,確保相關工作高質量完成;價值解說層面,園區方組織導覽游覽,為到訪者提供全面完整的遺產地信息。發展方面,以藝術、創意產業為主,綜合商業開發為輔:一方面積極吸納創意人員入駐,并依托遺產資源、協調社會各方,通過展覽和項目提供優質的創意環境和氛圍;另一方面也適當吸引投資,促進園區土地混合利用,以綜合手段進一步提升園區活力。

當然,我們也應注意到該項目仍存在不足之處。例如,無論是園區內的藝術工作者還是大眾傳媒,在提及或報道這一項目時,都傾向于宣傳其作為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優勢和價值,而相對忽視了對其遺產價值的解讀[13]。這顯示出,一方面,園區方雖然接受了工業遺產保護概念并進行了實踐且有意識地為到訪者提供相關解說,但未能將這一意識有效傳達給園區內常駐的藝術家和工作者,以及更具宣傳效應的電視和平面媒體。另一方面,將工業遺產轉型為創意產業集聚區這一再利用路徑本質上是經濟地理學問題,而非文化地理學問題,它的主導和重心始終傾向于經濟產出?,這也正是絕大多數由公共部門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工業遺產項目都選擇了另外3種路徑,而依循創意產業集聚區路徑多是自下而上的私人動議的原因。該路徑的這個特征也意味著其本質不是基于保護的方法,而是以發展帶動和促進保護、以經濟推行文化的方法,這致使保護和發展的真正平衡事實上很難取得——如何在此類再利用過程中強化和推廣遺產價值仍值得探索。

2 對我國的啟示

將工業遺產轉型為創意產業集聚區,基礎要求是遺產地本身的空間環境應能滿足創意工作開展的需求,如高敞開闊的空間(為大幅繪畫作品的創作提供充足的高度、方便展覽舉辦等)、充足的采光、良好的通風、優質的保溫等。遺產建筑本身的質量情況對于后續吸納創意人才有關鍵性影響,而遺產建筑是否可以“達標”,往往有賴于遺產地的原生產功能對建筑空間和建筑質量提出的要求,以及昔日工廠主對于工廠的期待(如是否有將工廠建設為一流工廠的雄心等)。以萊比錫棉紡廠為例,其建筑不僅由于棉紡織生產的需求而在空間尺度上利于創意產業使用,且由于原生產需要和工廠主對工廠建設的高標準要求,廠房建筑的質量極佳、基礎設施亦十分完備,使得園區方只需投入極低的成本即可將園區改造得能夠適應現代化需求。這樣的低成本使得園區方能夠讓利于承租者,而低租金對于相對并不富裕的創意人員來說是極大的吸引力。工業遺產與創意產業的這一相互適應,也正是工業遺產適應性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文化的傳承。

轉型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創意人員的集聚。只有在園區所在地擁有大量創意人才資源的情況下,這種轉型才可行?。萊比錫棉紡廠在這方面占有的優勢毋庸置疑:萊比錫擁有大學、藝術機構等良好資源,為可能的創意產業集聚區提供了優質的人才來源。在這一前提下,自下而上的初步動議則可極大地推動向創意產業集聚區的轉型。不同于其他再利用方式,創意產業集聚區要求較高的人員輻射帶動能力?,創意人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和創意氛圍的形成是創意產業集聚區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相比于政府主導、刻意吸引創意人員進駐園區的項目,自發入駐和組織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在吸納創意人才方面更具優勢。

對工業遺產管理方來說,平衡保護和發展始終是一個十分困難但極其重要的任務。從工業遺產的現實狀況來看,發展相較于保護往往擁有強勢地位,經濟利益的驅使常常會使歷史文化、藝術創意逐漸邊緣化。因而在某種程度上,爭取保護與發展的“平衡”的過程,就是強化遺產地文化向度、避免其迷失在對經濟利益的追逐中的過程。在管理思路上,應注意在解說、展示、互動、宣傳等多個層面兼顧工業遺產地的遺產價值和其作為創意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潛力,將不同利益相關者有效整合、將保護和再利用有機結合;在實踐抓手上,需要在空間維護和營造、活動策劃等方面做足“文化”的文章,更要充分重視信息傳播本身,通過對于遺產信息真實、全面、完整的宣傳、引起社會更大范圍的廣泛關注,強化工業遺產地文化向度,特別是文化遺產價值向度上的對外形象。只有讓工業遺產的文化重要性和經濟重要性平分秋色,讓由其轉型的創意產業集聚區在遺產價值和創意精神兩方面投入同等的關注,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工業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遺產管理工作的起步階段,對國際前沿理論與實踐的辨證思考,成為我國相關研究的重要一步。相信對國際相關案例的分析評估和經驗總結可以幫助我國更加深刻地認識工業遺產問題,推動其快速高效地找到適合自身國情的工業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路。

