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病房中的應用研究

2018-07-16 08:31王楠楠
中國醫藥指南 2018年18期
關鍵詞:內科消化護理人員

王楠楠

(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消化內科是醫院中一個重要的科室,所涉及的疾病種類較多,病情也較為復雜、病情發展快,如果沒及時采取措施或干預措施不當則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在對消化內科疾病患者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精心、科學、系統的護理措施對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院將優質護理應用于2013年11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中,效果明顯,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168例2013年11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是87例和81例;年齡為20~72歲,中位年齡(46.58±4.66)歲;疾病類型:急慢性胃炎、肝炎、肝硬化以及其他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的人數分別為31例、70例、60例及7例。根據隨機平行對照法將以上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84例,其中入院日期尾數為奇數的患者納入參照組,尾數為偶數的患者納入實驗組,上述基本資料經檢驗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間具有高度相似性,因為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保持病房環境潔凈、舒適以及通風,對患者是否存在腹痛、惡心、嘔吐以及便血等癥狀進行觀察,定時測量患者的呼吸、脈搏以及血壓等指標;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則需要叮囑其臥床休息等[2];實驗組患者在上述措施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的折磨以、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以及擔心預后效果等均會導致患者出現程度不同的心理、精神障礙,以焦慮、煩悶、不安、緊張等不良情緒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護理人員要積極同患者溝通,鼓勵其進行傾訴,對患者的疑問要耐心的用專業知識進行解答,穩定其情緒,并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3]。

1.2.2 健康教育: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座談教育、“一對一”床邊教育、互聯網教育、發放健康手冊等方式來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發生原因、臨床癥狀、影響因素以及治療方法等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通過相關疾病治愈的案例來增強患者的信心[4]。

1.2.3 生活護理:患者的飲食要遵循易消化、清淡、高蛋白質的原則,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指導并鼓勵患者戒煙戒酒;對患者強調使用藥物的劑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項等[5]。

1.2.4 康復護理: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并陪同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體育鍛煉要適度,但是在活動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密切關注,避免出現意外[6]。

1.3 療效標準: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評分量表,來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護理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管理行為等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得分與護理效果呈正比[7];應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并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實驗數據,采用“±s”(均數±標準差)表示正態計量資料,2組采用t檢驗來進行組間比較;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來進行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0.05表示的意義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效果評分對比:就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評分、護理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管理行為評分、護理效果總評分而言,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參照組,組間差異經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分對比(分,±s)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分對比(分,±s)

握情況 管理行為 護理效果總評分實驗組 31.02±2.42 31.57±2.33 30.97±2.64 94.56±5.12參照組 20.37±2.61 20.10±2.52 19.97±2.77 80.12±5.31 t 16.28 15.94 16.20 15.99 P<0.05 <0.05 <0.05 <0.05組別 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護理知識掌

2.2 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參照組中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人數分別為27例(占比32.14%)、21例(占比25%)、15例(占比17.86%)及21例(占比25%),護理總滿意度為75%;實驗組中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的患者人數分別為53例(占比63.10%)、15例(占比17.86%)、10例(占比11.90%)及6例(占比7.14%),護理總滿意度為92.86%;因為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 論

在醫院中消化內科屬于一個十分重要的科室,患者人數以及患病種類均較多,患者的病情復雜多變,因此大大增加了護理工作的難度,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嫻熟的護理措施技能,同時還需要良好的應變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來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8]。在本次研究中,將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分別應用于在我院消化內科接受住院治療的168例患者中,結果顯示:就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護理知識掌握情況、管理行為評分以及護理效果總評分而言,實驗組患者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就護理總滿意度而言,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參照組[92.86% vs.75%],因為P<0.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踐證明,優質護理應用于消化內科病房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治療效果、護理質量及水平、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具有極其顯著的優勢,值得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內科消化護理人員
內轉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觀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問題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內科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體會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應對方式
消化不良
淺談影響外科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決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