注釋:

① 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定義目前在學界仍沒有統一的定論,本文采用如下定義:創意產業集聚區:創意產業集聚的特殊城市空間。它不僅是工業園區,也是從業者、公司、機構、基礎設施、交流渠道及其他活躍要素的集合,它們在地理空間之間交錯延伸(Scott 2006)。創意產業:那些擁有自主性的獨立創意、技術和才能,并具有通過知識產權代際傳遞和開發以創造財富和工作崗位的潛能的產業(DCMS 2001)。

② “煤炭危機”使得原西德,特別是魯爾區的大量煤礦和鋼鐵產業倒閉,產生大量工業廢棄地;兩德統一則使得原東德地區的大量工廠在與西德合并后失去競爭力而倒閉,由此也產生了為數眾多的閑置舊工業園區。

③ 歐洲工業遺產之路(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ERIH)是貫穿全歐洲的最重要的工業遺產網絡。ERIH列表中的德國“歐洲工業遺產錨點”同時也包括了德國現有的全部4個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工業遺產地。參見http://www.erih.net/anchor-points.html及該網站各個具體項目網站的鏈接。

④ 例如似乎不可避免的“紳士化(gentrification)”過程。國際上首個由工業遺產地轉型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美國紐約蘇荷區(SOHO)已經完成紳士化過程而成為高端商業區;德國曾名噪一時的柏林“文化啤酒廠(Kulturbrauerei)”如今也同樣出現紳士化傾向。

⑤ “棉紡廠”在德語里為Baumwollspinnerei,其中Baumwoll是“棉花”之意,Spinnerei則是“紡織廠”之意;Spinnerei在德語中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胡思亂想、稀奇古怪的想法”。

⑥ 資料更新至2016年。

⑦ Treuhand是一家在兩德統一后負責原東德國有企業的信托機構。

⑧ 尼奧·勞赫,1960年出生于萊比錫,1981—1986年在萊比錫藝術學院隨阿爾諾·林克(Arno Rink)學習,隨后師從藝術大師伯恩海特·海斯西(Bernhard Heisig),2002年獲得梵高藝術大獎。他以具象主義的繪畫方式表達抽象主義的主題和意義,以平面化、多重信息的視覺刺激帶來的情感表達,賦予傳統具象繪畫以新的概念和方式。是“新萊比錫畫派”的中堅力量。

⑨ “建筑如何進行社交思考”(Wie Architektur sozial denken kann)是一個由費得基爾基金會發起的國際研討會。這一研討會促使園區中最大的建筑Halle 14在一項整體經濟發展計劃的背景下,被改造用于非營利性當代藝術中心。

⑩ 園區內其余常設展示空間都歸屬畫廊或私人藝術家,而園區方除此展示空間外便不再有日常展示,僅組織大型短期特展。

?根據作者與萊比錫大學地理系教授Vera Denzer的訪談記錄(中國上海,2016-09-07)。

?根據作者與魯爾區域聯合會(RVR)“國內及國際工業文化網絡”小組負責人Marion Steiner的訪談記錄(德國埃森,2016-07-21)。

?根據作者與Spinnerei創意產業集聚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Michael Ludwig的訪談記錄(德國萊比錫,2016-07-07)。

猜你喜歡
萊比錫遺產地遺產
中國七地入選全球首批地質遺產地名錄
遺產怎么分
中國世界遺產地保護與旅游需求關系
申遺重要儔;じ重要
千萬遺產
德國 萊比錫哥特節
周末逛逛萊比錫農業展
遺產之謎
遺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